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d與eth
⑴ linux下bond網卡eth0、eth1 為什麼在解除bond以後,eth0、eth1 的mac地址還是相同
bond本身綁定網卡時就不會吧、把 eth0 和eth1的mac地址給成相同的,你出現的 MAC 地址相同,可能是你配置文件問題。cat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看你兩塊網卡的 MAC 相同嗎?
⑵ 有人知道統信歐拉bond配置有幾種嗎
1. Bond 的七種模式包括:
- 模式 0:負載均衡模式,此模式下,系統將網路流量平均分配至各個網卡,如 eth0、eth1 等。
- 模式 1:主備模式,當主網卡出現故障時,備用網卡將立即接管工作,確保網路連接不中斷。
- 模式 2:XOR Hash 負載分擔模式,通過 XOR Hash 演算法分配流量,提高網路性能。
- 模式 3:廣播模式,所有網卡接收相同的數據包。
- 模式 4:802.3ad 協議支持模式,與交換機的聚合 LACP 方式配合使用。
- 模式 5:基於負載情況的發送選擇模式,根據各個從網卡的負載情況選擇發送網卡。
- 模式 6:負載均衡模式,類似於模式 0,但當主網卡滿載時,多餘流量將分配至次網卡。
2. 常用的 Bond 模式有三種:
- Mode=0:平衡負載均衡模式。系統將所有網路流量平均分配至每個網卡,確保平衡使用。
- Mode=1:主備冗餘模式。當主網卡出現問題時,備用網卡立即接管,保持網路連續性。
- Mode=6:平衡負載均衡模式。與 Mode=0 類似,但當主網卡滿載後,多餘流量將分配至次網卡。
⑶ bond和eth區別
bond和eth的區別在於支持hash的加密,支持負載均衡,更好的支持IPV6,總之要取代bond需要很多的添加。
⑷ Linux網卡bond
網卡綁定mode共有七種(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種: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mode=1:自動備援模式,其中一條線若斷線,其他線路將會自動備援。
mode=6: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設定。
添加MASTER、SLAVE配置項
eth0:
eth1:
bond0(不存在,需要自己創建):
ip a可以看到eth0\eth1上的master為bond0
⑸ 有人知道統信歐拉bond配置有幾種嗎
Bond 的 7 種模式:
mode=0 負載均衡模式,和交換機的埠聚合強制不協商的方式配合
mode=1 表示主備模式,即主用網口和備用網口,主用故障後,備用開始工作
mode=2 表示 XOR Hash 負載分擔模式,和交換機的埠聚合強制不協商的方式配合
mode=3 表示 broadcast 廣播模式
mode=4 表示支持 802.3ad 協議,和交換機的聚合 LACP 方式配合
mode=5 表示根據每個 slave 的負載情況選擇 slave 進行發送
mode=6 表示負載均衡模式,只是她不依賴於交換機的匯聚
常用的 mode 有三種:
Mode=0:平衡負載均衡模式,系統會將當前的所有網路流量平均分配到每個網卡上,如 eth0、eth1…
Mode=1:主備冗餘模式,如果其中一個網卡出問題,另一個繼續工作,保證網路的連續
Mode=6: 平衡負載均衡模式,與 mode0 不同的是,系統會將網路流量先負載到 eth0 負載滿後,多的流量再負載到 eth1,以此順延。
⑹ 配置bond網卡,em1,em2 和 eth0,eth1是什麼區別
em和eth沒有區別都是LINUX系統對網卡的一種名稱。由於Linux系統的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所以常見的就這兩種名稱
⑺ Linux 網卡bond的七種模式
網卡bond是通過多張網卡綁定為一個邏輯網卡,實現本地網卡的冗餘,帶寬擴容和負載均衡,在生產場景中是一種常用的技術。Kernels 2.4.12及以後的版本均供bonding模塊,以前的版本可以通過patch實現。可以通過以下命令確定內核是否支持 bonding:
鏈路負載均衡,增加帶寬,支持容錯,一條鏈路故障會自動切換正常鏈路。交換機需要配置聚合口,思科叫port channel。
這個是主備模式,只有一塊網卡是active,另一塊是備用的standby,所有流量都在active鏈路上處理,交換機配置的是捆綁的話將不能清租橡工作,因為交換機往兩塊網卡發包,有一半包是丟棄的。
表示XOR Hash負載分擔,和交換機的聚合強制不協商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需要交換機配置port channel)
表示所有包從所有網路介面發出,這個不均衡,只有冗餘機制,但過於浪費資源。此模式適用於金融行業,因為他們需要高可靠性的網路,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需要和交換機的聚合強制不協商方式配合。
表示支持802.3ad協議,和交換機的聚合LACP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標准要求所有設備在聚合操作時,要在同樣的速率和雙工模式,而且,和除了balance-rr模式外的其它bonding負載均衡模式一樣,任何連接都不能使用多於一個介面的帶寬。
是根據每個slave的負載情況選擇slave進行發送,接收時使用當前輪到的slave。該模式要求slave介面的網路設備驅動有某種ethtool支持;而且ARP監控不可用。
在5的tlb基礎上增加了rlb(接收負載均衡receive load balance).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換機)的支持。接收負載均衡是通過ARP協商實現的.
mode5和mode6不需要交換機端的設置,網卡能自動聚合。mode4需要支持802.3ad。mode0,mode2和mode3理論上需要靜態聚合方式。
但實測中mode0可以通過mac地址欺騙的方式在交換機不設置的情況下不太均衡地進行接收。
1、首先要看linux是否支持bonding,大部分發行版都支持
如輸出以上信息,則說明支持bonding,如果沒有,說明內核不支持bonding,需要重新編譯內核
2、答旁網卡配置文件
兩個物理網口分別是:eth0,eth1 綁定後的虛擬口是:bond0
開機自動載入模塊到內核
每100毫秒 (即0.1秒) 監測一次路連接狀態,如果有一條線路不通就轉入另一條線路; Linux的多網卡綁定功能使用的是內核中的"bonding"模塊
如果修改為其它模式,只需要在BONDING_OPTS中指定mode=Number即可。USERCTL=no --是否允許非root用戶控制該設備
查看bond0狀態:可以看到調用的是哪幾個物理網卡
三、擴展
上邊是兩個網卡(eth0、eth1)綁定成一個bond0,如果我們要設置多個bond口,比如物理網口eth0和eth1組成bond0,eth2和型罩eth3組成bond1,那麼網口設置文件的設置方法和上面
是一樣的,只是/etc/modprobe.d/dist.conf文件就不能疊加了。正確的設置方法有兩種:
1、第一種
這樣所有的綁定只能使用一個mode了。
2、第二種
這種方式不同的bond口可以設定為不同的mode,注意開機自動啟動/etc/rc.d/rc.local文件的設置
http://lixin15.blog.51cto.com/3845983/1769338
http://linuxnote.blog.51cto.com/9876511/16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