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農業部
Ⅰ 「數商興農」:農村電子商務的新方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
歐陽日輝 中央 財經 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黨和政府提出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很多地方政府在謀劃數字經濟發展時,為「數字經濟」和「電子斗孫商務」兩個概念困擾。實際上,電子商務是我國數字經濟最重要的源頭,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集中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數字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將全面引領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中,電子商務工作就是發展數字經濟最好的抓手。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電商領域提出新舉措:實施「數商興農」工程。
中央一號文件中的農村電子商務
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到「電子商務」,「鼓勵發展現代物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和流通方式」。與此同時,2005年1月8日,我國第一個專門指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5〕2號)發布,提出了國家對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八條重要意見,確立了我國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六大舉措。
2005年以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可以分為兩個大階段:
第一階段 ,2005-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主要從流通方式、交易方式和平台建設的角度對農村電商做出新要求。 一是從流通方式角度要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2005年、2007年、2010年都提出,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連鎖超市、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2013年提出,大力培育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分銷和農民網店。 二是從交易方式的角度強調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 2012年提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 三是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2014年提出,啟動農村流通設施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2005年以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2013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10萬億元,2014年達到13.4萬億,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和新動能。國家加大了電子商務發展指導工作的力度,2015年5月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24號),提出空昌鏈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支持快遞服務網路向農村地區延伸;2015年12月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發布《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電子商務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開展電子商務促進縣域經濟行動、「電商扶貧」專項行動。
第二階段, 從2015年以後,中央一號文件加大了對農村電子商務的部署,逐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農村電商的主要工作方向:
一是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 2016年提出,加強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路和設施建設與銜接,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實施「快遞下鄉」工程。2017年提出,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2018年提出,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2020年提出,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路,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2021年提出,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
二是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從2015年開始,提出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2016-2018年又連續三年提出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2019年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三是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 2016年提出,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商發展的農產品質量分級、采後處迅亮理、包裝配送等標准體系,支持地方和行業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2017年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標准體系。2018年提出,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台,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2020年提出,有效開發農村市場,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實施電子商務技能培訓。2021年提出,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
四是支持涉農電商載體建設和新模式發展。 比如,2015年提出,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建設。2016年提出,鼓勵大型電商平台企業開展農村電商服務。2017年提出,支持農產品電商平台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鼓勵地方規范發展電商產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2018年提出,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
2015年以來,農村電子商務在促進農產品上行、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改善提升農村風貌等方面成效顯著,成為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商務大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2083個縣域網路零售額達35303.2億元,比上年增長14.0%,佔全國網路零售額的比重為30.0%,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縣域農產品網路零售額為3507.6億元,同比增長29.0%。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3.1萬億元,農村網路零售額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3%;農產品網路零售額4221億元,同比增長2.8%。
「數商興農」是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電商的新舉措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加大了農村電商的篇幅,集中體現在,一號文件的第四部分「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第十六條「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十八條「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和第五部分「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第二十四條「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規范 健康 發展」,持續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兩大融合」,加大力度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快遞進村」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三大強基固本工程。
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是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農村電商的最大亮點。
講清楚「數商興農」要從「數商」說起。「數商」是指數字商務,這個概念在理論和實踐中已經存在一二十年了,隨著時代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當前,大家普遍認為,數字商務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比電子商務范圍更寬廣。2017年,商務部首次提出發展數字商務的新思路。2019年,商務部出台了《數字商務企業發展指引(試行)》,開始啟動數字商務企業的遴選工作。到2020年11月,商務部已確認108家數字商務企業。筆者認為,數字商務是以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為驅動,聚焦商產融合這個主線,加速數字技術與商務活動深度融合,實現商品和服務交易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新型商務活動。
「數商興農」行動是商務部2021年部署的數字商務建設的五大行動(消費數字化升級行動、「數商興農」行動、「絲路電商」行動、數字化轉型賦能行動、數字商務服務創新行動)之一。2021年1月,商務部下發了《關於加快數字商務建設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通知》,專門部署了數字商務建設工作。2021年6月,《商務部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實施方案》再次提出,要在推動流通提升方面實施「數商興農」。
筆者認為,「數商興農」是發展數字商務振興農業的簡稱,是農村電商的升級概念。「數商興農」就是充分釋放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對農村商務領域的賦能效應,全面提升農村商務領域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水平、提升農產品可電商化水平,推動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進而支持和促進農業農村的生產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簡而言之,「數商興農」是根據「商」與「農」互聯互促的經濟規律,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賦能農村商務發展,涉農商務數字化轉型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數字化和產業振興。
2021年10月,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實施「數商興農」行動。包括:引導電子商務企業發展農村電商新基建,提升農產品物流配送、分揀加工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發展智慧供應鏈,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行「最後一公里」;培育農產品網路品牌,加強可電商化農產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推廣,深入開展農產品網路品牌創建,大力提升農產品電商化水平。由此來看,「數商興農」行動著眼於改善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物流配送和農產品電商化,促進產銷銜接,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程的升級。
2022年一號文件將「數商興農」工程與「快遞進村」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相結合,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快遞進村」工程由國家郵政局牽頭實施,國家郵政局於2014年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2020年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重點是鄉村快遞物流體系建立和完善,2022年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由農業農村部牽頭實施,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100個縣試點建設任務, 探索 形成了一批符合各地實際、可復制可推廣的推進模式和標准規范。《「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提出,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和網路營銷,優化提升農產品供應鏈、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以實施「數商興農」工程為牽引,夯實「快遞進村」工程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是中央對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統籌布局。2021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關於農村電商發展的布局也是圍繞這三個工程部署:一是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加快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主體,引導電商、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市場主體到鄉村布局。二是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優化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功能,規范引導網路直播帶貨發展。三是實施「數商興農」,推動農村電商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打造農產品網路品牌。
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到「電子商務」,到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快遞進村」工程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中央政府把握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規律和趨勢,關於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工作思路逐步明確了。
抓住「數商興農」助力數字鄉村和鄉村振興的機遇
「數商興農」工程及其相關工程的實施,既為努力做下沉市場的電商平台提供了重大機遇,也對電商平台的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電商平台如何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調整業務結構,在新一輪的農村電商發展大潮中搶佔先機,聚焦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平台以消費和銷售為重點的發展模式,應該過渡到消費和生產並重的發展模式,實現由農村電子商務向農村數字商務的升級轉型。推動電子商務與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 旅遊 等結合,支持當地企業深入產地發展糧油加工、食品製造,支持農民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的鄉村民宿、農家樂特色村(點)發展,打造價值共創、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是夯實平台下沉市場的關鍵。
第二,服務縣域商業體系和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參與服務農村的農村電商新基建,建設生產加工和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智慧倉儲、產銷地冷鏈設施和服務網路、農村傳統零售終端數字化改造,也有不少商機。
第三,積極 探索 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引領和規范發展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社交電商、農產品眾籌、預售、領養、定製等農村電商新業態,在數字技術和數據的驅動下,聚焦商產融合, 探索 「數商興農」的新業態新模式。
第四,助力農產品網路品牌和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培育「小而美」網路品牌,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推介,大力提升農產品電商化水平。
第五, 探索 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推動涉農數據和數字技術在農業中的發展和應用。 探索 與地方政府合作採集和利用農業大數據、縣域農產品大數據、電子商務大數據,加快物聯網、人工智慧、先進感知技術、區塊鏈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完善農產品安全追溯監管體系,打造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
第六,積極開展服務農民的電商人才培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培訓人才既可以為平台生態優化奠定基礎,也為業務下沉建立了通道。
「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 社會 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時期,數字化生活消費方式變革將重塑農村大市場,農村電商將成為數字鄉村最大的推動力和發展基礎,農村電商生態要素將加速整合,農村電商對農業生產和農村消費的巨大潛能將加速釋放,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的巨大引擎。
責編:斌卡(轉載及媒體合作請評論區留言)
Ⅱ 國家支持區塊鏈嗎
法律分析:區塊鏈作為一項新技術,世界各國都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其發展,輻射范圍廣——從今年來看全國已有多半省市將區塊鏈寫入 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除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甘肅、寧夏、新疆等中西部城市也加入區塊鏈技術研究應用陣營。東部發達城市繼續發揮帶頭作用在技術攻關和應用創新方面持續發力;中西部城市因地制宜,結合新技術加快數字經濟化轉型。支持力度大——今年央行、交通運輸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電總局、司法部、農業農村部等,分別提出了運用區塊鏈技術加快各領域應用發展。其它多省市也不斷出台新政,且大多為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預計建設更多產業園區,開放更多政府應用場景。方向更明確——在區塊鏈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數字經濟賦能等大方向下已經有了更加明確地細節,交通運輸、農業、知識產權、存證等應用場景成為首批實驗方向,政務方面更是重要突破口並已落地,北京市「無感審批」、江西省探索「區塊鏈+無證通辦」、福建省實施「鏈上政務」工程、甘肅省加快建設「數字甘肅」、山東海南都致力於電子政務等領域。可以預見,未來區塊鏈電子政務場景值得期待。
法律依據:《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第三條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全國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四條 鼓勵區塊鏈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行業自律制度和行業准則,指導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服務規范,推動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督促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依法提供服務、接受社會監督,提高區塊鏈信息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第五條 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用戶注冊、信息審核、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管理制度。
第六條 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具備與其服務相適應的技術條件,對於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內容,應當具備對其發布、記錄、存儲、傳播的即時和應急處置能力,技術方案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標准規范。
第七條 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並公開管理規則和平台公約,與區塊鏈信息服務使用者簽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要求其承諾遵守法律規定和平台公約。
Ⅲ 區塊鏈會給傳統農業帶來哪些顛覆性的改變
區塊鏈技術和農業的結合方向目前來看主要有兩個:商品化和農業保險
就目前我們國家的農業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從農業的生產經營形態來看,目前農業的生產經營依然比較傳統、粗放,過去那種靠天吃飯的局面並沒有從根本上發生變化;從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情況來看,國內的農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資源和能源消耗,使得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直接影響著環境生態的安全和民眾的健康。從信息化程度上來看,國內農業信息化、現代化進程還處於起步階段,長期來看,還需要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來提升行業的智能化水平。而區塊鏈技術一旦足夠成熟,必將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現有的狀況,極大的促進農業的產業化和現代化發展。
Ⅳ 區塊鏈技術加入科技興農大軍,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助農的
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應用場景涵蓋了農產品物流、溯源、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而且,這些傳統農產品領域原有的市場規模足夠之大。
區塊鏈技術通過一種從所有農業發展篩選出最優的一個,同時將最優位的發展方式,農耕方式拓展給每一個從事農業方面的個人經濟體以及各大經濟團體。並通過效仿迅速發展農業,從而推動興農的目的,達到科技興農,達到經濟的快速增長。
這就是區塊鏈技術的助農方法。
Ⅳ 區塊鏈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有什麼幫助
區塊鏈解決農業什麼問題?
1、農產品可溯源
農產品溯源一直是農業的一個痛點問題。而區塊鏈技術是可以對記錄實現不可篡改,因此從農產品的生產端到流通端、消費者都有詳實的數據,可以實現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提高消費者購買的意願。
農產品溯源可以提升農產品安全性以及食品的安全性。
2、信息透明
農業領域除了可溯源之外,生產者與需求方的信息也存在不透明的問題。
一旦區塊鏈技術應用與農業。大家就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種植戶、采購商的信用評級參考;利用智能合約在種植戶和采購商之間保證公平交易。同時,區塊鏈技術可以提高農產品買賣雙方的契約精神。
另外,隨著食品供應鏈中區塊鏈的出現,這可以簡化這一過程,因為數據管理系統,將一系列經紀人、農民、加工商、分銷商、監管機構、零售商和消費者納入其雷達范圍的數據管理系統變得更加透明。
3、降低成本
區塊鏈技術運用之後,生產、流通等2大環節的成本會大大降低。比如,區塊鏈技術解決信息自動存貯和資料庫的功能,如此就減少了人工的投入和其他設施的投入。
另外,區塊鏈及應用實現萬物互聯,幫助生產商和渠道商降低各項開支。同時,生產和流通成本的降低,也會降低農產品的價格,最終還是消費者獲利。
當然,除了以上3個原因之外,還有農業補貼、土地登記等方面也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貪污、權益等問題。
因此,區塊鏈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等到各級人士的認同。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Ⅵ 區塊鏈是什麼農業溯源又是什麼
答:一、區塊鏈內涵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資料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
二、農業溯源的內涵
1、農業溯源是食品追溯中最復雜和最艱難的部分,目前除國際上還沒有基於食品安全生產和全程供應鏈管理兩方面完整對接的農產品可追溯系統。
2、農業溯源體系的建設最主要的就是「一個中心和三大模塊」,就是一個追溯雲端數據中心,和生產者、監管部門和消費者三大模塊。
三、區塊鏈的組成
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 。
Ⅶ 「智慧農業」——農業發展的新時代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信息科學技術和多領域科學技術深度融合,誘發新的產業技術革命。新一代信息 科技 與農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孕育了第三次農業綠色革命——農業的數字革命,使農業進入了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新時代。
在農業數字革命的推動下,世界農業產生了兩大變革:一是產生了以 智慧農業 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讓農業生產更加「智慧」、更加「聰明」;二是促進了 農業數字經濟 發展,激活了「數據要素」的價值潛能,賦能數字農業農村新發展。
2020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再次對智慧農業的發展給出了指導:「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AI)、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5G)、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智慧農業是依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以及遠程監控等現代高 科技 對傳統農業進行科學化管理,在農業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實現資源消耗最低、環境破壞最少,進而實現農業生產成本的降低,實現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管理學角度而言,智慧農業的生產率及能源使用效率更高。
近10來,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農業發達國家高度關注智慧農業的發展,從國家層面進行戰略部署,積極推進 農業物聯網、農業感測器、農業大數據、農業機器人、農業區塊鏈 等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的創新發展。
2015年,加拿大聯邦政府預測與策劃組織發布了《MetaScan3:新興技術與相關信息圖》,指出土壤與作物感應器(感測器)、家畜生物識別技術、農業機器人在未來5-10年將顛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日本2015年啟動了「基於智能機械+智能IT的下一代農林水產業創造技術」項目,核心內容是「信息化技術+智能化裝備」。
2017年,歐洲農機工業學會提出了「農業4.0(Farming4.0)」計劃,強調智慧農業是未來歐洲農業發展的方向。
2018年,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和美國醫學科學院聯合發布《面向2030年的食品和農業科學突破》報告,重點突出了感測器、數據科學、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發展方向,積極推進農業與食品信息化。美國NSTC「國家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中,將農業作為人工智慧優先應用發展的第10個領域,資助農業人工智慧 科技 的中長期研發;美國農業部「2018-2022年戰略規劃」中,突出了農業人工智慧、自動化與遙感技術的應用。
根據國際咨詢機構(Research andmarket)分析,2019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值167億美元,2027年將達到292億美元,2021-2027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值年復合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rate,CAGR)將達到9.7%。
目前,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大田智慧農業、以德國為代表的智慧養殖業、以荷蘭為代表的智能溫室生產以及以日本為代表的小型智能裝備業,均取得巨大進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技術與產品,而且還形成了商業化的發展模式,為我國發展智慧農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我國2014年提出「智慧農業」的概念,與美國相比落後大約30年。我國農業上應用信息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由於我國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均衡,智慧農業在不同地區發展差異較大,東部地區因地理優勢和經濟因素在智慧農業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果,西部地區山區多,發展相對較慢,並且還存在原始的傳統農業。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在2009-2015年進入緩慢增長期,2016-2020年進入快速增長期。
我國智慧農業科學研究在實驗室中的進展迅速,但在實際應用中進展緩慢,並且依託現代化農業設施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農田改造、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等方面。部分地區發揮其獨特優勢,盡管總體經濟落後。
2016 年,新疆地方政府大力倡導智慧農業概念,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利用智能專家系統與專家智慧庫等技術在呼圖壁縣紅柳塘示範園區進行棉花種植生產布局,並重點建設了「123工程」,因地制宜,大大推進了當地棉花產業體系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浦東新區在智慧農業發展中成果顯著。第一,初步建立了智慧農業發展體系,建立了大數據中心、智慧農業工作機制和研發平台;第二,建立「農民一點通」和「惠農通」等服務平台,加強對農民生產技術上的指導;第三,建立了田間檔案記錄及二維碼管理的農產品監控與追溯系統,及時記錄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播種、施肥、施葯等各種數據,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保障;第四,物聯網建設試點初步建立,現有19家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主要利用感測器在大棚中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生產;第五,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一批高 科技 企業,例如:上海孫橋農業園區、多利農庄等。
2020年,廣東建立了以政府為引的投資引入民間資本,通過「1+4+N」模式發展智慧農業,即以「基礎設施、平台載體、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民」為核心要素,優先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N個場景和領域進行推廣應用,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從我國農業生產模式及農民文化素質角度來看,智慧農業存在應用難題。由於我國農村人均佔地少且文化素質不高,大部分農業生產採用包干到戶及分散經營的小農生產,因此在模式上和技術上存在推廣難題。
比如,想要實現農業生產轉型發展智慧農業的農戶只能自己出資購買相應的設備及軟體服務,這一方面將給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會提升農民的生產經營風險。同時,對於新興互聯網技術而言,我國在應用方面還未實現標准規范化發展,許多感測器、智能設備及機械設備之間無法形成數據信息共享,致使不同廠家的產品只能獨立化運營,無法形成規模化發展,同樣不利於智慧農業的發展。
其次,在農業數據共享方面,不僅我國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成熟度不同,導致無法建成健全的農業信息數據共享平台。同時,由於我國農業統計數據部門較為且各部門的信息化發展程度與技術也存在差異性,進一步加劇了農業數據共享體系建設。具體發展問題包括:不同農業數據統計部門根據自身需求搜集和計算數據,缺乏統一的體系規劃,致使農業數據重復獲取或者存在數據空白問題;農業數據平台網站較多,但是每個平台之間界限不清,底層架構的不同導致數據無法實現共享。
隨著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進步,智慧農業所涉及的元件更加微型化、功能也更加多樣化,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感測器等微型元件的低廉化,使智慧農業的發展更為迅速。智慧農業不是簡單的把智能農機搬運到農村作業,還需要一個「智慧鄉村」及其完善系統的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農村地區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民重視文化的觀念越來越強烈,相信智慧農業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期
當前,我國正處於向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入 歷史 關口,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對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大幅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資料
網路——智慧農業
《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1年第6期 —— 智慧農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
《 農業經濟 2021/10 —— 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困境與戰略對策 》
《 現代農業研究26卷 —— 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農業、養殖方面的知識,趕快關注我們!帶你走進更專業的技術領域。喜歡就點個關注唄!我們致力於傳播農業知識,服務三農;提供農業 科技 咨詢服務;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科技 項目編制;農場畜牧場規劃設計。
Ⅷ 農業領域區塊鏈應用有哪些
區塊鏈去中心化等特性,將大幅降低互聯網維護成本,提升農業物聯網的智能化和規模化水平。同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農產品追溯系統,解決了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信任危機,讓人們的餐桌更健康,更安全。
在農業領域,區塊鏈農業又將會呈現哪些趨勢和走向呢?
1、物聯網+無人機+區塊鏈
物流確保萬物互聯,無人機提供生產管理服務,而區塊鏈提供記錄和可溯源等技術。將有利於精準農業的發展,減少農葯投入,提高農產品品質。
2、區塊鏈+數據+人工智慧
區塊鏈應用於農業,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對稱,提高整個產業鏈的信息透明度和及時反應能力,從而實現整個產業的增值。
而區塊鏈+數據+人工智慧的融合發展,可以推動農業大數據的價值最大化,降低投入成本。
3、區塊鏈+農業金融
2月初,中國政府發布了「關於農村金融服務振興的指導意見」。此次提出的新框架,是國家農村振興計劃中金融服務效率提高計劃的一部分。
區塊鏈+農業金融將會為小農戶貸款提供便捷途徑,為農業金融機構的徵信帶來真實性和可預測性。
4、區塊鏈+農村物流
由於農村物流的小散,導致包裹丟失、農產品上行困難等窘況。但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5、區塊鏈+農業供應鏈
這一類應用就是各大商場嫁接區塊鏈的原因。比如: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把整個生鮮和食品供應鏈納入區塊鏈管理,從而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安全性。目前,美國農業巨頭嘉吉等都在大力發展區塊鏈+農業供應鏈金融的應用。
除了農業,區塊鏈的應用領域還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