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cex美元購入usdt

cex美元購入usdt

發布時間: 2025-03-24 16:44:40

Ⅰ Dex去中心化交易,專注數字資產長尾市場

傳統商業市場中,20%的產品帶來了80%的銷量和100%的利潤。這是所謂的2/8法則,但長尾理論打破了傳統的2/8原則。長尾效應催生了新的長尾市場,在小眾市場中,消費者個性化需要得以滿足,新的市場規則正在建立。產品數量越來越多,用戶可選擇的增加,將用戶的需求釋放,長尾的產品銷量占據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長尾市場的價值出現了。

隨時消費者選擇的增多,同時營銷手段的增加,之前根本買不到的商品,消費者也可以選擇,大熱門的商品並不是消費者唯一的選擇。這就導致出現了長尾市場。

在如今,長尾市場在任何行業中隨處可見,不管是數字產業市場,還是實體產業市場都出現了長尾市場,用戶的選擇不再只是熱門商品,還有那些無限的長尾商品。

本文討論的DEX真正的閃光點是在於為數字資產提供了一個長尾市場。

從業務視角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簡單,它 只需要承擔 主要的 資產託管、撮合交易及資產清算 。而 不需要承擔 像中心化交易所所需要承擔的非交易的功能像 賬戶體系、KYC、法幣兌換 等。用戶在區塊鏈上的賬戶公鑰就是身份,不需向交易所注冊個人信息因此就不存在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也不需要KYC。與中心化交易所最大不同在於,所有的這一切都 通過開源智能合約 來實現, 將資產託管、撮合交易、資產清算都放在區塊鏈上。智能合約 解決了中心化交易所人為因素產生的內部運營風險、商業道德風險、資產盜用等嚴重影響用戶資產安全的風險。用戶的託管資產可以自由轉移無需任何人審批,安全上得到了足夠的保障。由於用戶的賬戶密鑰是控制在自己手中,黑客攻擊的成功取決於個人賬戶的安全意識和習慣。

選擇合約大陸底層技術框架解決的問題:

1,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切資產和交易操作是以區塊鏈鏈上撮合交易的,因此既時上就 受到區塊鏈本身的確認速度的影響 ,在目前以太坊上交易確認大約需要幾十秒的時間,這對 用戶體驗而言並不友好。但是合約大陸的對交易鏈進行優化, 上面只能部署金融和衍生產品,他的撮合是在鏈上用智能合約做的錢包點對點的集中競價撮合,是一種完全去中心化的方式,如果大家直接和對鏈讀寫數據,撮合速度高於3000tps 。所以體驗上完全上已經完全跟中心化交易所一樣。

2, 交易成本 也會 受到區塊鏈本身交易費用的影響 ,因此對於 小額交易而言交易成本會變得很高 。合約大陸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平台幣相當於交易的燃料費,不像以太坊的gas費用,他是一種非常便宜的交易燃料目前每交易一筆需要0.03左右的CLC大約不到2厘錢,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3,由於區塊鏈網路交易處理性能低下,並 不能處理大並發的實時交易 ,所以在 交易量和交易深度上遠遠不如中心化交易所 ,流動性上有所受限。交易本質上他並不是一個技術層面上的東西, 它包括的是技術安全,資金安全,還有周邊衍生服務的一個整體的提供,這是從我的角度上來看 ,我覺得要這么幾點,符合了他才是一個爆發性的一個技術。合約大陸呢,就是這么幾個技術的一個核心節點,因為他可以跨btc,eth,usdt,解決了交易的過程中呢,核心的流量頭部交易對流量的問題,頭部流量大概是佔到80%,甚至90%以上,那麼其他的通證的交易的流量的其實非常非常小的。所以這類的交易技術因為不能垮鏈,實際上來說它是沒有盈利能力的。如何解決流動性的問題,合約大陸其實一個 去中心化的一個金融平台,就是今年火的defi, 他其實解決了很多的一些多鏈資產的一個抵押質押,包括一些復雜的一些金融衍生合約的商業需求。有一個完善的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的生態,因為支持多鏈,他就可以提供更廣泛的一個期權類產品的一個場外市場的交易跟一個這個這個商業的一個流轉。所以合約大陸是其他金融類dapp的首要選擇,引來了豐富的外部流量,在這個生態下共同促進生長。

4,當然也有真正的劣勢, 用戶本身需要對賬戶公私鑰有足夠的安全操作知識 才能保障足夠安全,否則賬號遺失、被盜也是會經常發生的。這個不能僅僅通過技術,產品避免,必須通過在使用產品前的教育和培訓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為方便閱讀,以下名詞將用英文代替。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

CEX:中心化交易所

區塊鏈最明顯的用途之一,就是可以進行無需許可、非保管資產性的交易。通常來說實現這一用途的方式是通過「分散交換」或者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雖然有許多的DEX不斷涌現出來,但是和大多數CEX相比,使用DEX的人還只是少數。(光是幣安就能頂上四個主要DEX交易量的1000倍,這四個主要的DEX為Uniswap,Kyber,0x,contractland)。

如果去中心化交易所真的是未來的趨勢的話,為什麼數據會那麼難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

作者的假設是,DEX的市場其實比人們預想的要小的多。DEX正真的閃光點是在於為數字資產提供了一個長尾市場。

因為在其他時候,大多數人們更喜歡在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人們更願意選擇方便快捷的服務) 而所謂的數字資產長尾市場應該在於:中心化交易所不支持的代幣或者是市場。

不支持的代幣要麼太小,要麼風險太大,或者是極具競爭性的交易所代幣。

太小指的是低於一定交易量閾值的代幣,泛指那些成交量低迷的代幣。

高風險指的是不存在高度監管,具有很高風險的代幣。

競爭性指的是那些不同交易所發行的代幣,他們的利益是沖突的。

舉一個滿足上述三個特點的代幣,就是Bitfinex發行的LEO。

唯一支持LEO的CEX就是Bitfinex自己,而他們本身就是代幣的發行方。LEO在剛上線的時候,成交量非常低迷(每天的交易量大概只有500萬美元左右)。

在監管政策上,LEO不支持美國的投資者購買(Bitfinex可以隨時更改白皮書或者是每月回購LEO的比例,即使這樣的可能性不大,但這也使LEO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同時LEO和其他交易所的平台幣是處於一種競爭關系,沒有一家CEX願意把自己發行的代幣放在其他CEX上生成一個交易對,因為你無法知曉他們在自己的中心化體系中,是否利用不存在的硬幣進行惡意操作。所以美國投資者想要獲得LEO的話只能通過兩種途徑,OTC或者是DEX。

不支持的市場要麼是新的交易對(例如早期的ETH),要麼是在一個新的交易場景中(例如游戲或者應用程序,像是積分,游戲裝備,虛擬寵物等)。

這些市場和那些CEX所不願支持的代幣,就價值層面來進行比較的話,前期可能會顯得微不足道。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市場假如能夠服務或滿足大多人需求的話,將會變得舉足輕重。(我們舉個現實的例子,例如初期的以太坊並沒有太大的法幣價值體現,正真的法幣價值爆發點是在ICO)。

DEX為投機者們提供了一些比較與眾不同的服務:更加豐富的數字資產種類和更多的市場。

按道理來說,它們並不需和主流的老牌CEX競爭。那些新興的CEX才是它們的競爭對象。因為新興的CEX才可能在更多(幣種的)市場上與DEX競爭,但這些CEX可能會處於一個弱勢。

因為交易者們在面對這些具有高度風險的代幣和市場的時候,他們更想利用非保管性交易來保證自己數字資產的安全性。 因此,去中心化交易所未來的成功,是和數字資產長尾市場未來的成功息息相關的。(長尾市場的尾巴需要足夠的長)。

如果你想像一個由比特幣占據主導市場的未來,那麼人們能夠使用帶有權益和功能的令牌將會變得少之又少, DEX的存在將會變的並不重要。(根據之前的文上所述,大多數人們更喜歡在CEX上進行主流代幣的交易)

但是如果你想像一個擁有數百萬種不同令牌的未來,很多人都會使用不同的代幣去獲得不同的服務和權益。就算這些令牌的市場都只存在於市場的長尾之中,那麼去DEX就已經非常的成功了。

而且我們完全無法排除DEX成為主流的一種可能性:

1. 如果DEX的交易深度和流動性超過CEX。

2. 監管的壓力迫使中心化交易所遷移到DEX(參考幣安)。

3. 在DEX之外的創新,創造巨大的本地加密用戶基礎。

例如,基於web3的應用程序,DEX完全可以作為游戲和應用程序中一個便捷的交換介面。(去除DEX作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個概念,「DEX」的本意是分散式交換。小巧的分散式交換介面/插件將會取代去中心化平台的存在。在此它更像一個便於價值交換的快捷工具而不是平台。

就我身邊聽到的一些關於DEX所最常見的論點是(按人們所提及的頻率來進行排序):

1.非保管性交易,用戶的資金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減少被黑客攻擊的風險,項目方卷錢跑路)。

2.匿名(提供秘密交易的工具==>避稅,實現資本外逃)。

3.更寬泛的代幣市場。

但我敢打賭決定DEX未來的重要因素,以上這三點應該倒過來說。

寬泛的市場是最為重要的,其次是被作為資本外逃的工具,最後的保證交易的安全性是少數人才關心的事。

我想很多人不會同意這個觀點,你覺得呢?

關於LEO:

事實上LEO已經在OKEX,GATE,ZB等主流CEX上線。作為一代梟雄的穩定幣USDT,背後的Bitfinex也上線了USDC,USDK等交易幣種。所以是曾經王者開始衰敗,還是他們組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呢?

為什麼做長尾市場的不能是CEX:

大多數的項目方其實並不願意和CEX合作,因為他們無法完全信任CEX,也無法防止他們作惡。加之CEX上幣假如越來越沒有底線的話,無論是用戶還是市場,都將淪為投機的工具,這將是一連串連鎖效應。

分散交換更適合作為一個小型的介面,例如著名團隊JUST做出的P3D,分散式交換更像一個轉換P3D和ETH價值的插件。也就是作者對DEX未來提出的假設之一,作為應用程序的零部件。

而0X、Uniswap這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則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幣種市場的交易深度,不僅限於單一幣種的交換場景。用平台形容更為合適。無論是分散式交換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他們都能夠為用戶提供資金安全保障。

長尾市場並不好做:

困難之處是在於如何連接長尾市場。比方涉及到一些需要跨鏈交互的市場,那麼需要的人工成本將是非常高昂的。

假如出現一種分布式商業的架構體系,或者是一類全新的交易撮合演算法,那麼就是完全顛覆現有的中心化商業模式,這就更像是一個嶄新的人類社會文明。還有一些DEX為了合規,擁抱監管(例如鯨交所,他們的用戶就涉及到了KYC問題),那麼這種DEX就很難成為漏稅、資本外逃的工具。

技術和市場是處於並行的一個狀態,而中心化的效率大大超過了去中心化,並且安全永遠只是少數人的需求,也是DEX最容易實現的點。如何設計自驅的DEX接入長尾市場可能是個不錯的方向。

參考資料: https://tonysheng.substack.com/p/niche-markets-most-likely-driver

Ⅱ ECEX交易所的永續合約是什麼

永續合約,顧名思義,這些合約沒有到期日。 使用永續合約做多或做空的交易者,可以無限期持有頭寸,除非合約爆倉,這意味著他們遭受的虧損不會超過初始保證金。ECEX易合約交易所上線初期,便主打USDT永續合約,用首創保本對沖型交易模式的雙倉合約交易,提升了資金利用率。

Ⅲ Coinbase上市「向左」 Binance上鏈「向右」


Coinbase的上市計劃從3月底推遲到了4月,但這並不影響IPO正在成為加密資產交易類企業選擇的資本運作方式。僅在3月,又有兩家平台透露了擬上市納斯達克的心願。


比特幣價格上漲帶來「出圈」效應,對於加密資產交易平台來說,上市獲得主流金融市場的青睞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被Coinbase視作勁敵的Binance幣安,並未對上市表現出心動。這家信奉去中心化金融的平台,依然將戰略重點放在發展公鏈、拓展DeFi市場上,將「開放」視作未來金融市場的彼岸。


Coinbase清教徒式地謹守著美國的金融監管規則,贏來了IPO的機會。Binance幣安應對加密資產市場選擇了分而治之——CEX業務全球布點,在有規則的地方爭取牌照;DEX業務鏈上開展,幣安智能鏈BSC對標以太坊, 探索 開放式金融。


Coinbase作為合規的代表性平台,成了加密資產交易平台的上市風向標。Binance幣安則更加區塊鏈原生態,向加密資產交易所行業示範另一種發展路徑。


三月即將結束,兩大超級玩家將加密資產交易所業態帶向了不同的方向,也變革著全球交易所市場的格局。




Coinbase估值千億美元 視幣安為勁敵

3月21日,彭博社消息稱,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直接上市計劃將推遲至4月,原計劃是3月底在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計劃的推遲並未影響市場對Coinbase估值的看好。


此前的3月17日,Coinbase披露,根據A類股在一季度的非公開交易加權交易價格343.58美元計算,最近的私募市場對其的估值約為680億美元,較去年第三季度的估值增長近12倍。


而如果按照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S-1表格上的股票發行數量合計,即將Coinbase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B類普通股及計劃公開IPO的A類普通股加在一起,300836880股已經讓其在私募市場上的市值達1157多億美元。


高估值下的Coinbase有其營收支撐。根據S-1表格披露,其2020年營收約為13億美金,2019年為5.3億;2020年利潤約為3.2億美金,2019年則產生了3040萬美金的虧損。


這樣的營收和估值,不免讓人拿來對比另外三家知名加密資產交易平台幣安、火幣和OKEx。而令Coinbase最為警惕的莫過於幣安,它在S-1表格中提到:我們還與許多隻專注於加密貨幣市場並具有不同程度的法規遵從性的公司競爭,「例如幣安。」


單從營收看,Coinbase的緊張不難理解。根據幣安創始人趙長鵬此前對彭博社的披露,幣安2020年的利潤在8到10億美元;幣安2019年利潤為5.77億美元。


自媒體吳說區塊鏈發文評價,Coinbase的賺錢能力不僅遠遠不如幣安,甚至可能還不及火幣與OKEx,「當然三大交易所的數據都是他們自身披露的,而非經過審計後的數據,有誇大的可能性。」


如果從營收構成看,幣安的賺錢能力超越Coinbase的可能性非常大。


交易所營收的最主要來源是用戶支付的交易手續費,用戶數量、可交易的資產、各個資產的交易量都決定著交易手續費的多寡。


以Coinbase和幣安均提供的BTC交易來看,幣安的交易量遠在Coinbase之上。第三方數據平台Coingecko顯示,在3月30日 BTC的 24小時交易量指標上,幣安創造了48.49億美元的總交易量;Coinbase為13.05億美元。前者是後者的3.7倍。



幣安&Coinbase的現貨市場表現對比


更多的交易對意味著更豐富的交易手續費來源。幣安上的295種可交易資產組成了1000個交易對,在3月30日時,為幣安貢獻了247.25多億的日交易額;Coinbase目前僅支持50種加密資產交易,提供了152個交易對,創造了33.22億多美元的日交易額。同期,幣安頁端訪問量超1.54億次,Coinbase的訪問量為2105多萬次。


Coinbase在加密資產現貨市場賺取的手續費有限。更麻煩的是,它受美國監管嚴控,無法擴展期貨、期權這類更賺錢的衍生品交易產品。而幣安則在最近一兩年中,將全球化的中心化交易業務從現貨市場擴張到了衍生品交易,並在其中拿下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Coingecko數據顯示,3月30日,幣安的衍生品交易24小時持倉量為84.34億美元,交易量超414.55億美元,兩個指標均在衍生品交易平台榜上排名第一。


在加密資產交易平台這個賽道上,Coinbase將幣安視為勁敵無不道理。



應對合規 兩超級大所目的各異

Coinbase並非不想上架更多的加密資產及資產組合,正如它所言,「由於我們在多個司法管轄區的受監管地位以及我們對法律和監管合規的承諾,我們未能提供許多受歡迎的產品和服務。」


但需要注意的是,嚴守美國的金融監管規則是它能夠在美股上市的前提。也就是說,它想要謀求在傳統金融市場的資本運作,就必然要遵守那個市場的准入規則。


Coinbase如清教徒般遵守著美國金融監管的底線,反洗錢要求之外,它不發平台幣,不上有違美國監管要求的代幣,不開展門檻頗多的衍生品交易。這個規規矩矩的交易平台,最終獲得了傳統金融市場的青睞,為它發出了IPO的門票。一旦直接上市,它將成為真正的「加密資產第一股」。


Coinbase並未偏離它出發時的目標,從美國本土起家,在美股上市。


目標不同,方向便不同。Coinbase的勁敵幣安在過去3年的發展中,選了另一條路,對「合規」採取了更為靈活的策略。對應中心化的交易業務上,它有選擇地在市場主流國家和地區內爭取合規和准入,在加密資產監管政策不明確的地方開荒擴土。


在金融監管政策嚴格的美國境內,幣安並沒有退避三舍,在那建立了Binance US站。


不久前的3月11日,有消息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正在調查幣安是否未經許可而向美國用戶提供衍生品交易。對此傳聞,幣安回應稱,Binance.com交易所不服務美國用戶,而服務美國用戶的Binance US並沒有衍生品業務。


在應對美國監管的「合規」要求上,幣安是謹慎的,最近的動作更是釋放出了積極態度。本月,幣安聘請了兩名前FATF高管作為其監管和合規顧問。


早在3月12日,彭博社消息稱,幣安聘請了前美國參議員馬克斯·鮑克斯(Max Baucus)作為顧問。這位79歲的政治人物其曾擔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政府的駐華大使,他是美國蒙大拿州的民主黨人,擔任參議員超過30年,其中有7年擔任過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


趙長鵬也Twitter上簡述了馬克斯·鮑克斯議員將為幣安提供的幫助,包括戰略與政策、政府關系以及合規。


趙長鵬對馬克斯·鮑克斯的簡介


看來,引入政策資源是幣安在應對強監管國家的策略之一。而在新加坡、韓國、香港這些逐漸對加密資產市場開放監管的國家和地區,幣安對應地選擇了爭取相應的准入牌照。


至少在1年以前,市場都會認為幣安的目標是稱霸交易所行業,它以超強的效率擴張加密資產的現貨和衍生品市場。但從2020年開始,幣安將觸角伸向了不受國界所限的區塊鏈鏈上世界,推出了順應DeFi市場潮流的幣安智能鏈BSC,近期,鏈上節點將陸續開放。


幣安的目標范圍變得更宏大了,趙長鵬也一改此前對去中心化交易的判斷認為,「如果我們可以使安全備份更容易並且易於使用,DEX將是未來。」


大舉造鏈是幣安與Coinbase最大的不同,這個差異也意味著兩個超級交易所將走上徹底不一樣的道路。



「原生軍」對壘「正規軍」 行業格局生變


Coinbase的路徑幾乎是傳統互聯網企業的復制——創業、融資、上市。上市之後,Coinbase也將遵守更嚴格的監管審查要求。


盡管如此,仍有一批加密資產交易平台和公司對上市前赴後繼。向傳統金融「正規軍」靠攏的隊伍中,多資產交易平台eToro在今年3月釋放了與另一家公司合並上市的計劃;而另一個加密資產交易所Kraken也有合並上市的想法,而由於估值較低,該交易所計劃將IPO放到2022年。


Coinbase上市的最大收益者是股東,由於是直接IPO,它的股東們可以在開始交易後立刻出售股票,無需像傳統IPO那樣等待6個月的鎖定期。上周,其股東登記了1.149億股股票,計劃在上市後交易。SEC的監管文件顯示,登記了待售股票的股東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和Union Square Ventures在內的投資公司,以及該公司CEO BrianArmstrong和聯合創始人Fred Ehrsam。


按照私募市場上Coinbase平均美股343.58美元計算,1.149億登記待售的股票已經價值400億美元。


而被Coinbase視為勁敵的幣安,對上市沒有展現出任何興趣。趙長鵬對媒體表示,「我們並不缺乏資金。我們的行情還不錯,而且我們也非常 健康 並有機地增長,因此我們沒有任何IPO計劃。」


趙長鵬「我們的行情」被外界猜測是指BNB。如果股票是傳統金融市場評估Coinbase價值的依據,那麼BNB便是幣安在加密資產市場上被估值的指標之一。


加密資產市場上,幣安3年前推出的BNB通證,總市值已達380億美元,排在市場的第四位,僅次於BTC、ETH和USDT這三大加密硬通貨。


按照現在BNB在幣安上273美元的市價,這個生態通證已經為早期投資者創造了1820倍的回報。事實上,從去年10月DeFi的市場規模激增後,幣安計劃讓凝聚的其價值的BNB從交易所平台幣的身份中脫離出來,成為鏈上的價值流轉工具。


BNB今年第一季度的價格走勢


BNB上鏈BSC後,價格也隨著鏈上增長而增長。今年1月,BNB從幾十美元不斷高企,到2月19日站上339.9美元的 歷史 新高。BSC鏈上鎖倉的加密資產總值(TVL)目前達180億美元,成為繼以太坊之後的第二大公鏈(以太坊鏈上TVL為627億美元),BSC的TVL已經超過以太坊的1/4。


作為公鏈落地最早的交易所,幣安也產生了示範效應,火幣生態鏈Heco、OKExChain均緊隨其後地推出了代表各自生態的公鏈,多家二線交易所也在籌措公鏈開發。


全球的加密資產交易所們似乎正在形成兩支隊伍,一支是擁抱傳統金融市場的Coinbase類「正規軍」,一派是突破傳統向去中心化價值世界發展的區塊鏈「原生軍」,造鏈的幣安顯然是後者。Coinbase上市後,原生軍領域將出現以幣安為代表的「一超多強」格局。


趙長鵬算的上是比特幣的信徒,他信奉比特幣帶來的去中心化價值網路共識,也極具突破精神,即便市場上已經有了以太坊這樣的第二代區塊鏈,依然鼓勵幣安支持造鏈,認為這是「讓普通人無門檻地參與到金融中來」的創舉。


由加密資產構建出的價值世界中,Coinbase選擇從傳統金融市場中置換價值,幣安像個冒險者一樣,進入了區塊鏈叢林,試圖為林中之人創造價值。


兩種道路,兩個目標,一近一遠,兩大超級玩家的對壘,也將引領交易所行業進入新的變局中。


互動時間:

你認為交易所行業是否形成「一超多強」格局?


熱點內容
區塊鏈龍頭恆生電子 發布:2025-04-02 05:15:13 瀏覽:655
區塊鏈熟人社交 發布:2025-04-02 04:13:44 瀏覽:419
btc可以抄底了嗎 發布:2025-04-02 03:39:55 瀏覽:907
guiminer挖ltc 發布:2025-04-02 03:36:08 瀏覽:794
區塊鏈中fabric的意思 發布:2025-04-02 03:35:34 瀏覽:520
星火礦池eth的算力 發布:2025-04-02 03:07:08 瀏覽:804
doge是公鏈幣嗎 發布:2025-04-02 03:06:33 瀏覽:255
區塊鏈與體育競猜 發布:2025-04-02 02:47:05 瀏覽:812
比特幣能提現人民幣 發布:2025-04-02 02:46:30 瀏覽:220
比特幣勒索病毒管埠 發布:2025-04-02 02:35:39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