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在社區信用建設
A. 區塊鏈行業應用有哪些
以旅遊業為例,區塊鏈應用主要集中在旅遊出行、旅遊社區點評、數字身份管理、信用消費管理、追蹤飛行員的職業證書和資格、酒店和航空公司的忠誠度計劃、預訂管理、消費積分管理這幾個應用領域。另外區塊鏈的發展,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另外區塊鏈在金融、游戲、娛樂等領域也有應用。
B. 區塊鏈與分布式信用
嘉賓:何平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 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區塊鏈可以針對中心化體系的弊端,基於新興的技術範式,建立去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的平台,助推新技術範式下的信用評估、追溯、共識等創新,研發基於新技術範式的信用管理平台,所以這是區塊鏈可能在金融領域帶來的巨大價值。
區塊鏈可能帶來的分布式信用分為四個環節,一是分布式信用生成;二是分布式信用傳遞;三是分布式信用評估;四是分布式信用監督。
分布式信用生成是利用分布式記賬方式以及數據標准化等優勢能從源頭重塑信用生成以及記錄的過程,實現「不可偽造」和「不可篡改」。數據的標准化可以保證所有信用記錄的統一性和可比性,多個節點參與驗證可以確保記錄中信息的准確性,分布式的存儲使得信息的安全得到極大的保障。
分布式信用傳遞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技術業務平台,使得各個信用主體可以轉讓自己的信用。信用傳遞最重要的就是要追溯,信用源頭在哪及可不可靠,全程留痕。核心企業的信用可以通過供應鏈向下游或者上游傳導,未來更重要的信用傳遞可能來自更多的參與方,可以是投資者,可以是消費者,可以是金融機構,可以是核心企業,區塊鏈可以保證信用在供應鏈傳導不會衰減。
分布式信用評估是指我們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收集各類數據,工商、訴訟、稅務等,這些數據的源頭就是各個信用評估的主體,對信用需求主體進行信用評估,並且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在保證信息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進行交叉驗證和零知識證明,實現隱私保護前提下的信任共識。
分布式信用監督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在 社會 生活各個環節,對信用主體進行監督、懲戒或者獎勵,實現信用的集體維護。同時聯合進行懲戒,未來通過區塊鏈技術懲戒的范圍,監督的范圍,集體維護的范圍都可以進一步擴大。
分布式信用和傳統的中心化的信用體系是截然不同的,可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推動重要經濟向創新性經濟進行轉變。有助於信用風險更加准確定價,有利於信用風險的配置,並且通過信用監督降低信用風險,控制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未來中心化模式和區塊鏈分布式應用模式必然是各善擅長,互為補充。區塊鏈分布式信用對中心化體系的補充和完善,對中國的金融體系,乃至國際金融體系的完善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C. 什麼叫區塊鏈通俗說什麼意思中國對於區塊鏈的態度到底是什麼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其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D. 區塊鏈的社會或者經濟意義
一,區塊鏈將發揮「為實體經濟降成本」的作用。目前實體經濟成本高、利潤薄,導致資本對實體經濟支持不足。在經營成本中,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佔比不低,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幫助企業降低這兩部分的成本。
二,區塊鏈將發揮「提高產業鏈協同效率」的作用。增進產業協同是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在很多產業,產業鏈協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國際貿易領域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三,區塊鏈將發揮「構建誠信產業環境」的作用。目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正在加速推進,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合作夥伴建立信任的過程仍然較慢,各類信用信息獲取難度較大,中小微企業難以獲得金融機構的信用貸款。通過「交易上鏈」,各方面可以更為便捷地查詢到交易對手准確的歷史信用情況,可以更快地建立合作機制;銀行也可以更安全地基於交易記錄對企業授信,推動解決誠信經營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
除此之外,區塊鏈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很大程度上避免違約與欺詐,也能結合區塊鏈資產錢包做高效便捷的支付場景應用。早在區塊鏈圈內,已有不少創新論壇以及行業峰會瞄準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方向,結合當地經濟產業進行落地優化,如世界區塊鏈大會-澳門站就打算與當地的經濟產業做一次深度融合,以魔鏈錢包的支付手段,運用和普及區塊鏈資產。
E. 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
1、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涵蓋社區內部和社區周邊的各項服務,社區內主要包括智慧家庭、智慧物業、智慧照明、智慧安防、智慧停車等基礎設施服務,社區周邊主要包含智慧養老、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家政、智慧能源等民生服務。
交通領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設管理全過程進行管控支撐,使交通系統在區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范圍具備感知、互聯、分析、預測、控制等能力;
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通暢的公眾出行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服務。
F. 區塊鏈和零知識證明在信用系統中的作用方式
區塊鏈中的零知識證明在隱私保護方面起重大作用,它在信用系統中自然不例外,但在系統中的哪個環節以及以何種方式發揮作用卻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第一,信用問題,不能完全依賴技術上的可靠,有些問題政府權威就足夠,比如戶籍與身份信息,這些並無必要有進一步的追問。
第二,區塊鏈存證的使用場景,應該是那種存在較長的數量化的證據鏈條的場景,比如根據流水統計月度年度匯總,保證匯總的計算過程沒有欺詐。而流水明細是在證據鏈的上游,時間上是在事前,在上游作假,提前幾個月幾年作假,對攻擊者計劃能力以及作假成本都要高的多。高到一定程度,從經濟學意義上就具有達到防止欺詐經濟可行性。
事實上這里涉及到前文所說領域事件在鏈上的閉合度問題。對於幾乎沒有可能,或者在可見未來不具備完全閉合的現實可能性的領域,閉合度是一個有灰度級別的問題,如果沿事件的邏輯鏈條向上游追溯將其上鏈,達到一定程度使得攻擊者的攻擊變得相當或極度困難,區塊鏈應用就會產生價值,並不要求完全的閉合,這樣區塊鏈的價值領域就會突破虛擬幣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這類完全閉合於鏈上的系統,得以擴展。這個邏輯並不限於信用系統,而適用於區塊鏈與領域結合應用的一般邏輯。再舉一例,溯源系統到底是否能夠達成防偽的作用,這個問題取決於溯源在證據鏈條的上溯深度是否足以造成作假者的困境,不考察這一點,僅僅是形式上使用了區塊鏈存證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我們幾乎可以得到一個定理:
區塊鏈在領域應用中的價值水平與證據鏈的上溯深度成正比例關系。
然後隨之而來的第二個問題是:沿著證據鏈的反向上溯,越是上游越接近主體(公民隱私或組織的商業機密)隱私。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零知識證明的作用領地,也是它的作用方式。很多零知識證明的應用價值含混不清,現在我們把它放在證據鏈條的上下文中加以考量就會清晰起來:
1. 零知識證明是用來處理數量化的證據鏈追溯過程中,在不泄露上游證據鏈明文細節的前提下完成追溯,既發揮了區塊鏈沿證據鏈存追溯的作用,又保護了隱私。
2. 對於沒有追溯必要的場景,證據鏈不存在,零知識證明的作用與意義也是不明確的。比如一般身份戶籍信息,行政權威應被視為可信,並無追溯必要。注意這里說的證據鏈並非物理意義上的因果關系,而是經過系統應用目標的價值取捨。
總結一下:
1. 用區塊鏈技術保留證據鏈上游。2. 證據鏈越是上游越接近公民隱私,使用零知識證明來保護隱私
1. 參考MIT媒體實驗室的zkledger,使用區塊鏈結合零知識證明來處理公民和組織的財務與稅務等流水的匯總報告問題。
2. 技術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是,zkledger的場景中,很有限的幾個銀行的大額交易,數據量少,而用於公民個人場景,數據量巨大,要找到方法解決性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