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太eth配置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以太坊礦機大多來自比特大陸、嘉楠耘智,不過隨著以太坊價格的下跌,挖礦帶來的利潤已經十分微薄,投資者可以選擇在數字貨幣交易所進行以太坊的交易投資。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有幣安、火幣網、比特網等。
B. 挖礦機的配置要求高嗎
一台挖礦機其實就是一台多顯卡的台式計算機,因此他的主要組成就是台式機的配置:
1.主板。礦機運行的穩定性非常重要,主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部件,直接關繫到礦機的效能,我選擇的是華碩的STRIX B250H GAMING。這個主板有2×pcie×16、4×pcie×1、2×M2,可以支持8張顯卡。
2.內存。ETH的挖礦平台的內存4G就夠了,我選擇的是威剛的DD4。
3.硬碟。如果是WINDOWS系統,現在建議128G的SSD,而如果用金鎬系統ETHOS,則只需要一個8GU盤或者8G硬碟就可以。
4.電源。要買就買好的,博主的電源是長城巨龍的1250W
5.CPU。如果主挖ETH,使用的主要是顯卡,CPU的能力不是很重要,根據本人主板的型號,只能選擇1151針的,博主選擇的是G3930。如果你選擇的是XMR之類的用CPU計算的,建議就要買性能強悍的CPU了。
6.顯卡。1月分正是搶顯卡的時候,一天一個價,真的是一卡難求的,博主主要是是挖ETH,所以選擇了A卡,在京東,淘寶、天貓東拼西湊,總算湊齊了8張顯卡:3×鐳風鎂光564D、2×訊景海力士574、1×藍寶石爾必達574、2×藍寶石海力士578。現在看來還是選擇N卡比較好些,因為可以挖很多的山寨幣。
7.轉接卡。市面上有直插式的主板,這種主板的優點就是可以節省轉接卡,但是由於顯卡之間的距離太近,不利於散熱,博主還是選擇了用轉接卡的主板。轉接卡博主選擇的是速橋的,畢竟知名度高些。其中有pciex1轉16的6套和M2轉PCIEx16的2套。
8.機架。礦機的顯卡都是火力全開的,發熱非常大,一般的機箱不容易散熱,插拔顯卡調試也不是很方便,所以自己組裝礦機的話,還是選擇機架比較好。
9.機箱信號線。機架賣家只配了電源開關,硬碟燈、RESET按鈕、power燈都沒有配,博主是個處女座,喜歡完美,就花了9.8買了三組機箱線。
10.機箱風扇。博主是把機器放在家裡的,噪音不能太大,就選擇了靜音風扇,實際使用感覺沒啥效果,建議為了加強散熱,還是選擇暴力風扇吧。
好了,至此硬體全部准備完畢。
C. 家用電腦挖礦最低顯卡(挖礦低端顯卡)
1. 挖礦低端顯卡
有。礦卡一般都是1070ti以上的高端顯卡。一般中端和低端顯卡不容易買到礦卡的。如果你買全新的高端顯卡,最好是去京東或者淘寶旗艦店上購買。這樣不容易買到翻新過的礦卡。
現在已經很少有礦場再用礦卡去挖比特幣了。現在基本上都是用專用礦機去挖礦,所以目前在市面上流出的礦卡會越來越少。直至慢慢消失。
2. 不能挖礦的高端顯卡
不能
挖礦用的顯卡壽命基本上就1到2年。顯卡使用壽命沒有一個准確數字,只能說一般的主流顯卡,正常使用大概能用個3~5年。但由於各種自身原因、外界原因等影響,也有顯卡用了一兩年就壞的,但是也有些用了超過5年,甚至六七年都沒壞。
長時間滿載運行或挖礦的顯卡,因為長期處於滿載運行,顯卡一直處於高溫下運行,會大大縮短顯卡的壽命,基本上一兩年就會出現問題,體質好點的顯卡,壽命則相對長一點。
3. 最低挖礦顯卡
顯存大於6g就行。
挖礦靠顯卡核心計算,所以AMD顯卡比NVIDA卡更高效。選擇AMD卡,要求顯卡顯存大於2G,推薦購買4G顯存顯卡。ETH挖礦主要是使用顯卡來挖礦。需要配置一台PC來運行挖礦程序,主要硬體包含:顯卡,主板,電源,CPU,內存,硬碟。目前市面上可購選擇的顯卡品牌型號如藍寶石、影馳、技嘉、索泰、訊景、微星、迪蘭、盈通等。
4. 挖礦主流顯卡
「華碩」的顯卡挖礦最好。
因為華碩的質量最高,七彩虹的性價比最好,銘瑄的顯卡質量有很大問題所以不推薦。
索泰,微星也都可以,耕升的不推薦,因為耕升沒有活動nvidia的晶元,現在耕升的顯卡全是回收二手顯卡翻新的礦卡,專業礦卡性價比太低也不建議買。
5. 低端顯卡怎麼挖礦
能,集顯都能,只收益少,想多的話,只能砸錢買最好的設備,所以專業的挖礦機,都是最低1萬多,將近2萬,而且一般不安裝微軟系統,裝的是專業的挖礦系統,所以有可能玩上網,游戲啥的,沒希望了,不挖礦的情況下,主要是來提高電腦性能和伺服器性能了,像我們普通人的話,用微軟官方系統的話,高級顯卡有可能造成系統處理異常,圖片顯示白板,破損,其他的各種異常,所以高級顯卡,得專業人士稍微修改一下系統,以適應顯卡,正常發揮完全性能,否則買了也是慢悠悠的,還是當低端顯卡用。
6. 低配置顯卡挖礦
Chia(奇亞 XCH)和Filecoin 二者都是使用硬碟挖礦,但是卻有本質區別。
Filecoin其實是IPFS上的激勵層,主打存儲和帶寬分享,硬碟用於封裝存儲好的用戶數據,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去中心化的雲盤。
Chia並不提供存儲服務,硬碟中存儲的數據是完全無意義的,是為了存儲而存儲,從而證明你真的有這么大的硬碟空間。
Filecoin有很高的挖礦門檻,想挖礦,你需要先購買FIL做抵押,如果你的礦機在線率不達標,抵押的FIL就會被部分或全部沒收,真的可以做到負收益。
這樣設計主要是考慮到服務可用性,你如果是用戶,用FIL購買了存儲服務,你也不希望等你想用數據時,存儲你數據的機器不在線吧。
因此,Filecoin需要使用這種抵押機制,逼迫礦工優化技術方案,保證長時間在線。
同時,Filecoin想要存儲用戶的數據,必須通過網路先把用戶數據下載下來,等到用戶需要時,再上傳給用戶,這需要大量的帶寬資源,顯然這不是普通家用寬頻能滿足的。
與Filecoin相比,Chia的門檻更低,設備上,硬碟無論是功耗、成本、貨源都遠比顯卡有優勢,這就是為什麼近期它受到大家追捧的原因。
7. 挖礦最差的顯卡
GTX1060 6g顯卡性能水平以下的顯卡都不能作為礦卡,因為他們運算處理能力比較低,挖不到礦還耗電.
據專業人士所講,英特爾AMd兩家公司為了抵制有人用顯卡來挖礦進行了挖礦算力限制,也就是說有的高性能顯卡也是不行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8. 挖礦熱門顯卡
大多數挖坑項目都是挖的顯卡礦,所以買電腦挖礦的話當然是選擇顯卡最強的電腦,但是因為筆記本體積限制,散熱非常不好,所以建議不要用筆記本挖坑,畢竟一台好的筆記本電腦都上萬了,為了挖礦幾天那幾十塊錢把顯卡或者電源搞壞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9. 低配顯卡挖礦
2060顯卡不同版本有85w100w和120w的區別。比如2060 12G有33MH/s左右的算力,其功耗卻可以控制在85W以內,挖礦卡。還有比如2060絕地版就是100W。還有滿血版就是120W的。這些都是一些配置的加減,就像當標配低配高配,導致功耗有高一些和低一點的。
D. 數字錢包那個好用
imToken
imToken是一款支持ETH以及 ERC-20 代幣、比特幣HD 錢包以及隔離見證、EOS 以及 EOS 主網其他代幣的數字貨幣錢包,且一套助記詞可創建多個幣種的錢包賬戶,從而告別了繁復的備份管理,是一款多鏈錢包。
imToken支持數字貨幣的收發、以太系列的幣幣交易,藉助區塊鏈智能合約,無需信任第三方,直接在移動端完成幣幣兌換。代幣管理功能操作簡單,自動發現代幣,無需手動添加;支持一鍵搜索,可以輕松查看、管理多種代幣。
imToken私鑰自持,安全進一步保障。
不足:imToken只支持基於ETH主鏈的數字貨幣,像BTC、CTC這種自有公鏈的代幣不能存放。轉賬時只支持ETH作為手續費,存在一定局限性。
比特派
比特派錢包是由比太團隊研發的新一代區塊鏈資產綜合服務平台,立足於HD錢包技術、多重簽名和鏈上交易,可輕松安全使用數字貨幣,在比特派上輕松發送和接收比特幣。目前支持幣種主要有BTC、BTC分叉幣、ETH、部分ERC2.0代幣、QTUM、HSR、DASH及分叉幣SAFE、LTC及分叉幣LCH、ZEC、ETC、DOGE。
比特派支持多地址發幣,內置OTC及交易所(第三方服務),可以與世界各地用戶進行交易,比較適合交易頻繁和有場外交易需求的幣圈專業用戶使用。
安全性方面,用戶掌控私鑰,交易完成後,幣直接歸用戶自己保管。如果長時間不操作,比特派會自動上鎖,進一步提高了錢包的安全性。
不足:對於初始用戶,功能太多太復雜反而是一種累贅。他們只需簡單收發數字貨幣,太多復雜功能增加了用戶的學習時間成本,影響錢包用戶的體驗。
安貓錢包
安貓錢包是一款輕錢包,由杭州安貓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較全節點錢包而言節省了存儲空間。且是一款多幣種跨鏈錢包,支持的代幣有BTC,BCH,LTC,ETH,ETC,DASH以及ERC-20系列,是目前來說,幣種最全,真正意義上的全幣種數字貨幣錢包。
安貓錢包是唯一一款支持中文助記詞的數字貨幣錢包,由12個漢字組成,方便記憶,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
安貓錢包最大的特點,則是很好地應用了輕錢包的可擴展性,在對多種數字資產管理的同時,內嵌DAPP列表,嵌入了安貓魚塘挖礦游戲,挖到的代幣直接存儲在錢包中,方便省力,趣味性強,可謂是一款會賺錢的錢包。
內嵌安貓區塊瀏覽器,每筆交易可利用交易地址、區塊高度、交易ID實時查詢,精準無誤。
還有行情、資訊DAPP,一款多功能的數字貨幣錢包。
不足:暫無交易功能。
麥子錢包
麥子錢包是一款同時支持ETH系、NEO系、EOS系Token的數字錢包,內置人臉、聲紋、活體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保障資產安全,這在目前的錢包中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麥子錢包支持幣安、火幣、GateIO、Okex等主流交易所介面,自動獲得持倉數據。
麥子錢包的UI設計在人機交互、界面邏輯、界面美觀對用戶都有不錯的體驗。首次操作就可知道功能性流程,以一種直觀的方式讓用戶明白如何與軟體交互,界面的設計有著麥子統一的風格。
不足:支持幣種較少,在應用模塊上,每個應用或者活動的板塊,都是一個手機屏幕的寬度,同屏最多顯示2.5個應用。雖然看上去很大方美觀,但要是找某個應用會比較繁瑣,需要不斷往下滑。
AToken
AToken是一款支持多幣種跨鏈互換的移動端錢包,具有安全便捷等特點。目前,支持BTC、LTC、ETH、ETC、DOGE、EOS等多個主鏈幣種;BCD、BTG、BCH、SBTC等多個分叉幣種;支持以太坊ERC20所有代幣。
用戶自持私鑰,私鑰多重加密存儲於APP,不以任何形式訪問伺服器,別人無法觸碰您的數字資產;錢包採用5層HD、橫向隔離、縱向防禦架構;應用PBKDF2、SHA-512等演算法加密技術。同時,AToken 實現了錢包的交易加速功能,支持比特幣和以太坊的交易加速。
不足:錢包內暫無行情資訊,用戶使用較為不便。
E. 家用電腦挖比特幣。電腦以前是用來玩游戲的,現在辦公,只開網頁,感覺太浪費,想來挖礦,這配置可以嗎
一張顯卡學別人挖坑?你覺得一個月能不能挖到一個不
F. eth挖礦是什麼原理
凡是涉及到幣,就一定離不開挖礦。以太坊網路中,想要獲得以太坊,也要通過挖礦來實現。說到挖礦,就一定離不開共識機制。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什麼嗎?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 PoW (這是英文 Proof of Work 的縮寫,意思是「工作量證明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多勞多得,你付出的計算工作越高,那麼你就越有可能第一個找到正確的哈希值,就越有可能得到比特幣獎勵。
但是,比特幣的PoW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就是它處理交易的速度太慢,礦工們需要不斷地通過計算來碰撞哈希值,這是勞民傷財且效率低下的。對區塊鏈知識有涉獵的朋友們應該看到這樣一種說法:
以太坊為了彌補比特幣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共識機制,名叫 PoS(這是英文的縮寫,意思是「權益證明」,也有翻譯成「股權證明」的)。
PoS 簡單來講,其實就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權益嘛,股權嘛,你持有的幣越多相當於你的股權越多,你的權益越高。
以太坊的PoS就是說:你持幣越多,你持有幣的時間越久,你的計算難度就會降低,挖礦會容易一些。
在以太坊最初的設定中,以太坊希望能夠通過階段性的升級,在前期依舊採用PoW來構建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之後逐漸採用 PoW+PoS,最後完全過渡到 PoS。所以,說以太坊的共識機制是PoS,沒錯,但是PoS只是以太坊發布之初的一個計劃或者說目標,目前以太坊還沒有過渡到 PoS,以太坊採用的共識機制仍是 PoW,就是比特幣那個 PoW,但是又和比特幣的PoW稍稍不同。
這里的信息量有點大,
第一個信息點是:以太坊目前採用的共識機制也是PoW,但是和比特幣的PoW稍稍不同。那麼,和比特幣的PoW到底有什麼不同呢:簡單來說,就是以太坊挖礦難度可以調節,比特幣挖礦難度不能調節。就好比咱們高考,因為各個省份的教學情況、生源人數都不一樣,所以高考分為全國卷和各省自主命題。
以太坊說我贊成這樣分地區出題,比特幣說:不行,必須全國同一卷,大家難度都一樣!
通俗解釋,就是,比特幣是利用計算機算力做大量的哈希碰撞,列舉出各種可能性,來找到一個正確哈希值。而以太坊系統呢,它有一個特殊的公式用來計算之後的每個塊的難度。如果某個區塊比前一個區塊驗證的更快,以太坊協議就會增加區塊的難度。通過調整區塊難度,就可以調整驗證區塊所需的時間。
以太坊協議規定,難度的動態調整方式是使全網創建新區塊的時間間隔為 15 秒,網路用 15 秒時間創建區塊鏈,這樣一來,因為時間太快,系統的同步性就大大提升,惡意參與者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發動51%(也就是半數以上)的算力去修改歷史數據。
第二個信息點是:以太坊最初的設定中,希望通過階段性升級來最終實現由 PoW 向
PoS過渡的。
時間追溯到 2014 年,在以太坊發布之初,團隊宣布將項目的發布分為四個階段,即 Froniter(前沿)、Homestead(家園)、Metropolis(大都會)和 Serenity(寧靜)。前三個階段共識機制採用 PoW(工作量證明機制),第四個階段切換到 PoS(權益證明機制)。
2015年7月30號,以太坊第一個階段「前沿」正式發布,這個階段只適用於開發者使用,開發人員可於在以太坊網路上編寫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礦工開始進入以太坊網路維護網路安全並挖礦得到以太幣。前沿版本類似於測試版,證明以太坊網路到底是不是可靠的。
2016年3月14日,以太坊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家園」,這一階段,以太坊提供了錢包功能,讓普通用戶也可以方便體驗和使用以太坊。其他方面沒有什麼明顯的技術提升,只是表明以太坊網路已經可以平穩運行。
2017 年 9 月,以太坊已經進行到第三個階段「大都會」。「大都會」由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兩次升級組成,這個階段的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引入 PoW 和 PoS 的混合鏈模式,為 PoW向PoS的順滑過渡做准備。最近比較熱門的「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升級」升級的就是這個,在君士坦丁堡升級中呢,以太坊將對底層協議和演算法做一些改變,來為實現 PoW 和
PoS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太坊挖礦會得到對多少獎勵呢?贏得區塊創建競爭成功的礦工會得到這么幾項收入:
1、 靜態獎勵,5個以太坊;
2、 區塊內所花費的燃料成本,也就是Gas,這部分我們上一期內容講過;
3、 作為區塊組成部分,包含「叔區塊」的額外獎勵,叔就是叔叔的叔,每個叔區塊可以得到挖礦報酬的1/32作為獎勵,也就是5乘以1/32,等於0.15625 個以太坊。這里我們簡單解釋一下「叔區塊」,「叔區塊」這個概念是以太坊提出來的,為什麼要引進叔塊的概念?這還要從比特幣說起。在比特幣協議中,最長的鏈被認為是絕對的正確。如果一個塊不是最長鏈的一部分,那麼它被稱為是「孤塊」。一個孤立的塊是一個塊,它也是合法的,但是可能發現的稍晚,或者是網路傳輸稍慢,而沒有能成為最長的鏈的一部分。在比特幣中,孤塊沒有意義,隨後將被拋棄掉,發現這個孤塊的礦工也拿不到采礦相關的獎勵。
但是,以太坊不認為孤塊是沒有價值的,以太坊系統也會給與發現孤塊的礦工回報。在以太坊中,孤塊被稱為「叔塊」(uncle block),它們可以為主鏈的安全作出貢獻。 以太坊十幾秒的出塊間隔太快了,會降低安全性,通過鼓勵引用叔塊,使引用主鏈獲得更多的安全保證(因為孤塊本身也是合法的) ,而且,支付報酬給叔塊,還能激發礦工積極挖礦,積極引用叔塊,所以,以太坊認為,它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