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Btc輸尿管圖

Btc輸尿管圖

發布時間: 2023-01-15 03:48:48

① 左腎雙腎盂,雙輸尿管。如果都接入膀胱了,孩子出生能像正常人一樣嗎

雙腎盂雙輸尿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泌尿系統急性,由於輸尿管芽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和膀胱同源,如果看到腎和輸尿管的關系正常,那麼輸尿管正常接入膀胱通常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在於,雙腎盂雙輸尿管畸形,往往容易出現兩根輸尿管相互壓迫的情況,相對於正常人,更容易形成腎積水和泌尿系結石,所以孩子出生之後,要定期隨訪。
總的來說,這種畸形,不屬於「建議終止妊娠」的范疇。

② 輸尿管結石的聲像圖表現有哪些

輸尿管位於腹膜後,由於位置深,管腔細,受胃腸道氣體干擾明顯,超聲常常不易顯示。輸尿管結石在腎絞痛發生時,因有積水存在而易於檢出,並可確定梗阻部位。腎絞痛緩解後,往往因積水消失而難以發現結石。
輸尿管結石聲像圖表現為:①輸尿管內強回聲團,其後方伴聲影,與管壁分界清楚。②結石部位以上的輸尿管及腎盂擴張,其內呈無回聲暗區。③完全性梗阻的輸尿管其開口處無噴尿現象。

③ 在腎小管形成的尿液首先進入哪

泌尿系統的結構圖如下:


如圖,腎、輸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泌尿系統.腎中形成的尿液,經過腎盂流入輸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內暫時儲存.膀胱內儲存了一定的尿液後,膀胱就會綳緊,產生尿意.在大腦的支配下,尿經尿道排出體外.所以,尿液排出體外的順序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故選:B

④ 輸尿管解剖的特點

輸尿管的解剖特點
輸尿管的走行、分布、毗鄰
輸尿管是一對扁而細長的肌性器官,左右各一個,起自腎盂末端,終於膀胱,長約20-30cm,兩側輸尿管長度大致相等。輸尿管的直徑粗細不均,平均直徑為0.5~1cm。輸尿管全長可分為腹部、盆部和壁內部。腹部和盆部一骨盆上口平面為界限。臨床上常將輸尿管分為上段(骶髂關節上緣以上),中斷(骶髂關節上下緣之間)和下端(骶髂關節下緣以下)。臨床上輸尿管的這種分段並非以解剖結構不同為依據。而與選擇手術入徑有關。
1.輸尿管腹部 位於腹膜後,為腹膜外器官,沿腰大肌前面斜行向外下走行,周圍有疏鬆結締組織包繞,在腰大肌肉中點的稍下方處,男性的輸尿管經過睾丸血管的後方,而女性輸尿管則與卵巢血管交叉。交叉點以上的部分為輸尿管腰部,以下的部分為輸尿管髂部。左輸尿管的上部位於十二指腸空腸曲的後面,左側結腸血管由其前方越過。在骨盆上口附近,經過乙狀結腸及其系膜的後方,於乙狀結腸間隙隱窩的後壁內下降。進入骨盆腔時,經過左髂總血管的下端前面。右側輸尿管的上部走形於十二指腸的血管從其前方越過。在骨盆上口的附近,經過腸系膜根部的下方和回腸末端的後方下行。進入骨盆時,經過髂外動脈的前方。由於上述位置關系的特點,在施行手術時左側輸尿管腹部比右側往往容易發現。
2.輸尿管盆部 輸尿管盆部較腹部短,在腹部外結締組織中,沿盆腔側壁向下後外方走行,經過髂內血管、腰骶乾和骶髂關節的前方活前內側、於臍動脈起始部、閉孔神經和血管的內側跨過,在坐骨棘平面、轉向前內方、經盆底上方的結締組織直達膀胱底。坐骨棘以上部分稱輸尿管壁部,以下部分為臟部。男女的輸尿管臟部走行有明顯的不同。男性該部輸尿管先向前、內和下方,行於直腸前外側後壁之間,經輸尿管的後外側與輸尿管呈直角相互交叉,然後至輸精管的內下方、經精囊腺體、頂端的稍上方,從外上向內下方斜穿膀胱壁,開口於膀胱三角的外側角。女性輸尿管盆腔的壁部走行為跨過髂內動脈的前方,行經卵巢的稍後方外側。女性輸尿管盆部的臟部走行為向內方,行經子宮闊嫩帶基底附近的結締組織,至子宮頸和陰道穹窿的兩側,距子宮約2.5cm處,從子宮動脈的後下方繞過,經陰道前面至膀胱底。輸尿管經陰道前面時兩側的走行有一定的差異。由於子宮多向一側傾斜,因此傾斜輸尿管與陰道前壁接觸的范圍更廣泛。女性輸尿管與子宮動脈、子宮頸和陰道穹窿的關系,在施行子宮切除的手術中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3.輸尿管壁內部 指斜性在膀胱壁內的輸尿管,長約1.5cm。當膀胱充盈時,壁內部的管腔閉合,加之輸尿管的蠕動,因此有阻止尿液反流至輸尿管的作用,如輸尿管內部過短或肌組織發育不良,則可能發生尿液反流。壁內部發生炎症水腫,或脊髓損傷而影響其神經支配時,也可能發生尿液反流,兒童該部輸尿管較短,因此易發生膀胱輸尿管反流現象,但隨著生長發育,壁內部輸尿管的延長,肌層的不斷增厚,大部分兒童其膀胱輸尿管反流現象會逐漸消失。
4.輸尿管的形態特徵 輸尿管全長口徑粗細不一,有明顯的生理性狹窄和膨大。共存在三個明顯的狹窄部:①上狹窄部 在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又名為上狹。②中狹窄部位於骨盆上口,輸尿管跨過髂血管處,又名為中狹。③下狹窄部 在輸尿管內部,又名為壁內狹,是輸尿管的最窄處。輸尿管兩狹窄部往往是結石等異物滯留處。輸尿管兩狹之間為膨大部,稱壺腹,其口徑可寬達1~1.5cm(圖3-10)。
輸尿管的走行並非垂直下行,其全長有三個彎曲。第一個彎曲稱腎曲,位於輸尿管的上端。第二個彎曲稱界曲,在骨盆的上口出呈「s」形,由向下的方向斜轉向內,過骨盆上口後轉向下方。第三個彎曲稱骨盆曲,由斜向內下方,轉向前下方,突向後下方。
輸尿管在腹前壁的體表位置,上端位於幽門平面(第1腰椎下緣)與腰直肌外緣的交界處。沿著腰直肌外緣下行至髂前上棘間線與腹直肌外緣交叉點進入骨盆,由腹部移行至盆壁。
輸尿管的組織結構
輸尿管為一肌性管腔,管壁厚,粘膜形成縱行皺壁,管壁的橫斷面呈形狀,上皮約為4~5層細胞。管壁收縮時基層細胞成柱狀,表面細胞為立方形。胞質豐富,游離面胞質濃縮形成殼層,有1~2個核。光鏡下基膜不明顯,內有散在的淋巴組織
織,肌層分內外兩層。輸尿管下段,肌層增厚並形成縱中環和外縱三層,由於肌層呈蠕動性收縮可將尿液輸送至膀胱。外膜為疏鬆結締組織,含有較大的血管並發出分支至肌層,在粘膜內形成毛細血管網,然後集合成靜脈傳出輸尿管。
電鏡下觀察可見輸尿管表層上皮游離面形成許多微褶和溝,溝內陷如胞質形成囊泡,胞質內微絲,粗面內質網和線粒體含量豐富。細胞側緣和基部具有交錯排列的指狀突和質膜內褶。相鄰表層細胞有連接復合體,該結構是防止液體大分子滲透的屏障。基膜具有基板及薄層網板。
輸尿管的血管、淋巴和神經
1.動脈 輸尿管的動脈供應來源很廣(圖312)腎動脈、腎囊動脈、腎下及動脈、腹主動脈、骶中動脈、第一腰動脈、睾丸動脈(女性為卵巢動脈)髂總動脈、髂內動脈、膀胱上動脈、膀胱下動脈及子宮動脈等均有分支供應相應水平的輸尿管。輸尿管腹部主要有腎動脈的分支分布,每側有3~9條,平均5條,右側略多左側。輸尿管腹部雖長,但接受動脈的分支數少於輸尿管盆部。除腎盂附近以外,動脈分支大多經輸尿管的內側進入輸尿管壁。輸尿管盆部的動脈分支男女來源有所不同,男性多來自附近動脈和睾丸動脈,而女性則來自卵巢動脈和子宮動脈的分支。大約48.63%的動脈分支從輸尿管內側進入住尿管壁。而40%則從外側進入。從輸尿管前面進入者佔8.64%,而後側進入者僅佔2.73%。髂總動脈、髂內動脈的分支均從輸尿管的內側進入輸尿管壁。膀胱上、下動脈的分支則多數從輸尿管的外側進入。數氖管的下段吻合支少時游離後可能會出線壞死現象,有人認為在髂總動脈交叉部的輸尿管游離2厘米是安全的。膀胱下動脈經常發出分支,分布於輸尿管下部和膀胱三角的大部分。
2靜脈 輸尿管的靜脈匯入上述的同名動脈,最後一般迴流入腎靜脈、睾丸靜脈(女性則為卵巢靜脈)和髂內靜脈等。
3淋巴管 輸尿管的淋巴迴流始於粘膜下、肌層喝外膜的淋巴叢。這些淋巴管網相互吻合,輸尿管上不的淋巴管與腎淋巴管相連,或直接注入主動脈旁(腰)淋巴結,輸尿管腹部的其餘部分注入髂總淋巴結,輸尿管盆部則注入髂總、髂外和髂內淋巴結。
4神經支配 輸尿管神經叢由腎叢、主動脈叢、腸系膜上叢和腸系膜下叢的神經纖維組成。這些神經纖維的中樞位於第10、11、和12胸髓,第1腰髓和第2~4骶髓。輸尿管神經叢和輸尿管肌層.

⑤ 如何治療膀胱輸尿管反流

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的治療方法?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的治療方法有幾種?回答者:qiyuk收集到一些治療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防止腎損害的發生和進展,最重要的是制止尿液逆流和控制感染。抗逆流手術應用於臨床已有30多年,由於PVUR可因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或減輕,故手術適應證應嚴加限制。 Willscher等認為僅適用於: ② VUR持續存在,應用抗菌葯物治療仍反復感染者; ②重度VUR伴有感染者。近年使用內鏡下注射teflon治療,取得較好效果。 Normand及Smellie認為輸尿管植入術並不能改善其預後。Torres等觀察手術組與非手術組病人的結果,認為從確診到發生腎功能衰竭的時間並無差別。 多數學者主張嚴格控制感染,等待VUR自行消失或減輕。對兒童VUR嚴格控制感染,經10年觀察很少發現腎內瘢痕形成及進行性腎功能損害。 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葯品治療回答者:qiyuk治療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會比較常用到以下幾種葯品,建議您到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葯: 肚痛丸,蘇南山肚痛丸,香砂養胃軟膠囊,綠梅止瀉顆粒,仲景胃靈片,保和口服液,爛積丸,香砂養胃顆粒,解毒止瀉膠囊,良附丸,舒肝止痛丸,左金丸 膀胱輸尿管反流可以治好嗎?回答者:whxdnk120您好,尿路感染,如果是逆行性感染,主要是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下或正常,外陰不潔,通過尿道、膀胱、再到輸尿管、腎的途徑。也有病菌來自血液的情況,少見。你有先天性輸尿管狹窄,說明在胚胎發育時不太正常。如果累及輸尿管與膀胱的交界處,尿液反流,致病菌易上行的話,可能感染機會會增加。不過,正常人也是可以逆行感染的。再手術無必要,可能會加重病情!僅小量反流不會有多大問題,你主要是: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控制塑逆行感染,這是關鍵!勤排尿,降低反流程度。祝早日康復! 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有什麼症狀?回答者:hugangk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有以下症狀表現和體征: 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的症狀主要從兩方面表現,腎積水和尿路感染。反流導致上尿路內的尿液無法排空,到一定程度即會產生腎盂和輸尿管的擴張,在超聲上反映出來。因此凡超聲發現的腎積水都應行VCUG,以排除反流。由於相當一部分患兒是無症狀反流,在高危人群中,用超聲進行反流篩查有實際意義。尿路感染在兒童中更多的表現是非特異性的,包括發熱、嗜睡、無力、厭食、惡心、嘔吐和生長障礙等。在嬰幼兒無菌反流可表現為腎絞痛,但表現不典型。大兒童可指出在膀胱充盈或排尿時,肋部疼痛,年長兒在並發急性腎盂腎炎時,也有腰、腹部疼痛和觸痛。 實時B超檢查可作為診斷反流的過篩檢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是確定膀胱輸尿管反流診斷和分級的金標准。凡超聲檢查發現的腎積水和有泌尿系感染發作的均應進行VCUG。由於小兒對檢查的恐懼和不合作,為防止產生假陰性結果,造影時可予鎮靜劑,適當時要重復進行。一般根據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的結果,將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分為5級(圖2): Ⅰ級:反流僅達輸尿管。 Ⅱ級:反流至腎盂腎盞,但輸尿管無擴張。 Ⅲ級:輸尿管輕度擴張或(和)彎曲,腎盂輕度擴張和穹隆輕度變鈍。 Ⅳ級:輸尿管中度擴張和彎曲,腎盂腎盞中度擴張,但多數腎盞仍維持乳頭形態。 Ⅴ級:輸尿管嚴重擴張和迂曲,腎盂腎盞嚴重擴張,多數腎盞中乳頭形態消失。 膀胱輸尿管反流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因此必須重視早期篩查。由於膀胱輸尿管反流與泌尿系感染密切相關,故應加強對泌尿系感染患兒反流的篩查。一旦尿常規及清潔尿培養明確泌尿系感染,建議進行VCUG檢查確定有無反流,但也有文獻認為對5歲以下的女孩首次無熱性泌尿系感染可不進行VCUG。VUR是導致胎兒及新生兒腎積水常見的病因之一,有人主張即使生後超聲檢查正常的胎兒腎積水,也應行VCUG檢查,這是因為有25%的Ⅲ-Ⅴ反流生後超聲正常。膀胱輸尿管反流具有家族性及遺傳傾向,因此對膀胱輸尿管反流患兒的無症狀同胞及其一級家族成員應進行VCUG檢查明確有無反流。另外近年來認為許多學者提出不穩定性膀胱和非神經源性神經原膀胱是小兒膀胱輸尿管反流的重要原因,此類患兒尿常規篩查如發現泌尿系感染則進行VCUG檢查。 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需要做什麼檢查?回答者:whaik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檢查方法一般有以下這些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小便常規光鏡或電鏡掃描檢查若見小管上皮細胞及異形紅細胞增多,應考慮反流性腎病存在。蛋白尿可作為反流性腎病患者首發症狀。尿微量蛋白測定(包括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尿白蛋白)及尿N-乙醯-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定量排出增多,對早期反流性腎病,腎瘢痕形成診斷有很大幫助,嚴重腎損害見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尿Tamm-Horsfall蛋白量減少,反映腎小管功能損害,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實質病變均見明顯減少。 1.超聲波檢查 實時B超檢查適用於診斷反流的過篩檢查,若見輸尿管、腎盂擴張應考慮有反流的存在,現在有採用彩流多普勒超聲波檢查,待膀胱充盈後排尿期觀察反流情況,並可觀察輸尿管開口位置,有利於早期診斷,方法安全,無損傷痛苦。 2.放射性核素膀胱造影 能准確確定有無反流,但對確定反流分級不夠精確,只可作為隨訪研究。靜脈尿路造影可很好地顯示腎臟形態,通過所顯示的腎輪廓,可計算腎實質的厚度和腎的生長情況,但一方面,超聲更加簡單易行。 3.腎核素(DMSA)掃描 可清晰顯示腎瘢痕情況,用於隨訪病兒有無新瘢痕形成,並可評價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功能,確定分腎功能,比較手術前後的腎功能等。 4.尿培養:為了了解有無尿路感染,在無症狀的病人,尿培養每三月一次,而在出現尿路症狀或不明原因發熱時必須立即進行尿培養。 5.排尿性膀胱造影檢查:傳統上,VUR的應每年一次排尿性膀胱造影檢查,以監測反流是否自發緩解或升級,然而最近一項分析推薦在Ⅰ、Ⅱ級反流的兒童和單側Ⅲ級反流的2歲以下兒童每兩年進行一次,年長兒的Ⅲ級反流和任何年齡的Ⅳ級反流每三年檢查一次。 6.DMSA檢查和腎臟超聲檢查:建議1年1次,以監測有無腎瘢痕及瘢痕進展和腎臟的發育情況。 7.其它:每年測定血壓、體重身高和血肌酐一次。 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有什麼症狀?回答者:ruanyingk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有以下症狀表現和體征: 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的症狀主要從兩方面表現,腎積水和尿路感染。反流導致上尿路內的尿液無法排空,到一定程度即會產生腎盂和輸尿管的擴張,在超聲上反映出來。因此凡超聲發現的腎積水都應行VCUG,以排除反流。由於相當一部分患兒是無症狀反流,在高危人群中,用超聲進行反流篩查有實際意義。尿路感染在兒童中更多的表現是非特異性的,包括發熱、嗜睡、無力、厭食、惡心、嘔吐和生長障礙等。在嬰幼兒無菌反流可表現為腎絞痛,但表現不典型。大兒童可指出在膀胱充盈或排尿時,肋部疼痛,年長兒在並發急性腎盂腎炎時,也有腰、腹部疼痛和觸痛。 實時B超檢查可作為診斷反流的過篩檢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是確定膀胱輸尿管反流診斷和分級的金標准。凡超聲檢查發現的腎積水和有泌尿系感染發作的均應進行VCUG。由於小兒對檢查的恐懼和不合作,為防止產生假陰性結果,造影時可予鎮靜劑,適當時要重復進行。一般根據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的結果,將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分為5級(圖2): Ⅰ級:反流僅達輸尿管。 Ⅱ級:反流至腎盂腎盞,但輸尿管無擴張。 Ⅲ級:輸尿管輕度擴張或(和)彎曲,腎盂輕度擴張和穹隆輕度變鈍。 Ⅳ級:輸尿管中度擴張和彎曲,腎盂腎盞中度擴張,但多數腎盞仍維持乳頭形態。 Ⅴ級:輸尿管嚴重擴張和迂曲,腎盂腎盞嚴重擴張,多數腎盞中乳頭形態消失。 膀胱輸尿管反流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因此必須重視早期篩查。由於膀胱輸尿管反流與泌尿系感染密切相關,故應加強對泌尿系感染患兒反流的篩查。一旦尿常規及清潔尿培養明確泌尿系感染,建議進行VCUG檢查確定有無反流,但也有文獻認為對5歲以下的女孩首次無熱性泌尿系感染可不進行VCUG。VUR是導致胎兒及新生兒腎積水常見的病因之一,有人主張即使生後超聲檢查正常的胎兒腎積水,也應行VCUG檢查,這是因為有25%的Ⅲ-Ⅴ反流生後超聲正常。膀胱輸尿管反流具有家族性及遺傳傾向,因此對膀胱輸尿管反流患兒的無症狀同胞及其一級家族成員應進行VCUG檢查明確有無反流。

⑥ 雙輸尿管上下未見擴張,中段顯示欠佳

顯示欠佳有可能是顯影效果不好,在圖像上很難看到輸尿管中段的結構,也有可能是結石佔位,引起的顯像不佳。

⑦ 生物實驗常用導尿方法中的膀胱插管法和輸尿管插管法的對比

膀胱插管法是從腹部膀胱的位置開刀,直接將導尿管裝到膀胱中。用這種方法,尿液不能蓄積,有一點就排一點,不推薦使用,在輸尿管堵塞的情況下才採用此種方法。輸尿管插管法是從輸尿管插入,沒有以上的問題。
好像是這樣的。

⑧ 我輸尿管上段結石13×6MM 體外碎石後變成19×8 變大了

如圖一所示,腎結構與腎結石示意圖,腎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患者通常是以腰痛、腹痛、尿痛或血尿為首發症狀來醫院就診,通過做X光、B超等檢查後發現。尿石症雖然是普通的常見病,發作時往往劇痛難忍,如果不及時治療或任其發展,最終可導致腎積水、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嚴重後果。


圖一

4、不宜做體外震波碎石的患者

(1)合並有糖尿病的患者,如病情未控制,不適宜碎石,以免碎石後可能發生無法控制的感染。

(2)感染嚴重或急性感染者,體外震波碎石可加重感染的程度,引發菌血症、毒血症等。

(3)高危患者及單個、多個器官功能不好,如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獨腎等患者不宜做體外碎石。

(4)肥胖患者因結石定位困難不宜進行體外碎石。

(5)嚴重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及結石遠端尿道梗阻的患者絕對不能做體外碎石治療。

此外,對於直徑>2.5厘米,多發的、復雜性的腎結石;輸尿管內直徑>1.5厘米,停留時間過長的結石;以及大量積液和患有腎功能不全的結石患者,均不宜單獨採用此方法治療。

5、能夠溶解結石的西葯

目前所知的眾多結石成分中,能通過葯物溶解的成分只有兩種,即尿酸結石和胱氨酸結石。因為這兩種成分的結石都是在酸性情況下形成的,所以通過大量喝水(使24小時尿量維持在3000毫升左右)以及服用鹼性葯物,有望使結石溶解並排出。可以鹼化尿液的葯物有枸櫞酸鉀、枸櫞酸鈉、重碳酸鈉等,同時配合服用別嘌呤醇(對尿酸)、青黴素胺(對胱氨酸),有望使結石溶解。一般口服劑量為枸櫞酸鉀1日3克,枸櫞酸鈉或重碳酸鈉1日4~12克,使尿液的酸鹼度維持在7~8之間,以溶解結石和預防新生結石形成。

其他成分的結石,如草酸鈣、磷酸鈣、磷酸鎂銨等,現在還沒有有效的葯物來溶解它們,只能通過體外震波碎石及手術治療等方法治療。對泌尿系結石的治療,最終目的是保護腎功能。只有在腎功能良好的基礎上,葯物治療才有意義。

6、 中醫治療腎結石症的特色

中醫治療尿路結石的特色,在於把改善體質、消除產生結石的病理狀態與促進排石結合起來治療。根據腎結石患者的表現,中醫把患者大致分為3類。

(1)膀胱濕熱:因多食肥甘厚味、嗜酒,脾胃受損,濕熱內生,或感受外邪、外陰不潔等導致濕熱侵襲膀胱。

(2)氣滯血淤:因氣機不暢導致血淤,淤滯成石,阻塞尿道。

(3)脾腎虧虛:腎陰不足則生內熱,熱傷津液,煎熬日久,濃縮成石;脾腎陽虛,虛則水濕停留,濕熱互生,蘊於膀胱,而致結石形成。

7、有排石作用的中草葯

常用的具有溶石排石作用的單味中草葯有金錢草、海金沙、石葦、滑石、冬葵子、瞿麥、雞內金、玉米須、牛膝、車前子等。一般在辨證用葯的基礎上加用,可以提高療效。

8、排石湯劑舉例

中醫治療泌尿系結石具有療效明顯、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尤其對較小的結石效果較好,可以彌補手術、體外碎石對小結石和泥沙樣結石效果差或無效的缺陷,並能減少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毒副作用。比如排石湯劑:六味地黃丸加減(熟地黃、山葯、山萸肉、茯苓、澤瀉、丹皮、冬葵子、瞿麥、滑石各10克)。該方能行氣滋陰補腎,通淋排石,主要適合於「腎陰虛」型尿石症。臨床特點為:頭暈耳鳴,腰酸腿痛,小便淋漓或不爽,失眠多夢,時有低熱,心悸氣短,五心煩熱,舌質紅或少苔。

熱點內容
bfc幣對usdt 發布:2025-04-16 16:34:11 瀏覽:780
怡亞通區塊鏈平台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532
區塊鏈百倍幣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13:31 瀏覽:913
如何通過百度區塊鏈賺錢 發布:2025-04-16 16:11:54 瀏覽:156
區塊鏈的演化邏輯與經濟學意義 發布:2025-04-16 15:58:22 瀏覽:933
usdt轉化成人民幣的匯率 發布:2025-04-16 15:47:13 瀏覽:756
北交所跟USDT 發布:2025-04-16 15:44:02 瀏覽:241
犇比特幣是中國的嗎 發布:2025-04-16 15:07:50 瀏覽:607
xrp中心化分析 發布:2025-04-16 15:07:06 瀏覽:310
eth到現在多少年了 發布:2025-04-16 14:52:46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