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大電影
Ⅰ 什麼是區塊鏈發展的里程碑
一、中本聰的論文-比特幣白皮書
2008年,在美國過於寬松的授信標准下,房屋借貸所堆疊出的巨大泡沫引爆了一連串開啟於2008年9月的金融危機。
9月14日星期日,雷曼兄弟在美國聯准會拒絕提供A其資金的支持援助後宣告破產,而在同一天美林證券宣布被美國銀行收購。這兩件事標志著金融危機的起點,進而引發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大衰退,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也讓人們開始對極權制的金融體系感到不信任。
二、創世區塊
2009年1月3日,第一個比特幣區塊在第一批礦工透過挖礦獲得了50個比特幣後誕生,這也標志著比特幣金融體系的正式誕生不過有趣的是,在比特幣區塊鏈問世數年後,人們才從Coinbase的創世區塊交易編碼中,第#1616行發現一個16進制字串。
在將此串轉換成英數字後,會得到「sknab rof tuoliab dnoces fo knirb no rollecnahC 9002/naJ/30 semiT ehT」,反過來讀便是「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是Bitcoin的創始日期以及中本聰在最初的交易中留下的訊息。
三、首筆比特幣支付–PizzaDay
Laszlo Hanyecz是一名在線上零售公司GoRuck工作的佛羅里達人兼工程師,但若你是幣圈中人,你一定聽過他的一些驚人事跡:Hanyecz在2010年5月22日用10,000比特幣(BTC)向網友購買來自Papa John』s的兩片比薩,也就是25美元的比薩,如今一萬枚比特幣價值約為4千萬美金。
而名為Jeremy Sturdivant(網名「Jercos」),就是那位當初收了10,000枚比特幣,交換兩片比薩給Hanyecz之人。這筆交易的重要性在於,這是比特幣有史以來第一次進行實物交易,證明了比特幣確實在現實世界也具備價持傳遞的功能。
四、史上最大交易所黑客事件Mt.Gox
2014年2月24日,Mt.Gox為當時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該交易所CEO馬克·卡佩勒斯在部落格中宣布退出比特幣基金會,隨後訪問Mt.Gox只將返回一個空白頁面。
2014年2月28日,Mt.Gox向東京地方法院聲請破產保護,破產研究機構「帝國資料調查公司」(Teikoku Databank,Ltd.)的資料顯示,Mt.Gox負債達65億日圓、2013年度營收為1.35億日圓;帝國資料調查公司在新聞稿中表示,Mt.Gox隨後發現自有比特幣10萬枚與使用者比特幣75萬枚被竊。
五、以太坊問世
2015年7月30日,第一款以太坊正式啟用,名為Frontier(先鋒)。所有承諾給早期投資者的以太幣被順利地交付,開發者們也開始在以太坊上編織他們的夢想。
第三版以太坊Metropolis的Part II—Constantinople將會在不久後推出(目前暫時延到明年中),雖然目前以太幣的價格只有今年高點的一成不到,但是我們在這三年來已經見證了以太坊為世界帶來的創新:包含以太坊虛擬機、智能合約、Dapps、許可式的共享帳本(Permissioned Ledger)等。
雖然以太坊面臨擴容困境目前仍在等待技術的更新,在17、18年間有紛紛出現許多底層公鏈作為應用平台,也就是以太坊的眾多競爭者,開啟了「多鏈時代」。目前也不乏有dApp的開發者也因受限於以太坊目前的TPS紛紛轉向其他公鏈,也有人認為未來會是「多鏈並行,每鏈一個面向」的場景。
Ⅱ 什麼是vr幣購買vr幣是合法投資嗎
VR幣是ERC20代幣,為恐怖電影的創作和發行提供了創新平台。VR幣正在制定如何使用區塊鏈技術向觀眾呈現獨家電影的標准。他可以在我們的市場上購買數碼產品,如電影和未來的內容。過去的兩年裡,VR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在影視行業,VR已經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例如,2021年2月,IMAX在洛杉磯開設了第一家VR體驗中心,幾個月後,中國首家IMAXVR體驗中心將在上海試運行。2020年,法國第一家虛擬現實影院MK2VR和世界第一家虛擬現實影院TheVRCinema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推出。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電影行業並不局限於積極製作和投資VR內容,而是已經開始了VR貨幣化的道路VR電影。
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離成熟的虛擬現實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VR影院現在不能做,並不意味著將來也不能做。當然,未來會出現一些專門的VR影院,為VR觀眾提供獨特的觀看樂趣。由於目前VR影視產業的高人氣和關注度,VR影視產業的發展需要從VR內容規劃、製作發行、人才培養、團隊建設等方面更加清醒的思考和布局。隨著硬體的成熟和內容的步入正軌,VR產業將真正走向成熟,VR影院將隨處可見。
Ⅲ 區塊鏈技術能與內容產業進行怎樣的結合
第一,區塊鏈+內容生產。
這一模式的應用主要是共創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對共同創作作品的交易數據進行追蹤、確認和審計,建立區塊鏈共同創作平台,解決版權保護與利潤分配問題。
第二,是區塊鏈+內容流通。
這一模式的應用主要是圖片、音樂、電影、文字作品等版權流通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互聯網時代盜版猖獗,促進可追蹤性技術的傳播,支持鏈上追溯和誰。如數字版權領域的Primas項目,通過密碼學與區塊鏈技術,將創作者誰的作品及誰時間、作者信息、時間戳共同加密,生成一段唯一的八碼,這樣不管之後內容「流竄」到哪個地方,都有根源可以追尋。
第三,是區塊鏈+內容交易。
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數字資產並進行版權交易和游戲道具場景交易,促進傳統內容產業交易更安全、可靠。
第四,是區塊鏈+內容維權。
這一模式主要用於公證、文件存儲。利用區塊鏈技術多中心化防片尾、可信任特徵,可以使鏈上的文件直接用途具有公證效力的證據。
Ⅳ 投電影賺的多嗎和區塊鏈綜合比較一下,哪個比較適合小額投資
這么給你說吧,區塊鏈國家是不允許的參與的。從價值角度出發,區塊鏈虛擬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有很多幣種存貨周期可能也就幾個月,參與投資的人隨時可能面臨血本無歸。區塊鏈就是一個資本博弈過程,沒有任何經濟載體。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風險不是一般的大。對於題主你說的40萬資金來說,就是滄海一粟。錢投進去就是隨波逐流,趕上大資本拉漲時間你可以跟著賺點,如果不小心進入大資本布局,你就會血虧。
李峰再來說一說影視投資相關知識,哪個更適合你參與,一目瞭然。
1.現在普通人也可以投資電影了?是真的么?
《電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具體辦法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門制定。
15,出品方出讓版權份額為什麼會通過終端服務機構來進行?
一般出品公司沒有自己的宣發公司, 需要很多的終端來幫助宣傳做廣告,所以都是終端服務公司來做這一塊的。一個公司也不可能承擔所有的流程,就一部電影來講 從製作到上映 他都是出品公司 攝影公司 宣發公司 電影院線 包括資金結算的 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等等分而治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Ⅳ 區塊鏈游戲能賺錢嗎
有一部分區塊鏈游戲是可以賺錢的,不過單憑自己一個人一個號是很難賺多少錢的,需要一些輔助或者號更多一些才行,其實原理和普通游戲差不多,都是打游戲里的裝備或者金幣賣出換錢的。
Ⅵ 黃渤導演的《一出好戲》,講的是區塊鏈中權力的游戲
不想當導演的歌手不是好演員。作為電影圈的模範演員,自從黃渤打算當導演開始,他的作品值得期待。沒想到,在電影院看過後,一個「荒島求生」的簡單故事,居然被渤哥講出了人性的高度。
公司團建,結果被一場大海嘯沖上荒島。在島上的140多天中,總共出現了三個不同文明程度的社會模式,我掐指一算這跟區塊鏈的演進完美匹配!其中:
導游兼任司機小王(王寶強),代表 礦圈 ;
公司老闆張總(於和偉),代表 幣圈 ;
職場底層的馬進(黃渤)和他的遠方表弟(張藝興),代表 鏈圈 ;
在這個荒島上,大家利益爭斗的是「怎麼活下來」、「應該聽誰的」,而在區塊鏈的權力游戲中,爭奪的只有一點:誰代表未來。
礦圈小王:多勞多得,才是王道
在所有人剛到島上時,就展示了生活在都市溫室里的白領們,飢寒交迫、信心崩潰的狀態。就連原來應該成為領袖的公司老闆張總,也一臉慘白,不知所措。
反觀原本只是底層服務人員的司機兼導游王寶強,因為當過兵,能找到淡水、會爬樹、有野外生存經驗,還帶大家找到了最初根據地——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山洞,迅速被用腳投票的群眾們選為領袖。
同時,他也給這個野外生存隊伍定下了第一條規則:多勞多得,不勞動者不得食。就連刺頭馬進和老闆張總,也被懲罰去抓了十五條魚。當上領導,那個象徵底層的「小」字也被拿掉,坐在北極熊的王座上,曾經的司機兼導游成了「王」。
而在礦圈,算力資源就代表了荒島上第一層社會的生產力。不管你之前是馬總、牛總還是驢總,在算力資源面前,現實世界原有的層級關系都被打破,誰能更快速地進行記賬,誰就是礦圈的王者。
是的,就算在「多勞多得」這樣平等的前提面前,也有王者。舊的層級關系被打破了,也還會建立起新的層級關系。標榜「去中心化」的礦圈,隨著算力的不斷加速,也開始形成了資源的中心化壟斷。一個人,用一台電腦挖礦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正如在電影當中,原本應該領導所有人生存的王,通過暴力壓迫,指揮別人勞動,然後和投靠他的保安、助理、網紅坐享其成。
幣圈張總:誰發幣,誰就占據主動
在區塊鏈不是人人都會挖礦,在荒島也不是人人都擅長抓魚。
養尊處優的老闆張總,就是那種天生不會抓魚的人。如果荒島上一直都處在解決「肚子問題」的階段,那麼張總永遠都不會翻身。但對腦子活絡的人,老天似乎總是會給他更多的出路。
在荒島的另一邊,張總和他的親信們發現了一艘輪船的殘骸,裡面物資十分豐富:不僅有食品、蠟燭、肥皂等生活用品,還有野外生存急需的漁網和石油等工具。生產力進步了,生活水平自然也提高了。
但張總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為了穩定秩序並帶動大家的生產積極性,他還製造了「貨幣」:兩副島上僅有的撲克牌,用撲克牌上的點數作為交易的面值。而作為發幣平台的他,不用暴力,不用勞動,就直接壟斷島上的一切事物的價值。
通過張總的例子,我們也能夠看到,為什麼各種區塊鏈項目為何這么執著於發幣。表面上,平台發幣是提供一個便於流通交易的共識媒介。但ICO被禁的今天,任何一個發幣平台無不想通過發幣的方式,將這些現實世界一文不值的「撲克牌」,兌換成ETH、比特幣,甚至是法幣。
更別說在去年94時被禁的ICO募資,就是簡單直接的將一串虛擬數字兌換成錢。但這串數字沒有基礎價值嗎?有,絕對有。流量、資金、共識應該成為它們的基礎價值。如果說區塊鏈這座荒島上只有「兩副撲克牌」,那麼所有生產出來的物資都會為他背書。
可是往往發幣平台,發幣就跟股票發行似的。發49%,自己還留51%。誰能管住這些莊家,不把這些撲克牌灌水到幣圈。在《一出好戲》里,當張藝興手拿4個紅桃2質問張總時,張總毫無愧色: 「規矩是我定的!你們怎麼跟我玩兒啊?」
在幣圈也是如此,誰發幣,誰就占據主動。
鏈圈馬進:看技術怎麼製造未來!
同樣是流落荒島,黃渤飾演的馬進有著更深的絕望和苦惱。身負巨債,想要實現財富自由的他,上一秒剛得知自己買的彩票中了六千萬,下一秒就被大海嘯沖到荒島上重新成了一條咸魚。
這一幕像極了那些在幣圈裡,上一秒幣價沖上頂峰,下一秒就跌入谷底的韭菜。雖然帶著主角光環,但不管是在小王的礦圈,還是張總的幣圈,他都是女神珊珊眼中的loser。(珊珊由舒淇飾演,在電影里真的是美呆了。)
活在財富自由夢想當中的他,正如張藝興口中說的: 以 前就算是一坨屎,只要是凍上了,沒人咬破,那就是冰淇凌。
在彩票兌換截止前的90天里,他掙扎過,努力過,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六千萬變成一張廢紙。最終,老天幫他兌了一回獎。天降的海魚,讓他成了島上最富足的資源所有者。如果他就此坐吃山空,沒工具、沒撲克又勞動力不足的他,最後還是活成loser。
但他明白自己擁有的優勢:技術。他開始用硬通貨「魚」來換,島上所有人認為沒用的東西,在他看來:「只要是這個島上再也生不出來的東西,全是寶貝!」然後憑借張藝興的修車技術,他們打造了現代工業革命的神器:一台手搖發電機。
在這台手搖發電機製造的燈光中,面對爭斗的人們,黃渤成了上帝;充過電的手機,島上居民們看著爸爸、媽媽、女兒的照片和視頻,生活擁有了希望,未來再一次光明。憑借技術的力量,黃渤成了荒島上新的王者。
如今,區塊鏈之所以火爆全球,表面上是幣圈財富吹出的絢爛泡沫,但其價值基礎還是在於人們對於技術的信仰。我們見識過了蒸汽機、電力和互聯網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製造出微軟、臉書、阿里、騰訊這樣的商業帝國,對於區塊鏈這樣的未來技術,沒有任何人想要錯過。
因為區塊鏈這項技術,點對點的精準將減少信息偏差,匿名性帶來的隱私安全,不可更改意味著可追溯,更別說全網共識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任何一個優點在區塊鏈無國界的全球視野里里放大,你想像下從70億人那裡賺1分錢是種什麼感覺。
所有水流匯聚的地方,是海洋。
初級社會,比的是先發優勢
在人類歷史上,每一場生產力革命都間隔著好幾百年。但在《一出好戲》中,社會更迭是以天來計算的。也正是在這樣小體量的初級社會中,像漁網、小型發電機這樣的小工具,才能帶來生產力的飛躍,以及社會地位的急速轉換。金字塔的層級結構越小,就越容易爬上頂峰。
如今,雖然礦圈走向資源壟斷,幣圈也進入資本流量話事的時代,但在鏈圈,甚至是2017年下半年才剛剛興起的區塊鏈媒體行業,以及很多有待開發的區塊鏈應用模式,仍就處於初級社會當中。
國外知名金融可視化網站 How Much ,曾發布一張數字加密貨幣泡沫與其他金融泡沫的可視化圖形對比圖。其中,數字加密貨幣的2940億美元的市值,只是一個小點。
對比幣圈,2011-2015年進場的人,經過一番優勝劣汰之後,已經產生了很多精英大佬,比如吳忌寒、李笑來、趙長鵬、寶二爺、帥初等等,成為很多人投資區塊鏈的風向標。許多人都在感慨現在進場已經太晚,但真的很晚嗎?
也許只是因為在這個初級社會的時機來臨時,沒有站在風口上。不僅沒有王寶強的武力,沒有張總的手段,沒有張藝興的技術,甚至沒有馬進的勇氣,成為在這三個層級的社會里,被「填飽肚子」所牽動的無名之人。
Ⅶ 阿里影業在蘇州投資成立閃閃魚公司,這是什麼趨勢呢
阿里影業在蘇州投資成立閃閃魚公司,從這家公司的“營業范圍”來看,人工智慧的發展好像已經到了勢不可擋的地步了。人工智慧在發展上面還是頗有爭議的,縱然說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的確也惠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更多的人擔心,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的背後,可能一些行業當中的工作崗位會被人工智慧給替代掉,那麼,顯而易見,就會導致新一輪的失業狂潮。
其實,人工智慧小試牛刀的時候,一些崗位的人員已經下崗了,在一些大型企業,一些崗位都已經使用了人工智慧,原先崗位的人員被迫下崗,無力無奈。因此,隨著人工智慧高速發展,失業狂潮的到來,也許會是五年之內的事情,到那個時候,社會勞動力構架的改變,真的會讓所有的人都如意嗎?
阿里影業在蘇州投資成立閃閃魚公司,這是人工智慧發展可能要像媒體行業進軍的趨勢。
Ⅷ 百家爭鳴 | 蔡棟:區塊鏈技術下潛藏的「楚門的世界」
關於區塊鏈運用的探討如今已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然而當技術本身已經足夠成熟時,如果有一天當區塊鏈真正運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會是怎樣的場景?試想有一天,人類從出生起的一生都要上鏈記錄。上鏈人生,會是一個如「桃源世界」般的美好信用 社會 還是如同電影「楚門的世界」那般不分對錯真實的記錄一生,讓人想逃離?
本期人民數字FINTECH百家爭鳴欄目邀請了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蔡棟先生從區塊鏈技術成熟度和應用層面,談談我們是否會不可避免地成為電影里的楚門那樣,生活在無時無刻不被全世界「監視」的惴惴不安當中。
98年的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製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卻在全世界每時每刻的注視中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乃至尊嚴,成為大眾 娛樂 工業的犧牲品的故事。 在數字經濟時代,楚門的世界則潛藏在區塊鏈去中心化(觀者眾多)、公開透明(本相畢現)、不可篡改(無法隱藏)的技術特性里,不時顯露出令人不安的面貌。 這樣的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是否會對 社會 觀念和個人生活產生不可逆轉的巨大沖擊?我們是否終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楚門?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由於區塊鏈技術具備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全程追溯的特徵,可用於構建多方共享的、多地多活的、不可篡改的、時序嚴格的加密資料庫,很多業內人士看好其發展,認為它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的升級與補充,有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石。 然而,從實踐進展來看,區塊鏈技術在落地過程中的難度和對現行觀念、法規和 社會 制度的沖擊,使得它背後潛藏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
本人從2015年底年起回國在萬達集團開展了非常宏偉的實體商業數字轉型化的實踐,感慨非常多。首先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本身還不成熟,所以我們參加了各種標准化組織和國際重要開源項目,進行了非常多的基礎生態培養和開源研發工作。例如我們在2016年和2018年在工信部帶領下,和其他龍頭企業編寫的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區塊鏈白皮書可以比較完整的指導企業如何因地制宜採用區塊鏈技術,幫助政府機構研判和制定區塊鏈賦能優惠政策。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區塊鏈雖然具備記錄數據,且不可篡改、復制和刪除的技術能力,但應用到真實生活場景,就必須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如何將真實生活場景中的「原子」變為「比特」再上鏈?如果數據本身的真實性存疑,甚至是數據觀測者惡意造假,放到區塊鏈上不僅沒有意義,還因其不可刪除的特性產生了無意義的佔用,甚至消極的影響。就目前而言,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映射沒有普適的標准,雖然實體商業很早開始開始利用物聯網技術來數字化物理世界並取得了不少數字化轉型的好處,同時也有不少物聯網數據上鏈的例子,但這還遠遠不夠。區塊鏈技術無論是在數據本身上鏈、還是哈希值上鏈的前提,即數據完備性、系統海量處理性能等都是核心技術瓶頸,導致至今還沒有大規模落地應用。
從 社會 觀念層面上來講,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體維護的特性勢必會顛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淡化國家、監管概念,沖擊現行法律安排。對於這些,整個世界完全缺少理論准備和制度探討。即使是區塊鏈應用最成熟的比特幣,不同國家持有態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阻礙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再比如,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公開透明,在文娛市場中雖然能防止一些中間商賺差價,給文化產品消費者帶來益處,也可以使版權信息公開透明化、刺激全文娛行業積極創作、產生優質內容,但是用戶使用中心化的平台聽歌這種習慣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這些領域的既得利益者也會被「動了蛋糕」,比如,傳統的票務市場會受到挑戰,也有可能招致大公司的強烈反噬。
此外,區塊鏈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對個人隱私數據的威脅也令人憂心。在數字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數據越來越被認可為一種經濟生產要素時,用戶數據所有權屢屢被侵犯、隱私被泄漏,巨型互聯網公司逐漸成為數據寡頭,全球范圍內關於數據所有權和隱私保護的沖突愈演愈烈。用戶訪問、消費等行為數據和用戶隱私數據的合理使用,是現代文明重要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上,也是倫理、合規上的挑戰。比如,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生物大數據領域,對用戶的基因測序數據進行上鏈,那麼如何既能夠將眾多用戶的測序數據被合理合法地應用於科學研究領域,揭示疾病的機理,造福後世人類,又如何防止用戶的遺傳病、癌症發病風險信息被其他人泄露,對用戶個人的 情感 生活、 社會 評價產生致命的影響?未來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勢必要對所進入的領域進行選擇,也要對道德倫理層面的問題進行權衡。
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事物和行為通過數據上鏈被數字化,之後再被資產化,但是數據原始所有權始終還是在數據產生也就是數據的所有人這里,在享受數字經濟的線上增值流轉的同時,給人們帶來實體經濟下的更多樣的經濟活動。但這樣的生活,掂量掂量,你是否想逃離呢?
下期主題是 「數字貨幣的世界大戰」
觀點一:數字貨幣是否會重建未來貨幣體系?
觀點二:大戰之前先「剿匪」, 圍剿幣圈迫在眉睫
下期將會邀請誰來爭鳴辯論?敬請期待!歡迎讀者們踴躍投稿參與討論,請留言至公眾號後台或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精選內容將於下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