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博士申請績點要求
㈠ 大二學生,如何從零開始准備出國
㈡ ETH為什麼錄取率低更青睞哪一類的學生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世界最著名的理工大學之一,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是一所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ETH常年在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QS世界大學排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等各大高校排名上名列前茅,並開設著眾多的英語授課課程,還有著較高的性價比,因此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眾多學子,尤其是理工科學子。也正是因為這個,申請ETH的學生非常多,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而每個專業招收的人數並不算多,除去本土學生以及歐盟學生,招收的國際學生數量比較有限,所以錄取率並不高,申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比較熱門的專業,比如物理,化學,建築,地球科學等。而碩士階段是ETH最為重視的部分。因此,相對於本科和博士,錄取的審核相對也會更為嚴格一些。
ETH在挑選學生時更傾向於名校,高績點的學生,就國內大學來說,雙非的學生他們是很少會考慮的,且錄取學生的GT分數也普遍偏高。當然對你來說,院校背景是有優勢的,也可以豁免托福。接下來可以主要focus在提升均分和刷GRE分數上。
㈢ 保研的時候選擇直博真的是無奈之舉嗎
保研的時候選擇直博真的是無奈之舉的。
名校本科生幾乎清一色都不選擇直博,而是優先保研,選擇直博很大一部分都是普通學校學生。
好的導師直博位置(數量很少)早被本校最優秀的本科生在大二大三時候就填滿了,這些學生本科就大概確定好了將來要走哪方向的路。
普通的保研位置(數量中等)給大部分排名中上中等中下的本校學生占滿,他們把選擇的機會從本科延遲到碩士再做選擇,碩士三年能想明白自己適不適合做科研,適合就直接轉博,或以更好的資歷申請出國,不適合的直接拿碩士學位工作。
比較差的直博位置(數量很多)給外校直博生。每個教授的博士位置都是限定的,並不是說好導師就給多幾個名額差導師就給少幾個名額。
事實是好導師和壞導師只要級別一致博士名額差距很小,這就導致了很多入行很早的教授自己早已沒有科研能力了,但手裡還一堆博士名額,他們肯定是招不到本校最優質的生源的,因為上過他們課認識的都知道這些老師的科研水平,本校生沒人願意跟,外校生在別的學校混了四年一身好績點啥也不知道直接被騙進來。
千萬別被名校頭銜top2光環,五年直接博士畢業時間短之類的迷惑,以前也覺得碩士三年為何不多熬兩年直接博士畢業,事實是三年碩士五年博士還是10年博士都不重要。
你的人生很長,五年前你以為你只需要五年時間就能拿到一個博士頭銜,五年後你發現你浪費了五年時間在一條錯誤的人生軌跡上行走,讀博這個東西相當於一張門票,你可以在人生任意一個時間節點選擇讀博,但是一旦用了這張門票你以後很大概率就沒機會再得到一張新的門票了。
你看那些國內外老教授七八十歲了每年還好幾篇文章產出,所以真不用太看重這些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真的太不重要了,而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做概率學者的履歷,他國內德語本科畢業後去德國又讀了個數學本科,然後在ETH完成了概率方向的碩博,現在在牛津做博後。所以只要方向是正確的,最後你都能到一個大概理想的水平(或高或低),只是時間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