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凈流入如何統計
Ⅰ 比特幣創歷史新高,比特幣是金融陷阱嗎
比特幣價格的迅速增漲來自其使用價值慢慢被流行商業服務綠色生態的認同,如Twitter和Square的創辦人JackDorsey在美國矽谷高姿態的宣傳策劃BTC,並稱作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原生態貸幣,並公布的選購五千萬美元BTC。自然除開互聯網技術圈也有如金融企業灰度(Grayscale)在國外發布的BTC私募基金,協助傳統式金融企業得到 BTC理財規劃。
現階段BTC商品期貨總持倉成本約為63億,距今年初提高133%並不斷更新歷史時間新紀錄,和現貨交易市場不一樣,零和博弈的衍生產品未強制平倉交易頭寸的提高,表明買賣彼此對現貨交易標底的矛盾水平。
Ⅱ 如何計算比特幣成本誰曉得
大概費用在25000 人民幣左右,一台螞蟻礦機價格12000,每天產出0.0011506個比特幣,產出一個需要869天,消耗電費13000
根據比特幣產量減半,礦機價格和折舊,電費不同,成本也在波動
目前比特幣的價格是73000人民幣(截止到2019年8月16號)
Ⅲ 求大神,比特幣怎麼玩
創新玩法層出不窮
除了挖礦和買賣,比特幣還衍生出多種新玩法,首先是能作為支付貨幣使用。據統計,目前網路旗下安全網路服務網站,盛大果殼、盛大地產盛旅置業、盛大眾籌網站,還有10多個淘寶賣家都把比特幣作為支付貨幣。
另外,最近已經有多個交易平台專為比特幣打造「金融游戲」,如火幣網推行「杠桿做空機制」,另有網站專門進行比特幣期貨、比特幣黃金期貨、比特幣股指期貨等交易。上述玩家說:「火幣網的杠桿做空機制規定,用戶借款或借幣的額度為個人凈資產的2倍,個人凈資產按照當時比特幣幣值摺合為人民幣計算。融資融幣業務以單利方式計息,利息標準是日息0.1%-0.2%。」
還有的玩家見比特幣勢不如前,便撤資轉投萊特幣。萊特幣是比特幣的「山寨幣」,一位萊特幣玩家表示:「最近萊特幣價格往高走,好像剛開始熱起來的比特幣。虛擬貨幣價格變動快,我投入的比較早,玩個刺激也賺到不少錢。」筆者關注萊特幣價格走勢,2個小時里價格從70多元上漲到超過120元,又很快下降到90多元。
交易風險不容小覷
任何投資都不能不提到風險,游離於監管外的比特幣更是如此。
交易平台上的散戶玩家最擔心平台跑路,一位玩家說:「我們的錢都充值到交易平台上,比較擔心平台一夜消失。最近套現離場的人一多,網站伺服器就崩潰了,一顯示無法登陸就有些緊張。」現在已經有比特幣維權群出現,玩家表示:「還沒有針對什麼具體維權,只是防患於未然。」
此外,有玩家擔心,比特幣被大幅炒高緣於其只有2100萬個,屬於稀缺資源,但問題在於比特幣這種幣種是否具有唯一性?事實上,現在山寨幣已經出現很多,一旦稀缺性不在,其將一文不值。
還有人將比特幣比成當年荷蘭的鬱金香。經過瘋狂炒作後,接受最後一棒的投資者可能是最慘的,而且這個人一定會出現。
據360安全中心安全報告顯示,比特幣投資者主要面臨比特幣「挖礦木馬」、投資賬戶盜號威脅,對於沒有投資比特幣的網民,也存在被木馬控制電腦「挖礦」的風險,最近一個月木馬變種已達近萬個。 360安全專家提醒,比特幣投資者應注意為交易賬戶設置獨立的密碼,以免其他網站密碼泄露導致比特幣交易市場賬戶被黑客破解。
Ⅳ 比特幣幾天沒經歷大漲大跌又大漲,影響其價格的有哪些因素
比特幣幾天沒經歷大漲大跌又大漲,可能跟市場的泡沫有很大的關系,特斯拉的浮盈達到9.9億美元,約合64億人民幣。這種價格,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畢竟有人確實在比特幣中賺了一大筆錢,但是也有人覺得這種泡沫,總會有破滅的那一天,現在的高價格,不知道會帶來什麼無法嚴重的後果。
摩根大通團隊認為,比特幣今年1月以來的大漲似乎更多地是受到投機性資金流動的影響。該行分析師指出,過去五個月的時間內,機構流入總額僅為110億美元左右,但比特幣的市值增長7000億美元左右。據新華社,摩根大通認為,從風險資產的角度看,比特幣合理的價格區間為1.1萬美元到2.5萬美元。2.5萬美元的價格已經反映了機構長期接受比特幣帶來的影響,當前超過5萬美元的價格不可持續。
Ⅳ 砸盤吸籌是什麼意思
莊家坐莊時的巨大資金要想悄無聲息地就進駐到某一隻上市公司股票中,也非一日一時之功。往往需要在相對的價格低位上反復震盪,或者通過長期橫盤的方式令短線客忍無可忍.最後敬而遠之:或者通過上蹄下跳的股價跳躍方式引誘散戶難耐寂寞而低拋高吸,使之最終因跟不上操作節奏而被拋棄。由於各種莊家的不同實力、不同的大盤趨勢.以及各自不同的經驗.建倉的方式和手法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在莊家建倉過程中,多可能同時採取幾種手法交替使用來強化「巧取豪奪」的整休效果。
砸盤吸籌一般出現在大盤受到利空的影響或因其他原因而出現大幅跳水時。在目標股票的價格還在繼續下跌之際,准備採用順勢砸盤手法建倉的莊家就會開始逐步介人到目標股票之中進行操作。這種方式一般用於大盤未見底之前,股價距莊家吸貨成本目標有一定差距,莊家不願在較高價位承接籌碼,必須將股價打到一個較低價位。
由於利用此手法正值大盤向下之時,市場拋壓沉重,莊家或利用手中籌碼在開市和收市前大幅打低股價,造成投資者恐懼割肉離場;或在當天吸納部分籌碼,於第二日打低股價,莊家在更低價位上承接.採取邊打邊吃手法,將投資者手中籌碼收集到自己手中。
砸盤吸籌並不能隨意使用,如果指數形成了牛市格局,並且保持著強勢上漲的走勢.莊家採用砸盤吸籌,只會給投資者以逢低買人的機會。所以逢低建倉只能在指數下跌或是牛市形成過程中的調整區間內進行。如果指數不配合下跌,不足以給投資者造成恐慌的感覺。
從原則上來說,選擇這種手法建倉的莊家一般都會是很大型的專業投資機構,擁有較雄厚的資金實力。在長期的下跌的過程中,即使是那些能夠得到一些「內幕」消息的人,這種無邊無際的跌勢後,也不敢輕易地在股價繼續下跌階段中進場買人股票。故此,常常會有一些如「市場棄兒」的股票,無人問津。特別是某些一年半載都貌似無人理睬的個股,藏在一個不為人關注的黑暗角落裡面,乍一看還真以為是無庄關注的股票在隨波逐流。但是,股價長期橫盤後突然出現大幅度上漲的第一根長陽.這就往往是莊家吹響沖鋒陷陣的第一聲號角。
Ⅵ 如何看待比特幣突破 4 萬美金大關
Bitstamp平台數據顯示,比特幣漲至40000美元關口上方,2021年以來累漲超1.1萬美元。其他虛擬貨幣也受到追捧,以太幣(Ethereum)上漲7%,報1263美元。美股區塊鏈股中,迅雷大漲65%,今年以來漲93%;Mercurity Fintech、中網載線漲超40%;億邦國際、第九城市漲超30%。
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幣突破3.8萬美元時,已經帶動數字貨幣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
追蹤機構CoinGecko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提高了五倍,達到了這一里程碑。策略師列舉出的驅動因素包括投機性散戶交易者、追隨趨勢的量化基金、富人乃至機構投資者的旺盛需求。
目前,比特幣約佔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的三分之二,其次是以太幣佔了約14%。以太幣年初迄今的漲幅也高達62%。
在全球充斥著財政和貨幣刺激的背景下,數字貨幣可謂節節攀升,盡管一些評論人士擔心泡沫必不可免會破滅,另一些人則質疑加密貨幣市場的基本透明度。比特幣的支持者認為,它為美元疲軟和通脹加劇風險提供了避險手段,有點像黃金,但批評者認為這兩種資產不具可比性。
根據研究機構Flipside Crypto的數據,活躍比特幣賬戶的數量已接近2017年末的歷史高位,這或許是一些持有人打算賣出的一個信號。不到2%的賬戶擁有95%的比特幣供應,因此少數幾筆大交易就能夠影響價格。上一次比特幣盛極而衰始於2017年底。
摩根大通對比特幣長線有望升至146000美元的預測,可能給漲勢添了一把火。其他人則表示,美國法規更新後允許銀行使用一些波動性較小的加密貨幣進行支付,提振了市場人氣。
受比特幣大漲帶動,美股區塊鏈股集體暴漲,迅雷大漲65%,今年以來漲93%;Mercurity Fintech、中網載線漲超40%;億邦國際、第九城市漲超30%。
Bitcoin在2017年時曾曾出現一次泡沫危機,當年一度漲近20000美元,但其後在2018年底曾經暴跌至3800美元位置。據外媒報道,是次Bitcoin大漲與2017年泡沫不同,據了解, 摩通表示,自2020年10月中開始,大量機構投資者使用Grayscale Investment的比特幣信託基金等投資工具來購買比特幣,近月已錄得超過30億美元流進灰度投資,而黃金ETF則凈取代70億美元。
首贊
+1
平
Ⅶ 比特幣這把火是怎麼燒起來的
2009年1月3日,一名自稱中本聰的密碼學愛好者,開發出了一套加密金融體系,在這個體系裡人人都可以通過「挖礦」發現數字貨幣。
這一天,中本聰自己還挖出了50個比特幣。
11年後,這50個比特幣市值接近300萬美元。加上其他比特幣,美團王興推測,理論上,中本聰已是世界首富了。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沒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但他開創的比特幣,開始被大眾所熟知並悄悄影響世界經濟:這個數字貨幣的價值不斷上升,成為越來越多投資客所熱愛的交易資產;實踐層面它如同中本聰當初的設計初衷一樣,正在成為部分交易活動的一般等價物。
比如,特斯拉不僅把比特幣視為貨幣(支持比特幣支付車款),也把它視為投資標的。在2月8日,特斯拉投資了總計 15 億美元的比特幣,這部分投資額佔到了特斯拉持有現金及其等價物的 7.7%。
從價格來看,確實「要比持有現金好」(馬斯克語)。粗略計算,僅僅不到兩周時間,特斯拉買入的這部分比特幣收益已經高達10億美金以上,超過了2020年特斯拉的凈利潤。
炒幣收益大於造車收益,特斯拉已經從一家造車公司成為炒幣公司。
比特幣的大漲從去年美股熔斷開始,從最低點的4000美元一路飆升,截至發稿日已經漲幅超過1000%,最高價格達到58318美元。在最高峰時,比特幣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這一市值高於國內所有 科技 公司的市值。
那麼,比特幣的這把火是如何燒起來的?
共識的形成:從無價值到有價值
早在春節前,馬斯克就在美國社交媒體 Clubhouse 中發表觀點稱,比特幣是一件好事,所以,自己是比特幣的支持者。
超級網紅的振臂一呼,多位商界大佬也隨著跟風發表對比特幣的認知。
在A股散戶心中有重要分量的但斌是坊間最出名的「茅台吹」,他聲稱旗下基金也開始投資比特幣。
相比往常諸年,今年具有輿論影響力的商界名人對比特幣的看法出奇的一致, 即使是商界的」保守勢力「態度也開始轉變。
以「老成持重」的印象著稱的瑞.達利歐和比爾蓋茨,更能代表保守勢力對於比特幣的看法。
瑞.達利歐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他被視為對沖基金之王。
他在今年1月時發文談論對比特幣的看法:「比特幣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發展速度之快實在令人震驚,整個一過程就像創建一條以信用為基礎的傳統貨幣體系。」
達利歐這一看法稍顯中立,更多的商業大佬表現出更具有傾向性的態度:比爾蓋茨在2月18日時談了自己對比特幣的新認知:「我確實認為,將資金轉換成更數字化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而在三年前,他曾經對比特幣不屑一顧:「如果有簡單的方法做空,我會做空。」
除了商界名流,主要機構也開始對比特幣的進行背書和認可。
今年 1 月 20 日,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基金公司黑石旗下的兩支基金向美國 SEC 提交了投資說明書。說明書中提到,旗下的某些基金或將參與基於比特幣的期貨合約交易。
幾天後,更為激進的投資機構ARK 發布了2021 Big Ideas,在報告中被散戶捧為女版巴菲特的ARK創始人凱瑟琳伍德女士在15個章節中用2個章節闡述了比特幣的基本面以及機構配置比特幣的分析,根據ARK的預期,未來比特幣將成為眾多機構和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迎接比特幣的將會是星辰大海。
鼓吹上市公司去把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當然是投資機構的一種策略,這就意味著自己的提前「埋伏」會有接盤俠。
截至2月19日,ARK旗下的ARKW持有876.98萬股灰度基金,根據區塊鏈媒體區塊律動的測算,ARK僅僅是在今年的浮盈就有2.47億美元。
這就像A股中抱團買茅台股票的公募基金一樣,華爾街的機構也開始對持有比特幣進行抱團。持有比特幣的交易員開始被人「尊敬」,如同A股中持有茅台的基金經理不再被散戶鄙視。
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資產和另類資產,在早期沒有供機構持倉的基礎設施,17年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比特幣經紀人和託管商服務於機構,金融基建的完善支持了機構們對比特幣的投資。
投資之後再進行吶喊和宣傳,是華爾街的一貫策略。
資產的形成,源於共識。
古代的貝殼以及黃金白銀成為一般等價物時源於大家都願意承認它是稀缺的、以及不具備功能性的。鑽石成為眾人推崇的求婚必備品,源於大家相信它是稀缺的,能夠代表愛情,隨著不斷實踐,「鑽石等於愛情」從故事變為事實。
在《人類簡史》中,作者傳遞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人類是相信故事的,相信皇帝的「君權神授」,就有了上千年的封建 社會 存續。
從這種意義上,上市公司的定價其實也是故事:人類相信商業組織永續存在,所以才發明了DCF(現金流折演算法)對上市公司進行定價。這些資產定價公式通過商學院的普及不斷傳遞,讓公募基金和散戶都獲得共識。
在原始 社會 ,人們相信大祭司講的神話故事,開始有了社群和族裔的概念。 當商界名人和機構開始對大眾說「我相信比特幣故事」,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種「無價值」的數字貨幣開始「有價值」。
稀缺、FOMO情緒以及供需
商界名人和機構的空前一致的看多情緒,已經加速傳染給散戶群體。
從今年1月份開始,剛開始接觸比特幣的高明軒就開始在好友圈打聽誰有熟悉的USDT購買渠道。
USDT在圈子裡被簡稱為「U」,是用法幣(美元或者人民幣)購買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中介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交易所里只支持幣幣交易(即用數字貨幣A去購買數字貨幣B),如果想在數字貨幣交易所里購買比特幣,首先要在場外買入USDT。
USDT通常會被戲稱為電子美元,和美元的兌換關系是1:1,但在兌換的時候由於是在場外交易,通常會出現溢價和折價。 如果投資者情緒高漲,要高於美元價格。
2月22日晚,比特幣從最高的5.8萬美元跌到4.7萬美元並沒有阻攔市場投資者的熱度,在某交易所軟體中,USDT的價格從短短一周內從6.45元漲到了6.56元。
實際上,交易所往往會提供很多售賣U的賣家信息,直接轉賬給對方的銀行卡即可兌換,但沒有見過面且沒有擔保的交易總是令人不安心。
由於找到合適的賣家,自稱「性格謹慎」的高明軒只好放棄了這次比特幣的購入。
高明軒仍然想要去找熟人去購買USDT,但隨著比特幣的行情持續新高,很多手持USDT的比特幣炒家已經不願意轉手給他人,他們更願意持有以便隨時進行比特幣交易。
他最終用6.50元的價格兌換了USDT,即使比特幣恢復到1月29日的價格,他手裡可以買的數量也要比之前減少了。
他擔心踏空。
高明軒的這種情緒被幣圈市場稱之為FOMO情緒。FOMO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 在市場呈現上漲趨勢時,投資者往往擔心踏空而不斷加倉,繼而造成價格的進一步上漲,FOMO情緒進一步擴大。
散戶的FOMO情緒助長了比特幣市場的火熱,但從2020年疫情開始的比特幣牛市的主要原因最開始來源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大放水」以及灰度基金不斷在市場中吸籌。
主要經濟體的大放水,讓「持有現金」和其他固收資產變得不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在2020年3月,被視為全球流動性重要指標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最低達到0.5%,全球范圍內的核心資產價格持續上漲,在疫情期間出現了全球范圍的機構抱團現象:A股的白酒股、美股五大 科技 股(Facebook、Amazon等)。
稀缺的比特幣成了「資本」的另一個流入之地。去年新冠疫情導致很多境外國家出現了短暫的動亂局面,而比特幣擁有交易方便、打破資金跨境流通以及流動性高的特點,被全球買家視為」可以避險的資產「。
比特幣的交易門檻稍微高,但優勢卻很多:365*24小時不間斷交易,流動性甚至要高於股票。
相比不斷開足馬力的美元印鈔機,比特幣在數量上具有稀缺性,在理論上這種虛擬數字貨幣只有2100萬個,目前已經有85%的被挖出。由於總量上存在上限,數字貨幣的價格更多取決於供需和相信它價值的人的多寡。
曾經在IDG等知名投資機構工作過的牛駿峰現在在數字貨幣交易所工作,他認為 :「股票資產在牛市來臨時,其實也是投資者在用不同的資產定價公式來安慰自己,當所有定價公式都顯示太高的時候,就不談估值了,談資產的供需。」
比特幣供需因素主要被一家名為灰度基金的信託基金影響。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信託基金管理加密資產,它允許投資者把自己手裡的比特幣入金到信託里,但這個兌換是單向的,投資者不支持贖回,需要鎖倉。形象地說,「灰度」在扮演一個只入不出的比特幣「饕餮」的角色。
它並不需要動用自有資金就能不斷拿到市場中的比特幣,在上個月灰度基金持有高達60.68萬枚比特幣。
熟悉股市的朋友就可以看出來這件事的邏輯: 這是一個公開的莊家,市場上可流通的比特幣由於它的存在而不斷減少。
眾所周知,莊家影響價格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控制供給。
在區塊鏈圈子裡有句段子,比特幣在市值低迷時被稱為「比特幣騙局」,在市值高漲時又被稱為「區塊鏈騙局」。
這句話常用來形容比特幣的劇烈波動。
比特幣被稱為數字黃金,但本身並沒有具備像黃金一樣的避險屬性。恰恰相反, 比特幣由於沒有像股票一樣有一個可以錨定的資產定價公式,反而呈現出大起大落的價格走勢。
2月23日,比特幣一度跌至45200美元左右,暴跌逾10000美元。
比特幣價格暴跌導致杠桿交易者大面積爆倉。據比特幣家園網實時統計數據,當天有48.67萬人爆倉,爆倉資金達到296.44億元。
從2016年至今,比特幣累計下跌20%及以上的情況,總共出現了四次,跌幅超過48%的情況共有4次。在2018年底,比特幣價格更是較高點下跌了90%,這樣的波動並非每一個投資者可以承受。
由於比特幣本身是非法定貨幣,是基於某種演算法而產生的去中心化貨幣。相對其他資產,比特幣的流通場景更為隱秘而小眾,甚至是非法的。
這是人類 歷史 上的荒謬事情:數字貨幣受人追捧正是源自於它的「自由」,不受監管,不實名,不受交易限制,24小時在交易。 但也正是它的「自由」屬性,導致成為它為恐怖主義融資、洗錢以及逃稅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在國內一些數字貨幣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仍然有一條提醒:「請勿備注任何信息BTC、USDT以及其他數字資產名稱用於轉賬備注,防止造成您的匯款被攔截、銀行卡凍結等問題。」
目前,市面上活躍的國內交易平台雖然其辦公場所仍然在國內,但注冊地卻往往是海外,國內監管對非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仍然是採取限制的態度。
對於投資者而言, 比特幣並非實名制的特點也導致了這一資產有被盜的風險。
被盜並非數字貨幣的專利,理論上所有賬戶都有被盜的風險,但實名制賬戶有追回的可能。而數字貨幣的規則是:誰掌握了私鑰,誰就掌握了這筆資產。一旦私鑰被盜,那麼就和這筆資產說再見。
大多數中國投資者購買比特幣選擇用USDT等穩定幣,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大多會選擇持有USDT等穩定幣來規避下跌風險。但這些穩定幣並不具備如同比特幣一樣的稀缺性,也並沒有如同比特幣一樣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識。
USDT所在的泰達公司一直聲稱自己發行多少幣,就儲備多少美元,但卻無法提供相對應銀行賬戶的擔保。所以存在一個風險就是:或許有一天,即使比特幣依舊漲勢如虹,但持有的、本來用於購買比特幣的USDT突然就會因為過度超發大幅貶值。
股票及其衍生品走過了幾百年的歷程,現如今投資者們在股票交易所中自由出入只擔心資產下跌,從未擔心資產的丟失以及交易所跑路。
但比特幣作為一個新興的資產,相應的金融基建並沒有完善,比如大多數人持有的比特幣是存放在交易所提供的中心化虛擬賬戶,並非真實的比特幣地址, 理論上交易所攜幣跑路的風險仍然存在。
對於習慣了股票賬戶的投資者而言,這恐怕是最大的風險了。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
Ⅷ 比特幣是一種什麼貨幣能與人民幣流通嗎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1]。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約2100萬個。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公告稱中國禁止虛擬貨幣交易。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歷史最高價19850美元。
2018年11月25日,比特幣跌破4000美元大關,現穩定在3000多美元
2019年4月,比特幣再次站上5000美元大關,創年內新高。
Ⅸ 2021年比特幣最低多少
31000美金。
2021年6月8日,比特幣最低價格是31000美金,交易所總計凈流出22500枚比特幣,是今年以來最大的單日凈流出。
比特幣的發行時間是2008年10月31日,其初始價格為$0.0025美元。比特幣的歷史最高價格出現在2017年12月17日,最高價漲到了143132人民幣。
Ⅹ 比特幣暴跌進入熊市之後,該如何把握
截至今日午間,比特幣價格已經跌落至10700美元附近。比特幣在此前試圖突破12000美元未果,昨日回落趨勢延續至今。受此影響,加密貨幣市場普跌,市值排名前100的幣種有90個下跌。
在過去24小時,根據OKEX平台顯示比特幣凈流出金額達6.38億元,根據幣安數據顯示,比特幣凈流出金額達1.52億元。雖然過去24小時資金流出量較大,但相比昨日資金流出量已經減小,而比特幣過去24小時內多次觸底10600美元,但就交易量而言,在此位置出現較強支撐,此後仍要觀察資金回撤情況,以此確認市場上行還是繼續跌破下行。其實最近幣圈所謂的「熊市」相比較於之前類似「三點鍾社群」的爆紅,在筆者看來,我基本上敢斷言在幣圈裡面很明顯裡面有莊家,利用一些金融手段或是大佬出來站台,成功收割了一批「韭菜」,這個觀點或許會被很多人聽起來有點像「陰謀論」,但不得不承認,在幣圈裡面炒幣的投機者們比比皆是,朱嘯虎之前說的「希望各位不要因為收割韭菜賺帶血的錢而名留青史」這一告誡在我看來也是有一定依據的。
最瘋狂的時候在2017年12月,比特幣達到十幾萬人民幣一枚,在此之前投資比特幣的人可以說能夠實現一夜暴富,在2017年年底價格就有所回落,最低跌破40000人民幣,2018年也有所回調。
對於投資比特幣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直接購買比特幣坐等上漲,就是簡單的低買高賣,而從歷史數據和區塊鏈的火爆程度來看,現在的比特幣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是這種投資方式成本較,另外比特幣價格波動太大,所以直接買幣雖然收益高,但風險也很大!
另外一種就是用專業設備來"挖"比特幣,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枚,挖礦是獲得比特幣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一台專業的計算機,行內人稱之為礦機通過大量的計算,來獲得比特幣,然後將比特幣賣掉來獲得收益,目前一台礦機的價格在一萬左右,另外就是需要一個電費成本的問題,這種設備功耗大,需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運行,所以時間長了之後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目前在做挖礦的人已經有很多,多半是以礦場的形式,找到便宜電進行集中挖礦來降低成本。
每天都會產生收益,最高在每天200以上,另外幣價的波動對於挖礦影響也並不大,因為挖得的比特幣可以選擇在任意的價格賣掉,就算幣價低,可以屯幣,等幣價漲起來再賣掉,所以相對來說這種投資收益比較穩健,風險也相對較低,目前機器價格也較低,投入門檻不打,所以是一個投資的好機會。

目前的行情來看挖礦收益不高,甚至有些散戶已經造成虧損,但在專業大型礦場集中挖礦是很難虧本的。挖礦一個是需要機器設備成本和電價成本,隨著比特幣行情的低落,機器成本也一再降低,而大型礦場裡面電價也是極其低的,所以選擇在大型礦場裡面挖礦收益在未來很長時間里會高於成本的,在幣價上漲之後收益則會更高!
投資礦機託管業務,比起自建礦場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首先,一定程度上省去了時間成本,可以立即開始挖礦業務,其次省去了不必要的開銷,比如人工成本,由於託管業務是將多個投資者的礦機集中在一個礦場里的,所以人工成本是所有投資者共攤的。最後還有更加低廉的電價,託管企業開展礦機託管業務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盈利,如果拿不到低於市面上正常的電價的話,託管企業是很難盈利的,當然給到投資者的電價當然也會低於市面上的正常電價。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優勢就是,一些託管企業是能夠將投資者礦機所挖到的虛擬幣直接進行兌現的,這樣也免除了一些投資者擔心無法將虛擬幣變現的憂慮。
挖礦到底賺不賺錢?影響挖礦收益的幾個因素:首先是幣價,幣價越高,挖礦越賺錢。其次是難度,難度上漲的越慢挖礦越賺錢。成本越低挖礦越賺錢,當然,這里成本指的是算力購買成本和運營成本,包括人工,網費,建設費電費等等。這個成本越低越好。挖礦需要應對的風險就是幣價的暴跌,挖礦難度的暴漲,以及挖礦成本的上升。以目前來看,挖礦幣炒幣風險小的多。
現在幣價持續下跌,有人說買礦機不如直接買幣,其實不然,買幣必須承擔幣價下跌的風險,風險與收益並存,而買礦機則是「旱澇保收「、保值上升,作為投資者來說,長遠的眼光看礦機生產幣;而在沒有豐富的市場經驗時所作出買幣的決定只是投機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