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rm能挖到eth嗎
① BZZ是什麼為什麼主網已經上線還不可以挖礦
今天來聊聊BZZ幣,Swarm項目中的重要功能性服務幣種。
BZZ幣是Swarm項目中的激勵層,負責節點帶寬和存儲服務的獎勵性激勵,與IPFS的激勵層FIL類似。
Swarm項目由以太坊基金會開發,利用以太坊區塊鏈技術,提供不停機、零故障和防審查的點對點存儲和服務解決方案。礦池通過存儲、帶寬和算力資源,為以太坊網路中的應用提供服務,實現經濟激勵系統。
BZZ節點具有出色的存儲性能,為行業帶來潛在優勢,由V神代言,擁有強大的幕後團隊支持。Swarm bzz節點是一個合法合規的區塊鏈平台,符合AML/KYC標准,採用去中心化技術推動流動民主平台,讓每一個Swarm節點參與者都能參與關鍵決策環節。
BZZ幣的初始供應量約為62.5M,將通過Curve平台提供流動性。分配結構包括公募、技術開發和應用、基金會基金項目、基礎項目發展、DAPP開發、社會募捐和公益捐款。每種用途占總量的百分比如下:50%用於公募,20%用於技術開發和應用,7%進入基金會項目,10%用於基礎項目發展,10%用於DAPP開發,3%用於社會募捐和公益捐款。
BZZ幣有四大用途:改進底層P2P網路、去中心化數據存儲服務、提高底層API訪問高層數據、適用於ETH的應用層。BZZ幣使用了ETH的技術和協議,旨在提升和改變現有網路存儲方案,加快網路轉型,為未來網路發展提供新思路。
Swarm主網已經上線,但正式開挖需等待至8月2日。主網啟動於6月21日,主要運行測試網節點,代幣釋放需在該日期後進行。新加入的節點需要質押Bzz,而之前在測試網貢獻的節點則可以在主網上操作全功能節點,無需重新質押。
主網上線不需要質押BZZ,官方推薦的節點配置為2核CPU、3GB內存和55GB硬碟。測試網與主網是分開的,數據不共享,所以主網需要重新搭建。獲取BZZ無需質押,節點無需初始BZZ即可參與主網,獲取獎勵。官方建議節點在初始狀態充值Dai,單個節點的Gas Fee通常很低,幾美分至幾十美分即可保持節點正常運轉。
BZZ的新增並不是通過「挖礦」產生,雲節點和物理礦機在技術上沒有區別,但項目方擔心雲節點服務到期後可能關機,導致穩定性問題。價格由市場決定,項目方不會參與。
Swarm中的角色包括:帶寬、存儲、通訊和去中心化交易通道,礦工通過提供這些服務獲得Bzz代幣獎勵。在Swarm中,Bzz代幣用於激勵節點參與服務提供,實現資源價值的交付和轉移。
② 【swarm】Docker跨主機網路:overlay
Docker早期版本中,是不支持跨主機通信網路驅動的,也就是說明如果容器部署在不同的節點上面,只能通過暴露埠到宿主機上,再通過宿主機之間進行通信。隨著docker swarm集群的推廣,docker也有了自家的跨主機通信網路驅動,名叫overlay,overlay網路模型是swarm集群容器間通信的載體,將服務加入到同一個網段上的overlay網路上,服務與服務之間就能夠通信。
使用埠映射 :直接把容器的服務埠映射到主機上,主機直接通過映射出來的埠通信。
把容器放到主機所在的網段 :修改 docker 的 ip 分配網段和主機一致,還要修改主機的網路結構。
第三方項目 :flannel,weave 或者 pipework 等,這些方案一般都是通過 SDN 搭建 overlay 網路達到容器通信的。
docker swarm, 這是 docker 開發的容器集群管理工具,和 docker API 兼容性很好。
注意: docker overlay 網路可以單獨使用,不是必須和 swarm 綁定在一起的。這里使用 swarm,是因為它的簡單易用,並且更容易說明問題。
overlay網路模型在docker集群節點間的加入了一層虛擬網路,它有獨立的虛擬網段,意味著docker容器發送的內容,會先發送到虛擬子網,再由虛擬子網包裝為宿主機的真實網址進行發送。
這也意味著在overlay網路模型上,docker不會暴露埠給宿主機,所有有關網路的事情都交給overlay去處理了,這樣的好處就是在同一台伺服器,不會引起埠沖突(例如啟動兩個不同的容器,監聽的埠相同),理解這點非常重要。
在早期使用docker進行微服務部署時,你肯定干過將docker容器所在宿主機的ip作為注冊地址,因為如果你將容器內的ip作為注冊地址,其他服務將不可訪問你的服務,只有一條路,就是將宿主機的ip掛在容器內部處理,或者在容器內部添加ip地址環境變數來處理。
當使用docker swarm進行集群服務部署時,這個問題自然也就隨之解決了,當服務已加入到overlay網路中,服務容器內會獲得一個overlay網路的一個地址。
bbo默認會拿eth0的ip作為注冊地址,因此服務只需要將docker容器的ip地址作為注冊地址就行了,只要服務與服務之間在同一個ovelay網段下,就可以進行通信。
提供者和消費者同時部署了2個實例,在相同overlay網段下,相互之間是可通信的。
服務的埠會交給overlay網路去處理。在Overlay網路下,即使該節點並沒有部署指定服務,也會監聽該服務的埠,docker通過這個特性實現了訪問任意一個節點+服務對應埠,就可以訪問服務,而且還具備負載均衡特性。
基於該特性,把服務的網關加入集群後,無需關心網關被分配在哪個節點上,只需要在集群再上一層nginx層配置若干個節點ip+網關服務埠,就可實現雙層負載均衡,即nginx訪問網關時的負載均衡,訪問集群時的負載均衡。
如果此時你正在搭建docker swarm集群,我建議你把網關項目同時加入到集群中,再通過nginx做雙層負載均衡。
編排文件有個不太靈活的地方, 初次使用它來創建swarm集群的人可能會犯一些錯誤:
1.如果你沒有指定網路,它會給你默認創建一個網路,如:stackname_default
2.假如兩個stack棧分別屬於不同的overlay網路,那麼不同stack棧的服務是不可以進行通信的
3.如果你指定一個網路,沒有寫name屬性的,那麼它會在你指定的網路名字前面加個stackname
4.如果該網路已存在,在部署時還會報錯,不會智能將該stack服務地加入該網路中
為防止overlay的網路會跟其它網路有沖突,更嚴謹的做法是自定義overlay網段:
# cat create_docker_gwbridge.sh
#################################################
#!/bin/bash
docker_bip: "172.17.0.1/16"
gwbridge_subnet: "172.18.0.0/16"
gwbridge_gateway: "172.18.0.1"
docker network create \
--driver=bridge \
--subnet="${gwbridge_subnet}" \
--gateway="${gwbridge_gateway}" \
--opt "com.docker.network.bridge.name"="docker_gwbridge" \
--opt "com.docker.network.bridge.enable_icc"="false" \
--opt "com.docker.network.bridge.enable_ip_masquerade"="true" \
docker_gwbridge
#################################################
在編排文件的networks上配置defualt屬性,在defualt屬性下面添加external屬性,在其下面填寫剛剛生成的網路的名稱。
這么做的好處是可以靈活地將不同stack服務棧加入到相同網路下,也可避免上面提到的幾個坑。
Swarm有Service的概念。
一個Service是指使用相同鏡像、同時運行的多個容器,多個容器同時一起對外提供服務,多個容器之間負載均衡。每個Service會有一個浮動IP(VIP),各個容器還有自己的物理IP。
創建基於Swarm的Overlay網路,將Service掛載到此網路上。然後Service中的各個容器便可以通過Service名稱(同時也是一個DNS名稱)和IP地址實現網路互通。
同一個Service內,多個容器之間的負載均衡有兩種方案:
由於docker原生的overlay網路使用的是標準的vxlan協議,使用的埠也是標準的vxlan埠(UDP 4789)。
各個雲環境,如阿里雲,騰訊雲,也都是使用的vxlan,所以會有沖突,UDP 4789網路是被佔用的。
目前也沒有找到變通的辦法,docker目前為止還不支持自定義vxlan埠。
docker swarm 集群及多主機overlay網路測試
http://www.huilog.com/?p=1038
docker 跨主機網路:overlay 簡介
https://cizixs.com/2016/06/13/docker-overlay-network
Docker Overlay網路的一些總結
https://objcoding.com/2019/02/21/docker-swarm-networks
Swarm使用原生的overlay網路
https://www.cnblogs.com/bigberg/p/8779302.html
Docker 三劍客之 Docker Swarm(基於 overlay 組網通信)
https://www.cnblogs.com/xishuai/p/docker-swarm-overlay.html
③ docker swarm網路模式
docker swarm 網路模式
swarm service的路由辦法通常有兩種,VIP和DSN
這是預設情況設置,當用戶創建service的時候,這個service會被分配一個VIP,然後每一個具體的container都有一個獨立的IP,ingress會負責從VIP到各個container之間的路由。
舉例來說:
並且看到了它的屬性。
創建兩個service:
nslookup查看域名解析: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
我們再進入container看看:
每一個container有兩塊網卡:
eth0: 10.0.1.3 這就是我們前面看到的service container IP地址,是屬於網路my-network的。
eth1: 172.18.0.4,這是另一個網路地址;是誰的呢, 是網路docker_gwbridge。(另外bridge網路使用的是172.17網段)
也就是說每一個container屬於兩個網路,my-network和docker_gwbridge,分別用來service路由,和連接主機網路。
補充一點網卡eth1: 172.18.0.4,對應的網關地址是172.18.0.1,那個這個網關地址172.18.0.1是誰呢,它就是主機網路上的docker_gwbridge,在主機上運行ifconfig可以看到:
bridge網路的網段地址從172.17.X.X/16開始,第一個內置的docker0使用了172.17.X.X,後面每新增一個bridge網路就新增一個網地址,172.18.X.X, 172.19.X.X,。。。
至此兩個bridge網路都比較清楚了。
另外如果發布service的時候指定了主機埠映射,那麼container裡面會有三塊網卡分別屬於:
做一個總結:
發布service的時候:
注意swarm VIP使用的一個限制:
也就是說無法做到同一個client過來的請求保持路由到同一個container去。
適合使用自己的DSN Load-Balance演算法,例如HAProxy。
創建使用DSN輪詢的service。
由參數--endpoint-mode決定。
先看一下兩個container的ip 地址:
兩個contaienr的ip 地址分別是:
再看DSN解析結果:
每次運行ping解析出的IP地址在兩個container之間輪換,也就沒有虛IP概念了,而且swarm自動實現了DSN輪詢的功能。
再看一個nslookup結果:
可見nslookup直接把兩個container的地址都解析出來,說明一個域名(service name)對映有兩個IP地址。對照前面使用VIP的,一個service name只對映一個IP地址,就是VIP地址,而不管具體有多少個container實例。
④ CCN進一步介紹,你了解嗎
Computecoin(CCN) 的簡介:
Computecoin(CCN) 一開始是在2018年的紐約開始的,本來是在大學裡面的一個研究項目,這項目得到了國際頂尖的學者、研究人員和來自全球21個國家的(算 LI /存儲)提供商的支持。 財富密碼ying98946424
Computecoin(CCN)是不斷創新的產物,它是基於DAG 架構的公鏈,也是POH 共識算及其衍生技術,這也是獲得了專利的,它也是在進一步解決了分布式計算/存儲中的信任問題,使得大規模的算 LI /存儲整合成為可能,為建造元宇宙打下夯實的算LI /存儲基礎,Computecoin已然成為元宇宙底層協議賽道的領跑者。
我們可以把Computecoin(CCN)當做一個超級互聯網的計算機,因為它的主旨是成為元宇宙和web3.0的基石,可以通過聚合全球的算 LI 存儲資源 和動態配置分布式雲(如Filecoin,DFINITY和數據中心)統籌資源提供商與調度為元宇宙和web3.0中的應用程序提供去中心化的算LI 存儲支撐和運行動力,從而使用戶們(如VR、AR游戲玩家)享受沉浸式元宇宙體驗。,如;聚合ETH、CRU、ETH、 FIL、ICP、 XCH 、AR、 Swarm和傳統IDC等各類機器資源 (CCN可以同時/雙哇或多哇加商用(比aws和谷歌雲降低30%到50%商用成本)-同時實現機器資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賦能資源提供商),從而共同締造全新的去中心化計算存儲網路。
Computecoin(CCN)是把平台的資源整合加分發,當用戶需要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根據現有的資源進行配置服務,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CCN目前的優勢有哪些?
1.項目方研發了「誠實性共識技術POH」的誠實性證明,也進一步解決了計算可驗證的問題。
2.擁有全球第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計算算 LI ,從而奠定了它在這行業內的位置。
3.目前區塊鏈上的節點都是不可信的,因為目前的計算機存儲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目前這個安全技術方面的問題已經被CCN團隊解決了。
4.CCN是一個可以自我優化成長的超級計算機。自我成長自我優化一直都是區塊鏈網路上面的難關,CCN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可以自己為用戶匹配最適合的算 li 和最優的存儲,然後根據反饋在去進行自我優化。
5.CCN的TPS高達2萬以上。
6.CCN支持跨鏈技術,目前是第一個算 li 聚合平台,把不同的鏈上FIL、CRU、以太坊進行跨鏈,這技術也是很厲害的。
7.支持APP的部署,CCN可以做到去掉中心化伺服器,使用的APP可以遷移到CCN上面,應用前景更加廣泛。
應用生態合作夥伴; 全球雲計算首者-AWS(亞馬遜)、計算機產業長期的首者IBM、世界五百強IT 整體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Dell(戴爾)、雲端備份公司Backblaze(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ETA(Facebook)旗下虛擬現實VR技術公司Oculus、Uverse人工智慧驅動的虛擬數字人自動生成平台 、等近20個合作夥伴···
⑤ ENS發布前,聽團隊談項目DAO治理,空投和Layer 2 規劃
ENS DAO將決定交易費變更、金庫用途等和.eth相關的一切事宜,任何代幣持有人都可以參與DAO治理。
以太坊域名服務( Ethereum Name Service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分布式、開放和可擴展的命名系統。通俗地說,ENS就是區塊鏈中的域名系統。ENS域名讓人們沒有必要再復制或輸入冗長的區塊鏈地址。
ENSUser是社區自發維護的非官方ENS中文社區,維護了ensuser .com( ensuer.eth.link), 為中文世界的ENS用戶和應用開發者提供了ENS相關的資訊、使用教程和文檔教程。
2021年11月1日,ENS宣布發布治理代幣,web3域名協議即將開啟去中心化治理。
ENSUser邀請ENS運營主管Brantly.eth 做客社區,分享關於DAO治理、空投、Layer2拓展等一系列中文世界用戶關心的問題。 以下為AMA回顧。
TLDR
ENS空投50%的代幣將歸屬DAO本身。25%將提供給擁有.ETH名稱的賬戶,另外25%將分配給在過去5年中以重要方式為ENS做出貢獻的數百人。DNS映射域名和子域名未計入空投。ENS項目未進行過融資,核心團隊不會為代幣提供流動性以及主動聯系交易所上幣。DAO將決定交易費變更、金庫用途等和.eth相關的一切事宜,任何$ENS持有人都可以參與DAO治理,成為Delegator。
社區收集問題
Q1:可以從您的角度,先給我們社區的小夥伴簡單介紹一下ENS這個項目嗎?他在Web3.0生態中擔當什麼樣的角色?
Brantly.eth: ENS是web3的身份協議,最終適用於整個互聯網。您擁有自己的用戶名,控制個人資料數據,並將其帶到您使用的每個dapp和服務中。這與web2不同,在web2中,您為每個孤立的服務使用不同的帳戶和用戶名,在web3中,您擁有自己的用戶名並使用到各種應用中。
以上這是主要用例。另外兩個重要用途是您的ENS名稱可以簡化任何區塊鏈的加密支付,並且它可以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站。
Q2: .eth 域名可以說是比Punk更早的NFT了,可以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ENS的團隊背景和發展歷程嗎?
Brantly.eth: ENS於2017年5月4日推出。這比CryptoPunks早了幾周,比Curio Cards早了幾天。我很確定ENS是世界上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NFT社區。當時有NFT標准不過還沒有ERC-721標准,後者在那年晚些時候問世。
ENS於2016年作為Nick Johnson和以太坊基金會的其他一些人的閑暇項目開始。當ENS在2017年推出時,它非常簡單,只是以太坊地址和Swarm哈希的.ETH名稱。但目前它已經發展了很多:它現在支持任何區塊鏈地址; IPFS、Skynet 和Arweave也有哈希值;和個人資料數據,如頭像。它也不再只是.ETH名稱;您還可以將任何DNS名稱導入ENS。
Q3: ENS剛剛發布了治理代幣的計劃。對於ENS生態中的普通用戶、投機者、合作夥伴等不同角色,怎樣分配初始的治理權能有利於ENS的長期利益?
Brantly .eth: 50%的代幣將歸屬DAO本身。25%將提供給擁有.ETH名稱的賬戶,另外25%將分配給在過去5年中以重要方式為
ENS做出貢獻的數百人。對於空投,它與一個人擁有的 .ETH名稱的數量無關, 而是與他們擁有任何域名的時間成正比。這避免了給大規模域名搶注者過多的權力。對ENS生態系統做出重大貢獻的項目將獲得額外的代幣,例如ENSUser將獲得一r些貢獻者代幣。非常感謝你所做的一切!
Q4: ENS金庫中有大量的注冊費,隨著治理權的開放,將會怎樣分配這些資金?
Brantly.eth:好問題。這將由ENS DAO來決定!這實際上是做DAO背後的一大推動力:我們不知道如何花錢,我們希望社區對此有發言權。(注: ENS金庫目前有超過2400萬美金)我們建議他們首先將其用於ENS開發,然後用於ENS生態系統,然後用於web3公共產品。
Q5: Gas太高了,ENS有layer2的發展計劃嗎,目前有怎樣的進展呢?
Brantly.eth:是的,gas fee很糟糕。我們計劃使用CCIP-read來允許用戶將記錄和子域放在他們選擇的L2上。在降低注冊.ETH名稱的費用方面,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最終可能會將其移至L2,但問題是我們必須將所有注冊移至該L2,並且我們希望等待L2生態系統先成熟。
Q6:目前有哪些基於ENS構建的應用令你眼前一亮,你希望未來ENS生態會發展出怎樣的用例?
Brantly.eth:使用ENS名稱作為您的用戶名非常強大,我喜歡任何以這種方式使用ENS名稱的dapp。最近還看到一個項目,用ENS來命名分布式文件網路上的文件存儲,很酷。
Q7:前一段時間ENS兼容了全部的DNS域名,這是否會影響.eth域名的價值? .eth對比傳統DNS接入的域名有什麼優勢?
Brantly.eth:我不這么認為。雖然導入到ENS的DNS名稱可以做很多相同的事情,但.ETH名稱仍然有一些優勢。例如,.ETH名稱是完全自託管的,而導入到ENS的DNS名稱與普通DNS名稱具有相同的安全級別。
此外,我認為.ETH具有很好的品牌效應。正如.COM代表了互聯網的興起,我認為.ETH作為一個符號代表了web3的興起
自由問答
Q8:ENS有計劃上任何交易所嗎?
Brantly . eth: ENS核心團隊不會為代幣提供任何流動性,或者主動接洽交易所商討上幣事宜。
Q9: ENS會上幣安嗎?
Brantly.eth:這要問幣安了。
Q10:我想知道為什麼不給將DNS接入ENS域名的用戶空投代幣?我認為這是從web2到web3的積極過渡,對整個加密貨幣生態有利。
Brantly.eth:這是因為DAO將負責治理
與.ETH域名有關的事宜,而且注冊機制和注冊費都只和.ETH域名相關。
Q11:我要做什麼才能參與ENSDAO ?
Branrly. eth:只需要$ENS代幣就可以了。11月8號之後就有了。
Q12: $ENS代幣有什麼功能?
Brantly. eth: $ENS代幣給了持有者在DAO中投票的權利。
Q13:目前從公告中看,在Gitcoin中給ENS捐款的用戶並不能得到空投。但是未來捐款用戶能否獲得空投呢,畢竟他們為項目做過貢獻?
Brantly . eth: ENS核心團隊從來沒有接受過Gitcoin的捐款。
Q14:未來會限制注冊域名的用戶數嗎?未來注冊費會增加嗎?
Brantly. eth:不會! ENS的域名沒有上限,我們希望地球上每一個人都能有ENS域名。關於年費,這將由DAO控制,並且DAO決定會不會增加。
Q15: ENS會空投給poap的持有者嗎?
Brantly.eth:持有POAP並不會增加空投代幣的數量。
Q16:未來我們能用ENS代幣而不是ETH來注冊域名和續費嗎?
Brantly.eth:這將由DAO決定。
Q17:我平時用* .dcl.eth當域名,而且我設置了reverse record,但是我沒有空投,我覺得這不公平。你怎麼看?
Brantly. eth:我們把空投限制到了.eth 域名,因為DAO將治理和.eth 域名有關的事宜,而不是子域名。
Q18:未解鎖的ENS代幣會有和流通代幣一樣的投票權嗎?
Brantly. eth:不會,鎖倉代幣將沒有投票權。
Q19: ENS有流動性挖礦計劃嗎?
Brantly.eth: ENS核心團隊將不會提供任何流動性。
Q20: ENS代幣將一次性發放還是分批解鎖?
Brantly . eth:對於核心團隊和顧問的代幣,將會分4年釋放。50%分配給DAO的代幣也是逐步釋放。而給其他用戶的代幣,則是一次性釋放。
Q21: Unstoppable domains@有很多頂級
域。ENS團隊以後會創建除了.eth之外的其他頂級域嗎?
Brantly . eth: Unstoppable沒有擁有任何頂級域,他們只是自創了一些域名,並且以後很有可能和ENS以及DNS現有的域名沖突。ENS支持了DNS的域名空間,現在Unstoppabe自創的這些域名未來很有可能碰撞DNS域名空間,造成UN體系內域名持有者和DNS域名持有不同的沖突。
Q22:嗨,brantly! 現在有多少人申請Delegator呀?你們最後會選多少個Delegator?
Brantly. eth:目前好幾百人申請。我們不會負責選擇delegator,代幣持有人決定把代幣委託給自己信任的delegator,完全由用戶決定。
Q23: ENS有路線圖嗎?
Brantly . eth:我們經常公開討論進展、工作情況以獲得反饋,不過以後我們或許應該發布一個更新的路線圖。
Q24: ENS好用好記,不過現在很多錢包和交易所都不支持,你怎麼看?以後怎麼拓展ENS的用例,團隊會做些什麼?
Brantly.eth:目前有310種接入了,不過ENS需要有數千種應用接入ENS。社區用戶能做的是禮貌地向各種服務要求接入ENS域名。各種應用都會聽用戶的意見。
Q25:嗨,Brantly! 為什麼你們現在決定發幣和DAO起來了,而不是幾年之前?
Brantly. eth:我們覺得ENS和DAO目前足夠成熟了。不知之前,DAO還是非常實驗性的,而且ENS也還很幼稚。
⑥ sana幣上線幾家交易平台
SANA目前僅在Uniswap上可以交易,XT交易所雖有上線,但由於SANA當前存在的稀缺性,XT交易所的買賣盤均沒有什麼深度。
一、SANA上線至今漲了近8倍
SANA是基於swarm的對等加密存儲區域節點網路。與Swarm一樣,Sana的願景是通過對等存儲和通信擴展區塊鏈,實現雲計算的去中心化,為計算機操作系統和應用提供部署和運行環境。不同的是,SANA依託ETHxDAi網路建設,其核心TEE加密技術實現私有計算和加密存儲,不僅具備Swarm網路的所有特性和功能,還引入雙層挖掘激勵,實現供給動態平衡的新經濟。從近期的表現來看,一些集中的交易所應該已經在積極對接,這將進一步擴大SANA的受眾,方便有需要的礦工或用戶購買。畢竟SANA代幣80%都是通過采礦生產的,其合理的經濟模式勢必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SANA。得益於各種因素,SANA未來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二、SAN是什麼貨幣?
SAN幣的全稱是santiment,SAN是區塊鏈的一個數據交換平台和加密行業,而SAN幣就是加密貨幣。SAN數據平台展現了密碼貨幣市場的真實狀態,提供了內容流和一個透明的資料庫,是cofound指導的第一個項目,屬於初創企業的分布式平台。通過創建透明的項目資料庫,santiment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識別和避免不可靠的眾包項目的方法。這種解決方案將客觀的數據反饋與專家選擇的內容相結合,為用戶提供了交易的優勢,降低了其他人的投資風險。
0私募、0預挖造成的低流通是SANA前期漲價的重要因素。畢竟目前除了礦工每天挖的少量代幣外,只有前期測試網掉的代幣在市場上流通,只佔總量的2%左右。而且,目前挖礦時,單個節點需要質押5萬枚代幣才能產出硬幣,大大降低了SANA的實際發行量。據悉,在「首采效應」的加持下,SANA目前的開采周期為兩天。在BZZ經濟模式崩潰的現狀下,BZZ礦工轉型挖潛SANA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