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eth倫敦升級會漲嗎

eth倫敦升級會漲嗎

發布時間: 2025-04-05 03:34:59

『壹』 以太坊開發人員正在應對最壞情況


以太坊准備好迎接「倫敦」硬分叉了嗎?


隨著以太坊准備在8月4日星期三激活其第11次向後不兼容升級,也稱為「硬分叉」,一些開發人員擔心升級可能會在部署前進行更多測試。


在7月23日星期五舉行的每兩周一次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會議之後不久,以太坊基金會的提姆·貝科在所有的核心開發者Discord 聊天室中寫道,「有幾個人已經聯系或發推文說他們不一定對不延遲[硬分叉]感到滿意……我[在會議上]詢問了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人有強烈的意見,但有些人提到這可能不是正確的方法。」


在回應貝科的評論時,以太坊軟體客戶端開發人員阿列克謝·阿胡諾夫表示,他同意,鑒於最近發生的事件,在每兩周一次的會議上,沒有更多討論可能推遲被稱為「倫敦」的硬分叉。


「我想我知道為什麼,」阿胡諾夫寫道。「推遲 [倫敦] 是一個敏感話題,沒有人願意承受壓力,這是可以理解的。」


聊天室中的其他人懇求以太坊開發人員認真考慮將倫敦再推遲幾周進行進一步測試。

對倫敦升級風險的擔憂—其中包括影響以太坊費用市場的有爭議的代碼更改,稱為以太坊改進提案(EIP)1559—在以太坊軟體客戶端Geth中發現一個錯誤後增長。


作為背景,Geth是最流行的用於連接以太坊的軟體。據Ethernodes.org稱,在所有同步到以太坊網路的計算機(也稱為節點)中,估計有86%運行Geth客戶端軟體。

7月21日星期三,一個月前啟動倫敦硬分叉的以太坊測試網路Ropsten,在運行Geth的節點將無效交易挖入一個區塊,而運行少數客戶Besu和Open以太坊的節點卻拒絕了它。


幾個小時內,Geth團隊發布了一個補丁程序,並鼓勵所有用戶將他們的軟體更新到最新版本號Terra Nova1.10.6。

雖然沒有開發人員認為該漏洞應該在周五的電話會議期間延遲倫敦的主網路激活,但一些開發人員確實討論了如果在以太坊而不是在測試網路上發現此類漏洞的適當行動方案。


「如果像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主網上,我們會怎麼做,尤其是在大多數客戶Geth正在生產區塊的地方?顯然需要幾個小時才能修復,」貝科在會議期間說。


以太坊基金會的馬丁·霍爾斯特·斯溫德強調,這些漏洞在Ropsten上並不是前所未有的,雖然解決它們「很麻煩」,但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它們。


首先,如果用戶的節點遵循錯誤的區塊鏈版本,用戶將需要在鏈分裂之前在內部將鏈「倒回」到區塊,並使用修補過的Geth軟體同步到新鏈。其次,如果用戶的節點尚未同步到區塊鏈的某個版本,但正在嘗試連接到網路以收集有關最近交易的數據或執行交易,則用戶最終可能會連接到錯誤版本的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這些用戶需要將以太坊上遵循正確鏈的某些節點「列入白名單」,並與卡在錯誤鏈上的其他節點隔離。

倒帶和白名單以太坊節點都可以通過Geth完成。Ropsten上的礦工能夠使用這些策略解決上周三發生的鏈分裂問題,盡管一位礦工在周五的會議上指出,在周三的事件發生之前,修復鏈分裂的指令沒有得到有效傳達,因此讓許多礦工對如何正確重啟節點感到困惑。


用戶「AlexSSD7」在Discord 聊天室中寫道,作為以太坊礦池的代表,他們「擔心」Geth中的錯誤,並指出,「一分鍾的[網路]停機時間讓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一小時的停機時間對我們來說是2萬美元。」

客戶端軟體中的意外錯誤確實會對在主網路上運行的交易所和企業造成破壞,這就是為什麼開發人員強調需要一個強大的監控系統,該系統可以快速提醒節點運營商鏈分裂並鼓勵他們暫停運營直到進一步調查。


「這似乎是一個非常容易實現的成果,為生態系統提供了一種價值基調。如果你不確定如何開始,請在Discord中詢問,」貝科在周五的會議上說。


如果在主網上部署倫敦後再次發生類似於周三發生的錯誤,這些解決方案肯定會有所幫助,但它們不一定是用於解決更大規模問題的相同解決方案,例如黑客神奇地列印了1億個ETH。


如果發生如此災難性的事情,以太坊基金會的丹尼·瑞安在周五的會議上表示,很難提前知道開發人員將如何進行。


「我認為對於將出現的多種類型的錯誤和多種類型的特性,只有多種選擇,」瑞安說。


網路漏洞的影響越嚴重,解決漏洞的解決方案就越可能具有侵入性——並且對以太坊作為安全區塊鏈的聲譽的損害就越大。


隨著以太坊發展路線圖的近期硬分叉越來越雄心勃勃,找出最壞情況的潛在解決方案以及與網路權益持有人的損害控制計劃可能很快成為開發人員考慮的當務之急。

Fountain聯合創始人馬修·香森說:「傳統市場的DeFi:當安全代幣出現時。」 亮點 : Fountain是以太坊上的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使用戶能夠買賣安全代幣。香森強調了區塊鏈技術提供的流動性和可訪問性,每天24小時可訪問並允許即時結算。證券通證化還有其他一些好處,包括進一步提高可訪問性的資產透明度和分拆。然而,建立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證券交易所有很多挑戰。入職客戶和新證券都需要遵守國際法規,包括了解客戶法律和託管許可證。


「信貸授權的力量」,Aave創始人斯坦尼·庫萊霍夫的演講。亮點: Aave是一個建立在以太坊基礎上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該協議背後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提供零抵押貸款的產品。庫萊霍夫認為,這是在將DeFi流動性引入實體經濟和推動Aave借貸需求方面向前邁出的一步。


以太坊創造者維塔利克·巴特林所說的「DeFi之外的事情」。亮點: 除金融服務外,社交媒體和公共產品融資是以太坊尚未開展的兩項活動。巴特林認為,網路的代幣經濟和抵抗審查是這些活動能夠從建立在去中心化區塊鏈之上獲益的兩個原因。


「Uniswap,DeFi&消費金融的未來」,Uniswap增長負責人Ashleigh Schap的談話。亮點: Uniswap實驗室正試圖與Talos、Paxos和Fireblocks等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將DeFi解決方案連接到PayPal和E*Trade等知名金融 科技 公司的後端。


Circle協議開發者朱利安·布特盧普談到「為什麼DEX正在吞噬世界」。亮點: 在最好的情況下,[去中心化金融]允許世界公民平等地使用所有貨幣、股票和金融平台。隨著領域的發展,去中心化將成為一種趨勢。監管者將監督傳統金融界使用的協議,用戶仍將有權進入DeFi如今的「狂野西部」試驗場。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貳』 詳解以太坊EIP-1559協議

EIP-1559是優化以太坊費用市場系統的改進提案。在2021年倫敦硬分叉升級中激活,它改變了手續費計算方式,簡化了用戶體驗,提高了ETH經濟效益與安全性。此提案由Vitalik Buterin、Eric Conner等核心開發者於2019年提出,旨在解決傳統首價拍賣系統的低效問題。引入基礎費用、小費和費用上限三項關鍵因素,動態管理交易費用與區塊容量。基礎費用由以太坊設置,作為進行交易的最低費用,當用戶設置的費用上限高於基礎費用,其交易可更快被驗證。小費補償礦工風險,加快交易確認速度。費用上限則由用戶設定,確保交易者支付的手續費不超過其設定金額。EIP-1559機制下,礦工的激勵包括區塊獎勵與小費,所有基礎費用被銷毀。用戶自主設定費用上限與小費,基礎費用由協議決定。

EIP-1559在三個方面帶來重要改進:提升交易UX、鞏固ETH經濟地位與增強以太坊安全性。通過明確手續費,減少交易不確定性,允許區塊容量增加至200%,提升交易處理效率與穩定性。規定基礎費用只能以ETH支付,降低經濟抽象化風險,確保ETH在以太坊網路中的核心地位。同時,通過銷毀基礎費用,ETH可能轉變為供應減少的通貨緊縮資產。此外,EIP-1559通過消耗基礎費用,防止垃圾交易攻擊,減少區塊重組動機,增強以太坊安全性。

總結來說,EIP-1559的實施標志著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進展,通過改善費用市場、提高交易體驗與安全性,以及強化ETH經濟地位,為以太坊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叄』 倫敦硬分叉在即,六年前以太坊的創世地址們在幹嘛

撰文:潘致雄

北京時間 2015 年 7 月 30 日晚上 11 點 26 分, 以太坊 0 號 區塊 被正式挖出,該區塊中包含了 8893 筆創世交易 ,為 8893 個地址分配了以太坊網路中初始的 7200 多萬個 ETH

剛剛過完 「六歲生日」 的以太坊網路即將在本周迎來 倫敦硬分叉升級 ,此次升級中的 EIP-1559 以太坊誕生以來首次經濟模型修改 ,該提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引發了部分礦工和社區的巨大爭議。截止發文時,仍有 35% 的節點未升級支持倫敦硬分叉,不過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將在兩天後塵埃落定。

在這個對於以太坊頗具紀念意義的時刻,我們對那幾千個創世地址的特徵和資產持有情況做了些簡單的分析,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有兩個比較直觀的維度可以參考這 8893 個地址目前持有 ETH 的情況,一個是這些地址總共持有的 ETH 和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

據鏈聞統計的數據,這 8893 個地址當前持有的 ETH 總量約為 309 萬 ETH ,相比六年前的 7200 萬 ETH 減少了 近 96%

但是如果以美元價值來看,這些地址資產價格提升的幅度很大。參考 CoinMarketCap 上 ETH 在 2015 年 8 月 7 日的開盤價格 2.83 美元,六年前 7200 萬 ETH 的總價值為 2 億美元;但是按照 ETH 目前的 2500 美元的價格計算,309 萬 ETH 的總價值超過 77 億美元,是六年前的近 40 倍,而在不久前以太坊創出 4300 美元 歷史 高點時,這一增幅更加可觀。

另一個維度是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特別是余額小於 0.01 ETH 的地址,很可能是被拋棄不用的地址。

經整理發現,目前有 5317 個創世地址 的余額小於 0.01,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60% 。如果擴大該標准為小於 1 ETH 的地址數量,則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82% (7248 個) 。

雖然這些地址已經將絕大多數的以太坊轉出,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地址背後的用戶賣掉了以太坊,因為也很有可能只是轉移到了其他地址,或用戶是在對地址進行整理,不過這些情況無法從鏈上准確判斷。

在這批創世用戶中,仍有 8% 的地址幾乎未挪動手中的 ETH,特別是在這六年的時間里,以太坊的價格從最低不到 1 美元漲到了最高 4000 多美元,這些人的浮盈至少有了幾千倍。

從具體的規則來說,我們獲取了這些地址創世時的余額和當前的余額,如果差值介於 0.01 ETH 至-0.01 ETH 之間,則符合該標准,因為其中不少的地址收到過各種各樣的空投,或創建過智能合約,所以可能會增加或者減少一些 ETH。

所有符合該標準的地址數量為 723 個,更可怕的是,這些地址持有的 ETH 數量超過 200 萬 ETH ,占 8893 個地址當前 ETH 總持有量 (309 萬 ETH) 的 65%。這 200 萬個 ETH 目前的價值約 50 億美元。

在這 8893 個地址中,有一個地址的當前余額相比創世時減少了超過 1190 萬個 ETH,也就是該地址在創世階段的幾乎所有 ETH 都已轉出,只留下了零頭 (不到 10 ETH) 。

該地址 (0x5abfec2…56f9) 在創世時收到了 1190 萬個 ETH (也是創世時余額最大的地址) ,一周後該地址創建了一個智能合約地址 (0xde0B295…7BAe) 用以管理這 1190 萬個 ETH,目前該地址在 Etherscan 上被打上了 「Ethereum Foundation」 (以太坊基金會) 的賬戶標簽和 「EthDev」 (以太坊開發者) 的姓名標簽 (一個賬戶標簽下可能有多個姓名標簽) 。

所以從 EthDev 這個地址來看,目前的余額接近 40 萬 ETH,相比創世時的 1190 萬個 ETH 減少了 97% 的 ETH。不過和上面的情況一樣,其實持有的美元價值是增長了,從創世時的 3368 萬美元 (ETH 以 2.83 美元計) 增長至如今的 10 億美元 (ETH 以 2500 美元計) 。

藍色是 ETH 余額,黑色折線是持有 ETH 的美元總價值

另外在 8893 個地址中,有 40 多個地址 的余額相比創世時的余額還增長了,其中增長最多的一個地址增加了超過 3 萬個 ETH (現在價值 7500 萬美元) 。

該地址 (0xddbd2b9…121a) 在創世時獲得了 1 萬個 ETH,沒過幾天這位未知用戶就把 ETH 全部轉到了 Kraken,或許是在出售這些 ETH,或提供流動性。然後該地址又在 10 天後收到了一筆 8 萬多 ETH 的轉賬,後來又陸陸續續分批轉移出 (部分流向了交易所) ,剩下約 4 萬個 ETH。該地址自 2015 年 10 月以來,余額就再未變化過。

而該地址收到的 8 萬個 ETH,其實最終還是來自於上述的這個 EthDev 的。所以一個比較合理的猜測是,這位用戶 (機構) 除了參與創世之外,還和以太坊基金會有較深的關聯,或許是某個開發者、某個以太坊基金會的內部地址、某個早期投資機構等。

網路中對於該地址的信息極少,不過在 Etherscan 的 開發者文檔 中,使用了該地址作為演示,這也許並不是一個巧合。

『肆』 以太坊中的 Gas:關於交易費用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要了解以太坊網路,首先需要理解「Gas」這個術語。以太坊網路上的計算單位類似於汽車需要汽油來運行,Gas 是以太坊網路上的汽油,用於支付計算和交易費用。Gas 與任何其他數量一樣,也有自己的單位,比如以太幣(Ether 或 ETH)。

在倫敦升級前的以太坊中,計算費用通過一個簡單的公式計算:Gas 費用 = Gas 花費 * Gas 價格。Gas 價格以 Gwei 計價,Gwei 是以太幣的計價單位,代表 Giga-Wei,等於 1,000,000,000 wei。智能合約在被編譯為 OPCODES 之前,每個 OPCODE 都有自己的 Gas 成本。合約中特定函數的 Gas 成本是所有 OPCODES 成本之和。因此,Gas 費用 = Gas 花費 * Gas 價格。

在倫敦升級後,以太坊網路對單個區塊允許的最大氣體量有限制,即區塊氣體限制。這是為了確保每個塊都保持在合理的計算成本范圍內。同時,引入了基本費用和小費的概念。基本費用是讓交易包含在區塊中所需的最低金額,它由網路根據對塊空間的需求量計算得出,並在每次區塊中銷毀,以抵消 ETH 的發行。小費用來補償礦工執行和傳播用戶交易,大多數錢包會自動設置此設置,但也可以手動更改。較高的小費交易通常被優先考慮。

此外,倫敦升級帶來了可變塊大小的功能,每個區塊的目標氣體限制為 1500 萬氣體,但大小可以根據網路需求變化,最高可達 3000 萬氣體。通過調整區塊大小和基本費用,網路通常在 1500 萬氣體時達到平衡。

Gas 成本對於以太坊網路的安全至關重要。通過強制為網路上的每個計算付費,防止不良行為者向網路發送垃圾郵件。交易的 Gas 限制限制了交易可能需要的處理,防止智能合約中的意外或惡意無限循環,導致所有以太坊節點無限期地卡住。

了解 Gas 是理解以太坊交易費用的關鍵。通過閱讀更多關於 Gas 及其代碼實現的信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主題。以下是相關資源:以太坊氣體解釋、倫敦升級和智能合約中的氣體優化。

『伍』 這 5 種潛力幣種可能會在本周末看到價格上漲

要想在投資領域取得成功,關鍵在於理念。投資的領域永遠在學習中,有些人雖然努力,卻可能走彎路,而有些人初次嘗試就能取得成功。投資理念是決定結果的關鍵要素,它要求高度的自我負責。盡管別人可能暫時幫你,但長期成功需要你的自主思考和行動。

市場正處在復甦與下跌的搖擺之中,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過去 24 小時內,總市值下降了 3%,降至 2.3 萬億美元。比特幣 (BTC)、以太坊 (ETH) 和索拉納 (SOL) 等主要代幣都隨之下跌。然而,周末帶來了市場反彈的可能,這已經成為了近幾周市場的趨勢。接下來的周末,以下五種加密貨幣可能會看到價格上漲,它們不僅具有短期增長潛力,還展現出了良好的長期前景。

1. Arweave (AR) - AR 的表現強勁,過去 24 小時內上漲了 13%,達到 49.26 美元。在過去一周內,它也上漲了 17%,但上個月下降了 19%。其指標顯示正處於重大突破階段,相對強弱指數接近 70,表明勢頭非常強勁。30 天移動平均線高於 200 天移動平均線,這表明 Arweave 仍然有上漲的空間。作為去中心化的信息存儲網路,Arweave 通過其新穎的架構、blockweave 結構以及訪問證明共識機制和「blockshadowing」,提供了一種比其他平台更具有擴展性的信息存儲方式。

2. Avalanche(AVAX) - AVAX 在過去 24 小時內是少數幾個價格上漲的代幣之一。104.74 美元的當前價格,意味著過去 24 小時上漲了 1.7%,過去一小時上漲了 2.3%。盡管過去 14 天下跌了 3%,但過去一周它上漲了 21%。Avalanche 的指標表明它正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其 30 天移動平均線在 200 天上方,顯示出穩定增長的趨勢。其鎖定的總價值從 10 月初的略低於 40 億美元增至今天的 114 億美元,增長了約 200%。Avalanche 的未來增長得益於其 2 億美元的開發基金和來自 Polychain Capital 和三箭資本的 2.3 億美元投資。

3. 物聯網(IOTA) - IOTA 在過去 24 小時內上漲了 3.9%,達到 1.18 美元。過去一小時上漲了 1.4%,過去一周上漲了 2%。然而,IOTA 在兩周內下跌了 21%,在一個月內下跌了 14%。IOTA 的指標顯示出市場可能正在醞釀反彈,RSI 快速上升至 60,其 30 天均值在昨天超過了 200 天。自 11 月 16 日該平台推出 Staking 後,市場對 IOTA 重新產生了興趣,尤其是來自亞洲風險投資公司對 Iota 於 12 月初推出的多鏈智能合約網路 Assembly 的 1 億美元投資,為 IOTA 的未來增長提供了支持。

4. 比特幣(BTC) - BTC 在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了 3.5%,至 47,046 美元。在過去 14 天內,它下跌了 16%,在過去一個月內下跌了 22%。BTC 的技術指標表明反彈時機已成熟,相對強弱指數接近 30,表明明顯超賣,而 30 天移動平均線可能已達到再次上升至 200 天移動平均線的點。作為加密貨幣市場周期中的關鍵角色,BTC 上漲通常預示著整個市場的復甦。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對 BTC 的興趣持續增加,尤其是與 NYDIG 和 Alkali 合作的 STAR 金融銀行以及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為其客戶提供比特幣交易服務。

5. 以太坊(ETH) - ETH 在過去 24 小時內也下跌了 3.5%,至 3,900 美元。在過去一周內下跌了 6%,在過去兩周內下跌了 14%。ETH 的指標類似於 BTC,RSI 目前低於 30,表明嚴重超賣,而 30 天移動平均線高於 200 天移動平均線,但似乎正在下跌。然而,ETH 在過去一個小時內小幅上漲了 0.3%,這可能預示著 30 天平均值的再次上漲。與 BTC 類似,以太坊在智能合約功能方面佔主導地位,占鎖定的總價值的 1600 億美元,占 DeFi 行業的 65%。以太坊也在積極為明年過渡到股權證明而努力,包括在 8 月推出的倫敦升級和費用燃燒機制,這使其成為通貨緊縮的加密貨幣,有望加速向以太坊 2.0 的轉變。

在投資領域,持續學習和深入研究市場趨勢是關鍵。通過關注以上五種加密貨幣的動態,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如果您對投資領域感興趣,歡迎加入我們的社區,獲取更多高質量的前沿資訊和項目信息,共同探索更多投資機會。

『陸』 倫敦分叉在即,以太坊離「加密一哥」還有多遠

近日,以太幾乎連續兩周走出連陽的輝煌形態,這著實為沉寂的市場添上了一把大火。究其原因,BTC與亞馬遜的曖昧糾纏似乎僅僅是整個行情的導火線,而倫敦分叉和EIP1559或許才是驅動以太忘我上漲的內核動力。


談及分叉,不少幣民開始翹首以盼,是不是ETH要生出ETCplus了?或者乾脆在以太鏈上囤U吧,說不定分叉以後就各鏈一個,豈不是直接翻倍。


幣民腦洞之大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但ETH要生出ETCplus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倫敦分叉EIP1559激發的對立矛盾愈演愈烈,社區內部存在著不少分歧與僵持。但以太坊網路預計在8月5號就能達到12,965,000區塊高度,而目前反對派還沒有重大舉動,飛出黑天鵝的概率似乎已經微乎其微?


同時筆者認為1559提案是ETH從POW走向POS共識的壓力測試,還將會是以太坊登上「加密一哥」的重要奠基。那麼,分叉和EIP1559究竟是什麼,這對以太坊網路和ETH價格又會有什麼影響,本文將會從這一次倫敦分叉簡單說起。


硬分叉與軟分叉


比特幣劈腿事件過去了近3年,主流幣圈的精力也更多地集中於生態應用層面,硬分叉和軟分叉的輝煌已經不敵昔日。但作為曾經風靡圈內的兩個概念,硬分叉和軟分叉究竟是什麼呢?這有個最抽象簡單的解釋就是:硬分叉意味著新舊版本軟體已經無法兼容,二者開始各自記賬和各自建立生態,新舊兩派分道揚鑣並建立起兩條不同的區塊鏈;軟分叉則更加溫和,新版本在舊版本的基礎上建立了更嚴格的規則,但舊版本依舊對其兼容,二者仍可共存於一條鏈上而無需對立。


當然,也可以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作比方:分叉就好比環境變化,而軟體設施就好比人們的衣著。那麼軟分叉就代表氣溫升高,人們可以繼續穿著原來的棉大衣,只不過需要薅出裡面的棉花,而且新產生的衣服也無法變回原來的大衣。而硬分叉就代表陸地變海洋,人們的棉衣已經不再可用,而是需要換成聚脂泳衣。


如果非要從最廣大的普通幣民來考慮,一般軟分叉只是升級迭代部分功能,而硬分叉需要切換成另一條主網鏈,同時也意味著你能映射到等數量的新幣,例如ETC、BCH和BSV。


其中以太經典ETC便是ETH的首個硬分叉項目,而在當時差點給以太坊帶來致命性打擊。2016年6月份,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的眾籌平台The DAO被黑客擄走價值5000萬美金的ETH,當時社區投票表決在1,920,000區塊進行硬分叉並回滾所有交易。而反對派認為這種做法違背了區塊鏈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精神,以至於部分礦工仍堅持在原鏈上挖礦,形成了一條不接受回滾的以太經典鏈。


倫敦分叉與EIP1559


倫敦分叉是以太坊繼柏林分叉和伊斯坦布爾分叉之後的又一次升級,其中柏林分叉已經平穩運行,因為它主要是優化以太坊主網性能,對各方的利益影響都不大。而倫敦分叉則直接導致礦工們拉幫結派,因為EIP1559將可能直接導致礦工無礦可挖。


1559提案主要是優化平抑gas的波動,防止以太坊交易者盲目「內卷」,根據網路和區塊狀態為每一筆交易設定參考性的基礎費用。而在EIP1559之前,用戶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在錢包里選擇慢、中、快三種gas費,同時為了提升速度,不少用戶開始盲目加價,這就直接導致gas費相當於一個沒有任何參考的拍賣會,參拍者進行著無腦抬價的活動。


如果只是設置固定費用,或許社區反映還不會這么劇烈,EIP1559同時規定這個基礎費用收到的ETH將被直接銷毀。這意味著,如果交易者不給超出基礎費用的小費,礦工將無法獲得任何收入,尤其是交易冷清的時候。


1559支持者大多是生態層面的參與者,因為該提案可以優化用戶體驗,減少盲目支付和手續費操縱。同時手續費一大部分被銷毀,也是對通脹模式做了動態調整,或將有利於網路的長期發展。


而1559反對者則應該是礦工了,因為他們直接面臨著收益降低的問題。除了收益問題以外,1559給小費的模式依然可以存在惡性「內卷」,這意味著用戶並不能實質性降低費用,而是相當於主網向礦工收稅。


目前很多人是認為分叉新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因為V神還有生態站隊都是在1559這邊,但以Flexpool和Spark Pool為代表的反對算力已經高達60%,這足夠自建一條不含EIP1559的以太新鏈。那麼不惜嚴重損害礦工短時利益的1559提案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或許這和未來即將登場的ETH2.0及POS有著重大關聯。


倫敦分叉助力POS

根據ETH開發社區的相關消息,ETH2.0已經敲定了完全過渡到權益證明挖礦(PoS)的相關規范,這被認為是區塊鏈能源消耗問題的解決方案,因為這將直接導致以太坊的能源消耗為原有的萬分之一。


而倫敦分叉和EIP1559似乎是POW過渡到POS的重要壓力測試,通過這次壓力測試,引導重要生態和社區逐步往POS改革,同時利用市場行為逐步清退原有的POW挖礦,這為ETH2.0及POS的真正到來和落地掃清了一定的障礙。


而針對這一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市場在5月初通過ETC的走勢得以表達。這是因為以太坊一旦過度到POS時代,礦工認為將手中的顯卡機器拿去挖ETC能獲得更大的收益,於是市場率先反應,出現了這么一場讓普通人看不懂的大暴漲。


推開社區矛盾不談,POS演算法對幣價勢必具有更深遠的影響。因為POW首先要求礦工進行大量的前期投資,而這些投資還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壓縮利潤,以至於不得不進行持續性的再投資。這導致大部分礦工不得不充當賣家賣出手中的幣,以至於最終挖出來的幣被分配到二級市場,而不是積累到礦工的資產負債表。


POW礦工不得不賣幣以維持經營,而POS則全然不同,因為一旦礦工將一定數量的幣投入到了質押系統,在一個總量相對恆定的ETH系統中,礦工們相當於擁有了相對永久化的收益權,同時新產生的ETH還可以直接投入礦池,無需分配到二級市場。


因此,在POS系統中,礦工們已經將一塊蛋糕瓜分,而將這塊蛋糕做大會是他們的利益共同驅動。換言之,質押、拉盤和享受高分紅將會是未來POS礦工的三大標准動作。


以太坊的「加密一哥」指日可待


從1559提案到POS,市場一致認可降費提速的重要性,當前的區塊容量和速度直接抑制了幣價的上漲,這是因為當ETH幣價上漲之時,手續費也隨之水漲船高,這讓廣大的交易者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也抑制了生態的建設,導致了大量生態溢出,進而也抑制ETH的需求並打壓其價格。


似乎ETH的價格已經在完全競爭市場下形成了一個動態均衡,只要價格一漲就會抑制需求,進而壓低價格。而打破這一格局的重要舉措便是降費提速,於是EIP1559和後續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就肩負了這個使命。


此外,POS共識讓廣大礦工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他們不再依靠晶元等硬體來相互競爭,而是通過質押來確定份額,為增加算力只能不斷地從市場買幣。等到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之後,拉高ETH的價格或將是他們不謀而合的舉動,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做大蛋糕。


不難想像,在POS和ETH2.0完全落地的時候,速度緩慢、價格高昂的比特幣將會立即處於加密貨幣的劣勢,甚至逐步落後於使用POS共識機制的其他項目。


而憑借著優良技術和蓬勃生態的以太坊,無論是在市值還是共識上都勢必成為加密領域的「一哥」。而這,也讓我們拭目以待。

『柒』 以太倫敦升級後,AITD靠什麼完成逆襲

眾所周知,由於目前以太坊是全球第一大超級公鏈,各種區塊鏈應用,特別是defi應用基本都是基於以太坊公鏈開發的,導致以太坊網路擁堵不堪,如果把以太坊比做一條高速公路的話,那麼搭載期間的各種defi應用就是行駛在其中的 汽車 ,隨著駛入以太這條高速公路的 汽車 越來越多,必然導致交通擁堵,以及油耗的攀升和通過的時間變得更長,這就相當於在以太上完成一筆交易所花的時間拉長了和礦工費和gas費升高了!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以太坊技術開發人員也是不斷進行系統升級,這不,最近備受矚目的以太坊倫敦升級完成,倫敦升級涉及眾多提案,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EIP-1559。該提案引入銷毀機制,讓鏈上費用更合理,同時也一定程度緩解了以太坊的通脹,截至8月6日20:33,已經有4696ETH被銷毀,銷毀速度大約是3.26ETH/分鍾。按照當前速度,預計每年將有170萬ETH被銷毀,價值約為47億美元。

那麼這次升級後,真的就能徹底解決以太坊網路的擁堵和高昂的交易手續費和gas費了嘛?我們以大家所熟悉的方式做個比方,就好比打開一個網路的速度,最主要依靠的就是數據交換(tps)的速度,而tps取決於三個方面,一個是埠的傳播速度,一個是介面的接收速度,另外一個就是傳輸中介的速度;目前造成以太坊網路擁堵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數據擁堵造成的,也就是其埠的數據擁堵,如果把以太坊比做一個數據池子的話,而其中的水已近處於滿載狀態,而倫敦升級好比給這個池子開了個小口,放水!能否讓水位下降取決於進水量與出水量的正負差,而這個就很好理解,一個是以太坊自身的交易量數據,另外就是搭載期間的defi項目的交易量數據;在引入EIP1559之後,用戶在鏈上發生交互產生的費用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費(需要銷毀),另一部分是付給礦工的小費(不銷毀)。基礎費根據網路動態調整,一般不需用戶調整。用戶調整的是支付給礦工的小費。當網路越活越,用戶支付的基礎費越高,銷毀的越多,導致一段時間內看起來是「通縮」的。但是長期來看,如果以太坊不轉為POS機制,比起當前每年增發的400-600萬ETH,現在的銷毀量恐怕並不足以使ETH通縮。而已目前defi的火熱程度,產生的數據量完全不亞於2018年底幣圈牛市階段,而越來越多的defi項目的落地生根,必將引發新一輪的網路擁堵。

雖然此次升級在一段時間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乙太網的擁堵,以及引入通縮概念使得以太坊更具稀缺性,但是其想降低gas費和交易費的目標短期內並沒有實現!那麼,此次升級之後,眾多的商用公鏈是否還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去拓展其實並不取決於以太坊網路的升級,而是在公鏈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誰能帶給世人更好更快更實用的體驗,以及實實在在的利益共享機制,才是這些公鏈能否崛起的關鍵因素;區塊鏈技術之所以得以快速發展,不斷壯大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去中心化思潮的共鳴以及利益分配機制的公平公開和共建共享!

那麼,在眾多公鏈中,AITD到底依靠什麼來完成逆襲?實現最初的夢想,改變未來全球資產通兌方式,讓價值傳遞全球,讓金融普惠萬家!首先是互聯網技術的後發優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後發優勢逐漸體現出來,就拿數據交換速度(TPS)來說,比特幣的TPS只有7,以太坊可能稍微好一點,TPS大約在10-20,EOS可以將TPS做到100萬,而AITD能將TPS做到每秒百兆級別;第二:目前AITD還屬於發展初期,任何新的機會一定是參與的越早,其獲得利益或者說未來的收益一定是越大的,就好比十年前參與比特幣挖礦和現在參與比特幣挖礦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了;現在參與AITD就相當於十年前參與比特幣一個道理,由於其廣闊的應用場景和技術實力的支撐,必將不斷吸引優質的項目參與!第三,更多生態應用的搭建,使得AITD相較於其他公鏈而言,對廣大的普通用戶極其具有吸引力,AITD構建了豐富的社區交流體系和社區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共識家園豐富的文娛休閑文化基礎設施,讓AITD的每一個參與者都能隨時隨地了解AITD,參與AITD的建設,並且公正公平的享受AITD的發展成果!

所有偉大的夢想源於強大的實力所決定的,站在實力的角度出發,AITD完全具備從眾多公鏈項目中脫穎而出的基礎!

『捌』 Web3系列教程之入門篇---2:什麼是Gas

理解以太坊網路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Gas」。Gas就像是汽車所需的汽油,為以太坊提供運行所需的能量。在交易時,用戶需要支付一筆交易費用,也就是所謂的Gas費用。

當以太坊網路進行升級,如2021年8月的倫敦升級時,交易費用的計算方式和Gas的運作方式也有所變化。因此,本教程將分為兩個部分,前部分易於理解,後部分提供升級的動力。

在倫敦升級前,交易費用的計算是基於簡單的公式:Gas費用 = Gas使用的數量 × Gas價格。Gas價格以gwei為單位,1Gwei等於0.000000001ETH。

例如,如果Alice想向Bob支付1ETH,交易的Gas成本為21,000Gas,假設Gas價格為200Gwei,那麼Gas費用為4,200,000Gwei,即0.0042ETH。這筆費用會被礦工從包含Alice交易的區塊中獲得。

用戶可以使用錢包如Metamask,根據當前網路條件為要執行的交易提供合理的Gas價格估算。

在執行交易時,每個智能合約被編譯成位元組碼,然後在以太坊虛擬機上運行。這個過程涉及到一系列操作,稱為OPCODES。每個OPCODE都有固定的Gas成本。這些成本相加,構成了智能合約執行所需的總Gas費用。

為了確保每個區塊的計算成本不超過允許范圍,以太坊網路對單個區塊中的最大Gas量施加了限制。這確保了節點不會由於計算復雜性的增加而與網路的其他部分脫節。

在倫敦升級後,每個區塊都會設置基本Gas費用,這是包含交易的每單位Gas的最低價格。這個價格由網路根據對塊空間的需求本地計算,這些基本費用將被銷毀,以減少ETH的供應量並達到平衡。此外,引入了小費的概念,用於補償礦工執行和傳播用戶交易。錢包會自動設置小費,但用戶可以選擇手動設置。

升級後的Gas費用計算公式為:Gas費用 = Gas使用的數量 × (基本費用 + 小費)。

在倫敦升級之前,所有區塊的區塊Gas限制是恆定的,為15MGas。然而,倫敦升級引入了可變塊大小,每個區塊有一個15MGas的目標Gas限制,但大小可以根據網路需求增加或減少,最高可達30MGas。平均而言,網路通過修改區塊大小和基本費用達到了1500萬左右的平衡。

以太坊的目標是成為一個高度安全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執行智能合約。然而,高昂的Gas費用是一個熱門話題。因此,正在進行多項工作來降低Gas費用和改善用戶體驗,包括以太坊2.0升級和第2層擴展。

最後,推薦使用以下資源獲取更多關於Gas的詳細信息:[1] GitHub上的EVM操作碼列表[2] 有關Gas的YouTube視頻[3] 倫敦升級的官方文檔[4] 智能合約中的Gas優化[5] 更多關於第2層擴展的信息。

『玖』 eth2022年還能挖嗎

不能了,宣布退出改變ETH 1.0現行主網費用的EIP-1559提案尤其受關注,因為客觀上,這一更新將為無限發行的ETH帶來通縮效果。 EIP-1559提案將改進現有的手續費機制,用戶支付的基礎費用將不再被礦工收入囊中,而是被銷毀,這客觀上帶來了ETH的通縮效果;EIP-3529提案支持合約部署者主動清理合約,獲得Gas退款,這將減少網路擁堵,提升網路的穩定性;此外,EIP-3541將拒絕以0xEF位元組開頭的新地址,為以後的升級奠定基礎;EIP-3554提案則將難度炸彈延遲至 2021 年 12 月,2020退出。
拓展資料
1.以太坊「倫敦升級」既是對現行以太坊1.0網路存在的高費用、常擁堵等痛點過渡解決方案,也為未來以太坊升級到2.0做准備。以太坊1.0與2.0的合並將標志著PoW挖礦的終結,合並的上限時間不早於難度炸彈的開啟,但不晚於分片階段的開啟。現有的官方信息渠道顯示,難度炸彈將於今年12月開啟,分片階段將於明年年中開啟。因此,在一切計劃如期實施的前提下,PoW機制將在2022年上半年退出歷史舞台。從2015年開始研究以太坊向POS的轉換,並在2018年正式提出了2.0計劃。後來,進展非常緩慢。直到2020年各種defi項目的爆發,產業鏈上的天然氣成本從20-30gwei一度上升到500gwei以上。鏈條上的生態體驗非常差。最後,他不得不在2020年底0升級(階段0)啟動eth2。由於eth2.0已經被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有很多關於升級周期的分析文章。
2.一般認為升級大約需要2-3年的時間,因為POS和POW雙鏈會平行半年到一年來測試POS是否真的安全可靠。雙鏈在2022-2023年之前不會合並,以完全結束POW,保留POS。 然而,公告的突然加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其是礦商的意料。畢竟,持有硬幣和采礦機的人的心態是不同的。礦工對POS非常敏感,根據spark昨天發布的公告,要求以太坊官員再次澄清升級預期。甚至不要發送簡短的句子給非核心開發者,這會導致許多誤解。 人們總是認為eth20升級在技術上是非常復雜和巨大的,但現在我的解釋是,每個人都高估了升級的復雜性。我猜官方團隊已經基本掌握了核心要點。畢竟,ETH並不是第一隻吃POS共識的螃蟹。有許多例子可供參考。在過去,升級的進程是緩慢的。事實上,當局一直在遷就和照顧礦工的利益。他們直到去年才開始升級,然後含糊地宣布了升級計劃和時間表。今年,情況不對。其他家庭生態鏈發展迅速,如火如荼,手續費低,交易速度快,使用體驗普遍不佳

熱點內容
botvs比特幣量化平台 發布:2025-04-10 15:17:59 瀏覽:173
區塊鏈汽車供應鏈平台 發布:2025-04-10 15:17:17 瀏覽:235
區塊鏈比特米前景 發布:2025-04-10 15:15:30 瀏覽:442
買二手房去行政中心抵押 發布:2025-04-10 15:03:31 瀏覽:560
挖礦熱錢包冷錢包 發布:2025-04-10 15:02:04 瀏覽:977
抖音虛擬人物元宇宙 發布:2025-04-10 14:41:07 瀏覽:486
區塊鏈投資5400 發布:2025-04-10 14:18:58 瀏覽:34
宇宙第一元素真相 發布:2025-04-10 14:18:55 瀏覽:984
比特幣產生時產 發布:2025-04-10 14:02:19 瀏覽:749
濟南長途客運中心去泰安站 發布:2025-04-10 13:46:12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