區塊鏈技術專家世界
『壹』 區塊鏈技術是如何開啟一個難以想像的新世界的
區塊鏈的概念雛形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1991年幾位科學家描述了第一個基於密碼技術的數據區塊應用,實現了一個分布式文件系統,並通過文檔時間戳的手段來防止文件篡改、偽造、抵賴。1992年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將多個文檔證書合成一個區塊用以提高文件記錄效率。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2008年中本聰根據以上實例,提出了一種依靠密碼技術和計算方法實現的電子貨幣機制,該方法也是區塊鏈的核心,通俗來講就是可以在不知道對方背景的情況下,同時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進行交易。
信息包含了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所有內容,自人類出現以來,信息就是人類發展的首要推動力。人類社會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都是信息化革命推動的,像文字推動工具的發明,文藝復興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自然科學的發展。這些革命無一不體現出信息化的重要性。而在如今數字化的時代,區塊鏈給我們帶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並根據其特性,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並可以延伸至物聯網、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帶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
『貳』 Datafloq創始人Mark Van Rijmenam評WTO納入區塊鏈企業家
提要: 近年來,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全球貿易融資組織發的報告均指出,區塊鏈貿易創新項目在全球范圍內正日益成熟,並指出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看,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或DLT)一方面可以提高透明度,還可以簡化貿易文件、流程以及數據的安全交換和監控。近日,加勒比島國格瑞那達正式委任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為常駐WTO代表、特命全權大使,並授權其在任期內代表格瑞那達出席世貿組織會議。Datafloq創始人Mark Van對此撰文評論,他認為這體現了WTO對數字經濟和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重視。
以下是Mark Van Rijmenam的深撰文評:
Web 3.0 是時下 科技 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這一概括性表達涵蓋了多種理念與發展,將見證用戶從互聯網行業壟斷巨頭手中奪回部分權力。Web 3.0 也是 Web 1.0 和 Web 2.0 的擴展升級,在前兩個階段,互聯網從上世紀 90 年代的籍籍無名逐漸發展為如今的模樣,為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在 Web 1.0 階段,互聯網逐漸發展為一個信息民主化的平台,而 Web 2.0 則見證了 Meta、谷歌、亞馬遜等平台的誕生。這些公司為互聯網建立了秩序,使信息交換變得更加簡捷,卻同時也累積了巨大的權力和對用戶生活的控制權,催生出如今去中心化和去 科技 巨頭化的趨勢。
在 Web 3.0 時代,用戶能夠進一步掌控數據,支撐這一新階段發展的是以區塊鏈為核心的第三代互聯網技術。Web 3.0 的去中心化架構將改變人們對信任、隱私和透明度的處理方法,並向用戶提供全新的協作方式。波場等區塊鏈技術為去中心化協作提供了保障,從而促進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世界貿易組織(WTO)同樣強調了數字經濟和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必要性。世貿組織此前表示,區塊鏈能夠在全球貿易中發揮關鍵作用,確保全球供應鏈更加高效。波場創始人孫宇晨閣下受任格瑞那達駐世貿組織特命全權大使,借力區塊鏈等數字 科技 推動格瑞那達經濟增長,此舉也進一步證明了世貿組織對區塊鏈的積極態度。
孫宇晨閣下曾創立全球一流公鏈波場,在數字領域擁有多年經驗與知識儲備。世貿組織收獲此等頂尖區塊鏈專家,實在是令人欣喜。
作為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生態系統,波場網路提供高性價比、可擴展的高效基礎設施。波場網路成立於 2018 年,由孫宇晨閣下創立,其誕生旨在解決比特幣和以太坊面臨的拓展性和普及性的挑戰。自創立以來,波場去中心化平台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范圍內最活躍的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平台之一,擁有超過 6700 萬個賬戶。基於區塊鏈的波場操作系統為其生態系統中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提供高吞吐、高擴展、低門檻的平台支持。
波場生態總部位於新加坡,屬於非營利實體,由孫宇晨閣下創立和領導。孫宇晨是一位美籍華裔 科技 企業家,曾就讀於中國頂級學府北京大學,並於 2011 年取得 歷史 學學士學位。隨後他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深造,並在 2013 年獲得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孫宇晨於 2013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擔任 Ripple Labs 首席代表兼顧問。
孫宇晨閣下是湖畔大學的首期學員。湖畔大學是在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始人兼前任 CEO 馬雲的領導下,集合一批學者、企業家共同創辦的一所大學,致力於培養和指導企業家。 孫宇晨是首期學員中最年輕的一位。他表示,湖畔大學的學習經歷對他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孫宇晨於 2018 年畢業,畢業論文題為《去中心化網路的誕生》。 得益於在技術領域積累的大量經驗,孫宇晨成為了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領域的領軍人物,其中創立波場是他最為人所熟知的成就。 波場於 2020 年以 1.4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點對點文件共享公司 BitTorrent,鞏固了自身在去中心化生態中的領導地位。
波場生態系統的原則是數據的自由流動和去中心化,也即數據不受任何中央機構的控制。波場網路支持智能合約,這對於波場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行而言至關重要,並有助於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 獨立於大型 科技 公司和現有中介機構,能極大推動地方經濟增長。因此,波場生態系統可在孫宇晨擔任 WTO 特命全權大使期間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去中心化技術的應用,賦予公民更多主動權。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網路,波場不收取任何費用,即用戶無需為任何交易付費。波場網路能支持最高每秒 2000 次交易,平台交易速度非同凡響。得益於如此出色的性能,平台的可擴展性極高,這也有助於波場短期內在線上媒體領域掀起一場革命。在波場平台上,用戶還可以打造 DApp,在波場網路生態內使用。用戶可以通過打造 DApp 和 DApp 內容獲取相應的 TRX 獎勵。對於願意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而言,這點無疑賦予了他們更多主動權。
孫宇晨在就任格瑞那達 WTO 特命全權大使的同時,也辭去了在波場基金會的職務,真正實現了波場的去中心化。如他所言:「一個繁榮社區的創始人放棄了其對用戶、資產和數據的所有權,沒有什麼比這更有助於 社會 普惠發展了。若想成就偉大,我們就絕不能讓某個人或某一群體的利益凌駕於他人的幸福之上。」
未來幾年,區塊鏈對人類 社會 將變得愈發重要,甚至可能顛覆 社會 組織的形式。正確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充分賦能公民與消費者,讓他們完全掌控自己的數據、身份、內容與生活。這位區塊鏈巨擘就任 WTO 特命全權大使,勢必為這一組織看待和應用區塊鏈技術打開新的思路。
作者簡介:
Mark Van Rijmenam是Datafloq的創始人,暢銷書Think Bigger的作者,大數據和區塊鏈戰略家,全球十大數據影響者,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人物。
『叄』 百家爭鳴 | 蔡棟:區塊鏈技術下潛藏的「楚門的世界」
關於區塊鏈運用的探討如今已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然而當技術本身已經足夠成熟時,如果有一天當區塊鏈真正運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會是怎樣的場景?試想有一天,人類從出生起的一生都要上鏈記錄。上鏈人生,會是一個如「桃源世界」般的美好信用 社會 還是如同電影「楚門的世界」那般不分對錯真實的記錄一生,讓人想逃離?
本期人民數字FINTECH百家爭鳴欄目邀請了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蔡棟先生從區塊鏈技術成熟度和應用層面,談談我們是否會不可避免地成為電影里的楚門那樣,生活在無時無刻不被全世界「監視」的惴惴不安當中。
98年的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製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卻在全世界每時每刻的注視中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乃至尊嚴,成為大眾 娛樂 工業的犧牲品的故事。 在數字經濟時代,楚門的世界則潛藏在區塊鏈去中心化(觀者眾多)、公開透明(本相畢現)、不可篡改(無法隱藏)的技術特性里,不時顯露出令人不安的面貌。 這樣的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是否會對 社會 觀念和個人生活產生不可逆轉的巨大沖擊?我們是否終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楚門?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由於區塊鏈技術具備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全程追溯的特徵,可用於構建多方共享的、多地多活的、不可篡改的、時序嚴格的加密資料庫,很多業內人士看好其發展,認為它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的升級與補充,有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石。 然而,從實踐進展來看,區塊鏈技術在落地過程中的難度和對現行觀念、法規和 社會 制度的沖擊,使得它背後潛藏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
本人從2015年底年起回國在萬達集團開展了非常宏偉的實體商業數字轉型化的實踐,感慨非常多。首先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本身還不成熟,所以我們參加了各種標准化組織和國際重要開源項目,進行了非常多的基礎生態培養和開源研發工作。例如我們在2016年和2018年在工信部帶領下,和其他龍頭企業編寫的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區塊鏈白皮書可以比較完整的指導企業如何因地制宜採用區塊鏈技術,幫助政府機構研判和制定區塊鏈賦能優惠政策。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區塊鏈雖然具備記錄數據,且不可篡改、復制和刪除的技術能力,但應用到真實生活場景,就必須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如何將真實生活場景中的「原子」變為「比特」再上鏈?如果數據本身的真實性存疑,甚至是數據觀測者惡意造假,放到區塊鏈上不僅沒有意義,還因其不可刪除的特性產生了無意義的佔用,甚至消極的影響。就目前而言,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映射沒有普適的標准,雖然實體商業很早開始開始利用物聯網技術來數字化物理世界並取得了不少數字化轉型的好處,同時也有不少物聯網數據上鏈的例子,但這還遠遠不夠。區塊鏈技術無論是在數據本身上鏈、還是哈希值上鏈的前提,即數據完備性、系統海量處理性能等都是核心技術瓶頸,導致至今還沒有大規模落地應用。
從 社會 觀念層面上來講,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體維護的特性勢必會顛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淡化國家、監管概念,沖擊現行法律安排。對於這些,整個世界完全缺少理論准備和制度探討。即使是區塊鏈應用最成熟的比特幣,不同國家持有態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阻礙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再比如,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公開透明,在文娛市場中雖然能防止一些中間商賺差價,給文化產品消費者帶來益處,也可以使版權信息公開透明化、刺激全文娛行業積極創作、產生優質內容,但是用戶使用中心化的平台聽歌這種習慣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這些領域的既得利益者也會被「動了蛋糕」,比如,傳統的票務市場會受到挑戰,也有可能招致大公司的強烈反噬。
此外,區塊鏈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對個人隱私數據的威脅也令人憂心。在數字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數據越來越被認可為一種經濟生產要素時,用戶數據所有權屢屢被侵犯、隱私被泄漏,巨型互聯網公司逐漸成為數據寡頭,全球范圍內關於數據所有權和隱私保護的沖突愈演愈烈。用戶訪問、消費等行為數據和用戶隱私數據的合理使用,是現代文明重要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上,也是倫理、合規上的挑戰。比如,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生物大數據領域,對用戶的基因測序數據進行上鏈,那麼如何既能夠將眾多用戶的測序數據被合理合法地應用於科學研究領域,揭示疾病的機理,造福後世人類,又如何防止用戶的遺傳病、癌症發病風險信息被其他人泄露,對用戶個人的 情感 生活、 社會 評價產生致命的影響?未來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勢必要對所進入的領域進行選擇,也要對道德倫理層面的問題進行權衡。
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事物和行為通過數據上鏈被數字化,之後再被資產化,但是數據原始所有權始終還是在數據產生也就是數據的所有人這里,在享受數字經濟的線上增值流轉的同時,給人們帶來實體經濟下的更多樣的經濟活動。但這樣的生活,掂量掂量,你是否想逃離呢?
下期主題是 「數字貨幣的世界大戰」
觀點一:數字貨幣是否會重建未來貨幣體系?
觀點二:大戰之前先「剿匪」, 圍剿幣圈迫在眉睫
下期將會邀請誰來爭鳴辯論?敬請期待!歡迎讀者們踴躍投稿參與討論,請留言至公眾號後台或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精選內容將於下期公布。
『肆』 區塊鏈的徐剛博士現在怎麼樣
而當被問及自身進入區塊鏈以來有何變化時,徐剛則表示:「讓我變得更加忙碌,與人的交流學習讓人變得更加年輕。」同時,他也表示,區塊鏈行業更具挑戰性,需要時刻保持著充分的精力與敏銳的眼光,但也會有更多的成就感與收獲。所以,當被問及解壓心得時,徐剛告訴筆者「獨立思考」,他認為無論是通過聽音樂、打游戲,或是旅遊、度假等,最終的目的都是讓自己平靜下來,心平靜下來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所以,靜心、微笑面對困難才是解決困難的最佳方式。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盡管如今鏈圈、幣圈依然處於恐慌狀態,但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徐剛卻仍表現出他對區塊鏈未來的堅定信心,因為他篤信,如今的區塊鏈將如當初的互聯網,必將從人人質疑的時代成為人人不離的時代,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伍』 十年內區塊鏈將改變世界鏈克帶你去看看
區塊鏈時代強勢來襲|新的一年會有哪些新應用?
如果最近的研究可信的話,我們很可能在未來兩年內看到區塊鏈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
近日,知名技術招聘公司HackerRank發布了《2019年開發人員技能報告》,在參與的71281名開發人員中,超過23%表示,未來24個月這項技術實現實際應用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大約27.54%的人認為這比較現實,21.89%的人不確定,19.77%的人認為該技術被誇大了,只有7.01%的人認為這是不現實的。
物聯網
不過,先別忙著高興,要潑盆冷水的是,該報告預測,相比區塊鏈,物聯網(IoT)才是未來幾年最受歡迎的技術。
開發人員認為,與尚處於萌芽階段的區塊鏈不同,物聯網的採用是由住宅、汽車和城市之間日益增強的連通性推動的。
如何實現
區塊鏈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被許多行業的主流機構試用和測試,但這項技術似乎還沒有站穩腳步。
銀行看起來對區塊鏈尤為感興趣,因為私人去中心化賬本可能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尤其是在股票交易和清算方面。
這項技術在醫療保健等相關領域也大有潛力,在這些行業,它能用來打擊假葯販賣。
傳統能源公司也在積極探索。事實上,西班牙跨國電氣公司伊比德羅拉(Iberdrola)最近完成了一項區塊鏈試驗,旨在更有效地追蹤可再生能源。
如果這些試驗和測試不能轉化為實際的應用,那麼明年這個時候,如果再來次調查,我們可能會看到的結果是,認為區塊鏈被誇大的開發人員數量會增加。
『陸』 能讓顯卡漲價全球缺電,區塊鏈到底是什麼,為何能夠改變世界
很有可能大家關注的區塊鏈技術一詞,大部分來源於2017年比特幣暴漲至十萬元一枚,及由於打造出具備區塊鏈技術方式玩客雲的迅雷資源股票價格完成4倍增加,由此可見其他東西、一切企業只需沾上了區塊鏈技術一詞無不例外都一炮而紅。數字貨幣一詞逐漸深入民心,隨著它發生的通常也有「挖幣」、「數字貨幣」。
區塊鏈技術就不一樣了,可以與賣家可以直接買賣,只要大家遵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沒問題啦。如此節約掉中間商,股票交易時間大大縮短,全過程高效性、實用化,乃至肯定不會發生支付寶錢包在雙十一零晨發生支付失敗的現象,並且兩人的交易信息都只有彼此了解,彼此這其中的比較敏感交易信息也不會被第三方獲知,進而保證了個人信息保護。
『柒』 「2020全球區塊鏈創新50強」榜單於WAIC區塊鏈主題論壇上重磅發布
7月10日,「2020全球區塊鏈創新50強」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區塊鏈主題論壇上重磅發布。本次評選活動歷時6個月,經歷籌劃、徵集和評選多個環節,分為基礎設施、協議與工具和產業應用三個板塊,通過公開投票和專家打分相結合的方式,最終產生「2020全球區塊鏈創新50強」。
榜單由中歐創業營龔焱教授、達瓴智庫共同出品,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區塊鏈主題論壇首發。
伴隨著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並被列入新基建之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日益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區塊鏈技術應用也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
自2018年發布全球區塊鏈創新50強以來,歷年50強榜單,都在亞太金融中心新加坡發布。2020年,「2020全球區塊鏈創新50強」發布地回歸中國,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區塊鏈主題論壇上發布。
該論壇也是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歷史 上第一次以區塊鏈為主題的論壇,匯聚了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研究機構、技術代表、領軍企業,圍繞「鏈智未來 賦能產業」,探討全球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發展現狀和趨勢、交流區塊鏈企業的技術創新及與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融合實踐、集中展示區塊鏈技術在不同場景的應用成果。
本次評選多數項目採用公開投票和專家打分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公開投票權重為30%,專家打分權重為70%。少數項目由於無法參與公開投票,故僅採用專家評審方式,根據創新力表現,進行研究評選。
『捌』 知名區塊鏈項目沃爾頓鏈WTC團隊成員簡介
沃爾頓鏈團隊由一群專注於物聯網和區塊鏈、RFID技術先驅者及實體企業經營管理,營銷運營,財務類專家組成。團隊成員來自中韓兩國,涵蓋企業、學術、投資三屆精英人士,踐行區塊鏈技術向物聯網的拓展,這必將成為時代變革的領導者。
1、發起人
都相赫(韓國):韓國籍,中韓文化交流發展委員會(文在寅總統自 營機關)副會長,韓國標准產品協會理事,韓國中小企業委員會城南市會長,韓國NC科技株式會社會長。IT TODAY新聞社資深大記者,NEWS PAPER經濟部門大記者。韓國電子新聞社(ET NEWS)理事。
許芳呈(中國):中國籍,企業管理專業畢業,七匹狼公司供應鏈管理總監,天使投資人。
2、高級顧問
金錫基(物聯網):韓國籍,韓國電子行業的領軍人物,工學博士(畢業於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韓國高麗大學教授,曾任職於貝爾實驗室、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擔任過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副總裁,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資深專家,IEEE 高級會員,韓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副會長,韓國半導體科學家及工程師協會主席。 發表學術論文 250 多篇,擁有發明專利 60 余項。
朱延平(區塊鏈):中國台灣籍,工學博士(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台灣雲端服務協會理事長,中興大學資訊管理系主任。曾獲得台灣教育部青年發明獎,台灣十大資訊人才獎。多年來對區塊鏈的應用有著深入的研究,帶領區塊鏈技術團隊開發系統應用於健康大數據和農業溯源項目。
3、首席專家
莫冰(物聯網):中國籍,工學博士(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研究教授,中山大學特聘研究員,物聯網專家,集成電路專家,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高級會員,IEEE會員。發表論文20多篇,申請發明專利18項。 2013年開始接觸比特幣,比特時代、韓國korbit最早的用戶之一。2013年作為韓國高麗大學的技術負責人,與三星集團合作完成「基於對等網路的多感測器數據交互及融合」項目。致力於將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相結合,打造可真正商業化應用的公共鏈。
魏松傑(區塊鏈):中國籍,工學博士(畢業於美國特拉華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網路空間安全工程研究院核心成員,碩士生導師。區塊鏈技術專家,研究領域為計算機網路協議與應用、網路與信息安全,發表論文 20 多篇,申請發明專利7項。在美國期間,曾經就職於谷歌、高通、彭博社等多家高科技公司,擔任研發工程師和技術專家職務,具有豐富的計算機系統設計、 產品開發和工程項目管理經驗。
4、核心團隊(部分):
單良:畢業於KOREATECH(韓國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風險投資專業博士,韓國株式會社沃爾頓鏈科技公司代表,NHTECH中國部經理,在韓博士生聯誼會經濟組組長。
林和瑞:在諾基亞、微軟工作多年,負責硬體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工作。2014 年開始創辦多家物聯網企業,布局物聯網行業產業鏈。開發的產品和服務得到市場認可。
趙海明:成均館大學化工導電高分子專業博士,韓國BK21th 導電高分子項目核心成員,韓國京畿道感測器研究所研究員,韓國NCTECH 環保科技公司研究員,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常年從事韓國半導體、感測器等方面等技術轉移工作。
劉才:工學碩士,具有十二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與驗證經驗,對RFID 晶元設計全流程、SOC 晶元架構、數模混合電路設計等具有豐富的實際項目經驗,包括演算法設計,RTL 設計,模擬驗證,FPGA 原型驗證,DC 綜合,後端PR,封裝測試等。曾帶領團隊完成多款導航定位基帶晶元,以及通信基帶晶元的開發,完成過AES、DES 等加密模塊設計,曾獲得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精通區塊鏈底層共識機制的原理和相關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楊鋒:工學碩士,曾工作於中興通訊,人工智慧專家,集成電路專家。十二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發、架構設計、驗證經驗;五年人工智慧,遺傳演算法方面研究經驗。曾獲得深圳市科技創新獎;對RFID 技術、區塊鏈底層架構、智能合約、各類共識機制演算法原理和實現有深入的研究。
郭建平:工學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IEEE 高級會員。集成電路領域專家,在IC 設計領域已發表40 多篇國際期刊/會議論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6 項。
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