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口岸區塊鏈跨境貿易
⑴ 「世經研究」銀行金融服務融入跨境電商生態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台進出口1873.9億元,同比增長52.8%。當下,中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跨境電商已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創新發展的新渠道。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正式簽署也為跨境電商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協議的簽署代表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預計關稅會大幅下降,跨境電商會更加迅猛發展。
隨著跨境電商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國內涌現了一大批跨境電商平台,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有阿里巴巴國際站、京東全球購、亞馬遜、全球速賣通、ebay等。快速發展的電商平台使商業銀行看到了機遇,紛紛利用自身的支付結算優勢,積極進入跨境電商領域。
【背景介紹】: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正成為助力我國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平台。2020年11月4日,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開幕,作為進博會「招商合作夥伴」,中國工商銀行結合服務第一屆、第二屆進博會的經驗,依託完善的全球網路、領先的金融 科技 、雄厚的客戶基礎,積極協助開展全球招商,架起後疫情時期全球貿易往來互聯互通的金融橋梁,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案例介紹】: 為進一步提升對進博會參展企業的線上服務能力,工商銀行充分發揮線上業務優勢,傾力打造了融e購跨境貿易平台(ICBC Global E-Trade Service,簡稱GETS),為包括進博會在內的各大國際性展會,各地自貿區、自貿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及全球貿易合作夥伴提供一站式跨境商融服務。
【產品優勢】: 工行融e購跨境貿易平台主要具備四大特點:
一是功能更豐富。平台支持企業黃頁、采購尋源、商品發布、線上交易、跨境支付、物流通關、金融服務等功能,可提供外貿場景下的各類線上服務。
二是商機更廣闊。依託工行在境內的近1.6萬家網點,在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的426家機構以及參股南非標准銀行集團間接覆蓋非洲20個國家的全球布局優勢,平台可以助力外貿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合作夥伴,廣泛拓展商機。
三是交易更安全。平台對在線交易採取實名制認證,客戶資料嚴格審核,訂單狀態實時追蹤,同時提供銀行級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用戶線上交易安全。
四是支付更高效。藉助工行覆蓋全球的支付清算網路,平台實現跨境支付全線上,支付狀態實時展示。平台提供全球24小時不間斷的人民幣清算服務,支持20多個幣種的跨境支付服務。
從上述梳理中發現,目前,商業銀行主要為跨境交易提供線上跨境支付、貨幣兌換、跨境結算、貿易融資、交易擔保、收支申報等服務。
銀行參與跨境電商平台業務的方式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模式:
一是支持模式。商業銀行支持第三方支付機構,比如中行的「中銀跨境e商通」,為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電商業務場景提供反洗錢、結售匯、申報、跨境匯款與清算等金融服務。
二是合作模式。商業銀行與跨境電商平台直接合作,比如浦發銀行的「跨境浦電商收款」業務,與亞馬遜平台合作;中信銀行的「國內跨境電商一般貿易全線上出口收匯系統」,與阿里一達通公司合作。
三是自營模式。商業銀行自營跨境電商平台,比如案例中的工行融e購跨境貿易平台。銀行自營跨境電商平台,與傳統電商平台相比,在跨境支付結算、政策支持、公信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就案例中的工行「融e購跨境貿易平台」而言,其天然優勢就是全球廣泛覆蓋的網路和海外豐富的客戶資源。
隨著當下跨境電商交易量的增大,參與者日益增多,整個行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必將隨之呈現多樣化、綜合化的趨勢。商業銀行亟需在跨境電商平台快速發展的當下, 探索 服務升級,加快創新轉型,迎合貿易新格局。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區塊鏈具有安全高效的優勢,有助於銀行服務跨境電商平台,資源共享。銀行可以藉助區塊鏈技術,保障支付環境安全,加強交易信任,降低管理成本。一是加快部署區塊鏈技術升級應用,做好銀行自身的制度改革和部門體制改革。二是銀行結合自身貿易金融服務強項,進行區塊鏈應用。比如對於具有結算優勢的銀行,可以加強區塊鏈在承兌、電文發送環節的應用。
由於跨境電商具有國際貿易的屬性,因此在開展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支持業務的同時,不僅要考慮互聯網安全風險,同時也需要考量國際貿易中的包括外貿經濟環境、匯率風險等市場風險給平台上中小企業經營產生的連鎖反應。目前,受到疫情反彈沖擊、英國脫歐再起波瀾等影響,行業風險逐步加大,違約風險發生概率加大。因此商業銀行在對跨境電商的金融服務支持中,首先要進行數據分析和背景調查,將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培養適應跨境電商業務發展的金融服務人才,可以從三方面著手:一是銀行直接招聘高校培養好的復合型人才;二是銀行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和輪崗,增強專業性;三是銀行加強與跨境電商平台的交流互動。
⑵ 跨境貿易的優勢是什麼
1.交易范圍的全球性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化解了傳統國際貿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限制,實現了無國界貿易,使得企業直接面對全球消費者。傳
統外貿模式,中國商品到海外消費者手上,至少要跨越5個渠道:國內工廠-國內貿易商-目的國進口商-目的國分銷商-目的國零售商。通過像阿里巴巴速賣通、敦煌網等跨境網上購物平台,供應鏈大幅縮短,國內商家能夠直接面對海外消費者,國內消費者也能直接面對海外商家。
2.信息交流的即時性
在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中,貿易雙方可以即時進行信息交流,無論實際時空距離遠近,一方發送信息與另一方接受信息幾乎是同事的,下單、付款都在瞬間完成。
3.貿易渠道的便捷性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省去了傳統跨境貿易的很多中間環節,降低了從事跨境貿易的門檻,使得國際貿易變得簡化、透明,同時節約了交易成本,縮短了運營周期,為廣大
中小企業提供了直接面向國外賣家的營銷渠道。近年來,基於從事大宗貿易的傳統貿易公司在國際采購中的比重日益下降,代之以中小型批發、零售商甚至是消費者
個人。跨境網路零售平台提供的專業溝通、交易、結算、支付、物流服務功能代替了傳統貿易中貿易、金融、外語等專業人才的作用,使得過去復雜、專業甚至帶有
某種神秘色彩的國際貿易變得簡化、透明,國際貿易的便利化大大增加。通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台,中小製造企業甚至是有興趣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個人都能夠參與
到貿易中來,從而大大豐富了國際貿易的主體陣營。
⑶ 金融新基建賦能實體經濟
文|葉望春
2020年是新基建大年,除了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的相關布局也緊鑼密鼓展開。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國家統籌安排的新經濟運行必需的基本建設,著眼於高新 科技 在經濟新發展階段的戰略性布局。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新基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其根本在「新 科技 」。在新基建所含的七大類別建設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尤為引人關注,再加上被國家發改委新近納入新基建范疇的區塊鏈,這三大技術構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體系的基石,同時也是被重點應用在金融領域的技術。
只有將 科技 與金融業務融合,解決長期制約金融發展的痼疾,推動普惠金融,精準支持實體經濟,才能將金融新基建的能量持續釋放,本文將通過實踐案例,解答金融新基建的價值。
解決金融行業幾大難題
在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金融 科技 的加碼下,金融服務向線上化、實時化、便捷化、智能化升級,逐步融入實體經濟場景的各個角落。這意味著藉助新基建有望解決傳統金融的諸多難題,更全面、更豐富、更高效、更精準地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新基建助力金融資源無縫融入實體經濟場景,解決部分脫離實體經濟的難題。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然而近年來,隨著製造業成本持續上升,投資回報率下降,金融資源沒有充分流向實體領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掣肘。如何才能將金融資源精準注入實體經濟中?這在傳統金融業中,由於金融和實體兩張皮的情況,較難解決,而金融新基建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困局。
藉助金融 科技 可以搭建面向供應鏈、貿易、電商等各類實體場景平台,鏈接金融機構、生產製造企業、商貿物流網路等實體經濟各交易環節,讓金融服務與實體交易無縫融合對接,將傳統的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置於新型的智慧金融平台,從而確保金融資源可以更好地深入實體經濟的業務場景,精準把控資金走向,確保資金真正支持產業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發展,助力實體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區塊鏈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信任難。
區塊鏈因其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數據安全性、可信任性,能將相互之間不信任的節點連接在一起,實現信任機制的傳遞。 因此,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保證鏈上企業信息的真實性;通過區塊鏈進行多方信息共享,可以打破由於傳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中小企業信用自證難問題,讓政府、金融機構、合作夥伴更好認清中小企業信用。通過信用體系的建設,更多誠信經營的優質企業可以脫穎而出,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
通過整合多方大數據,打破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的數據孤島,構建智能生態圈。
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意願低,關鍵還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數據,難以對其進行全面的風險識別和評判。 而金融新基建通過大數據技術搭建 社會 信用體系,整合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數據,進行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儲存和分析,拓寬數據來源和分析基礎,覆蓋更多數據維度。 經過清洗、挖掘和分析治理之後的數據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的信用水平,不僅來源廣、治理好,還可以對各方數據進行交叉比對,這是傳統金融手段無法做到的,這大幅度降低了徵信成本,最終可構建低成本 社會 徵信體系。
通過運用人工智慧、雲計算解決線下操作效率低,降低金融運營成本,更好的推進普惠金融服務。
人工智慧是在大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機器學習過程,實現在多領域優化或代替人為操作的功能。長期以來,金融機構由於服務長尾客戶的成本壓力大,投入產出比不高,流程長、效率低,難以為中小企提供定製產品和服務。而藉助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可以實現遠程開戶、無接觸信貸、智能審批、智能客服等,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可以實現機器人智能服務,減少客戶等待的時間,減少金融機構的人工成本,提升 社會 平均效率,從而服務更多的長尾客戶。
多場景賦能實體經濟
在國家密集布局新基建的背景下,金融 科技 需要與 社會 實體經濟的多領域、多場景深度結合,解決 社會 經濟長期以來存在的信用體系建設缺乏、中小企業融資難、貿易融資難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諸多難題,才能推動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下面,通過幾個不同區域的新基建項目,解讀金融新基建如何助力實體經濟。
搭建智慧信用平台,助力 社會 信用體系建設。
當前,有地方政府開始搭建「信用+大數據」監管綜合評價模型,藉助金融 科技 ,完成智慧信用模型構建、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計算及可視化展示等目標,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優化校驗評價結果,推送至其他政府部門業務系統,支撐各部門運用評價結果,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搭建智慧融資平台,整合多方政務數據,運用智能技術構建中小企業畫像,秒級匹配融資。
目前,運用金融 科技 手段後的某些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可做到分秒放貸。在技術流程上,首先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稅務、工商、水電煤等政務數據資源,同時運用區塊鏈3D零知識技術,既可對交易參與方的數據隱私進行加密保護,又可在不暴露數據隱私的情況下實現數據共享,成功地將企業運營蹤跡數據化,讓中小企業在融資時可以通過多方數據交叉驗證,變信用自證為他證,增強融資交易中的公平性和真實性,提高了對風險的精準判斷。
再運用人工智慧,對公共數據及倉儲物流、財務業績、產品結構等經營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對中小企業進行多維度畫像,梳理關系網路、搭建標簽體系、量化信用評級。以此為基礎,構建起智能匹配引擎,形成「千企千面」的產品體驗。
在整個貸款流程上,此類平台綜合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通過貸前智能進件、貸中智能審批、貸後智能管理將信貸的全流程都線上化。在貸前進行智能初篩,同時通過OCR、圖像識別技術實現豐富數據留痕;在貸中通過智能插件技術及豐富的數據介面實現一鍵授權數據採集;在貸後通過關聯圖譜、多源信息比對及數字水印等技術核驗信息真實性,實現風控預篩。全部智能化、線上化運營後,欺詐風險得到緩釋,貸款時效甚至可以達到分秒級放貸。
搭建智慧貿易平台,助力貿易流程線上化和無感監管。
在以往的貿易流程中,企業由於信用缺失而面臨通關慢、貸款難,同時監管機構也面臨監管成本高的困擾。目前,有的地區口岸將區塊鏈跨境貿易網路和核心企業、監管機構的核心系統對接,通過源頭數據上鏈的方式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通過區塊鏈內在的技術屬性保證可追溯性和互鏈,從而實現了審單前的數據上鏈以及交叉驗證,審單中的風險識別,並在審單後繼續開展事後稽查與企業信用評分。
這不僅將企業的物流通關信息及時傳遞給金融機構,形成它們的風控抓手,同時還幫助海關監管實現無感監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藉助它,企業可以實現通關材料線上化、通關流程一體化,實時掌握通關信息和審核進度,更好地匹配資金和生產,優化周轉。
搭建智慧區域經濟平台,貫通貿易全流程,助力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戰略舉措,如何打破區域在政策、信息、物流、資金等方面的各自為政,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推進的港口物流及貿易便利化區塊鏈平台從三個方面充分利用了金融 科技 :首先,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連接海關、港口、承運人、貨主、貨代、金融機構等相關各方的智慧港口物流平台。其次,平台整合「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實現數字化集成共享。未來,該平台將逐步實現「監管精準化、物流集約化、運行智能化、流程可視化、金融普惠化」的長期願景,大幅提升大灣區貿易通關整體效率與營商環境。
開啟廣闊市場藍海
新基建布局主要蘊含三大方面的機遇:
一是由政府推動的公共智慧平台的建設。 2020年以來,已有25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及新基建,其中8個地區明確規劃了年內計劃新建5G基站數量,合計超過30萬個。四川、重慶、山西、河北等省市已發布了年度重點項目清單,總投資接近40萬億元。深圳市出台的《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年)》中提到,將超前部署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建設五張通信網路、四類算力設施、三大數字技術設施。
二是新基建將帶動 科技 行業的高速增長。 在新基建帶動下,企業爭相投入巨資進行 科技 研發,這不僅為新基建帶來充沛的資金和技術,同樣會帶動 科技 產業的高速發展。
以5G、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在中短期內創造大量投資機會、提升發展動能,而且能加速智能經濟的落地和智能 社會 的到來。根據中研普華《2020-2025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2025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測將達到2385億元。中國作為區塊鏈新興市場,預計2023年市場支出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2018年我國區塊鏈總支出為1.6億美元。
三是新基建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蘊藏著巨大的市場。 科技 的重要價值是與傳統產業結合,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以金融 科技 為例,2019年報顯示六家國有大行 科技 投入總和超700億元,其中,中行、農行、工行、建行四家大行投入資金已超100億元。而據奧維咨詢估計,中國金融機構2018年總計投入1522億元人民幣用於 科技 開支,這一數字將以21.4%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3年將達到4008億元人民幣。
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抓手來推動經濟發展。在當前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當口,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六穩」不能再通過簡單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是需要發揮 科技 的力量,以政府新基建帶動 科技 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帶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從而推動中國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其中金融 科技 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⑷ 航運產業和區塊鏈結合的未來
我們目前有跟一家雲流區塊鏈公司合作解決港口無紙化問題,在我看來,區塊鏈在航運界的應用有3點是肯定的:
1、航運供應鏈運作模式的變化。傳統的運作模式會發生改變,一些機構職能也可能發生轉變,如貨代相關機構可能會轉變為專門提供知識服務和技術服務的機構。一方面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運作模式,不僅能繞過一些中間機構,而且將簡化運作流程、提高運作效率、節省運作成本。另一方面是基於區塊鏈上的支付活動是可編程的,即智能合約。利用智能合約,大量單證可以被消除,航運可以實現無紙化運作,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同時通過智能合約,各節點之間的資金流轉也變得安全、高效,也許可以繞過第三方機構(如銀行)完成支付。
2、改變港航電子數據交換系統。一是區塊鏈將在貿易運輸的各相關主體間實現國際貿易提單等電子單證的交換應用;二是區塊鏈將會實現國際供應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並替代部分物流,形成線上交易通道的堆疊模式。當貨物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貨主、海關、承運人、保險公司都可以追溯可靠的電子證據,從而清楚界定各方承擔的責任,提高付款、交收、理賠的處理效率。未來國際貿易所涉及的各種法律文書也都可以採用類似提單信息交換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實現安全、可靠、互認的傳輸
3、改變信用評價系統、創新金融服務。區塊鏈對於涉及多個交易主體的復雜交易場景的用處應該是有意義的,風險控制重要的就是交易是否真實,因為底層的數據是打通的,所以可以解決供應鏈金融行業的痛點。在平台時代,假如相關交易主體的信用相關信息都保存在區塊鏈上,可以輕松獲取,那麼交易主體之間完全可以直接進行點對點的可信交易,中介的角色則更接近技術顧問。事實上,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的確逐漸由數字貨幣向「區塊鏈+」過渡,由金融領域逐步向物聯網等非金融領域延伸。另外,通過區塊鏈將資產化的航運資源,以數字形式放上雲端後,交易、融資都更加靈活,資產的追蹤和管理更加便捷。
⑸ 跨境貿易的優勢是什麼
跨境電子商務為企業打造國際品牌提供了新機會。在互聯網時代,品牌、口碑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許多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性能盡管很好,但不為境外消費者所知。而跨境電子商務能夠有效打破渠道壟斷,減少中間環節,節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為我國企業創建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尤其是給一些「小而美」的中小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從而催生出更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隱形冠軍」。目前,我國已有80%的外貿企業開始運用電子商務開拓海外市場。
宏橋科技運用區塊鏈取代現有跨境貿易流程中的紙質模式,通過可信交易數據的完整性和關聯性,形成鏈上數據的閉環自證能力。提升跨境貿易中的審單速度和流程運轉效率。海關可直接管理跨境貿易全流程,實時審閱交易過程,可快速、准確分析與管控風險。
⑹ 韌性成長的金融壹賬通,被低估了
2015年被稱作數字化商業時代開疆破土之年。移動互聯網產業正在從技術驅動進階到需求驅動階段。應用和模式創新成為這一階段的一大特徵。
這一年年初,騰訊金融雲誕生。緊接著,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下稱「 中國平安」,SH601318.SH )通過對旗下業務及人員的整合,推出了壹賬通金融 科技 有限公司(One 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Ltd.,下稱「 金融壹賬通 」,NYSE:OCFT)。
金融壹賬通是繼陸金所控股、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 科技 之後,中國平安孵化的又一家「獨角獸」企業,也是首家在美上市的子公司。
五年間,金融壹賬通經歷了更名、引資、上市,從最初的「三無」(無基礎客戶、無標准產品、無商業模式)狀態起家,成長為市值近80億美元的金融 科技 「獨角獸」。根據此前的規劃,金融壹賬通正在步入高速增長期的階段。
有年報數據作為印證:2月3日,金融壹賬通發布的上市以來首個完整會計年度的財報顯示,其毛利率正逐年提升,從2019年的32.9%增至2020年的37.5%,同比增長13.98%。毛利潤12.4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速達62.1%,遠超營收的增速。
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任何一項指標的正向增長得來皆不易。
在五年的發展歷程中,恐怕沒有哪一年比2020年讓金融壹賬通的高層們感觸深刻。「說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可能有點輕描淡寫。」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在2020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經過五年的發展,金融壹賬通確立了清晰的產品戰略,產品線完成了從SaaS到IaaS的縱向全覆蓋,實現了「從零配件到整車製造」的轉型。
法國里昂證券、美銀美林、摩根士丹利、KeyBanc等國際投行在近期的最新報告中紛紛調高了金融壹賬通的目標價,維持「跑贏大盤」或「買入」評級。
摩根士丹利調研報告稱,從客戶獲取、風險管理到內部成本管控,金融 科技 將成為未來金融機構之間競爭差異化的關鍵領域之一。
2021年是金融壹賬通下一個五年的開啟之年。隨著數字化在金融業的滲透,金融壹賬通的發展充滿想像空間。
2020:韌性成長
近來企業界流行一個管理新理念——「韌性成長」(Resilient Growth),即指企業需要更加註重發展的質量,不再簡單追求速度快,而是更多著眼於可持續性發展,打造更加靈活的發展模式。
在充滿動盪的2020年,金融壹賬通亦在貫徹「韌性成長」理念,一個表現便是更加註重盈利能力的提升。「盡管困難重重,我們還是實現了42.3%的營收增長,凈利潤率增長超過30個百分點。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葉望春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來自於對經營成本的有效管控,提升原有業務的標准化程度,縮短實施時間,從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財報顯示,2020年其營業總成本佔比由2019年末的102.8%降至83.7%。其中,營銷費用為6.29億元,較2019年的6.36億元略有下降。與此同時,用於研發投入的總費用支出則同比增長16.8%至13.70億元。
另一方面則來得益於金融壹賬通對產品的升級。據了解,主動了淘汰低價值業務即純粹渠道類型的服務,進一步提升高價值業務的佔比。
高價值業務的佔比提升,不僅體現在毛利率上,也反映在頭部客戶的ARPU值(客均收入)的增長上。截至2020年,金融壹賬通優質客戶數從473家增至594家。
得益於其產品升級和成本控制,截至2020年,金融壹賬通的毛利潤增至12.43億元,同比增長62.1%;毛利率亦從2019年底的32.9%增長至37.5%,兩年來則增長了10個百分點。
通過加強費用精細化管理,金融壹賬通的凈虧損已從16.61億元收窄至13.54億元,凈虧損率同比下降29.8個百分點至42.7%,減虧了2.73億元。
金融壹賬通CFO羅偉傑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這些指標的變化,顯示金融壹賬通的產品升級成果顯著,「反映出公司運營能力強勁以及良好的成本控制。」
美銀美林報告則預測,金融壹賬通在2021財年的營收將同比增長至少42%,凈利潤率將實現兩位數的提升,「金融壹賬通優化的產品結構將推動其長遠的利潤增長」。
摩根士丹利則在調研報告中指出,預計金融壹賬通的收入在2021-2023年將保持40%復合年增長率,遠高於中美金融 科技 同行,看好金融壹賬通利潤率的持續增長,並實現可持續的高收入增長。
雲上的空間
金融壹賬通2020年財報顯示,第四季度營收中,來自雲服務的雲服務平台收入高達3.14億元,其中僅第四季度的這部分營收便有1.9億元,智能風控則在第四季度貢獻了1.13億元的收入。而這兩項被美銀美林和里昂證券報告認為是金融壹賬通營收增長的助推器。
近年來雲服務等新興業務崛起,金融雲成為金融 科技 領域的關鍵詞。作為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 科技 雲服務平台的金融壹賬通,雲服務業務亦是其重要發力點,在2019年二季度啟動該業務。2020年雲服務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為9.48%,而在第四季度的佔比則高達17.75%。
完整的金融雲市場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或混合雲基礎設施,以及面向金融行業的雲平台、雲應用解決方案(軟體+服務)兩大部分。
金融壹賬通為全行業提供的則是IaaS(基礎設施服務)、PaaS(平台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等全棧式雲服務,涵蓋其95%以上的業務公司,支撐80%的業務系統投產。
華爾街知名投行KeyBanc指出,金融壹賬通是TaaS提供商,主要在金融行業提供軟體+服務,順應了時代的數字化轉型浪潮,預計其雲服務將繼續快速增長。
KeyBanc則認為,隨著金融壹賬通在2021年繼續 探索 第三方客戶,來自非平安客戶的雲服務收入將有所增長,並會成為該細分市場的推動力,從而繼續推動金融壹賬通的業績增長。
美銀美林預測,基於國內金融機構對數字化的需求,雲服務的採用以及海外擴張的機會,將成為金融壹賬通中長期推動力和增長力。
「整車輸出」戰略升級
2020年金融壹賬通的戰略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橫向一體化、縱向全覆蓋」的「5+1」整車戰略從以往「零配件」模式轉型為「整車製造」。
所謂「5+1」是指「零售金融、企業金融、車險、人身險、投資+ Qamma」,從而實現對金融業垂直領域進行「全流程、端到端」的 科技 賦能。
在「整車式輸出」戰略升級的背後,是金融壹賬通16大產品線覆蓋了從營銷獲客、風險管理和客戶服務的全流程服務,以及從數據管理、智慧經營到雲平台的底層技術服務。
金融壹賬通戰略升級的邏輯則是,2020年「新基建」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金融基礎設施被視作金融的重要軟實力之一。
2020年初,在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的指導下,金融壹賬通參與打造了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台,與證監會 科技 監管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海南省金融局等簽署了系列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投身於「金融新基建」。
「整車輸出」戰略實施後,金融壹賬通不再只是單純提供產品,而是幫金融機構的客戶在定製化和集成化服務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從「零配件」服務進化為TaaS賦能者。
TaaS是數字經濟和價值網路中的基礎性服務。與BaaS提供純區塊鏈技術服務相比,TaaS封裝了區塊鏈技術和資產數字化法律合規性細節,從而為企業提供了統一簡潔的實物資產數字化應用介面。
一個成功的應用案例是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而推出的「廣東模式」:2020年1月2日,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台上線。這是由金融壹賬通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先進的區塊鏈、雲計算等重要底層技術,對廣東省1100多萬家企業信息進行全面採集、企業風險評價和畫像,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經過2020年的運行,該平台已接入來自34個政府單位的250項政務數據,超過370家金融機構在平台發布金融產品超過1000款,服務企業數72萬家,累計實現融資額達377億元。
此外,金融壹賬通還與數字廣西集團共同組建了金融開放門戶(廣西)跨境金融數字有限公司,與招商局集團率先落地了「蛇口-順德組合港」項目。
區塊鏈作為新技術代表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已被正式列入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並在2019年10月上升到國家戰略,2020年以來被多地列入重點建設項目。區塊鏈也是金融壹賬通整車戰略中的「1」部分。
早在2018年8月,金融壹賬通便參與到天津口岸區塊鏈驗證試點項目中,對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場景下的實踐應用進行探究和摸索。八個月後(2019年4月),天津口岸跨境貿易區塊鏈網路正式上線運行。2021年1月27日,伊利集團與金融壹賬通舉行上鏈簽約儀式,正式成為天津口岸跨境貿易區塊鏈網路的一員。
葉望春表示,為了抓住金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機遇,金融壹賬通持續鞏固底層技術基礎,通過不斷的創新、以多元化的產品來滿足金融機構數字化發展的更高需求。
如今,金融壹賬通已建立了智能銀行雲、智能保險雲、智能投資雲和開放平台,為銀行、保險、投資等全行業金融機構提供智能營銷、智能產品、智能風控、智能運營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構建生態價值
處在競合之中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一點上是有共識的:構建金融 科技 生態圈是金融機構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路徑。
無論是垂直還是水平狀態的生態圈,其生態體系內資源的豐富性,對金融場景和金融客戶需求的理解能力,是衡量金融生態圈價值的指標,而這正是中國平安與金融壹賬通的優勢所在,是平安系生態圈的基本盤。
作為綜合金融集團——中國平安非常注重 科技 布局, 「金融+ 科技 、金融+生態」戰略下,不斷擴大其業務版圖,過往的積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金融壹賬通的「原始財富」。
而經過五年的發展,金融壹賬通也開始在中國平安以外的市場漸漸發力。2020年,金融壹賬通在各個領域都有多個重大合作項目落地。比如,在保險領域與瑞士再保險就歐洲智能閃賠達成合作夥伴關系,與19家汽配商於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創配好夥伴」合作計劃。未來還將在車後市場汽配供應鏈、誠信維修網路及倉儲物流等領域展開多元化合作,結成戰略同盟,共同深耕車後配件市場。
打通金融 科技 研、產、用鏈條,在供給端「金融+ 科技 」融合發力,為業務發展提供不竭的「能量源」。在需求端以 科技 為紐帶深度融合「金融+行業」服務,強壯金融業務的「主動脈」,推動金融 科技 的「聚變」,這是金融壹賬通新五年發展的重大命題,也是其未來發展的空間。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的金融壹賬通,股價被低估了。現在「上車」還來得及。
圖片:網路
⑺ WHDC違法嗎
1.WHDC是合法的。
跨境貿易生態鏈,簡稱WHDC,由威靈頓投資管理國際有限公司打造,旨在基於區塊鏈技術,提供跨境貿易痛點解決方案,解決全球跨境貿易中存在的數據孤島、信任缺失、流程協同低效和去中心平台瓶頸等困境,包括運輸、倉儲、融資、結匯等一系列痛點問題。看來這是全新領域,提供高效專業的『區塊鏈』服務的哦
WHDC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跨境貿易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和加密演算法的天然技術特點,為解決跨境貿易中的困境提供可行的答案
1.whdc是國家認可的項目。
跨境貿易生態鏈,簡稱whdc,由威靈頓投資管理國際有限公司打造,旨在基於區塊鏈技術,提供跨境貿易痛點解決方案,解決全球跨境貿易中存在的數據孤島、信任缺失、流程協同低效和去中心平台瓶頸等困境,包括運輸、倉儲、融資、結匯等一系列痛點問題
3.WHDC增發引爆全球市場,WHDC價值創歷史新高
跨境貿易生態鏈,簡稱WHDC,由威靈頓投資管理國際有限公司打造,旨在基於區塊鏈技術,提供跨境貿易痛點解決方案,解決全球跨境貿易中存在的數據孤島、信任缺失、流程協同低效和去中心平台瓶頸等困境,包括運輸、倉儲、融資、結匯等一系列痛點問題。
伴隨著公司平台會員的增加以及市場需求的爆發,就在近日,平台將對WHDC TOKEN進行增發,而這一增發,直棗段笑接引爆全球市場,火爆程度遠遠超乎想像,此次的增發並沒有讓WHDC下跌,反而將WHDC TOKEN推上了一個新的價值高度,不禁讓人對WHDC的未來發展充滿希望,這就是全球跨境鏈WHDC帶來的全球影響力。
得益於WHDC平台早期實現的技術架構和運營策略,其成交額節節攀升,而伴隨著WHDC TOKEN的增發,也使得WHDC的未來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梯,有理由相信,對於WHDC平台的背景交易量、運營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和成績相信大家都已經有目共睹,WHDC也將不斷的升級和發展,不負眾望。
WHDC跨境鏈是全球頂尖區塊鏈技術團隊基於全球跨境領域發展需求研發的全球跨境數字資產,打造全球跨境貿易平台。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徵,可將原本封閉的全球貿易開放化。
2022年,一個嶄新的財富密碼,已經拉開序幕,WHDC誠邀你一起,共享全新的財富盛宴
法律依據:
《關於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九條政策措施》
一、減免市場主體費用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全面落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政策,設立6個月的費用緩繳期,並可根據各市實際情況進一步延長,緩交期間免收欠費滯納金。2022年中小微企業寬頻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在招投標領域,大力推行保函(保險)、支票、匯票、本票等非現金替代現金繳納投標、履約、工程質量等保證金,鼓勵招標人對中小微企業投標人免除投標擔保。鼓勵各市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水電氣等費用予以補貼。進一步明確轉供電環節價格政策,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嚴格落實收費標准下限制,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有上下限設置的,一律按下限執行。2022年6月-12月底,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收費標准降低20%,暫停收取遠程費。高速公路分路段、分時段、分車型差異化收費及集裝箱車輛、客運班車優惠收費政策延長至2023年底。深入開展涉企收費規范治理,嚴查與貸款捆綁強制收費、中間業務只收費不服務、不落實支付手續費減免政策等行為,查處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行政委託事項違規收費、利用行業特殊地位強制收費等行為,保障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省政務服務辦、省民政廳、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負責)
二、免除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屋租金。對承租省國資委監管企事業單位房燃搭屋以及公租房小區商業、綜合服務設施國有用房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022年普遍減免3個月租金,力爭在上半年完成減免主體工作。對2022年租期分屬不同承租人的,根據不同承租人實際租期按比例減免。對2022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內承租上述房屋的,再補充減免3個月租金,補充減免工作應在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出現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後2個月內完成。鼓勵各地統籌各類資金,對承租非國有房屋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適當幫扶,鼓勵非國有房屋租賃主體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合理分擔疫情帶來的損失。(省國資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凳含省財政廳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