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ltc的子流程

ltc的子流程

發布時間: 2025-01-24 23:12:37

Ⅰ 如何理解華為的LTC流程

首先,我的理解,Lead to Cash是根據銷售周期(從客戶有意向,或者說銷售線索開始,到收到用戶的付款為止),將整個組織的原有系統和分流程,整合/調整為端到端的流程,以便能更好的滿足用戶日益復雜的需求,交付,提高整個組織的運作效率(efficiency)和更快的市場反應(Effective),提升端到端的交付能力。在LTC的主流程下面,還有流程組,流程,子流程。

具體到華為,我不了解,沒有發言權。在設備供應商,E/ALU/N/ZTE都已經開始LTC的流程重構。

我覺得之所以在Tier 1的設備供應商開始,是符合了整個通信設備行業的大的趨勢,
1. 產品線日趨復雜的同時,產品線之間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
2. 市場份額越來越向大的供應商集中,同時,這些大的供應商開始往服務,集成,solution provider發展;這兩個也互為因果;
3. 通信設備製造商,開始很頻繁的剝離,收購,業務整合,對整個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4. 設備製造業整體利潤率逐步走低
5. 各主流廠商之間技術的差距越來越小,競爭越來越多的體現在整體能力上,比如反應速度,比如交付的速度和質量,比如支持能力上;

Ⅱ 錄像帶的記錄格式

不同錄像格式的記錄格式
廣播專業用數字錄像機DIGITAL-S(數字S):
DIGITAL-S錄像機格式是1995年4月JaPaNJVC公司推出的一種新型的廣播專業級數字錄像機。它是以S-VHS技術為基礎開發的具有高效編碼數字技術S格式的錄像機,它重放S-VHS的圖像信號,錄像帶寬度為1/2英寸,完全按COIR601標准設計,採用4:2:2取樣,以50Mb/s的數字取樣速度對之進行內部幀編碼(M-JPEG)壓縮比為3.3:1 ,其主要參數見下表。
規格 數字-S
錄像機方式 分量錄像機方式
圖像取樣方式 4:2:2分量方式
取樣頻率 Y:13.5MHz,R-Y/B-Y:6.75MHz
量化比特數 8bit
1行的記錄取樣數 720
1幀的記錄行數 578行(625/50),482行(525/60)
圖像的壓縮 幀內壓縮的DCT方式,1/3.3
方式/壓縮率
記錄碼率 50Mbps
聲音的取樣與量化 非壓縮48KHz 16bit
聲道數 2ch(格式規定可4ch)
總記錄碼率 99Mbps
糾錯方式 Rs編碼
圖像 內碼(85,77),外碼(149,138)
聲音 內碼(85,77),外碼(14,9)
調制方式 SI-NRZI方式,24-25轉換
跟蹤方式 控制脈沖方式
磁鼓直徑/轉速 62mm/75rps
磁跡數/幀 12條(625/50),10條(525/60)
磁帶速度 57.795mm/s(625/50),
57.737mm/s(525/60)
相對速度 14.5m/s
磁跡節距(寬度) 20μm
最短記錄波長 0.58μm
使用磁帶 金屬塗敷帶,帶寬12.65mm
使用盒帶 與W-VHS帶盒同(188mm×104mm×25mm)
記錄時間 104min(124min正在開發中)
走帶機構以成熟可靠的S-VHS走帶機構為基礎,磁鼓尺寸為62mm分三層,上、下鼓固定,中間鼓旋轉帶有旋轉磁頭。這種形式可以減小磁帶張力,編輯錄像機的錄、放磁頭分開且重放磁頭超前90度,因此使該機具備先進的圖像預讀功能:即錄像機記錄一個新信號之前,可在同一點事先放磁帶上的數字信號。利用這種功能再不需要第三台機器的情況下即可完成二對一編輯系統之劃變和疊畫等功能。
1、磁帶與磁盒
數字S所使用的磁帶是能記錄與重放高清晰度電視廣播的W-VHS帶,它是金屬塗敷帶,磁阻率為1800奧斯特,具有同等類型磁帶的最高性能。高頻時能獲得高的信雜比,在走帶性能方面加強了帶盒的防塵結構,在記錄時間上使用W-VHS帶為104分鍾。
2、磁帶記錄格式
記錄與重放磁頭是各用4個視頻磁頭以15度的方位角成對配置,2條磁跡同時記錄。1幀的視頻數據在625/50系統中用12條磁跡予以記錄。
音頻信號在一幀圖像內可以記錄四種聲音數據,這些聲音數據以每兩條磁跡為一組被分離記錄下來。數字S的聲音通道在格式上可有四條聲道,但目前市場上只有二條聲道機型。
數字S裝有四個重放磁頭,即使發生一個或二個磁頭被堵住,由於圖像是每二幀更換一次,故可用前幀的圖像進行掩錯。
3、數字S的視音頻處理
首先,模擬Y、CR、CB要按4:2:2格式數字化,亮度取樣頻率13.5MHz是與水平同步信號同步。按4:2:2標准,625/50格式每幀有效行數為576行,即從23到310,335到622行。DIGITAL-S增加逆程2行,主要是為了保存逆程的原有數據,圖像信號的取樣規格見下表。
fg 525/60系統 620/50系統
取樣頻率Y
CR/CB 13.5MHz與水平同步信號同步
6.75MHz
總取樣數/行 Y
CR/CB 858像素 429像素 864像素 432像素
有效取樣數/行 Y
CR/CB 720像素 360像素
有效行數/幀 480行 576行
V-AUX非壓縮行數 2行 2行
有效行的號數:奇數場
偶數場 23……262
285……524
23……262
285……524
量化形式 Y,CR/CB均為8bit線性量化
量化級 1~254
量化電平 YCR/CB 白電平235/黑電平16
灰電平128
數字通道接品(DCI)中能包括產生數字錄像機的各種識別數據以及為了在磁帶上高效地記錄與重放數字數據所必須進行的通道編碼與調制處理等。
數字S為了確保磁帶的互換性,使用了在數字磁跡上三個ITI信號(見圖4中的ITI0、ITI1、ITI2)來進行跟蹤伺服。以±15度方位角進行記錄磁跡寬度為20μm,重放磁頭的寬度為磁跡的1.4倍,但由於採用了方位角記錄,所以不易受相鄰磁跡雜訊的影響,從而能獲得良好的重放圖像。
在進行插入編輯時,由於殘留有上一次相同方位角信號的噪波,其影響較相鄰磁跡噪波更為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S在編輯時是採用旋轉消磁頭抹去大於2條磁跡寬度的信號,再用與磁跡寬度一致的記錄磁頭加以記錄。可在入點與出點處各形成一定的保護帶,從而防止了編輯切換點處的圖像質量的劣化。
4、磁跡的結構
數字以後的數字信號再進行分塊和排序。分塊和排序的方法見圖3所示,CR、CB按空間8×8像素組成DCT像塊(DCT像素是將每一幀的圖像變換成許多8×8像素的塊),然後由圖像畫面上處於相同位置的亮度信號與色度信號共4個像塊(二個Y像塊和CR、CB各一個像塊)組成一個宏塊。宏塊與同步塊一樣,都是誤碼校正時的掩錯單位。相接近的54個宏塊構成一個超塊,相鄰磁跡採用不同方位角進行記錄,以增加讀取時有用信號的信噪比。因此超塊又分成兩組,各個27個宏塊,分別用正、負方位角記錄。每幀共有720×576×2=829440個像素(625/50),共有829440÷64÷4÷54=60個超塊。同理,對於525/60每幀有50個超塊。60個超塊分成12行,每行5個超塊,記錄在12條磁跡上,12條磁跡分成6對,再順序記錄在磁帶上,各條磁跡上的分區如圖4所示。
每根磁跡從磁帶下端開始,共分為內插與磁跡信息段0(ITIO:Insert and Track Info rmation- O)、視頻段i(Video-i)、內插與磁跡信息段I(ITI-1)、子碼段(SVBCOE)、音頻段i(Audio-i)、音頻段j(Audio-j)、視頻段j分別是G0到G8。每個區域都有段前碼和段後碼。此外,在磁帶運動方向上還有二條提示磁跡與控制磁跡,用它可獲得良好的編輯操作性。
j(Video-j)和內插與磁跡信息段2(ITI-2)8個區域。在起始和結束區域間都有編碼間隙,分別是G0到G8。每個區域都有段前碼和段後碼。此外,在磁帶運動方向上還有二條提示磁跡與控制磁跡,用它可獲得良好的編輯操作性。
Betacam-SX:
B etacam-SX是SONY公司盤帶結合型數字錄像機,它採用了MPEG-2 MP@ML的擴展4:2:2P@ML標准。因此,該錄像機在保證高圖像質量的同時有較 高的壓縮比(10:1),配合硬碟的機型可現場作非線性編輯,配備SDDI(Serial DIGITAL Data Interfare)介面的錄像機可用同軸電纜以四倍重放速度傳送記錄的數據。
4:2:2P@ML壓縮方案的內涵是以MPEG-2標准中主類主級MP@ML(Main profile at main Level~主類主級)的圖像質量和傳輸碼率為參考標准,同時考慮傳送素材和製作的需求,將主類、主級中的4:2:0取樣改為4:2:2標准取樣,相對提高了傳送素材的質量。再施以MPEG-2壓縮,其中兼顧編輯要求,採用由I-B幀構成的GOP(GROUP OF PICTVRES)圖像組序列,使數據流的編輯系統與兩幀四場的GOP邊界同步,切換點始終選在I-B幀的I幀上,實現高精度編輯,保證了入點畫面的製作質量。
1、磁帶記錄格式
Betacam-SX磁跡格式如圖5。使用磁帶為1/2英寸的金屬塗布帶。磁跡的組織與其他錄像機不同,不是按照幀來組織,而是按GOP組織的(相當於兩幀,即I幀,B幀)。對於525/60制式,每個GOP加糾錯碼後組織成10條斜磁跡;而對於625/50制式,使用12條斜磁跡,在磁跡的安排上,視頻磁跡放在兩側,中間安排8段音頻數據和兩段系統數據。另外還有三條縱向磁跡,一條輔助磁跡,一條時碼磁跡和一條控制磁跡。
SX的主要參數如下:
視頻處理:525/60 625/50,
4:2:2處理 4:2:2處理,
8比特/樣值 8比特/樣值,
507行/幀 608行/幀,
視頻輔助數據:1行/場,
磁跡數: 10根/GOP 12根/GOP,
帶速: 59.515mm/s 59.575mm/s,
磁跡間距:32μm,
磁鼓直徑:81.4mm
磁鼓轉速:75Hz
記錄碼率:約40Mbps
視頻壓縮:10:1壓縮,輸出碼率約18Mbps
視頻質量:Y:25Hz~5.5MHz,金屬帶
R-Y,B-Y:25Hz~2.0MHZ,金屬帶
S/N>48dB
音頻: 4聲道線性PCM,
16比特/樣值
48kHz抽樣
硬碟容量:90分鍾 DNW-A100P
硬碟編輯:最小編輯段0.5秒
EDL表編輯及輸出
磁帶到硬碟:4倍速裝載
視頻輸入輸出介面:SD1,SDD1,模擬分量,
模擬復合
音頻輸入輸出介面:AES/EBU數字,模擬。
Sx的磁跡寬度為32mm,比其他兩種機型都寬,通常信號磁跡越寬,則s/n比越高,數字信號的碼率就越小。
2、數字視頻處理
在硬碟編輯時,先向硬碟拷貝磁帶的任意視音頻數據,然後根據文件索引可按任何順序進行編輯。這一過程並非真的改變磁碟內容的順序,而是改變編輯決定表(EDL)。圖6中可看到SDDI編解碼介面,使錄在磁帶上的數據可以四倍重放速度向硬碟拷貝。Betacam-SX糾錯能力較強,即使一個GOP中有兩根磁跡丟失,誤碼校正仍可正常進行。
Betacam-SX的另一個特點是重放磁頭增加了一倍。一般情況下,有某個磁頭正常讀取數據即可,這樣降低了對磁跡精度的要求。使用該技術可使±1倍速范圍內重放得到無雜波的圖像。
DVCPRO:
DVC(DIGITAL VIDEO Cassette)是松下等世界上50多家公司聯合制定的家用DV數字分量錄像機。DVCPRO是一種充分挖掘和拓展了家用DV數字錄像機格式,其最大的特點是小盒帶和長重放時間。由於使用1/4英寸的磁帶,使得磁帶傳送機構也相應縮小了。它的壓縮方案對所有可能的參數如壓縮的損傷、運動碼率、圖像主觀質量、耐用程度、多代復制性等進行了綜合考慮,從而產生了一種從普通數字電視到高清晰度電視,包括各種級別的綜合系統。對普通電視信號採用4:2:2、4:1:1或4:2:0數字分量,由於保持了亮度分量的全部樣值,解析度是很高的(與D1、D5一樣),4:2:2使用的壓縮比為3.3:1,碼率為50Mbps;4:1:和4:2:0使用的壓縮比為5:1,碼率為25Mb/s。絕對數碼率的減少使DVCPRO可使壓縮系統工作在幀內,因此可進行幀精度的控制和編輯。壓縮方案雖然不一致,但是對機械結構、帶盒、記錄格式和數據結構進行了精確的描述和定義。並使大部分電路能包裝到兩片集成電路中(即晶元組相同),使它們之間具有兼容性。
1、磁帶記錄格式
磁帶採用高可靠的金屬粒子帶(MP),磁帶總厚度為9μm。因為金屬粒子帶適於進行縱向記錄(與金屬塗布帶不同),這樣可以提供模擬音頻提示磁跡(在上邊緣)和控制磁跡(在下邊緣)。使用控制磁跡可使快速伺服系統在機器從停止到重放的轉換過程中快速鎖定,這是縮短預卷編輯時間和幀精度編輯的關鍵。提示磁跡不僅提供用戶第三個音頻通道,它在音頻搜索時,當數字音頻得不到的情況下,提供另一種獲得音頻的方法。
DVCPRO的磁跡格式採用了21.7mm直接磁鼓與通常的1/2英寸盒式錄像機相比,DVCPRO錄像機的磁鼓直徑小3.5倍,這不僅減小錄像機總的機械體積和重量,而且同時也減小了錄像機的功率損耗和磁鼓旋轉的雜訊。錄像機磁鼓的轉速為150轉/S,螺旋掃描記錄磁跡的寬度為18μm,磁跡指數(記錄磁跡的寬度與長度之比)比D3格式大3倍,且與模擬格式差不多。磁鼓上安裝有六個磁頭,即兩個記錄磁頭,兩個即時重放磁頭和兩個旋轉消磁頭。旋轉消磁頭用以輔助完成插入編輯功能,即時重放磁頭可用於記錄的同時重放圖像以便即時檢查記錄質量,也可與錄放磁頭一起共同完成正、反方向的慢動作重放。聲音通道以48kHz取樣,16bit量化,同時記錄兩個通道的非壓縮數字音頻信號。
磁跡起始部分的ITI(插入與跟蹤信息:Insert and Tracking information )碼,主要用於插入編碼時提供插入和跟蹤信息,新數據將記錄在ITI碼後面,除了重新記錄,ITI碼不重寫。在隨後的音頻數據段和視頻數據段左右都加有編輯間隙共3段:G1、G2、G3。在G3後有子碼(Subcode)記錄有縱向時間碼或逆程時間碼數據。再後面還留有一定餘量。每幀12條磁跡(625/50系統),±20度方位角記錄。磁帶速度為33.813mm/s,音頻是二通道PCM,1通道縱向提示磁跡,抽樣頻率48kHz。另外有兩路獨立的LTC/UITC時間碼。兩種時間碼可在任意磁帶速度時被讀出。
磁跡傾角θ為9.1784度,控制磁跡寬度0.4mm,提示磁跡寬度0.35mm,螺旋掃描磁跡總長度32.842mm,視頻記錄長度27.548mm。
2、視頻處理
DVCPRO有DVCPRO50和DVCPRO25,它可以在4:2:2、4:1:1、和4:2:0三種取樣格式之間進行切換,壓縮率也有所不同並可切換。它們的信號結構之間是兼容的,也可在525行和625行電視制式間轉換,可以25Mb/s和50Mb/s兩種格式記錄和重放素材。DVCPRO是通過使用兩組DVCPRO晶元組並行來實現4:2:2的記錄。DVCPRO50的壓縮比降到3.3:1,而DVCPRO25的壓縮比為5:1。在此以4:1:1為例說明視頻信號的處理過程。視頻亮度信號的取樣頻率為13.5MHz,色差信號為3.375MHz和3.375MHz,亮度解析度與D1、D5一樣,色度帶寬為1.5MHz,與Betacam-SP相同。視頻數據壓縮主要採用DCT和可變字長編碼。
首先4:2:2數字信號經過4:1:1變換由216Mbps變到162Mbps。經變換後輸入到圖像壓縮編碼單元,再從162Mbps壓縮到24.948Mbps,然後到糾錯編碼並經擾碼輸出到記錄符號化處理單元,通過旋轉磁頭記錄在磁帶上。
碼率壓縮的具體流程如圖9。每幀625行有526個有效行,奇數場從23行到310行,偶數場從335到622行,每場288行。亮度信號的量化級從1~254,白電平為235/黑電平16,色差零電平(灰電平)128共255量化級與S一樣,亮度和色差樣值都按8×8分成像塊,像塊按(X、Y)定位,水平為X,垂直為Y。Y、CR、CB分別按照幀組成像塊,為此亮度有72×90=6480個DCT像塊,CR、CB各有(18×2)×45=1620個像塊,然後四個亮度像塊和CR、CB各一個像塊組成一個宏塊。對於625/50來說形成1620個宏塊,然後27個宏塊組成一個超塊,可得到60個超塊。60個超塊分成12行,每行5個超塊記錄在12條磁跡上,這和S是相同的,即每幀記錄12條磁跡。
總之DVCPRO50不僅在重放和記錄與DVCPRO25兼容,它同樣在數據流層次上也完全兼容,可實現無縫切換。這使得DVCPRO可以存儲25Mb/s和50Mb/s文件的伺服器中切換和創建系列節目。
「格式之戰」由來已久,對於用戶來講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因眾多的格式競爭,使各種機器的性能及價格有了選擇的餘地;憂的是選型不當會給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造成積壓和浪費。因此,在選購數字錄像機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及使用場合選購,要注意資源使用配置的合理性、設備的系統化、開放性、兼容性和運行成本等,並應適當考慮瞻前性,盡量做到物盡其有,以最少的投資,得到最大的效益。
從圖像質來看,數字Betacam格式是4:2:2取樣,10bit量化,幀內2:1壓縮是當今壓縮數字設備中的最高檔次。Betacam-SX是幀間10:1壓縮,碼率18Mbps是現代幾種錄像機中碼率最低者,因此降低了運行成本,其圖像質量稍遜於數字Betacam但可達B水平。SONY在家用DV格式上開發的DVCAM格式4:2:2取樣,8bit量化,幀內5:1壓縮,圖像質量接近PVW水平。松下的DVCPRO50是DVCPRO的升級產品,幀內3.3:1壓縮,碼率為50Mbps,圖像質量接近DVW而DVCPRO25碼率25Mbps,圖像質量可達到PVW水平。JVC公司的DIGITAL-S,幀內3.3:1壓縮,碼率50Mbps圖像質量接近DVW水平。
總之,目前這幾種數字錄像機仍處於發展階段,某些技術問題尚待進一步改進。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種數字錄像機設備會越來越完善,價格會越來越便宜,圖像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規格格式 DIGITAL-S Betacam-SX VCPRO
圖像編碼標准 4:2:2分量方式 4:2:2分量方式 4:1:1(4:2:2)分量方式
圖像壓縮方式 幀內壓縮的DCT方式 基於MPEG-2的P@ML方式 幀內壓縮的DCT方式
壓縮比 3.3:1 10:1 5:1(3.3:1)
碼率(約) 50Mbps 18Mbps 25Mbps(50Mbps)
音頻標准 16bit/48KHz不壓縮 16bit/48KHz不壓縮 16bit/48KHz不壓縮
4通道 4通道 2通道
磁帶 1/2英寸金屬塗敷帶 1/2英寸金屬帶 1/4英寸金屬粒子帶
記錄時間 最長104分鍾 180分鍾(大型帶) 60分鍾(小) 123分鍾
磁鼓直徑/轉速 62mm/75rps 81.4mm/75rps 21.7mm/150rps
磁跡數/幀 12條(625/50) 10條(525/60) 12條/GOP(625)
10條/GOP(525) 12條(625)
10條(525)
磁帶速度 57.8mm/s(625) 57.7mm/s(525) 59.575mm/s(625) 33.813mm/s(625)
磁跡寬度 20μm 32μm 18μm
記錄方位角 ±15度 ±15度 ±20度
磁跡傾角(度) 5.57 4.621 9.1784
重放的兼容性 具有S-VHS重放功能 可重放現有的Betacam
氧化帶和金屬帶上的素材 DVCPRO-25.50可兼容
圖像質量 接近DVW水平 相當BVW水平 PVW(接近DVW)
磁鼓壽命 ≥800h 是PVW的3倍,約2400h >1

Ⅲ LTC流程拆解

LTC,leads to cash是指從線索到回款的企業交付流程,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客戶最有感知的流程之一。

LTC可以進一步拆解為LTB、BTO、OTD、DTC,4個子流程。

LTB,leads to bid,標前流程,商機→中標。涉及商機管理、需求解讀、訂單准入等。

BTO,bid to order,標後流程,中標→下單。涉及方案選配、降本選配等。

OTD,order to deliver,交付流程,下單→交付。包括下單選配、訂單評審、產能均衡、自動排程等,是當前大多數企業的業務陣地,核心體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DTC,deliver to cash,回款流程,交付→回款。價值回收,涉及客戶信用管理、財務應收/預收、壞賬、呆賬、訂單關閉、合同收尾等。

LTC流程管理的核心是:前端防雜,中間防亂,後端減重。

LTC流程變革的本意是要實現快交付。快交付,不是說我們訂單交付周期越短越好,而是說我們能深刻理解企業戰略與經營需求,在客戶需求的時間內及時將產品交付到客戶的手上。

Ⅳ 華為的流程管理系統(附關鍵流程圖)

任正非先生一直強調 客戶、流程與績效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三件事 。事實上,華為導入咨詢公司的一個重點就是「流程管理」。在過去的近20年中,華為通過以業務為導向的流程管理體系,大大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華為公司提倡流程化的企業管理方式,任何業務活動都有明確的結構化流程來指導,流程建設把所有人從海量的、低價值的、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首先,大家要明白 流程是通過一系列可重復、有邏輯順序的活動,將一個或多個輸入轉化成明確的、可衡量的輸出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無瑕的流程,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人體都會感覺不適,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

流程是通過一系列可重復、有邏輯順序的活動,將一個或多個輸入轉化成明確的、可衡量的輸出。從本質上來說,流程是組織創造的機制。從本質上來說,流程是組織創造的機制。

華為公司提倡流程化的企業管理方式,任何業務活動都有明確的結構化流程來指導,通過流程建設把所有人從海量的、低價值的、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1

流程管理核心:流程要反映業務

華為的流程管理,借鑒了業界領先的實踐,總結自身流程運作管理後,整理出一套 全球流程管理的規則和制度。

流程要反映業務的本質,尤其是完整系統地反映業務的本質, 業務中的各關鍵及其管理不要在流程體系外循環,基於流程建設的管理體系(IPD/LTC/ITR),是一個運營系統,是一個業務操作系統。

流程管理是按業務流程標准,以目標和顧客為導向的 責任人推動式管理。 處於業務流程中各個崗位上的責任人,無論職位高低,行使流程規定的職權,承擔流程規定的責任,遵守流程的制約規則,以下道工序為用戶,確保流程運作的優質高效。

建立和健全面向流程的統計和考核指標體系,是落實最終成果責任和強化流程管理的關鍵。

顧客滿意度是建立業務流程各環節考核指標體系的核心。提高流程管理的程序化、自動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

華為的流程管理要求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公司事業拓展的要求,因時而變,因事而變,對原有業務流程體系進行簡化和完善。

2

流程管理的內容

流程分類:

華為 把流程管理分 為 運營流程 (包括戰略管理、集成產品開發、客戶關系管理、集成供應鏈)和 管理支持流程 (各職能部門的流程)。

運營流程是公司管理主線,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流程,也是公司存在的基礎,管理支持流程為運營流程的高效執行提供服務和支持。

流程層次:

流程的層次和管理層次相關,不同的流程層次對應了不同的管理層次的工作,以及主流程用於中高層的業務決策和端到端跨職能部門的業務管理,二級子流程用於智能領域管理,確保職能域的交付能滿足主流程的需要,操作級流程用於指導基層活動。

流程架構:

流程架構師描述公司的流程分類及層次的全視圖。

0層架構:從價值鏈的角度對 流程的分類, 對0層架構中的流程進行逐層分解就形成了個流程的分層架構;

1層架構:此層中的流程是 主流程 (跨職能部門端對端的業務流程);

2層架構:此層中的流程是 自流程 (職能部門內的業務流程);

3層架構:精益爭霸,職能內部的 分解。

流程管理體系四個階段:

包括流程規劃、流程建設、流程執行、流程運營,四個階段形成一個閉環。

流程規劃: 解決了流程的what to do和how to do的問題,主要工作有需求管理、版本管理、流程規劃;

流程建設: 它是流程過程資產管理,涉及流程需求分析、流程方案設計、流程文件開發、流程集成驗證、流程試點確認。

流程推行: 它是解決流程文件管理的工作,涉及業務適配、組織適配、推行與賦能的工作。

流程運營: 它是應對流程分層授權與管理機制,包含一些成熟度評估、流程績效管理、過程保證、CT/SACA的工作。

3

流程覆蓋全業務

華為業務流程覆蓋全業務,分為三大類:執行類、使能類、支撐類。

執行類:

執行類流程,客戶價值創造流程,端到端的定義為完成對客戶的價值交付所需的業務活動(what to do),並向其他流程提出需求。

使能類:

使能類流程響應執行類流程的需要,用以支持執行類流程的價值實現。

支撐類:

支撐類流程是公司基礎性的一些流程,為使整個公司能夠持續高效、低風險運作而存在。

華為業務流程頗有深度,涉及了從細化到可執行, 從上到下分為:

level 1 流程分類;

level 2流程組;

level 3流程;

level 4子流程;

level 5活動;

level 6任務。

level 1 流程分類和level 2流程組 用於 流程管理, 回答why to do的問題,支撐公司戰略和業務目標實現,體現公司業務模式並覆蓋公司全部的業務。精益爭霸。

level 3流程和level 4子流程 則是用於 落實方針政策和管控要求, 回答what to do的問題,聚焦戰略執行,體現創造客戶價值的主要業務流以及為實現主業務流高效和低成本運作,所需要的支撐業務。

level 5活動和level 6任務 用於 將流程落實到人, 使之可執行,回答how to do問題,完成流程目標所需要的具體活動及任務,體現業務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4

華為以業務為核心的三大流程

華為內部一直提倡流程化的企業管理方式,用流程把重復的、簡單的、大量的工作模版化,建立對應的三個系統,即 IPD(產品集成開發)、LTC(收款)、ITR(售後), 同時用流程IT的方式進行固化,從接受客戶需求,到交付給客戶滿足要求產品的,端到端跨職能部門的集成管理流程。

1)華為的IPD系統:

華為於1998年開始 實施IPD系統,打破了華為以部門為管理結構的模式,轉向以業務流程和生產線為核心的管理模式。

華為的IPD主要由固化的結構化研發流程和支持流程實施的跨部門團隊組成。

以前華為的產品開發完全是研發部門的事情,技術方向由關鍵人物來選擇。在IPD模式下,各部門都要有人參與到規劃和實施的過程里,組成跨部門的團隊——IPMT與PDT(IPT)。

跨部門的團隊基本上要在產品開發之前做出相關聯的規劃,並且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相互協調,以保證這個產品從始至終都是技術領先、成本合理並且符合市場需求。

IPD分為 需求管理、戰略規劃、產品規劃、技術規劃、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 六大模塊。

需求管理 關注客戶需求及實現過程監控,需求管理流程包含:收集、分析、分發、實現、驗證等五個階段。

戰略規劃 制定公司的中長期產品開發戰略和方向;精益爭霸,產品規劃制定公司的產品開發規劃和產品版本路標。

技術規劃 制定公司的關鍵核心零部件發展規劃;技術管理流程包含:技術規劃、預研、架構開發、技術與平台開發、部件重用及評價等五個階段。

技術開發 負責提前准備關鍵的核心技術、核心部件,建設跨產品的共享組件( CBB)庫;

產品開發 根據產品規劃,依靠成熟的共享組件,快速、高質、高效的完成產品開發和上市。產品開發流程包含:概念、計劃、開發、驗證、發布、生命周期等六個階段。

2)華為的LTC系統:

而LTC(Lead To Cash)是 從線索到匯款、端到端貫穿公司運作的主業務流, 承載著公司最大的物流、資金流和人力投入,LTC是公司級面向客戶的主業務流程之一。

LTC流程是從營銷視角建立的 「發現銷售線索-培育線索-將線索轉化為訂單-管理訂單執行/匯款」, 端到端的流程。

LTC流程不是簡單的流程優化,是從客戶視角出發的業務流程重構,保證重構成功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深刻理解客戶業務流程, 並以此為基礎匹配本業務單元(組織)的業務流程;

2、流程變革方法論正確 ,「鐵三角」模型是保證流程變革成功的法寶;

3、組織架構和績效考核指標 根據重構後的業務流程做相應調整,為流程運作提供支持。

5

如何借鑒

任正非要求:「員工參加管理,不斷地優化從事工作的流程與工作質量……改革一切不合理的流程。」那麼,如何改進才能調整不合理的環節,保證流程的合理,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呢?這也是我們可以借鑒學習的。

衡量各環節安排的合理度。華為通過「何人、何處、何時」3個問題,來確認流程中各個環節的安排是否合理,一經發現不合理之處,立即推倒重來,以使各個環節保持最佳的順序,保證工作環節的有序性。

何人:該環節由誰操作?操作技能是否嫻熟?該環節是否為該員工最擅長的?是否存在崗位與員工能力不匹配的現象?如果讓熟悉第一環節工作的員工從第二環節調回,可以節省多少時間?

何處:各環節的操作場所之間距離遠近如何?是否便於工作交接?如果將某環節的操作場所加以調換,是否可以使工作交接時間更短?調整設備儀器的擺放位置後,操作者使用起來是否更方便、時間更短?

何時:從第一個環節開始至最後一個環節結束的時間,包括在各個環節之間的移動時間、加工時間及由於機器故障、部件無法得到等問題引起的延遲時間分別是多少?時間安排是否過於緊湊,使員工緊張、疲勞?或過於寬松,難以在交期前完成任務?

流程化管理能夠幫助我們從復雜的、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減少了不必要的摩擦,為工作提供了便捷,你們使用的流程管理是怎樣的?

6

附件:華為流程管理

版權申明:精益爭霸尊重版權並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如文章視頻、圖片等涉及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將根據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立即刪除!

Ⅳ 破界突圍之路:淺談流程框架及流程中轉站

  以前的文章有論述過,基於經營戰略,一方面要做年度經營預算、輸出指標及目標;一方面要推導價值鏈模型,通過流程規劃,輸出流程框架。

  其實,製造型企業的流程框架有很強的相似性,例如華為的核心業務流程(不含管理及輔助流程)主要包括:

  從縱向維度:戰略與執行流程(簡稱DSTE:Develop Strategy to Execution)、集成產品開發流程(簡稱IPD: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g)、市場與開發流程(簡稱MTL:Maket to Lead)

  從橫向維度:商機到回款流程(簡稱LTC:Lead to Cash)、訂單到交付流程(簡稱OTD:Order to Delivery)、問題到解決(簡稱ITR:Issue to Resolution)、集成供應鏈流程(簡稱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

  最近,我們在思路流程邊界或中轉站的問題。流程即業務,天然是端到端的,但企業不可能是一條流程繪到底,而是有核心的主幹流程,並構成整體的流程框架。

  那麼,流程之間的中轉站是什麼呢?

  我們認為,企業直接產生的價值的流程有2條:一是LTC流程,另外一個是ITR流程。因為LTC流程產生回款,讓產品和服務變現。而ITR流程產生服務收入,或解決客戶問題提客戶滿意度後,產生二次銷售。

  先談LTC流程與其它流程的交互,IPD流程輸出產品及產品解決方案,它可能來自LTC中的客需或來自MTL流程的市場洞察;

  所以,LTC流程中的客需形成IPD流程的輸入,反過來,IPD輸出的產品或產品解決方案最終反應在LTC流程中的搶單上;即,LTC流程與IPD流程互為輸入。

  有些觀點會認為LTC流程中會包含兩個子流程,一個是訂單開發流程(IPD解決產品0→1,而訂單開發流程基於LTC中的客需,結合IPD輸出的產品,解決1→N);另外一個流程是訂單交付流程;

  ITR流程的閉環分幾個層次,一個是快速解決客戶反饋的問題(滅火型,主要由售後負責);

  另一個是將ITR流程的問題形成設計標准、工藝標准,輸入到IPD流程中,從產品源頭進行閉環杜重錯;

  同時,ITR流程的問題還可以結構化(如客戶、渠道、產品、問題等),與LTC流程進行連接,在銷售下單時調取歷史問題,進行校驗;換句話說,ITR流程可以形成IPD流程、LTC流程的輸入;

  ISC流程也是企業非常重要的流程之一,70%以上的成本與該流程相關;

  它的源頭可以來自年度規劃(或銷售預測等),如進行年度品類供應商的引入和淘汰規劃;也可以來自IPD中新產品的開發或LTC新增物料的需求,形成新的尋源;它最終要回到OTD流程上(支撐快速交付);

  DSTE的流程,是從經營戰略出發,形成年度規劃、重點任務和績效,並落地執行,往往作用於企業所有核心流程;

  簡單小結下:

  DSTE流程owner為企業最高經營者(總裁或總經理),與企業核心業務流程均會產生關聯;

  IPD流程owner為研發負責人,MTL流程、LTC流程、ITR流程形成其輸入,IPD輸出到LTC流程中;

  MTL流程owner為市場負責人,它源於市場洞察,形成對IPD流程的輸入;

  LTC流程owner為銷售負責人,商機、MTL流程、ITR流程形成其輸入,LTC可含訂單產品開發和訂單交付流程;

  ISC流程owner為供應鏈負責人,銷售預測、LTC流程、IPD流程形成其輸入,ISC輸出到OTD流程中。

Ⅵ 流程的層級

根據流程的定義,流程可以根據其復雜程度(所需要的資源多寡、涉及到的活動及活動關系的數量、參與的角色及部門等)來將流程分為多個層級,越是高層級的流程,優化的范圍越大;下層的流程整體組成了上層的流程(如L2-線索/L2-合同/L2-回款組成L1-LTC)

L0-公司流程——資源輸入公司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所有流程集合。有時候從商業模式上看,L0也可以看作公司在價值鏈上的位置。

L1-端到端流程/業務域/流程類——實現某個業務功能的流程集合(如把產品研發出來的IPD流程,把產品銷售給客戶的LTC流程),L1的結構決定了企業的商業模式。

L2-邏輯流程組——某個業務功能的邏輯階段/支持功老指能劃分(如LTC的主業務過程是線索-合同-回款),階段/功能劃分是業務管理可控的自然需求,也是企業業務模式的體現。L2的結構決定了企業的業務模式

L3/L4-流程/子流程——確定業務下,某個階段業務的執行方式。或含逗對於可以不區分場景的情況,可以直接由活動組成(如LTC的線索管理分為收集線索、分發線索、跟蹤培育線索三個L3級別的流程,三個流程之下都可以直接承接對應的活動)。
對於需要進一步區分場景的情況,需要分場景設置L4-子流程(如ITIL架構下,管理IT-管理IT服務-管理IT服務策略下還需要將IT服務策略進一步分為服務級別、可用性、連續性等內容,每一個內容都是IT服務策略的子流程)。L3的結構決定了業務成功的主要因素和關鍵控制點。
企衫賣業流程清單的流程層級在這個層面很容易混亂,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從層級邏輯上講,流程組本身還是屬於邏輯流程組。有的業務的場景復雜,因此會出現分場景的流程組,但有的業務場景簡單,就不會出現流程組。
為了管理方便,可以統一將L3/L4兩層作為流程層,若不分場景子流程,則L3和L4級別的流程同名,直到L5層活動層再根據執行角色來進一步劃分。

L5-活動——組成流程的要素,實現流程價值的關鍵事項。活動一般只有一個單獨的責任角色(即可以定位到責任崗位)。活動的結構關系決定了流程的效率。常見的流程優化方法ESEIA、ASME增值分析、哈默九原則等,都是在分析活動及結構的基礎上,在流程層面上發揮價值。

L6-任務——完成活動的事項。由單個責任角色完成,活動進一步拆解規范後形成的內容。

雖然從廣義上講,存在輸入輸出的多個活動的集合就是流程。但是對於企業來說,根據參與角色的多寡,可以簡單判斷是流程、活動還是任務。

熱點內容
區塊鏈風險管控 發布:2025-01-24 23:12:40 瀏覽:44
ltc的子流程 發布:2025-01-24 23:12:37 瀏覽:82
利用手機主板挖礦 發布:2025-01-24 22:58:41 瀏覽:724
螞蟻g2礦機怎樣 發布:2025-01-24 22:58:28 瀏覽:909
btc分叉空投 發布:2025-01-24 22:55:29 瀏覽:865
比特幣哪個伺服器好 發布:2025-01-24 22:47:16 瀏覽:729
俞凌雄與幣圈 發布:2025-01-24 22:36:13 瀏覽:295
元宇宙中人如何與真人互動 發布:2025-01-24 22:10:31 瀏覽:226
元宇宙賺錢是真的嗎 發布:2025-01-24 21:58:22 瀏覽:554
泰國數字貨幣交易網 發布:2025-01-24 21:58:15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