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比特幣
1. F打頭的幣波動比較大,是否值得適當投資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認知水平往往決定你的收益倍數,看到同行資產幾倍幾倍往上漲,再看看自己買入的資產心裡也許會郁悶。為什麼漲的都是隔壁老王,為什麼成績最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呢?同樣到達一個賽場的終點,有的人跑步,有的人開車,有的人甚至坐上了火箭。這些工具猶如區塊鏈世界一個個不同的幣種,你買入的交通工具不一樣,自認交通工具帶給你增值的速度也就不一樣。所以選擇優質的幣種真的很重要。
第一類支付貨幣:
btc比特幣,xrp瑞波幣,ltc萊特幣,dash達世幣,zec。等等,先列舉上邊幾個主流幣種,這種幣是幹嘛的呢?從淺層說來就是支付轉賬用的,建議新人剛進幣圈重點關注下比特幣,為什麼呢?
比特幣是所有數字貨幣的開山鼻祖,目前市值大約1765億美元排名數字貨幣第一。
第三類平台幣:
這類知名幣種有bnb幣安幣,big幣一幣,dew期貨平台幣,qash日本交易所幣。
這類幣很好理解,就是交易所自己發放的代幣,交易所知名度高了,代幣自然而然久升值,比如bnb幣安,17年ico成本價1塊,現在82一枚,得益於幣安交易所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一。
但是這類幣種並不代表你有它的幣就可以說你有它的股份,例如幣安幣,如果你持有它的幣,你在幣安交易所買賣幣種可以減免你的手續費。而且這種平台幣增值的另一個方法就是銷毀機制,就像big,2億枚代幣,交易所會每季度會拿40%的利潤從市場進行回購,進而銷毀,進而這種代幣會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就是這種代幣的升值方法。
2. 比特虛擬幣的充值和交易有什麼區別
先鋪結論:Ripple並不是貨幣,是一種支付網路;網路內使用的XRP幣才是一種貨幣。和比特幣相比,前者是支付體系,後者是貨幣,並不是同一類東西,所以沒有可替換性。
比特幣已經被炒爛了,知乎上的回答接近飽和,所以就不重復勞動了,重點講講Ripple的情況。
Ripple是什麼
Ripple是一個開放的支付網路。就跟ripple這個單詞的解釋「漣漪」一樣,強調的是資金的流動和傳遞。
在生活中,熟人之間相互借錢,可能不會寫欠條。有時幾個朋友之間互相借錢、產生多角債務,還可能視親疏遠近自行調整債務債權關系。比如甲欠乙5塊,乙又欠丙5塊,甲和丙也比較熟,三個人一商量,可能就會直接讓甲還錢給丙。其實不光熟人之間,很多小店鋪小公司也會允許熟人賒賬銷賬什麼的。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更樂意和自己信任或熟悉的人有債權債務關系,並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網路,資金還能在其中順暢地流動。
以上是現實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金錢網路,假如這一切發生在互聯網世界,就是Ripple試圖實現的貨幣流動體系。
但在這個網路中,你和你信任的熟人的關系轉換為了你與你信任的網關之間的關系。顧名思義,網關(Gateway)就是一個網路連接到另一個網路的「關口」,也就是網路關卡。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必然要經過一扇門,同樣,從一個網路向另一個網路發送信息,也必須經過一道「關口」,這道關口就是網關。網關作為網路與網路、網路與現實世界的介面,猶如銀行櫃台,將你的貨幣轉換成你賬戶里的一串數字。
在Ripple中發生的一切就和現實一樣,當你通過你信任的網關A將100人民幣換成A網關發行的FCY(我隨便取的名字,假設用來指一種貨幣單位)後,你的Ripple賬戶里就多出了100FCY的金額,你可以將這100FCY通過網關隨便轉給一個陌生人比如小明,而小明則可以通過A網關將這筆錢換成現實世界的人民幣。在整個過程中,債權債務關系變化如下:
1、 你將100人民幣存入A網關,A網關欠你100人民幣,並給了你一張100FCY的欠條;
2、 你將100FCY的欠條通過A網關傳遞給了小明,此時A網關不再欠你錢,而欠小明100人民幣,因為欠條在小明手裡;
3、 小明拿著欠條找A網關兌付100人民幣。
整個流程中,你跟小明都只是分別於A網關建立了信任關系,而你和小明不需要建立信任關系。
XRP幣是什麼
那麼一開始說的XRP幣是什麼呢?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支付交易費用。
XRP幣本身是內嵌在Ripple系統內的一種加密貨幣。與比特幣不同,Ripple在建立之初就發行了1000億XRP幣,且總額不再增加,也就是說提前把礦都挖好了。每筆交易(比如你將100FCY轉給了小明)都需要支付少量的XRP幣,而支付的這部分XRP幣在技術上是被直接銷毀。同時XRP幣還被用來當作保證金,當你開設一個Ripple賬戶時,需要在裡面放置50個XRP幣作擔保。
Ripple的發行和維護公司OpenCoin表示,這一開始的1000億XRP幣,200億會給予投資人和創始人,500億會被免費派發(即一段時間內開設賬戶免費),另外300億將由OpenCoin持有,不定時拋售以獲得利潤。OpenCoin也坦承,持有及拋售XRP幣是其贏利的唯一途徑。
Ripple的影響
Ripple誕生之初,傳言四起,很多人聲稱Ripple更符合現實中貨幣流動的運作方式,未來必將取代比特幣。
但事實上,現在判斷Ripple體系能否成功為時尚早。Ripple剛剛開始運作,很多問題就已經暴露出來了,包括其安全性並沒有官方宣傳的那麼好。
並且一開始也說了,Ripple本身只是一個新興的貨幣流通體系或支付網路,而XRP幣的本質則是協助體系內貨幣流通的潤滑劑。如果有朝一日這個體系成功了,也只會對比特幣的流通產生正面影響。說「Ripple能取代比特幣」,其實就相當於說「支付寶能取代人民幣」一樣錯誤:前者是支付體系,後者是貨幣,並不是同一類東西,所以沒有可替換性。支付寶的出現為人民幣的支付和流動提供了便利,同樣,Ripple體系如果成功,其作用也只是便於法幣和比特幣的支付與流通。
3. 比特幣是什麼比特幣怎樣交易
比特幣(Bitcoin:比特金):
最早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可以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它的特點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也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當做洗錢工具。2013年,美國政府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幣價格大漲。而在中國,2013年11月19日,一個比特幣就相當於6,989元人民幣。
交易方式:
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下列表格,列出了免費下載比特幣錢包和地址的部分網站。
比特幣地址是大約33位長的、由字母和數字構成的一串字元,總是由1或者3開頭,例如""。比特幣軟體可以自動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時也不需要聯網交換信息,可以離線進行[2]。可用的比特幣地址超過2個。形象地說,全世界約有2粒沙,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個地球,那麼比特幣地址總數遠遠超過所有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數量。
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出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就像銀行卡號一樣用來記錄你在該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幣。你可以隨意的生成比特幣地址來存放比特幣。每個比特幣地址在生成時,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該地址的私鑰被生成出來。這個私鑰可以證明你對該地址上的比特幣具有所有權。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比特幣地址理解成為銀行卡號,該地址的私鑰理解成為所對應銀行卡號的密碼。只有你在知道銀行密碼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銀行卡號上的錢。所以,在使用比特幣錢包時請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鑰。
4. 網路上盜取比特幣算犯法嗎
盜取比特幣算犯法嗎? 是違法行為。比特幣是一種新興的網路虛擬財產,那麼它是否屬於 刑法 規定的 盜竊罪 的 盜竊 對象,盜竊此類虛擬財產是否構成盜竊罪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 入戶盜竊 、攜帶凶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所以,盜竊比特幣是否犯法,則要看比特幣作為虛擬財產是否屬於公私財物。 雖然虛擬財產還未被《刑法》正式列為受保護的財產,但《 民法典 》正式規定數據、網路虛擬財產受保護。盜竊虛擬財產同樣是為了牟利,普通的盜竊方法是侵入他人的住宅和口袋,盜竊虛擬財產犯罪是成功侵入他人的電腦。 所以,比特幣作為一種特殊的互聯網商品,是有其現金價值的,屬於他人的合法財產,盜竊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盜竊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管制 ,並處或者單處 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 沒收財產 。 購買方法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演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采」比特幣。在用戶「開采」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然後通過反復解謎密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那麼就將會獲得25個比特幣。由於比特幣系統採用了分散化編程,所以在每10分鍾內只能獲得25個比特幣,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會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系統是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通過編碼來抵禦通脹,並防止他人對這些代碼進行破壞。 交易方式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下列表格,列出了免費下載比特幣錢包和地址的部分網站。比特幣地址是大約33位長的、由字母和數字構成的一串字元,總是由1或者3開頭,例如""。比特幣軟體可以自動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時也不需要聯網交換信息,可以離線進行[2]。可用的比特幣地址超過2個。形象地說,全世界約有2粒沙, 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個地球,那麼比特幣地址總數遠遠超過所有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數量。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出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就像銀行卡號一樣用來記錄你在該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幣。你可以隨意的生成比特幣地址來存放比特幣。 可見,即使比特幣是虛擬的電子貨幣,盜取他人的比特幣還是屬於違法行為。不管是盜取什麼,只要是違規佔有他人的合法財物都屬於違法行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日常生活中,我們更要注意遵守法律 法規 ,如果發現自己的財物被竊,要及時報警、保留好 證據 等解決。
5. NFT是從什麼源起的
翻譯The Comprehensive Guide to NFTs
So then how did we get from blockchain to NFT art?
我們怎樣從區塊鏈獲得NFT藝術品?
Did NFTs begin with Beeple? Certainly not. Finding the precise origins of NFTs can be somewhat difficult. Unique digital items have been around for a few years. But when did one of these unique digital items cross the line from a commodity into 「art」?
NFT是從Beeple開始的嗎?當然不是。找到NFT准確的起源有些困難。獨特的數字藏品已經風行有些年。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獨特的數字藏品「越界」,由商品變成了藝術品呢?
This, of course, begs the bigger question 「What is art?」 to which, there is no easy answer. Can digital currency—like the Bitcoins that preceded NFTs—count as art?
這可能引出了更大的問題,「什麼是藝術?」對於這個問題,答案並不簡單。像比特幣一樣的數字貨幣,先於NFT產生嗎?
Actually, maybe they can.
事實上,它們是可以的。
Money has been used in (or as) art many times before, and several artists have simply exhibited physical piles of currency as artworks in galleries. In 2017, artist Danai Anesiadou sealed a kilogram of gold in plastic and declared that it was a piece of art. And back in 1994, Bill Drummond and Jimmy Cauty performed an 「art piece」 in which they burned a million British pounds in currency notes in a fire.
金錢在(作為)藝術中的使用由來已久,很多藝術家曾經將成捆的現金作為藝術品在畫廊中展出。在2017年,藝術家Danai將一公斤的金子封在塑料時,宣稱這就是一件藝術品。早在1994年,Bill和Jimmy展覽的藝術品,更是將一百萬英磅燒成灰燼。
Had forms of digital currency already functioned as art, prior to NFTs? It』s possible. (And is something art historians will surely debate in years to come.) However, most in the space agree that the first proper works of digital NFT art were probably CryptoPunks, closely followed by CryptoKitties, which premiered in late November of 2017. CryptoKitties was (and still is) an Ethereum-based blockchain game that allows users to collect and breed digital cats. Through the robust CryptoKitties online community, users could create their own unique cats—which exist forever as NFTs—and trade them with and sell them to one another. Within the first week of its launch, users of CryptoKitties purchased over $1M of these digital cat images!
把數字貨幣作為藝術品的表現形式,是否早於NFT就出現了?是有可能的。(這可能是歷史學家在未來幾年會辯論的)然而,大部分人認為,首個數字NFT是早期的密碼朋克,2017年創作的謎戀貓。謎戀貓基於以太坊,用戶可以收集並繁殖出新的謎戀貓。在迅速發展的謎戀貓線上社區中,用戶可以生成自己的謎戀貓,並作為NFT交易。在這個產品發布的前一周時間里,謎戀貓的用戶購買了超過價值100萬美金的謎戀貓圖像!
While online cats might seem a bit unserious as the progenitors of a massive artistic revolution, people were buying these cats for the same reasons that anybody buys fine art. The images were nice to look at. Buying them was fun. You could make money from them because you were purchasing an appreciating asset. It was a way to show that you were 「in the know」 and 「cultured」 (or at least 「online cultured」). And it was a way of expressing your interests while supporting artists financially. CryptoKitties also showed one of the defining and revolutionary features of NFT art in that it was accessible to collectors at almost any level of wealth. The most modestly priced CryptoKitty NFTs started at just $12.
數字貓可能看起來不太嚴肅,人們買這些東西的原因和買其它藝術品一樣。這些圖片看起來好看。買它們很有趣。由於購買的是增值資產,你可以從中獲利。這是一種展示你是圈內人的行為。這是一種展示對你感興趣藝術家支持的方式。對於任一財富層級的用戶,謎戀貓都是可以參與的。最便宜的的謎戀貓NFT只需要12美金。
Sensing (correctly) that these cat NFTs were just the opening notes in the great symphony of collectible digital art, developers quickly set to work creating online marketplaces where NFTs could be bought and sold—and where artists new to the space could have their creations turned into NFTs. In 2018, a number of NFT marketplaces such as SuperRare, OpenSea, Nifty Gateway, and MakersPlace, were up and running.
謎戀貓NFT只是可收藏數字藝術的開胃菜,意識到這一點後,開發者們迅速投入到開發線上交易平台中,在這些平台上,NFT可以被買賣,新興藝術家也可以將他們的作品鑄造成NFT。在2018年,大量的NFT交易平台,如SuperRare, OpenSea, Nifty Gateway和 MakersPlace開始崛起。
In most cases, these NFT marketplaces make money by taking a percentage of each NFT sold. In return, they get the NFTs in front of the eyes of buyers, and facilitate the transactions.
在多數情況下,這些NFT交易平台通過售賣NFT,收手續費賺錢。作為回報,他們需要展示NFT,並促成交易。
With the rise of these online marketplaces, even more players started to get in the game. Literally.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ntities to join the NFT space after CryptoKitties was the NBA』s official platform for selling game highlights—NBA Top Shot. In its first half-year operation, NBA Top Shot has done approximately $400 million in business!
隨著這些NFT交易平台的崛起,更多的玩家開始進入這場游戲。在謎戀貓之後,最突出的NFT玩家就是NBA官方,將Top Shot作為NFT售賣。在前半年的運營中,NBA Top Shot賺了4億美元!
The success of NBA Top Shot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showed that a community of fans who might not be tech-inclined would take the steps to become so if it meant they could engage with their favorite sport in an exciting new way. Another, similar example would be the rock band Kings of Leon releasing an album in early 2021 as an audio NFT. Their fans were willing to make the leap to NFT, and the album made millions of dollars for the band.
NBA Top Shot的成功很重要,因為這說明,一個並不懂技術的社群粉絲可以和他們熱衷的活動有了新的互動方式。另外,搖滾樂隊里昂王族 在2021年初發布音頻NFT。他們的粉絲也非常樂意參與NFT,這張唱片賣了數百萬美金。
The story of the journey from blockchain to NFTs can also be seen in the way we』re watching NFTs change the nature of art collecting as a financial venture—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how works can be resold. To cite just one prominent example, a group of art collectors calling themselves Metapurse purchased twenty NFT artworks by Beeple in January of 2021. They then fractionalized their ownership of the works into tokens, and then they made those tokens available for sale to the public. Thousands of people bought them. Going by the value of the tokens at the time of this writing, the twenty works of art have now increased in value approximately six-fold.
從區塊鏈到NFT之旅,也能在NFT作為藝術品是如何被二次售賣的體現出來。在一個經典的案例中,藝術品投資基金Metapurse 在2021年1月購入了Beeple的20幅NFT作品。他們把這些作品的所有權分解為代幣的所有權,並面向公眾售賣。數以千計的用戶買入了它們。直到我寫這本書的時候,這20幅作品的價值已經超過了原價的6倍。
Try doing that with a Rembrandt.
用倫勃朗的畫作來做這件事。
Everyone』s getting into the act. Bhad Bhabie, a.k.a. the 「Cash Me Outside」 girl, has auctioned 20 NFTs based on her famous meme.
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被公眾稱為「出來單挑」的女孩 Bhad Bhabie,已經拍賣了她的20個NFT作品。
So now, we』re at this point where there seems to be endless opportunity and continual innovation as we see blockchain connecting in new ways with the technology.
現在,我們處於這樣一個點,區塊鏈和技術的結果有了層出不窮的機會和創新。
At least for the moment, there appears to be an endless appetite for NFT procts. And even fan bases that may not be 「into tech」 are proving willing to take the leap to get to NFTs. But with this success comes legitimate questions about where NFTs will go next.
至少此時此刻,NFT產品看上去有無窮盡的胃口。那些不那麼懂技術的粉絲也對NFT很感興趣。但隨之而來的,是有關NFT下一步該向哪走的合規問題。
Artists are constantly experimenting with new forms of art that can be created virtually. Developers are thinking about what else can be sold virtually (or sold as an NFT). For example, there is a booming market in virtual NFT real estate. You might not be able to own a mansion in real life, but now users can purchase one in a virtual world. We』re also seeing collectors scramble to figure out the best ways to exhibit their NFTs. Businesses are doing this too as they wish to develop and launch their own unique NFT procts. And when you have a proct, you want to get it in front of the eyes of your customers. But who are your customers and how are they going to find your NFTs? That』s what we』re still figuring out.
藝術家不斷地對創作形式加以試驗。開發者也在思考什麼內容可以售賣。例如,虛擬房地產NFT市場份額在不斷增長。你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不曾擁有一座房子,但是現在,用戶可以在虛擬世界購買房產了。我們也在看到,收藏者迅速弄清了展覽他們NFT的最佳方式。商業經營者同時也在做,他們希望開發並發布他們自己的NFT。當你擁有一個NFT時,你希望展示給你的顧客。但是誰是你的客戶,他們在哪裡,這是我們仍在思考的問題。
From this evolving landscape, a solid piece of wisdom has already emerged: Don』t bet against NFTs. People who said that NFTs would remain small and niche were wrong.
從正在發展的趨勢來看,不要和NFT對賭。那些認為NFT小而美的其實錯了。
Those who claimed that only people who worked in the tech instry would ever purchase NFTs were also demonstrably incorrect. And those who claimed that NFTs 「might be well and good for the unwashed tech-proletariat」 but 「we』ll never see those things being sold by the great auction houses for millions of dollars?」 You guessed it; also wrong.
那些認為只有技術從業者才能購買NFT的人也大錯特錯了。那些認為NFT不入流,不會被放在拍賣行賣個大價錢的想法,也錯了。
What walls are NFTs going to break through next? While nobody can predict the future for certain, in this book we』ll identify top candidates for places that NFTs will probably take off next.
NFT下一個需要打破的壁壘是什麼?沒人能准確預測未來,在本書中,我們將尋找那些即將起飛的NFT。
And one day, far in the future, in a marketplace where NFTs are so common they hardly raise an eyebrow, we may look back in amusement knowing that it seems to have all started with collectible digital cats.
在未來的某一天,當NFT非常常見,已經無法吸引人的注意力,我們回看時,會發現一切都是有謎戀貓引起的。
6. 比特幣誰發明的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 游戲 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1][2]
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國聯邦政府多個監管部門發出公開信,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就比特幣鼓勵非法活動和擾亂金融秩序的現狀予以重視,並要求能盡快採取行動,以全面封殺該電子貨幣。[3]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4]
中文名
比特幣
外文名
Bitcoin
種類
電子貨幣
流通平台
網路
概念創始人
中本聰
發展歷程 聽語音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有人用「中本聰」的化名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比特幣的模式。
共2張
比特幣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2]2009年,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比特幣誕生。[2]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貨幣」,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新比特幣通過預設的程序製造,隨著比特幣總量的增加,新幣製造的速度減慢,直到2014年達到2100萬個的總量上限,被挖出的比特幣總量已經超過1200萬個。[2]
每當比特幣進入主流媒體的視野時,主流媒體總會請一些主流經濟學家分析一下比特幣。早先,這些分析總是集中在比特幣是不是騙局。而現如今的分析總是集中在比特幣能否成為未來的主流貨幣。而這其中爭論的焦點又往往集中在比特幣的通縮特性上。[5]
不少比特幣玩家是被比特幣的不能隨意增發所吸引的。和比特幣玩家的態度截然相反,經濟學家們對比特幣2100萬固定總量的態度兩極分化。[6]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調控貨幣總量,用貨幣政策的松緊來為經濟適時的加油或者剎車。因此,他們認為比特幣固定總量貨幣犧牲了可調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通貨緊縮,進而傷害整體經濟。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們的觀點卻截然相反,他們認為政府對貨幣的干預越少越好,貨幣總量的固定導致的通縮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是 社會 進步的標志。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每筆賞金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賞金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賞金再減半為12.5個。[7]
首先,根據其設計原理,比特幣的總量會持續增長,直至100多年後達到2100萬的那一天。但比特幣貨幣總量後期增長的速度會非常緩慢。事實上,87.5%的比特幣都將在頭12年內被「挖」出來。所以從貨幣總量上看,比特幣並不會達到固定量,其貨幣總量實質上是會不斷膨脹的,盡管速度越來越慢。因此看起來比特幣似乎是通脹貨幣才對。
然而判斷處於通貨緊縮還是膨脹,並不依據貨幣總量是減少還是增多,而是看整體物價水平是下跌還是上漲。整體物價上升即為通貨膨脹,反之則為通貨緊縮。長期看來,比特幣的發行機制決定了它的貨幣總量增長速度將遠低於 社會 財富的增長速度。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物價持續下跌會讓人們傾向於推遲消費,因為同樣一塊錢明天就能買到更多的東西。消費意願的降低又進一步導致了需求萎縮、商品滯銷,使物價變得更低,步入「通縮螺旋」的惡性循環。同樣,通縮貨幣哪怕不存入銀行本身也能升值(購買力越來越強),人們的投資意願也會升高, 社會 生產也會陷入低迷。[5]因此比特幣是一種具備通縮傾向的貨幣。比特幣經濟體中,以比特幣定價的商品價格將會持續下跌。[1]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數量有限,但是可以用來套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你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的物品,比如網路 游戲 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1][1]
2014年9月9日,美國電商巨頭eBay宣布,該公司旗下支付處理子公司Braintree將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該公司已與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base達成合作,開始接受這種相對較新的支付手段。
雖然eBay市場交易平台和PayPal業務還不接受比特幣支付,但旅行房屋租賃社區Airbnb和租車服務Uber等Braintree客戶將可開始接受這種虛擬貨幣。Braintree的主要業務是面向企業提供支付處理軟體,該公司在去年被eBay以大約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2017年1月22日晚間,火幣網、比特幣中國與OKCoin幣行相繼在各自官網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抑制投機,防止價格劇烈波動,各平台將於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開始收取交易服務費,服務費按成交金額的0.2%固定費率收取,且主動成交和被動成交費率一致。[4]5月5日,OKCoin幣行網的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幣的價格剛剛再度刷新 歷史 ,截止發稿前最高觸及9222點高位。[8]
創始人物 聽語音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討陳述,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比特幣的首筆交易完成。比特幣用揭露散布總賬擺脫了第三方機構的制約,中本聰稱之為「區域鏈」。用戶樂於奉獻出CPU的運算能力,運轉一個特別的軟體來做一名「挖礦工」,這會構成一個網路共同來保持「區域鏈」。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生成新貨幣。買賣也在這個網路上延伸,運轉這個軟體的電腦真相破解不可逆暗碼難題,這些難題包含好幾個買賣數據。第一個處理難題的「礦工」會得到50比特幣獎賞,相關買賣區域加入鏈條。跟著「礦工」數量的添加,每個迷題的艱難程度也隨之進步,這使每個買賣區的比特幣生產率保持約在10分鍾一枚。
京都大學數學教授望月新一
2009年,中本聰設計出了一種數字貨幣,即比特幣,風風火火的比特幣市場起了又落,而其創始人「中本聰」的身份一直都是個謎,關於「比特幣之父」的傳聞牽涉到從美國國家安全局到金融專家,也給比特幣罩上了神秘光環。
據外媒報道稱,計算機科學家TedNelson周日在網路上發布視頻稱,他已經確定出,比特幣的創始人是京都大學數學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Mochizuki)。比特幣的創始人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假名,互聯網領域也對其真實身份展開了大量推測。納爾遜發布視頻稱,他已確定望月新一就是比特幣的真正創始人。[9]
望月新一2013年因為證明ABC猜想而名聲大噪。他高中時就讀於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後者是美國最具聲望的高中之一,僅僅兩年後就畢業。望月新一16歲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22歲時以博士身份離校,33歲就成為正教授,這么年輕就獲得正教授職稱在學術界極為罕見。這個數學界的巨星可能已經攻破了該領域最為重要的難題之一。
中本聰本人在互聯網上留下的個人資料很少,尤其是近幾年幾乎完全銷聲匿跡,因此其身世也變成了一個迷。2014年3月7日,當比特幣創始人多利安·P·中本聰被找到的新聞傳出後,迅速成為互聯網上最吸引人的消息。
與外界揣測其可能是個虛構的名字不同,「中本聰」是個真實的名字,他是一名64歲的日裔美國人,他喜歡收集火車模型,曾供職大企業和美國軍方,從事機密工作。在過去的40年中,中本聰從不在生活中用他的真名。根據美國洛杉磯地方法院1973年的檔案,在他23歲從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畢業時,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多利安·普倫蒂斯·中本聰(DorianPrenticeSatoshiNakamoto)。從那時起,他不再使用「聰」這個名字,而用多利安·中本S(DorianS.Nakamoto)作為簽名。[9]
產生原理 聽語音
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無限個(其實比特幣是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10]以人民幣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人民幣的序列號,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序列號,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10]
瘋狂漲勢
要挖掘比特幣可以下載專用的比特幣運算工具,然後注冊各種合作網站,把注冊來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再點擊運算就正式開始。[11]完成Bitcoin客戶端安裝後,可以直接獲得一個Bitcoin地址,當別人付錢的時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貼給別人,就能通過同樣的客戶端進行付款。在安裝好比特幣客戶端後,它將會分配一個私有密鑰和一個公開密鑰。需要備份你包含私有密鑰的錢包數據,才能保證財產不丟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碟,個人的比特幣將會完全丟失。
貨幣特徵 聽語音
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優點
完全去處中心化,沒有發行機構,也就不可能操縱發行數量。其發行與流通,是通過開源的p2p演算法實現。
匿名、免稅、免監管。
健壯性。比特幣完全依賴p2p網路,無發行中心,所以外部無法關閉它。比特幣價格可能波動、崩盤,多國政府可能宣布它非法,但比特幣和比特幣龐大的p2p網路不會消失。
無國界、跨境。跨國匯款,會經過層層外匯管制機構,而且交易記錄會被多方記錄在案。但如果用比特幣交易,直接輸入數字地址,點一下滑鼠,等待p2p網路確認交易後,大量資金就過去了。不經過任何管控機構,也不會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記錄。
山寨者難於生存。由於比特幣演算法是完全開源的,誰都可以下載到源碼,修改些參數,重新編譯下,就能創造一種新的p2p貨幣。但這些山寨貨幣很脆弱,極易遭到51%攻擊。任何個人或組織,只要控制一種p2p貨幣網路51%的運算能力,就可以隨意操縱交易、幣值,這會對p2p貨幣構成毀滅性打擊。很多山寨幣,就是死在了這一環節上。而比特幣網路已經足夠健壯,想要控制比特幣網路51%的運算力,所需要的cpu/gpu數量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缺點
交易平台的脆弱性。比特幣網路很健壯,但比特幣交易平台很脆弱。交易平台通常是一個網站,而網站會遭到黑客攻擊,或者遭到主管部門的關閉。
交易確認時間長。比特幣錢包初次安裝時,會消耗大量時間下載 歷史 交易數據塊。而比特幣交易時,為了確認數據准確性,會消耗一些時間,與p2p網路進行交互,得到全網確認後,交易才算完成。
價格波動極大。由於大量炒家介入,導致比特幣兌換現金的價格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使得比特幣更適合投機,而不是匿名交易。
大眾對原理不理解,以及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的抵制。活躍網民了解p2p網路的原理,知道比特幣無法人為操縱和控制。但大眾並不理解,很多人甚至無法分清比特幣和Q幣的區別。「沒有發行者」是比特幣的優點,但在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看來,「沒有發行者」的貨幣毫無價值。[12]
貨幣交易 聽語音
購買方法
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演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采」比特幣。在用戶「開采」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然後通過反復解謎密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那麼就將會獲得25個比特幣。
由於比特幣系統採用了分散化編程,所以在每10分鍾內只能獲得25個比特幣,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會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系統是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通過編碼來抵禦通脹,並防止他人對這些代碼進行破壞。
交易方式
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下列表格,列出了免費下載比特幣錢包和地址的部分網站。
比特幣地址是大約33位長的、由字母和數字構成的一串字元,總是由1或者3開頭,例如""。比特幣軟體可以自動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時也不需要聯網交換信息,可以離線進行[2]。可用的比特幣地址超過2個。形象地說,全世界約有2粒沙, 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個地球,那麼比特幣地址總數遠遠超過所有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數量。
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出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就像銀行卡號一樣用來記錄你在該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幣。你可以隨意的生成比特幣地址來存放比特幣。每個比特幣地址在生成時,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該地址的私鑰被生成出來。這個私鑰可以證明你對該地址上的比特幣具有所有權。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比特幣地址理解成為銀行卡號,該地址的私鑰理解成為所對應銀行卡號的密碼。只有你在知道銀行密碼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銀行卡號上的錢。所以,在使用比特幣錢包時請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鑰。
比特幣的交易數據被打包到一個「數據塊」或「區塊」(block)中後,交易就算初步確認了。當區塊鏈接到前一個區塊之後,交易會得到進一步的確認。在連續得到6個區塊確認之後,這筆交易基本上就不可逆轉地得到確認了。比特幣對等網路將所有的交易 歷史 都儲存在「區塊鏈」(blockchain)中。區塊鏈在持續延長,而且新區塊一旦加入到區塊鏈中,就不會再被移走。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群分散的用戶端節點,並由所有參與者組成的分布式資料庫,是對所有比特幣交易 歷史 的記錄 。 中本聰預計,當數據量增大之後,用戶端希望這些數據並不全部儲存自己的節點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採用引入散列函數機制。這樣用戶端將能夠自動剔除掉那些自己永遠用不到的部分,比方說極為早期的一些比特幣交易記錄。
消費方式
許多面向 科技 玩家的網站,已經開始接受比特幣交易。包括Mtgox,BTCChina之類的網站,以及淘寶某些商店,甚至能接受比特幣兌換美元、歐元等服務。毫無疑問,比特幣已經成為真正的流通貨幣,而非騰訊Q幣那樣的虛擬貨幣。國外已經有專門的比特幣第三方支付公司,類似國內的支付寶,可以提供API介面服務。
可以用錢來買比特幣,也可以當采礦者,「開采」它們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通過用電腦反復解密,與其他的淘金者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電腦能夠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就會獲得25個比特幣。比特幣是分散化的,需要在每個單位計算時間內創造固定數量比特幣是每10分鍾內可獲得25個比特幣。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體制是可以自給自足的,譯成編碼可抵禦通脹,防止他人搞破壞。
支付案例
在被投資者瘋狂追逐的同時,比特幣已經在現實中被個別商家接受。北京一家餐館開啟了比特幣支付。這家位於朝陽大悅城的餐館稱,該店從2013年11月底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消費者在用餐結束時,把一定數量的比特幣轉賬到該店賬戶,即可完成支付,整個過程類似於銀行轉賬。該餐館曾以0.13個比特幣結算了一筆650元的餐費。[13]
2014年1月,Overstock開始接受比特幣,成為首家接受比特幣的大型網路零售商。[14]
比特幣是由中本聰創造的,(幾乎可以肯定)是一個化名,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確切地將比特幣與一個真實的人或一群人聯系起來。中本聰於2011年從互聯網上消失,幾乎沒有留下他們可能是誰的線索。多年來,許多人都公開宣稱自己是Satoshi,但都沒有以無可爭議的事實支持這一說法。
在一個早期的比特幣論壇上,Satoshi說他們在2007年開始研究比特幣,比第一個區塊被開采早了兩年。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創世紀區塊被開采。中本聰是創世紀區塊的開采者,收到了第一批投入流通的50枚比特幣。然而,第一個方塊的獎勵是無法支付的,因為在代碼中創世紀方塊的表達方式有點奇怪。BitMEX研究發表了一份對比特幣早期開採的分析,並得出結論認為「有人」開采了70萬枚比特幣。盡管許多人認為這是Satoshi,但官方仍未證實。
人們只能想像,如果他們的身份被曝光,中本聰會獲得什麼樣的名聲,更不用說他們將收集的巨額財富了(盡管佐藤似乎沒有花掉他們應該開採的任何硬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有很多人聲稱自己是Satoshi,而其他人則被強加了這種說法。
虛假索賠
聲稱自己是Satoshi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克雷格·賴特,澳大利亞學者。早在2015年,萊特就多次試圖向公眾展示他是比特幣發明者的無可爭議的證據,但直到今天他都沒有成功。事實上,他的「證據」被證明是偽造的。
為什麼Satoshi必須匿名
中本聰,世界上第一個分散貨幣的創造者,可以說應該保持匿名,因為他們創造的本質。在創建了一個沒有失敗中心點的協議之後,中本聰可能已經意識到,保持匿名可能會消除比特幣可能存在的最後一個失敗中心點:創建它的人。去除可能與比特幣的出現相關聯的單一身份,就去除了任何可能影響比特幣社區的政治、規則或決策的單一面孔。
不管Satoshi是誰,他們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天才。比特幣協議在所有合適的地方提供了經濟激勵,為拜占庭將軍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特殊的解決方案。中本聰運用密碼學、數學、博弈論和經濟學的概念,創造了一種設計精美的——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數字稀缺資產——比特幣。
比特幣的發明者是一位日本人,名叫中本聰,在2009年1月3日,世界上第一批比特幣誕生, 數字貨幣也正式誕生,數字貨幣直到2013年年底價格才飛速上漲,從前期的10美元左右一下漲高到九百多美元,在2016年,比特幣熱度才真正起來,價格一路飆升,被稱為「數字黃金」。 比特幣為什麼這么值錢呢?
1、挖礦難度大,比特幣挖礦需要進行特定的運算,運算時間成本很高,前期的物質投入也非常大。
2、比特幣帶有貨幣屬性以及被市場信任,比特幣的加密演算法難以破解,保證了其唯一性。
3、比特幣交易市場透明度高,市場價格都是公開透明的,在虛擬數字貨中流通和交易方便快捷。
4、有一些國家的認可,國家對比特幣,數字貨幣出台的一些政策無疑都會刺激比特幣價格上漲。
物以稀為貴,比特幣比較稀有,目前比較幣的開采難度很高,供求關系的影響,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局面等等,這些無疑對價格上漲產生了很大作用。對於在交易平台購買比特幣賺取差價的朋友需要謹慎。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在2009年由日本人中本聰提出比特幣這一概念,比特幣從始發到現在價格已經高的難以想像,比特幣為什麼那麼值錢了?
下面來簡單的說說。
比特幣挖礦機通過運行一種特殊的程序,運行結束後就可以獲得類似任務獎勵的比特幣。現在比特幣的產量是很低的,每天大約產出3600個新幣,數量有限;比特幣挖礦價格高,自從比特幣火熱後,專業挖礦機從價格低的一萬元左右,現在價格貴的超過三十萬,前期設備投入就需要很大財力;挖礦時間長,比特幣挖礦就是經過特定的復雜運算,消耗額時間非常長;比特幣挖礦機消耗大,除了有自身的損耗以外,還會消耗大量用電,特幣全球挖礦機日耗電量可達1.88億千瓦時,相當於中國日發電量的百分之一。比特幣數量目前還在不斷增加,有機構評估,在2019年比特幣挖礦耗電量將會超過美國的耗電量。
比特幣的價格一直都是媒體比較關系的,這里提醒大家,比特幣價格漲的快,下落也會很快,風險高,想要購買比特幣賺錢的朋友一定要謹慎加入。
沉寂多日的比特幣借「勒索」病毒卷土重來,並開啟似曾相識的暴走模式。這種被稱作「數字黃金」的虛擬貨幣,8年間暴漲300萬倍,連中國大媽都進場了。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擊鼓傳花式的 游戲 ,有人堅信比特幣會成為稀缺資產,更有人說它會是在 歷史 長河中閃光的一個節點,而多數人不求甚解,只是驚嘆於又一輪的財富大爆發。
愛必投認為究竟是誰創造了比特幣?關於比特幣的發明者一直沒有定論,普遍的說法是日本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2009年1月3日,世界上第一批比特幣被「挖」出,這種由一個代號為「中本聰」的人設計的數字貨幣正式誕生,而自那一刻起已有15個人先後被懷疑是「中本聰」。2014年美國權威媒體揭露,本名為「中本聰」的日裔美國物理學家,就是傳說的「比特幣之父」,但這位老教授堅決否認。圖為罕見現身的中本聰被媒體圍攻,不斷遮擋鏡頭,並否認與比特幣存在任何聯系。
2016年5月,澳大利亞工程師、企業家克雷格·懷特(Craig Wright)公開表明他就是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但僅過了幾天,懷特本人就「投降」了,發表道歉信稱「拿不出關鍵證據」證明自己。盡管中本聰被提名為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但他的真實面紗還未被完全揭開。圖片:BBC (來自:騰訊圖片)
而跟比特幣扯上關系後,克雷格·懷特就被警方盯住了。圖為澳大利亞聯邦警方與稅務人員搜查了懷特的住所與辦公地點,後者的比特幣相關業務存在稅務方面問題。據媒體報道,神秘人物「中本聰」手握100多萬個比特幣,按照目前每個15000元人民幣來算,他的身價超過150億人民幣。而按照最初的嚴格設計,比特幣的總量被限制在2100萬枚,目前已有1400萬枚左右被開采出來。圖片:路透社
中本聰,不知他真身
7. 互聯網中文社區財經大V分析
時間:2021-9-14
以下文字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黃金神棍】(推特:@huangjinshengun)
論預測世界和兔國政經走向,無人能超越棍爺。此人深諳宗教、人性、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基礎知識扎實,對中德兩國的歷史也頗有研究。2018年之前活躍在天涯,之後活躍微博,因放浪形骸、措辭極端,被新浪封禁無數次後,永久離開微博,目前推特上偶爾發言,但對比之前少了許多。其2010年左右對走國未來30年的政經走向與社會發展預測堪稱牛逼,不過當時根本沒人相信,都當他胡言亂語跳大神。
2018年之前的各種跳大神預言有網友收集,參見下面鏈接(需要爬梯子):
https://freemanchen.medium.com/%E6%97%A9%E6%9C%9F%E7%A5%9E%E6%A3%8D%E8%AA%AA%E5%8C%AF%E7%B8%BD-4b03bc0baefd
推薦指數:★★★★★
【付鵬】(微博:付鵬的財經世界)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活躍於微博,也有微信公眾號和抖音號。宏觀經濟分析師中,極少數能不摻雜或少摻雜個人觀點的財經大V之一。文章與言論直擊底層邏輯,不賣關子、不夾帶私貨,對經濟金融走向的分析也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做的幾期視頻也都淺顯易懂,老幼皆宜。
推薦指數:★★★★★
【投資輿情】(微博:投魚問道)
微博發言對政經、金融、人文和生產生活都有涉及,觀點獨到、言語犀利、解讀明了,屬於三觀很正的那種人。專注於A股投機(短線操作),投研文章需付費觀看。
推薦指數:★★★★☆
【Value_at_Risk】(微博:Value_at_Risk)
專注於港股投機,調研文章均免費,對政經、金融、人文等領域也經常發表看法。「價值投資」邏輯的捍衛者,操盤有些刻板,還不能做到順勢而為,有時會因為倉位的問題,發言略顯極端。
推薦指數:★★★☆☆
【格隆】(微博:格隆)
李守紅,筆名:格隆,格隆匯app的創始人。對投資的理解有一定高度,文字功底非常強,善於發布一些「悲天憫人」的文字讓普通人產生共鳴,但可能受倉位或投資人影響,有時會夾帶私貨。格隆匯app的數據整理和繪圖能力較強,常以圖片形式在網上流轉,值得一看。
推薦指數:★★★☆☆
【老蠻】(微博:數據全是槽點、老蠻看世界)
個性簽名:數據在手,天下我有!老蠻擅長利用官方發布的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經常得出一些振聾發聵的結論,因為這些「結論」,微博上經常被銷號轉世,屬於「唱空走國」的那類人。不過官方發布的數據有多少是真的呢?用謬誤可以推導出真相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推薦指數:★★☆☆☆
【藍大】(微博:BLUEHOT_LX)
金融科班出身,基礎知識扎實,2017年之前常駐天涯財經板塊,和【黃金神棍】是老相識,對「貨幣」和「金融」的基本原理和運行規則解讀透徹,但觀點刻板教條,從2017年就持有「通縮論」觀點至今,也因此在微博上與棍爺的小號激烈辯論(此事發生在2020年疫情後,棍爺認為全球大放水通脹時代來臨資產價格會出現超漲,而BLUE認為疫情會引爆債務泡沫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危機,有幸全程吃瓜二人激辯),在最後知道辯論對手是神棍後,認慫息事。如今能夠看出,還是棍爺更勝一籌。
推薦指數:★★☆☆☆
【 洪灝 】(微博:洪灝)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早期經常在微博發表宏觀經濟看法,如今愛轉發一些彭博終端的新聞或數據報表,梵高作品、貓照片等等,經常搞訪談節目,但說的觀點不痛不癢,約等於正確的廢話。有時候會蹭一下比特幣的熱點,但大多時候對走勢的分析都打了臉。
推薦指數:★☆☆☆☆
【貝樂斯】(微博:Newsfeed)
理工男,後轉行做財經和私募,邏輯分析能力強,Youtube上的財經啟蒙視頻和《二嘎村傳奇》堪稱經典。善於用數據和公式去推演資本市場走勢,但經常一根筋咬死理,網友戲評:「紙上談兵,做學問可以,做實盤能虧到姥姥家……」
推薦指數:★☆☆☆☆
【劉煜輝】(微博:劉煜輝lyhfhtx)
人送綽號:國師。經常發布大段的宏觀分析文章,摻雜各種自己創造的名詞和故弄玄虛的觀點,明明一件邏輯很簡單的事,非要寫的晦澀難懂,好像在故意拔高觀眾門檻,進而收取留存粉絲的智商稅。從微博轉戰「知識星球」了,為了能更好的收費。
推薦指數:★☆☆☆☆
【任澤平等……】
任澤平,以及和任澤平劃等號的張維為、金燦榮、陳平、郎咸平,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經濟學流氓,非蠢即壞的後者,關注他們看他們的觀點,你應該是三輩子作孽了,除了「壞逼小人」四個字,對他們沒有其他評價。
推薦指數:沒有星
8. 什麼是比特幣可以當人民幣使用嗎
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以人民幣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人民幣的序列號,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序列號,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操作時,比特幣用戶輸入類似銀行PIN碼的密碼,登錄網路比特幣賬戶。
通過提款機,用戶可以從比特幣賬戶中取出按比值對應的加拿大元現金,也可將現金存入比特幣賬戶。
比特幣用戶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使用比特幣,與網路購物形式相似。比特幣地址是大約33位長的、由字母和數字構成的一串字元,總是由1或者3開頭,例如""。比特幣軟體可以自動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時也不需要聯網交換信息,可以離線進行[2]。可用的比特幣地址超過2個。形象地說,全世界約有2粒沙, 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個地球,那麼比特幣地址總數遠遠超過所有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數量。
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出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就像銀行卡號一樣用來記錄你在該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幣。你可以隨意的生成比特幣地址來存放比特幣。每個比特幣地址在生成時,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該地址的私鑰被生成出來。這個私鑰可以證明你對該地址上的比特幣具有所有權。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比特幣地址理解成為銀行卡號,該地址的私鑰理解成為所對應銀行卡號的密碼。只有你在知道銀行密碼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銀行卡號上的錢。所以,在使用比特幣錢包時請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鑰。
9. 求作文「我看比特幣」,最好原創,水平不要太高,切題,謝謝!
優點
完全去處中心化,沒有發行機構,也就不可能操縱發行數量。其發行與流通,是通過開源的p2p演算法實現。
匿名、免稅、免監管。
健壯性。比特幣完全依賴p2p網路,無發行中心,所以外部無法關閉它。比特幣價格可能波動、崩盤,多國政府可能宣布它非法,但比特幣和比特幣龐大的p2p網路不會消失。
無國界、跨境。跨國匯款,會經過層層外匯管制機構,而且交易記錄會被多方記錄在案。但如果用比特幣交易,直接輸入數字地址,點一下滑鼠,等待p2p網路確認交易後,大量資金就過去了。不經過任何管控機構,也不會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記錄。
山寨者難於生存。由於比特幣演算法是完全開源的,誰都可以下載到源碼,修改些參數,重新編譯下,就能創造一種新的p2p貨幣。但這些山寨貨幣很脆弱,極易遭到51%攻擊。任何個人或組織,只要控制一種p2p貨幣網路51%的運算能力,就可以隨意操縱交易、幣值,這會對p2p貨幣構成毀滅性打擊。很多山寨幣,就是死在了這一環節上。而比特幣網路已經足夠健壯,想要控制比特幣網路51%的運算力,所需要的cpu/gpu數量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缺點
交易平台的脆弱性。比特幣網路很健壯,但比特幣交易平台很脆弱。交易平台通常是一個網站,而網站會遭到黑客攻擊,或者遭到主管部門的關閉。
交易確認時間長。比特幣錢包初次安裝時,會消耗大量時間下載歷史交易數據塊。而比特幣交易時,為了確認數據准確性,會消耗一些時間,與p2p網路進行交互,得到全網確認後,交易才算完成。
價格波動極大。由於大量炒家介入,導致比特幣兌換現金的價格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使得比特幣更適合投機,而不是匿名交易。
大眾對原理不理解,以及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的抵制。活躍網民了解p2p網路的原理,知道比特幣無法人為操縱和控制。但大眾並不理解,很多人甚至無法分清比特幣和Q幣的區別。「沒有發行者」是比特幣的優點,但在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看來,「沒有發行者」的貨幣毫無價值。
購買方法
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演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采」比特幣。在用戶「開采」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然後通過反復解謎密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那麼就將會獲得25個比特幣。
由於比特幣系統採用了分散化編程,所以在每10分鍾內只能獲得25個比特幣,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會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系統是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通過編碼來抵禦通脹,並防止他人對這些代碼進行破壞。
交易方式
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下列表格,列出了免費下載比特幣錢包和地址的部分網站。
比特幣地址是大約33位長的、由字母和數字構成的一串字元,總是由1或者3開頭,例如""。比特幣軟體可以自動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時也不需要聯網交換信息,可以離線進行[2]。可用的比特幣地址超過2個。形象地說,全世界約有2粒沙, 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個地球,那麼比特幣地址總數遠遠超過所有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數量。
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出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就像銀行卡號一樣用來記錄你在該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幣。你可以隨意的生成比特幣地址來存放比特幣。每個比特幣地址在生成時,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該地址的私鑰被生成出來。這個私鑰可以證明你對該地址上的比特幣具有所有權。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比特幣地址理解成為銀行卡號,該地址的私鑰理解成為所對應銀行卡號的密碼。只有你在知道銀行密碼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銀行卡號上的錢。所以,在使用比特幣錢包時請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鑰。
比特幣的交易數據被打包到一個「數據塊」或「區塊」(block)中後,交易就算初步確認了。當區塊鏈接到前一個區塊之後,交易會得到進一步的確認。在連續得到6個區塊確認之後,這筆交易基本上就不可逆轉地得到確認了。比特幣對等網路將所有的交易歷史都儲存在「區塊鏈」(blockchain)中。區塊鏈在持續延長,而且新區塊一旦加入到區塊鏈中,就不會再被移走。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群分散的用戶端節點,並由所有參與者組成的分布式資料庫,是對所有比特幣交易歷史的記錄 。 中本聰預計,當數據量增大之後,用戶端希望這些數據並不全部儲存自己的節點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採用引入散列函數機制。這樣用戶端將能夠自動剔除掉那些自己永遠用不到的部分,比方說極為早期的一些比特幣交易記錄。
消費方式
許多面向科技玩家的網站,已經開始接受比特幣交易。包括Mtgox,BTCChina之類的網站,以及淘寶某些商店,甚至能接受比特幣兌換美元、歐元等服務。毫無疑問,比特幣已經成為真正的流通貨幣,而非騰訊Q幣那樣的虛擬貨幣。國外已經有專門的比特幣第三方支付公司,類似國內的支付寶,可以提供API介面服務。
可以用錢來買比特幣,也可以當采礦者,「開采」它們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通過用電腦反復解密,與其他的淘金者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電腦能夠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就會獲得25個比特幣。比特幣是分散化的,需要在每個單位計算時間內創造固定數量比特幣是每10分鍾內可獲得25個比特幣。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體制是可以自給自足的,譯成編碼可抵禦通脹,防止他人搞破壞。
在被投資者瘋狂追逐的同時,比特幣已經在現實中被個別商家接受。北京一家餐館開啟了比特幣支付。這家位於朝陽大悅城的餐館稱,該店從2013年11月底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消費者在用餐結束時,把一定數量的比特幣轉賬到該店賬戶,即可完成支付,整個過程類似於銀行轉賬。該餐館曾以0.13個比特幣結算了一筆650元的餐費。[11]
2014年1月,Overstock開始接受比特幣,成為首家接受比特幣的大型網路零售商。[12]
平台破產
比特幣交易平台Mt.Gox網站2014年2月25日下線,有市場消息稱Mt.Gox會宣布破產,2014年2月25日白天,比特幣行情再度大跌,比特幣市場遭遇的信任危機還在持續發酵。[14]
被盜事件
世界最大規模的比特幣交易所運營商Mt.Gox2月28日宣布,因交易平台的85萬個比特幣被盜一空,公司已經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一消息對於眾多投資者關注的比特幣來說,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這枚重磅炸彈在比特幣擁躉者的頭上炸響。日本財政大臣麻生太郎呼籲盡快就比特幣交易監管拿出辦法。被盜損失4.67億美元首席執行官馬克·卡爾普勒當天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鞠躬致歉,稱「比特幣丟失是因為公司系統存在漏洞」。一名律師稱,在該平台交易的比特幣幾乎全部被盜,包括用戶交易賬號中約75萬比特幣,以及Mt.Gox自身賬號中約10萬比特幣。根據28日的交易行情,損失估計約4.67億美元。律師稱,Mt.Gox總資產為38.4億日元(約合3760萬美元),而流動負債為65億日元(約合6360萬美元)。2014年2月7日,因遭到網路攻擊,Mt.Gox臨時停止比特幣提取業務,引發交易混亂和用戶不滿。2014年2月25日午間起,用戶無法登錄Mt.Gox交易平台。網站首頁隨後貼出「告顧客書」,稱為保護用戶和交易平台,將暫停所有交易。[15-16]
網站關閉
總部設在日本的Mt.Gox曾是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2014年2月25日Mt.Gox官網頁面為空白。Mt.Gox已經刪除了其所有在Twitter上的發帖。[14]
2014年2月25日,包括Coinbase、Circle以及「比特幣中國」在內的多家比特幣交易平台聯合發布聲明,該聲明對於本次事件的定性是「這次Mt.Gox用戶的信任遭到的無情背叛是由一家公司的丑惡行為造成的」。[14]
這些公司表示:「為了解決Mt.Gox失敗所造成的信任危機,負責任的比特幣交易平台將共同合作,致力於推動比特幣的未來,確保所有客戶資金安全。[14]
為了重新讓客戶放心,Coinbase、Kraken、BitStamp、Circle以及『比特幣中國』將在未來幾天協調努力,讓客戶和公眾放心,所有的資金都會被安全穩妥地保管。」[14]
行情大跌
「比特幣中國」是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該平台官網上其本周一剛把交易手續費由0.3%降為0.1%,此外,如果投資者掛的是「限價單」並且增加了該平台的市場深度,交易費將被免除,並獲得額外0.1%的返利。但這似乎無法阻止投資者對比特幣的拋售。2014年2月25日,「比特幣中國」的比特幣開盤價格為3562.41元,截至下午4點40分,價格已下跌至3185元,跌幅逾10%。[14]
根據該平台的歷史行情數據顯示,在2014年1月27日,1比特幣還能兌換5032元人民幣。這意味著,該平台上不到一個月,比特幣價格已下跌了36.7%。[14]
信任危機
對於Mt.Gox出現的狀況,該平台辯稱,是由比特幣自身存在的問題引發的,該網站發言人曾表示,比特幣軟體中存在一個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該漏洞修改交易信息,比如讓一個本來已經發生的比特幣交易看起來像沒發生,這會導致系統重新發送比特幣。[14]
還無法從權威渠道獲知消息以確定Mt.Gox何時宣布破產及資產如何處置等相關事項,也並不清楚在該平台交易的投資者能否拿回自己的資金或比特幣。世界最大規模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運營商2014年2月28日晚宣布,因交易平台的比特幣被盜一空,Mt.Gox當天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並已得到受理。Mt.Gox管理層表示,2014年2月初,交易平台遭網路攻擊後,在該平台交易的比特幣幾乎全部不翼而飛,包括用戶交易賬號中的約75萬比特幣,以及Mt.Gox自身持有的約10萬比特幣。根據28日的交易行情,損失約達4.67億美元。
這些是作文素材,從網路上復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