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eth與法國大學合作

eth與法國大學合作

發布時間: 2025-04-29 18:43:06

⑴ 留學申請瑞士ethzurich碩士博士需要怎樣的條件

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ETH)是世界頂級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對於國際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申請碩士和博士課程需要滿足一系列條件。本文作者Tony,作為『飛躍計劃』專欄的DIY咨詢師,擁有豐富的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對歐美工科院校的選校方針和申請流程有獨到見解。以下是針對申請ETH碩士和博士課程的基本條件概述。



碩士申請


ETH的碩士申請難度與英美一流名校相當。對於定位在美國前五十名的學生成為申請者之一,因為ETH的額外申請材料較少,且與美國申請文書要求有重疊。錄取機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年與你競爭的中國學生的實力。ETH沒有提供官方數據,但每年錄取的中國學生數量保持穩定,這意味著你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同年申請ETH的中國大陸學生。盡管如此,ETH對碩士申請的基本門檻依然存在。


對於中國大陸本科畢業生而言,ETH的優勢可能比歐洲學校(如德國、法國)的小一些。對有歐洲本科背景並希望拓寬國際視野的申請者來說,ETH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申請碩士課程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以國內本科畢業,計算機碩士申請為例):



  • 申請時間:秋季申請為11月1日至12月15日,春季申請為3月1日至3月31日。強烈建議秋季申請,春季申請通常為補錄,秋季申請的機會更多。


  • 申請方式:通過ETH的官方網站eapply.ethz.ch/進行在線申請。


  • 高中畢業證


  • 成績單:包括所有就讀過的大學(包括交換學校的)的成績單。


  • 學歷證明:已獲得的大學學歷證書,如果仍在讀,需要提供在讀證明。


  • 語言成績:一般要求雅思7.0、托福100分或Cambridge Proficiency/Cambridge Advanced等級,某些專業可能有額外要求。


  • 推薦信:兩封推薦信,最好由教授提供。


  • 個人簡歷(CV)


  • 護照掃描件


  • 申請費用轉賬憑證:費用為150瑞郎,可以通過信用卡在線支付,或者通過銀行轉賬並提供轉賬憑證。


  • 獎學金:ETH的全額獎學金機會較少,需具備極佳的背景。第二年可以申請助學金,提供家庭收入證明以證明經濟條件不佳。中國學生大多數可以在第二年獲得10,500瑞郎的助學金。此外,ETH提供助教和助研崗位,每月可獲得900-1000瑞郎,暑假全職工作可以獲得更多。




跨專業申請


ETH對跨專業申請的要求相對較高,除了特定專業(如EE轉CS)幾乎沒有門檻外,其他跨專業申請通常需要補修本科課程,並可能提高錄取標准。對背景自信且願意多讀一學期至一年的學生可以嘗試跨專業申請。如果對碩士頭銜不介意,完全可以通過選修課程在不同專業間學習知識。



博士申請


ETH的博士錄取流程與碩士不同,主要取決於教授的同意。套磁、牛推和論文是博士申請的關鍵。如果教授決定接受你,申請過程將較為順暢。少數教授可能要求使用系裡的申請系統,但這更多是形式上的。


ETH博士課程要求碩士學歷,雖然有直博通道,但成功案例極為罕見。因此,碩士學歷對ETH博士申請是必要條件。

⑵ 歐洲高等商學院國內認可嗎

歐洲高等商學院在國內的認可度存在差異。以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為例,這所法國排名第一的商學院在國內廣為人知。HEC Paris在歐洲乃至整個歐盟圈內享有盛譽,與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法國高等師范學院(ENS)、X大學、牛津大學(Oxford)和劍橋大學(Cambridge)等世界名校齊名。

歐洲高等商學院(ESCP Business School)作為世界上第一所商學院,同樣具備極高的認可度。ESCP Business School立足於歐洲,致力於培養具有跨文化背景的未來商界領袖。該校不僅在學術界享有聲譽,而且在業界也有廣泛的認可。

總體而言,這些知名歐洲商學院在國內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但具體到每所學校,還需根據其專業排名、師資力量和校友網路等因素進行具體評估。例如,INSEAD商學院因其強大的國際視野和廣泛的校友網路,在全球范圍內備受推崇,其國內認可度也較高。另外,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憑借其卓越的教學質量和研究成果,在國內企業界和學術界同樣享有較高聲譽。

此外,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商學院(VU Amsterdam Business School)和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等學校在國內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這些商學院通過不斷優化教育質量,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以及拓展國際視野,逐漸在國內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知名商學院,還有一些其他歐洲高等商學院在國內逐漸嶄露頭角。這些學校憑借自身的特色和優勢,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內學生和家長的關注。例如,法國的KEDGE商學院和德國的柏林洪堡大學商學院等,都以其獨特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設置,吸引了眾多學子。

綜上所述,歐洲高等商學院在國內的認可度雖然因學校而異,但整體上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些學校通過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和擴大國際影響力,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尊重。

⑶ 歐洲哪些大學

歐洲大學推薦:


一、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


牛津大學位於英國牛津市,是世界上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其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尤其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數學等領域享有盛譽。


二、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劍橋大學位於英國劍橋市,也是世界知名的高等學府。其在科技、工程、醫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領域擁有極高的學術聲譽和研究實力。


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位於瑞士蘇黎世,是歐洲乃至世界頂尖的科技大學之一。該校在工程、自然科學和數學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四、巴黎高等師范學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是法國的一所重要的科研和教育機構。其在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具有很高的聲望,培養了大量的優秀科研人員和學術領袖。另外,該校也與許多歐洲著名大學和企業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學校地處巴黎市中心,文化底蘊深厚,是研究氛圍與歷史文化完美結合的代表學府之一。該校入學標准嚴格,教學科研水平一流,深受廣大學子推崇。

⑷ 瑞士留學有哪些好大學

瑞士和其他國家相比,有很多的共同點,也有它自己獨特的優勢,想要去瑞士留學,先來了解一下瑞士都有哪些哪些好大學吧!

1、聖傑文大學

聖傑文大學是一所享有國際盛名的教育機構,從聖傑文大學走出來的永遠都是得到良好教育和發展的專業人士。她的學員遍布世界各地,她將傳統教育與先進的在線培訓結合起來,擴展知識,為學員們打造更好的未來。

聖傑文大學作為一個私立大學於1995年3月注冊於英國海外屬地西鯿群島塔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聖傑文大學同樣注冊於中東多個地區,東南亞、非洲、美國和紐西蘭屬地。

2、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中文也譯作蘇黎世聯邦高等工業大學,德文名稱為Eidgeno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簡稱ETH。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應時代和國家的需要而建立,是民族振興的發動機和加油站。它不僅為了自身的發展,而且為整個國家、歐洲乃至世界從事科學研究。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是瑞士聯邦政府為了國家工業化的需要,在1855年建立的,這是第一所聯邦所屬的大學。這所大學開始只有工民建、森林科學、機械工程和化學等學科,後來又增加了人文、社會和政治學。

3、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自1853年建校以來,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教學基地,吸引著全球才華出眾的莘莘學子。校園景色迷人,是歐洲最美麗的地方之一。學校共有來自全球各地100多個國家的近萬名學生在此學習和開展研究,50%的教師來自海外。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提供19種碩士學位課程,涉及工程學、基礎科學、計算機和通信科學、生命科學、土木工程、建築和環境科學等。學生可以選擇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課程並享受眾多的國際交流機會。

學校鼓勵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各種層次的學生均可參加校內250個實驗室和研究組的研究項目。除了開展出色的教育和研究外,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還致力於技術轉讓,將其視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每年平均有10個新成立的公司是源自於該學院轉讓的創新研究成果。

4、日內瓦大學

日內瓦大學是瑞士日內瓦州日內瓦大學校徽的一所公立大學。於1873年建立醫學系後,正式更名為大學。 日內瓦大學享有國際聲譽,是集合了歐洲12所最優秀的研究型大學的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 (LERU)的成員之一。 此外日內瓦大學還設有全球歷史最為悠久和教學水平最高的翻譯學院之一——日內瓦高級翻譯學院(ETI)日內瓦國際大學網路(Réseau universitaire international de Genève) 專門負責研究人員與各國際組織在人權、可持續發展等議題上的合作。

5、巴塞爾大學

巴塞爾大學成立於1460年,是瑞士最古老的大學,巴塞爾大學有950名教師,其中300名教授,女教師佔10%,巴塞爾大學的生化系居世界領先地位。曾在巴塞爾大學任教的化學家 TadeusReichstein於1933年發現了維他命C,並於195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1978年微生物學家WernerArber獲得了同樣的榮譽。現有8000名學生,每年有700名學生畢業。巴塞爾大學不是全科目大學(例如:沒有建築,工程師,農業和信息學科目)。外國留學生如果沒有瑞士長久居留權不允許在瑞士任何一所大學學習醫學。

6、日內瓦商學院

學校介紹:日內瓦商學院(GBS)設有三項學士學位課程:金融學士學位(BF)、工商管理學士學位(BBA),以及與法國尚貝里大學合作的雙學士學位。碩士學位課程則有:金融學士學位(MSc.F)、工商管理學士學位(MBA)、私人銀行專業歐洲碩士學位(EMIB),以及與法國尚貝里大學合作的雙學士及博士學位。

景點推薦:奧林匹克博物館、聖佛朗索瓦廣場 美食推薦:河鱸魚片、乳酪火鍋

7、蘇黎世大學

學校介紹:蘇黎世大學(德語:Universität Zürich,UZH)是瑞士的一所州立大學,位於瑞士德語區蘇黎世。該校成立於 1833 年,現有 425 位教授、兩萬四千餘名學生分布於 7 個學院、百四十多個研究所,是瑞士最大的綜合大學。蘇黎世大學在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人類學等領域享有世界聲譽,產生了愛因斯坦等 12 位諾貝爾獎得主。蘇黎世大學是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和國際博登湖高校聯盟的成員蘇黎世大學是瑞

士教研領域最廣的大學,共約一百個專業分布於 7 個學院和一百四十多個研究所,另有 12 個博物館、4 間醫院和蘇黎世大學主圖書館、蘇黎世中央圖書館等公共圖書館。

⑸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國猶太人。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及廣泛應用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中文名: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外文名: Albert Einstein
國籍: 美國、瑞士雙重國籍
民族: 猶太族
出生地: 德國烏爾姆市
出生日期: 公元1879年3月14日
逝世日期: 公元1955年4月18日
職業: 物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
畢業院校: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大學
主要成就: 提出相對論及質能方程
解釋光電效應
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
代表作品: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廣義相對論基礎》
榮譽: 1921諾貝爾物理學獎
著名公式: E=mc^2
血型: O
目錄

人物概述
大事年表
巨星隕落
家庭背景
巨匠軼事
重要貢獻
評價
展開
人物概述
大事年表
巨星隕落
家庭背景
巨匠軼事
重要貢獻
評價
展開
編輯本段
人物概述

簡介

愛因斯坦的照片(20張)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英][ˈælbət ˈaɪnˌstaɪn] [美][ˈælbɚt ˈaɪnˌstaɪn]),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之一,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擔任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愛因斯坦在英國期間,被格拉斯哥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LL.D)。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格言
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對的。」但愛因斯坦的理論不是這一哲學式陳詞濫調的重復,而更是一種精確的用數學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學的度量是相對的。顯而易見,對於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依賴於觀測者本身。
愛因斯坦
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湧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嚮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並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
中學時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並不申請加入義大利國籍。他要做一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戰過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並且在「敵國」里作了一連串「和平」演說。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義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度里,各階級的人們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中生存下去。 (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85年第5-6期《愛因斯坦的反省》)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大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
愛因斯坦
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
他的廣義相對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有很大的影響。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堅守著「上帝不擲骰子」的量子論詮釋(微粒子振動與平動的矢量和)的決定論陣地,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
編輯本段
大事年表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時30分,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Ulm, Kingdom of Württemberg, 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號。父母都是猶太人。父名赫爾曼·愛因斯坦,母親玻琳。
1881年(2歲) ,11月18日,愛因斯坦的妹妹瑪婭在慕尼黑出生。
1884年(5歲),愛因斯坦開始對袖珍羅盤著迷。
1885年(6歲),愛因斯坦開始學習小提琴。
1886年(7歲),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學校(Council School)讀書;在家裡學習猶太教的教規。
1888年(9歲),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在學校繼續受宗教教
5歲的愛因斯坦和3歲的妹妹
育,接受受戒儀式,弗里德曼是指導老師。
1889年(10歲),在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
1891年(12歲),自學歐幾里德幾何學(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熱的喜愛,同時開始自學高等數學。愛因斯坦開始懷疑歐幾里德的假定。
1892年(13歲),開始讀康德(Immanuel Kant)的著作。
1894年(15歲),愛因斯坦一家移居義大利。
1895年(16歲),自學完微積分(calculus)。 同年,愛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學院(德文首字母縮寫詞ETH)的入學考試失敗。
1896年(17歲),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10月29日,愛因斯坦遷居蘇黎世並在瑞士理工學院就讀。
1899年(20歲)10月19日,愛因斯坦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1900年(21歲)8月愛因斯坦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12月完成
少年時的愛因斯坦
論文《由毛細管現象得到的推論》,次年發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志》上並入瑞士籍。
1901年(22歲)3月21日,取得瑞士國籍。在這一年5-7月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1902年(23歲)6月16日,被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僱傭。
1903年(24歲),他與大學同學米列娃.瑪麗克結婚。他們結婚前就已經有了第一個孩子。
1904年(25歲)9月,由專利局的試用人員轉為正式三級技術員。
1905年(26歲)3月,發表量子論,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4月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
1906年(27歲)4月,晉升為專利局二級技術員。11月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

生活中的愛因斯坦(8張),這是關於固體的量子論的第一篇論文。
1907年(28歲),升職為專利局一級技術員。
1908年(29歲)10月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
1909年(30歲)10月,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理論物理學副教授。
1910年(31歲)10月,完成關於臨界乳光的論文。
1911年(32歲),從瑞士遷居到布拉格。
1912年(33歲)提出「光化當量」定律。
1913年(34歲)重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1914年(35歲)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
8月 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雖身居戰爭的發源地,生活在戰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戰態度。
愛因斯坦小時侯的照片
9月 愛因斯坦參與發起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在這個組織被宣布為非法、成員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轉入地下的情況下,愛因斯坦仍堅決參加這個組織的秘密活動。
10月 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辯護,鼓吹德國高於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在「宣言」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簽了字。當徵求愛因斯坦簽名時,他斷然拒絕了,而同時他卻毅然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
1915年(36歲)11月,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並且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

愛因斯坦
1916年(37歲)3月,完成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5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
8月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
1917年(38歲),列寧領導的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愛因斯坦熱情地支持這個偉大的革命,贊揚這是一次對全世界將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的社會實驗並表示:「我尊敬列寧,因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犧牲精神,全心全意為實現社會正義而獻身的人。我並不認為他的方法是切合實際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像他這種類型的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再造者。」
1919年(40歲),愛因斯坦與米列娃離婚,同年,與表姐艾爾莎結婚。
1921年(42歲),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
1月訪問布拉格和維也納。1月27日在普魯士科學院作《幾何學和經驗》的報告。
2月去阿姆斯特丹參加國際工聯會議。
愛因斯坦和他的妻子和兒子
4月5日—5月30日,為了給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的創建籌集資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訪問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巴納德勛章。在白宮受哈丁總統接見。在訪問芝加哥、波士頓和普林斯頓期間,就相對論進行了4次講學。
6月訪問英國,拜謁了牛頓墓地。
1922年(43歲)1月完成關於統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3—4月訪問法國,努力促使法德關系正常化。發表批判馬赫哲學的談話。
4月參加國際聯盟知識界合作委員會。
7月受到被謀殺的威脅,暫離柏林。
10月8日,愛因斯坦和艾爾莎在馬賽乘輪船赴日本。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上海的途中,愛因斯坦通過電報知道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月17日—12月29日,訪問日本。
1923年(44歲)2月2日,從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訪問,逗留12天。
2月8日,成為特拉維夫市的第一個名譽公民。
愛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從巴勒斯坦返回德國途中,訪問了西班牙。
3月,愛因斯坦對國聯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國聯提出辭職。6—7月,幫助創建「新俄朋友協會」,並成為其執行委員會委員。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諾貝爾獎金。並講演相對論,作為對得到諾貝爾獎金的感謝。
發現了康普頓效應,解決了光子概念中長期存在的矛盾。
12月,第一次推測量子效應可能來自過度約束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1924年(45歲)加入柏林的猶太組織,並成為繳納會費的會員。
6月,重新考慮加入國聯。
12月,取得最後一個重大發現,從統計漲落的分析中得出一個波和物質締合的獨立的論證。此時,還發現了波色—愛因斯坦凝聚。
1925年(46歲)受聘為德蘇合作團體「東方文化技術協會」理事。
愛因斯坦和他第二任妻子艾爾莎
5—6月,去南美洲訪問。 與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絕服兵役的聲明上簽字。接受科普列獎章。為希伯萊大學的董事會工作。發表《非歐幾里德幾何和物理學》。
1926年(47歲)春,同海森堡討論關於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接受「皇家天文學家」的金質獎章。接受為蘇聯科學院院士。
1927年(48歲)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簽名。參加國際反帝大同盟,被選為名譽主席。
10月參加第五屆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討論會,開始同哥本哈根學派就量子力學的解釋問題進行激烈論戰。發表《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
1928年(49歲)1月被選為「德國人權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春,由於身體過度勞累,健康欠佳,到瑞士達伏斯療養,並為療養青年講學。發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變化》。
4月海倫·杜卡斯開始到愛因斯坦家擔任終生的私人秘書。
1929年(50歲)2月發表《統一場論》。
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3月,50歲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慶祝會。第一次訪問比利時皇室,與伊麗莎白女皇結下友誼,直到去世之前一直與比利時女皇通信。
6月28日獲普朗克獎章。
9月以後同法國數學家阿達馬進行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爭論,堅持無條件地反對一切戰爭。
1930年(51歲)不滿國際聯盟在改善國際關繫上的無所作為,提出辭職。5月,在「國際婦女和平與自由同盟」的世界裁軍聲明上簽字。
7月同泰戈爾爭論真理的客觀性問題。
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愛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國訪問,主要在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講學。
12月13日,沃克市長向愛因斯坦贈送紐約市的金鑰匙。
愛因斯坦
12月19日—20日,訪問古巴。發表《我的世界觀》、《宗教和科學》等文章。
1931年(52歲)3月從美國回柏林。
5月訪問英國,在牛津講學。
11月號召各國對日本經濟封鎖,以制止其對中國的軍事侵略。
12月再度去加利福尼亞講學。
為參加1932年國際裁軍會議,特地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講。
發表《麥克斯韋對物理實在觀念發展的影響》。
1932年(53歲)2月,對於德國和平主義者奧西茨基被定為叛國罪,在帕莎第納提出抗議。
3月從美國回柏林。
5月去劍橋和牛津講學,後趕到日內瓦列席裁軍會議,感到極端失望。
6月同墨菲作關於因果性問題的談話。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討論戰爭的心理問題。
號召德國人民起來保衛魏瑪共和國,全力反對法西斯。12月10日,和妻子離開德國去美國。原來打算訪問美國,然而,他們從此再也沒有踏上德國的領土。
1933年(54歲)1月30日,納粹上台。
愛因斯坦
3月10日,在帕莎第納發表不回德國的聲明,次日啟程回歐洲。
3月20日,納粹搜查他的房屋,他發表抗議。後他在德國的財產被沒收,著作被焚。
3月28日從美國到達比利時,避居海邊農村。
4月21日宣布辭去普魯士科學院職務。
5月26日給勞厄的信中指出科學家對重大政治問題不應當默不作聲。
6月21日接受格拉斯哥大學授予的LL.D榮譽法學博士的學位
7月改變絕對和平主義態度,號召各國青年武裝起來准備同納粹德國作殊死斗爭。
9月初納粹以2萬馬克懸賞殺死他。
9月9日,渡海前往英國,永遠離開歐洲。
10月3日在倫敦發表演講生命與科學。
.10月10日離開英國,10月17到達美國,定居於普林斯頓,應聘為高等學術研究院教授。
1934年(55歲)文集《我的世界觀》由其繼女婿魯道夫·凱澤爾編輯出版。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請永遠在美國居住。這也是他最後一次離開美國。
獲富蘭克林獎章。

愛因斯坦,封面為愛因斯坦和他的第二任妻子(20張)
同波多耳斯基和羅森合作,發表向哥本哈根學派挑戰的論文,宣稱量子力學對實在的描述是不完備的。
為使諾貝爾獎金(和平獎)贈予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奧西茨基而奔走。
1936年(57歲)開始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
12月20日妻艾爾莎病故。
發表《物理學和實在》、《論教育》。
1937年(58歲)3—9月參加由英費爾德執筆的通俗冊子《物理學的進化》的編寫工作。
3月聲援中國「七君子」。
6月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論文《引力方程和運動問題》,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推導出運動方程。
1938年(59歲)同柏格曼合寫論文《卡魯查電學理論的推廣》。
9月給五千年後的子孫寫信,對資本主義社會現狀表示不滿。
1939年(60歲)8月2日在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國搶先掌握原子彈。
妹妹瑪雅從歐洲來美,在愛因斯坦家長期住下來。1940年5月15日發表《關於理論物理學基礎的考查》。
5月22日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
1941年(62歲)發表《科學和宗教》等文章。
1942年(63歲)10月在猶太人援蘇集會上熱烈贊揚蘇聯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64歲)5月作為科學顧問參與美國海軍部工作。
1944年(65歲)為支持反法西斯戰爭,以600萬美元拍賣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手稿。發表對羅素的認識論的評論。
12月同斯特恩、玻爾討論原子武器和戰後和平問題,聽從玻爾勸告,暫時保持沉默。
1945年(66歲)3月同西拉德討論原子軍備的危險性,寫信介紹西拉德去見羅斯福,未果。
4月從高等學術研究院退休(事實上依然繼續照常工作)。9月以後連續發表一系列關於原子戰爭和世界政府的言論。
1946年(67歲)5月發起組織「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擔任主席。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寫長篇《自述》,回顧一生在科學上探索的道路。
5月妹妹瑪雅因中風而癱瘓,以後每夜念書給她聽。
10月,給聯合國大會寫公開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1947年(68歲)繼續發表大量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
9月發表公開信,建議把聯合國改組為世界政府。
1948年(69歲)4—6月同天文學家夏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對美國准備對蘇聯進行「預防性戰爭」。
抗議美國進行普遍軍事訓練。
發表《量子力學和實在》。
前妻米列娃在蘇黎世病故。
12月,作剖腹手術,在腹部主動脈里發現一個大動脈瘤。
1949年(70歲)1月13日,愛因斯坦出院。
1月,寫《對批評的回答》,對哥本哈根學派在文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中的批判進行反批判。
5月發表《為什麼要社會主義》。
11月「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停止活動。
1950年(71歲)2月13日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
4月發表《關於廣義引力論》。
《晚年集》出版。
3月18日,在遺囑上簽字蓋章。內森博士被指名為唯一的遺囑執行人。遺產由內森博士和杜卡斯共同託管。信件和手稿的最終貯藏所是希伯萊大學。其他條款當中還有:小提琴贈給孫子伯恩哈德·凱撒。
1951年(72歲)連續發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國的擴軍備戰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嚴重障礙。
6月妹妹瑪婭在長期癱瘓後去世。
9月「原子能科學家非常委員會」解散。
1952年(73歲)發表《相對論和空間問題》、《關於一些基本概論的緒論》。11月以色列第1任總統魏斯曼死後,以色列政府請他擔任第2任總統,被拒絕。
1953年(74歲)4月3日給伯爾尼時代的舊友寫《奧林匹亞科學院頌詞》,緬懷青年時代的生活。
5月16日給受迫害的教師弗勞恩格拉斯寫回信,號召美國知識分子起來堅決抵抗法西斯迫害,引起巨大反響。為經念玻恩退休,發表關於量子力學解釋的論文,由此引起兩人之間的激烈爭論。
發表《〈空間概念〉序》。
1954年(75歲)3月,75歲生日,通過「爭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員會」,號召美國人民起來同法西斯勢力作斗爭。
3月被美國參議員麥卡錫公開斥責為「美國的敵人」。
5月發表聲明,抗議對奧本海默的政治迫害。
秋因患溶血性貧血症卧床數日。
11月18日,在《記者》雜志上發表聲明,不願在美國做科學家,而寧願做一個工匠或小販。
完成《非對稱的相對論性理論》。
1955年(76歲)2—4月同羅素通信討論和平宣言問題,4月11日在宣言上簽名。
3月寫《自述片斷》,回憶青年時代的學習和科學探索的道路。
3月15日摯友貝索逝世。
4月3日同科恩談論關於科學史等問題。
4月5日駁斥美國法西斯分子給他扣上「顛覆分子」帽子。
4月13日在草擬一篇電視講話稿時發生嚴重腹痛,後診斷為動脈出血。
4月15日進普林斯頓醫院。
4月18日1時25分在醫院逝世。
編輯本段
巨星隕落

生前
1955年4月18日,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因主動脈瘤破裂

⑹ 歐洲有什麼好大學

歐洲高等教育機構聞名於世,擁有眾多歷史悠久、學術聲譽卓越的大學。以下精選一些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歐洲大學,分國別介紹:

英國

牛津大學,英格蘭牛津市,11世紀末創立,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大學。

劍橋大學,英格蘭劍橋市,1209年建立,與牛津齊名,頂尖研究型大學。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倫敦,知名於社會科學與經濟學研究。

帝國理工學院,倫敦,科學、工程、醫學與商業領域的頂尖學府。

德國

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工程學與自然科學教育研究的領頭羊。

海德堡大學,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海德堡市,1386年建立,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柏林洪堡大學,柏林,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知名。

法國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巴黎,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科領域廣泛。

索邦大學,巴黎,科學與文學教育著名。

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法國最負盛名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培養傑出學者與科學家。

瑞士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蘇黎世,頂尖理工科大學之一。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洛桑,工程學、自然科學與技術研究的頂尖學府。

荷蘭

阿姆斯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知名。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代爾夫特,世界最好的工程技術大學之一。

瑞典

斯德哥爾摩大學,斯德哥爾摩,綜合性大學,提供廣泛學科選擇。

皇家理工學院,斯德哥爾摩,工程與自然科學教育研究的頂尖學府。

這些大學在各自國家與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吸引著全球各地的學生與研究人員。它們提供高質量的教學與研究環境,並在學術界占據領先地位,經常在全球大學排名中名列前茅。

⑺ 世界著名大學都有哪些

法國著名的大學還是比較多的,這里簡單介紹幾個:

一、蒙彼利埃大學:

蒙彼利埃大學( Université de Montpellier )成立於128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地位由教皇尼古拉四世授予。校園位於法國南部朗格多克-魯西永地區首府蒙彼利埃。 蒙彼利埃大學毗鄰世界知名城市戛納、圖盧茲等城市。1970年大學一分為三,均為歐洲頂尖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成員。蒙彼利埃第一大學和第二大學於2015年1月合並為蒙彼利埃大學。
超過八個世紀,知識分子和科學家、來自Rabelais的居里Chaptal和格羅滕迪克,勒諾多,塑造了一個大學,密切聯系的城市生活和參與時代的巨大挑戰。從科學、技術和醫學到環境和教育科學以及經濟、法律和政治科學,都匯集了大量的知識。成為歐洲一流大學。

二、尼斯大學:
尼斯大學的全稱是尼斯-索菲亞·昂蒂波利斯大學,其前身是尼斯法律學院,成立於17世紀,是法國南部久負盛名的頂級公立大學,坐落於法國著名旅遊城市尼斯。
尼斯大學於1989年起正式使用現在的名稱,以顯示大學和素菲亞安提布列科技園的密切關系。1965 年,經法國政府的一項法令而成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尼斯大學堪稱法國最大的多學科綜合性大學。其主校區在尼斯市,共有 7個校園;同時在索菲亞·昂蒂波利斯市設有 4 個直屬分校,此外,還在戛納和芒通市設有附屬教學機構;校區覆蓋總面積達 20 萬平方米。大學的校行政總部及主要機構目前設在自然科學教學研究單位所在地瓦爾羅斯公園校區內的瓦爾羅斯城堡內。尼斯大學所在的蔚藍海岸大學聯盟 Université Côte d'Azur 屬於法國政府「未來投資計劃」重點打造的十所卓越大學之一。

三、諾歐商學院:
法國諾歐商學院(NEOMA Business School,或稱「NEOMA商學院」)由世界著名的法國蘭斯管理學院(Reims Management School-ESC Reims)和法國魯昂商學院(Rouen Business School-ESC Rouen)於2013年合並而成,是法蘭西精英教育系統大學校'Grandes Ecole'排名前十的高等商學院。魯昂商學院成立於1871年 ,是歷史上第二所成立的商學院。合並前兩校均位列法國十大高商,以培養世界高級商業精英而聞名於世。合並後的法國諾歐商學院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研究實力最強的商學院之一。
諾歐商學院憑借美國商學院協會AACSB、歐洲質量改善系統EQUIS和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三大認證,躋身全球最頂尖的商學院行列,並成為企業的理想的合作夥伴。
作為一所世界知名的商學院,諾歐商學院與世界上300多所著名大學有教育合作關系,其中包括我國的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台灣政治大學等。
學校與幾百家全球大型跨國企業建立有合作關系,幫助學生能夠進入世界一流的企業,並發揮所長,鍛煉自身能力。
在校學生超過9500人,來自於全球110個國家,57200名校友分布於世界90個國家和地區,170名專職教授,1000名企業客座教授。
2018年《金融時報》歐洲商學院排名,位列法國第8名。
2018年《金融時報》金融類碩士排名,諾歐商學院位列全球第25名。
2019年《經濟學人》管理類碩士排名,諾歐商學院位列全球第19名。
2020年《l』Etudiant》法國高等商學院排名,位列第6名。

四、巴黎高科路橋大學:
法國國立路橋學校,又名巴黎高科路橋學校,坐落於法國巴黎法蘭西島大區。國立路橋學校建校於1747年,是法國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公立研究生工程師學校。在巴黎市區保留老校區用於繼續教育、MBA課程教學和社團活動。1991年該校加入巴黎高科高校聯盟並正式更名為巴黎高科路橋學校。她是法國精英教育的傑出代表,是法國社會高級決策者和高級工程師的搖籃,她也是法國最頂尖的工程師學校之一。

五、克萊蒙高等商學院:
法國克萊蒙商學院集團(中國教育部網站翻譯:克萊蒙費朗高等商業學院)成立於 1919年,是一家隸 屬 法國多姆山省政府、克萊蒙費朗市工 商會的百年老校。學校是法國高等商學院會 員單位,還得到了 AACSB 、EPAS 等國際認證,全球僅 有 3 % 商學院有 此 殊 榮。
法國克萊蒙商學院以全球 化的辦學理 念為指導,與當地和國際上企業緊密聯系,並與全球 50 個國家 100 多家高等院校建立了國際合作交流。學校在校學生 1400 名,博士以上學位常駐教授 39 位,還有 200 多位雙師型的任課教師。學校以管理學 精 英研究生教育為中心,積極發展國際化本科教育。學校是法國 精 英商學院聯盟會員,在FT和QS歷年排名中克萊蒙商學院一直名列世界百強商學院。

熱點內容
為什麼幣圈行情都在凌晨 發布:2025-04-30 05:57:55 瀏覽:683
以太坊君斯坦丁堡分叉 發布:2025-04-30 05:57:53 瀏覽:260
iphone鍵盤打doge 發布:2025-04-30 05:56:29 瀏覽:506
智能合約是限定的區塊鏈應用程序嗎 發布:2025-04-30 05:52:42 瀏覽:194
王區長區塊鏈 發布:2025-04-30 05:39:23 瀏覽:755
MATIC數字貨幣 發布:2025-04-30 05:38:39 瀏覽:284
龍口中心護士去哪了 發布:2025-04-30 05:29:42 瀏覽:715
區塊鏈老貓的書 發布:2025-04-30 05:22:41 瀏覽:43
基於區塊鏈的疫情防控大數據平台 發布:2025-04-30 05:14:44 瀏覽:699
幣圈龍頭幣有哪些 發布:2025-04-30 05:14:43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