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病毒比特幣
⑴ 新聞上說的VCT(ValuCyber)區塊鏈是什麼意思跟其他的有什麼區別
VCT(ValueCyber Token)是下一代兼具彈性的區塊鏈系統的簡稱。
VCT公鏈跟比特幣、以太坊區別:結合了物理世界的准入系統以及非確定性事務的表達。
在共識上以需達成共同體(相關參與者)共識,而非全節點共識(純消耗算力)。
支持跨鏈協作,向歷史、未來兼容。
VCT幣:已登陸bit-z、Fcoin交易所。
⑵ 電腦中了The ICE Cyber Crime Center病毒該怎麼解決!求大神指點!屏幕被鎖住
您好,這個叫做ICE病毒,比較難纏,您的情況只能建議重做系統了。
其實這種病毒防範起來不難,一般都是疏忽大意造成的,安裝殺毒軟體幾乎可以100%攔截這種病毒了。
建議試試騰訊電腦管家,點此下載:騰訊電腦管家官網
第一,騰訊電腦管家經過OPSWAT、AV-C、AV-Test等世界知名機構的嚴格測試,可保護您的電腦安全;
第二,騰訊電腦管家體積小、速度快,佔用電腦資源少;
第三,騰訊電腦管家不過分敏感,不會無故隨意報毒。
第四,騰訊電腦管家是專業的殺毒軟體,可以保護您的電腦安全,可放心使用。
感謝您的關注,如滿意,請點贊哦~
騰訊電腦管家企業平台:http://..com/c/guanjia/
⑶ 比特幣病毒到底是什麼
昨天抽風去了電子閱覽室,剛插上U盤沒多久,老師就突然大聲說讓大家把U盤拔下來,有學生發現U盤里的文件全部都打不開了,還多了兩個要錢的文件。
於是大家都匆忙查看,只要U盤在學校電腦上插過的都中毒了,晚上出現大規模電腦中毒情況。
很多人的資料、畢業論文都在電腦中,真的覺得黑客這種行為太惡心了,為了錢,不管不顧學生的前途,老師畢生的科研成果……
希望盡早抓到犯罪分子,給予法律的嚴懲!
這個病毒會掃描開放 445 文件共享埠的 Windows 設備,只要用戶的設備處於開機上網狀態,黑客就能在電腦和伺服器中植入勒索軟體、遠程式控制制木馬、虛擬貨幣挖礦機等惡意程序。
一些安全研究人員指出,這次大規模的網路襲擊似乎是通過一個蠕蟲病毒應用部署的,WannaCry 可以在計算機之間傳播。更為可怕的是,與大部分惡意程序不同,這個程序可以自行在網路中進行復制傳播,而當前的大多數病毒還需要依靠中招的用戶來傳播,方法則是通過欺騙他們點擊附有攻擊代碼的附件。
這次襲擊已經使得 99 個國家和多達 75,000 台電腦受到影響,但由於這種病毒使用匿名網路和比特幣匿名交易獲取贖金,想要追蹤和定位病毒的始作俑者相當困難。
⑷ 電腦上面安裝的cybereason sensor安全檢查軟體是干什麼用的
是一款功能強大的殺毒軟體,幫助你檢測並刪除惡意軟體和病毒以保護您的Mac
⑸ 永別了,麥克菲先生
如果你喜歡自己搗鼓電腦,那你肯定知道風靡一時的殺毒軟體「McAfee麥咖啡」;如果你關注比特幣,會經常看到一個叫Mcafee的人四處鼓吹:「比特幣會漲至100萬美元!」 ;如果你喜歡花邊新聞,會聽說有個叫Mcafee的富翁在中美洲組建了自己的武裝;也許你這些都不關心,但偶然間打開電視,發現Mcafee組建了一個「 科技 黨Cyber Party」准備競選美國總統.......
這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么?不,這是一個人,他的名字叫John Mcafee約翰麥克菲。他的經歷遠比我說的要精彩,有公司甚至購買了老先生真實經歷的所有版權,准備改編成電影、美劇和暢銷書。但就在6月23日,約翰麥克菲於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監獄中上吊自盡,傳奇人物的一生戛然而止,想要了解他的故事,我們從頭說起......
小麥克菲生於1945年,父親是美國人,二戰結束後駐扎英國,在這里他認識了麥克菲的母親,之後一家三口移居美國,小麥克菲在弗吉尼亞的塞勒姆長大,可童年的那段經歷並不美好,也許是戰爭陰霾揮之不去,麥克菲的父親常年酗酒,並家暴母親,最終在麥克菲15歲那年用槍結束了自己....
麥克菲後來回憶到:「每天醒來我都會想到他(父親),不管我跟誰交往,他都陰魂不散地在我身旁,如果我不相信別人,他就會說服我相信別人。結果我的生活一塌糊塗。」
盡管父親的死對他打擊很大,但麥克菲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著名的羅諾克學院(Roanoke College),並取得了數學學士的學位,去往路易斯安娜攻讀碩士的那段時間,麥克菲變化很大,他開始酗酒、吸毒,這些行為被發現後,學校就將他開除了。被除名後的麥克菲更加放飛自我,據說有一次他前往墨西哥和毒販交易時產生糾紛,結果被毒販子砸癟了一個蛋蛋.....
也許是這僅存的一個蛋蛋讓他開始反思,這樣生猛的生活不能繼續了。
那時計算機剛剛誕生,麥克菲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大機會,於是他搬到矽谷,找到工作,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70-80年代他在施樂Xerox、Nasa、歐麥斯 Omex 、洛克希德馬丁等大公司上過班,也參加過四年的戒毒治療,一切都很順利,一切都在變好,也許他會就這樣做個上班族,娶妻生子,平平凡凡度過一生。
可這並不是麥克菲的性格,1986年,巴基斯坦一對兄弟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電腦病毒-「大腦Brain」。那時的麥克菲是個資深程序員,他研究了一下「大腦」病毒,原來病毒不過就是一段代碼不停復制,最終癱瘓電腦。他開始研究病毒,找來電腦專家,聊方案、寫程序,一年過後,第一款商用殺毒軟體誕生了,那便是用他姓氏命名的McAfee。
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McAfee的市場也越來越大,麥克菲也展現出了他的營銷才華。他經常在媒體上露面,告訴公眾,計算機感染病毒的後果非常嚴重,唯一的方法就是買他的軟體。甚至他還把一輛大房車改裝成工作室,用聽診器來診斷染病毒的電腦。
這些做法確實吸引了大眾的眼球,每次在媒體面前製造恐慌後,殺毒軟體的銷售量都會大漲。1992年,一款叫做「米開朗基羅」病毒開始蔓延,麥克菲四處接受露面,他告訴公眾,將有500萬台電腦感染,唯一的辦法就是購買McAfee來保護計算機。結果是2個月時間軟體的銷量增長了10倍,麥克菲也看準了時機,讓公司登陸了納斯達克,一躍成為 科技 公司巨頭。
而麥克菲不會接受一成不變的生活,在1994年他離開了親自創建的公司,賣光了手裡的股份,帶著一億美元,在山頂買了一片庄園,讓喜歡靈修的人都來這里居住,他自己也做起了瑜伽導師,有人說他在山上建立了一個邪教,人們必須服從他。也有人說他很睿智,像智者一樣洞悉一切。
2008年,席捲世界的次貸危機讓麥克菲損失慘重,大量負債讓他不得不變賣各地的房產,資產也從曾經的一億美金,變為400萬。
他關閉了瑜伽中心,在自己的房屋拍賣會上從容接受媒體的采訪,應對自如。賣掉所有的資產,他穿著短褲、涼拖出發了,這次的目的地是加勒比海邊的中美洲小國-貝里斯Belize
在這個法制不健全的中美洲小國,麥克菲好像如魚得水。他深諳這里的生存法則,一上來就給當地的警察局捐錢捐物,和警方建立聯系後,他開始購置土地和房產,結識當地的狠角色,給他們配備自動步槍,防彈衣,成立自己的私人武裝。
每到晚上8點,三輛皮卡就載著十幾個荷槍實彈的保鏢開到鎮子上,居民們看到這些人都嚇得魂飛魄散,馬上躲回屋裡。麥克菲儼然成為了鎮子上的最高統帥,就像是《現代啟示錄》中的科茨上校。
有一次在海邊的餐廳里,麥克菲遇到了正在讀研究生的愛麗森Allison。得知愛麗森的專業是生物學和微生物學,麥克菲立刻表示,我給你建立研究中心、實驗室,來我這里我們一起搞出些成果!
沒有 社會 經驗的愛麗森答應了,沒想到之後的幾個月,研究中心就是一棟小木屋,麥克菲對外宣稱,這里正在研究一種植物提取的噴霧型抗生素,記者紛紛來這里采訪,麥克菲就叫愛麗森把彩色顏料倒入燒瓶中給記者照相.....愛麗森有些不快,但麥克菲堅持說「這是生意,我在拉投資,這樣我們才能研發出偉大的產品。」
在這里的研究毫無成果,愛麗森不想浪費時間了,她去找麥克菲說自己經常犯頭疼,想離開這里回家了。而麥克菲給她遞來了兩片頭疼葯和一杯橙汁,之後愛麗森就失去意識,再次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
愛麗森在朋友的幫助下逃離了貝里斯,回到美國後立刻報警,但跨國執法顯然不現實。另一邊,麥克菲越發膨脹,他四處招攬惡棍,有時他甚至抱怨貝里斯政府,希望帶著自己的「武裝」去接管政府,管理國家。
庄園里並不無聊,幾個當地的女孩子長期住在麥克菲的庄園里,有些甚至未成年,麥克菲提供學費,讓她們繼續上學。同時,他也像皇帝一樣,隨時過來「陪伴」她們.....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這里的國王。
但一個人越是放肆無度,越是沒有制約,就會陷入瘋狂。在夜幕降臨時,麥克菲出現了幾次幻覺,他發現海面上有幾個人游上沙灘,走向他的別墅要來殺他。
他買來了十幾只惡犬,訓練它們攻擊接近房屋的陌生人,每當天黑下來,他就吩咐手下,帶著自動步槍和狗在沙灘上巡邏。可畢竟沙灘是公共區域,人們路過時,經常被狗攻擊。大家都開始對麥克菲有了怨恨。
在麥克菲別墅的南邊一點,住著一個美國人-格雷格Greg,他是一個建築商人,退休後來到貝里斯養老。他常常路過沙灘去喜歡的餐廳吃晚餐,自然是反復受到惡狗的騷擾,報警未果,只好親自去找麥克菲。格雷格說:「約翰,管好你的狗,鄰居們都很害怕。」而麥克菲拿起旁邊的獵槍,上了堂,說:「滾出去」。
之後矛盾就升級了,過了幾天,保鏢跑過來告訴麥克菲,很多狗都倒在地上,不停吐著白沫,麥克菲瘋了一樣跑出去,又大喊著跑回來拿起手槍,身邊的女孩問他要做什麼,他哭著說要減輕這些狗的痛苦。幾陣槍響,麥克菲回來了,他不停抽煙,在房子前走來走去,不停念叨著:「我想知道是不是格雷格毒死了我的狗......」
幾天後,格雷格頭部中彈,死在了自己家裡。警察開始搜查,但麥克菲躲了起來,在晚上坐上船,通過水路,偷渡到了鄰國-瓜地馬拉。這期間麥克菲還不忘約見記者,向公眾訴苦,說自己並非殺人兇手,出逃是因為貝里斯政府腐敗黑暗,自己被抓後,會安排上罪名,並私刑處罰。
老爺子一路逃亡,一路Twitter直播自己的狀況,到了瓜地馬拉後很快被抓捕,麥克菲找來律師,律師說只要能熬過下午三點,他就不會被遣返回貝里斯,麥克菲立刻心領神會地「心臟病發作」,倒地不起....
記者閃光燈不停閃爍,救護人員一通搶救,熬過了下午三點的上訴時間。依照當地法律,必須要關押麥克菲15年才可以將其遣返回貝里斯,瓜地馬拉政府不願惹上麻煩,決定把麥克菲遣返回他的原籍-美國。
大獲全勝,麥克菲興高采烈地登上了飛往邁阿密的飛機,到達後,聯邦調查局立刻找到他,調查相關案件,但因為沒有直接證據,他自由了。
自由自在的麥克菲心花怒放,在邁阿密雇了一位女性「伴遊」,之後幾天兩人相處非常愉快,於是71歲的麥克菲就和這為34歲的「伴遊」Janice珍妮絲結婚了。之後麥克菲過上了網紅生活,Twitter上發表各種出格言論,在油管上找來一群性感美女,拍攝大尺度視頻。
幾個月後,可能小打小鬧沒意思了,麥克菲想搞一把大的,於是他決定競選美國總統!是的,你沒有聽錯,他參加了奧巴馬卸任、川普上場的2016年總統大選!
當然,競選需要包裝一番,人們發現麥克菲變了,他開始西服革履出入各種場合,張口閉口就是如今的網路安全、政府對民眾的監視、信息隱私等話題,被問到任何議題他都會扯到信息收集,麥克菲想給公眾塑造出「殺毒軟體之父」的形象,這樣他推銷自己時就可以用上殺毒軟體營銷的老套路。
可惜他在黨內的初選就落敗了,雖然後來他組建「 科技 黨Cyber Party」,但也沒有為此花費更多心思了。
之後的麥克菲日漸衰老,但心態依舊生猛,他改頭換面,以反政府鬥士的形象出現,他拒絕交稅,開著遊艇在美國與古巴之間公海游盪,向古巴政府喊話,讓他們多囤比特幣,這樣就能擺脫美元,無視美國的制裁。期間自己還發行了一個「自由幣Freedom Coin」,收了不少「粉絲稅」。
此時貝里斯警方掌握了新的證據,指向麥克菲是殺人案的主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正准備傳喚他時,麥克菲又逃走了。但這次運氣不再眷顧,2020年10月老爺子落地西班牙沒多久,就被西班牙警方以逃稅的罪名逮捕。
入獄期間,老麥克菲精神矍鑠,經常Twitter不斷,他說「我絕對不會像愛潑斯坦那樣『自殺』 。」
而今年6月23日,西班牙法庭宣判會將其引渡至美國。在美國,等待麥克菲的將是謀殺、詐騙、強奸、逃稅等多項指控,得知消息的麥克菲沉默了幾個小時,在牢房中自縊身亡,終年76歲。
潦潦草草地講了麥克菲一生的傳奇經歷,最初認為這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混蛋,反復洗白自己,換一個形象出現。但後來看到麥克菲供養的「妻妾」談起他時,都對他評價很好,甚至懷念那段相處的日子....
也許他身上有凡人不能理解的豁達,就像他可以收留多次入獄的暴徒,可以和認識了幾天的風塵女子結婚。麥克菲看到了這些底層人的閃光,給予他們信心與尊重,這也正是這些人愛他的原因吧....
最後來看看他twitter上的個人介紹:
「反傳統;愛女人、愛冒險、愛神秘主義;,賣咖啡軟體的創始人。」
這些詞語能概括他么?很難吧,可惜麥克菲終止更新了,只有他的故事流傳於世,愛他的人在想念,不屑的人在唾棄,崇拜他的人視其為英雄,恨他的說他是惡魔。不過無所謂了,善惡奸佞,任由後人評說。
永別了,麥克菲先生!
⑹ CMT 是什麼
CMT 是 cyber miles token 的縮寫。查閱英漢詞典,cyber 的含義是電腦的、計算機的,引申為數字化的意思。miles 是英里,開車時說的50邁,這個邁就是借用英里表示50公里時速的意思。token有的譯成通證,大多數人叫它代幣。
數字化英里通證?一頭霧水。
話說在咱們中國,電商事業是如火如荼,淘寶、京東幾乎每個人都使用過,網上下單,物流傳送,快遞小哥會跨越「最後一公里」把物品送到你跟前。
電腦網路是從美國興起的,美國人民也用電商,如大名鼎鼎的亞馬遜,也不止是一家,有一個中國人創立的電商,也做到了市場前十的位置,叫做5miles 。 5miles公司的創立人叫盧亮,相對於其他電商「網紅」,似乎不那麼知名,其實盧亮的名頭也是非常亮的,1996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2005年獲得美國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物理博士學位。
盧亮先後做過博客網CTO,07年加入阿里後,負責過淘寶搜索、廣告以及第一版淘寶商城的技術工作,08年成為淘寶無線事業部第一任負責人,後來則加入蘭亭集勢擔任CTO,蘭亭集勢於2013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在美上市的外貿電商。
2014年盧亮在美國創立5miles,以5英里是汽車方便活動的半徑為聯想點,以C2C模式交易二手物品起家,公司成立第二年總交易額即超過30億美元,用戶數超過1200萬,5miles這個名字應該說是起的相當好。
盧亮認為,中國電商重運營,美國電商重產品,將兩者結合,用中國電商的方式在海外移動電商市場尋求突破則是5miles的思路。
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這是移動互聯時代繞不開的難題。目前的商業貿易中,有極大一部分都需要第三方機構作為信用中介來處理支付信息。而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依靠其特有的分布式數據存儲結構,具有不可篡改、交易自動執行等特性,也因此具備了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等核心優點。
區塊鏈的加入,可以使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直接支付,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極大地減少交易摩擦,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性。
不過,目前來說,區塊鏈的發展仍然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大部分區塊鏈企業都押注在底層研發。目前所有行業都在嘗試做自己的區塊鏈,不僅是政府和銀行,還有零售、石油等等。但是,一下子完成對傳統基礎設施的顛覆,並非易事。所以,區塊鏈的應用落地顯得非常地困難和緩慢。
為此,5miles公司旗下創立了5xlab實驗室,近期正式推出了區塊鏈智能商業合約,就是Cyber Miles。
Cyber Miles定位為基於區塊鏈向中小型商戶提供服務,主要降低區塊鏈應用門檻,解決技術開發、商業重造的難題。博取各區塊鏈底層技術之所長,將智能合約工程化落地到各個商業需求環境中。目前的區塊鏈上每個公鏈都有自己的優勢,比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約、EOS的TPS性能等,Cyber Miles把各個底層中能用的、優秀的特性拿過來,做成定製化的模塊應用層。以以太坊為例,它的重大改進是有智能合約,但是智能合約非常寬泛,可以形象地描述為「大而無當」,Cyber Miles希望把電商抽樣出來的東西進一步模塊化,模塊化之後使用起來相對比較簡化,改進效率和通用性之間的矛盾。
CMT就是Cyber Miles發行的通證,中文用戶依其漢語拼音簡拼昵稱為「草莓糖」。
盧亮博士的照片,是不是非常亮?
⑺ 淺談亦來雲如何建立一個虛擬世界
引用三體作家劉慈欣的一段話作為開頭:
「我理解的區快鏈,是一個比較應用型、比較現實的技術,它好像並不涉及到宇宙運行的法則,它主要涉及的一些經濟學方面的東西。 坦率地說,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見過科幻中有區塊鏈這種東西。現在科學技術很多地方已經走到科幻的前面了。 區塊鏈最讓人驚嘆的一點,就是它用一個數字技術來建立起了一個穩固信任體系,而以前這種信任體系是由於某些外部的政治力量,像國家這些建立起來的。
人類所有的事情都要重復三遍。第一遍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重復了一遍;第二遍可能就要在虛擬世界中重復。 你看看虛擬世界中發生的東西,其實在現實中都似曾相識,比如挖比特幣,挖礦,那不就是當年舊金山淘金么,現在區塊鏈就是它的數字版,就是它的網路版。第三次可能是發生在太空中。

因為獨立的一個國家或是殖民地,它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自己能發行貨幣。這個發行貨幣以前它的權力只是在政府,只有政府才有這樣的信任體系,而現在這種信任體系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也出現了。 這樣的話,虛擬世界代替現實世界就又向前邁了一大步,這就很像一個虛擬世界相對於現實世界的一個獨立。虛擬世界正在逐漸變的離開現實世界而獨立,或者是它取代現實世界,現實世界中的許多重要的因素,逐漸的在虛擬世界都出現了。」
其實在作者眼裡看來,亦來雲要建立的正是這樣一個新的虛擬世界!
從接觸到的亦來雲的關注者來看,大多還不理解亦來雲要做的是什麼,技術結構怎樣。所以,本文嘗試用現實世界的實例類比,讓更多的人能深入淺出的理解亦來雲的技術結構,和其如何設計這個虛擬世界的。
以下內容是作為社區成員的個人看法,不盡全對,還請大家不吝賜教,多多包涵。

亦來雲的技術機構包涵以下幾大塊
1.區塊鏈(包含主鏈,系統側鏈ID鏈,生態側鏈,友鏈,智能合約)
2.Elastos Carrier (P2P網路)
3.Elastos Runtime,Elastos OS (可信的運行環境)
4.Elastos SDK (開發工具包)
5.Elastos Storage (分布式存儲)
6.Elastos Dapp (分布式應用)
7.cyber republic (共治委員會)
構成虛擬世界的也就這幾大塊,下面我們一步步解析。
構建虛擬世界之一,建立貨幣流通體系 (主鏈)
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價值儲藏的物品。它加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系,促進了物品交換流通的發展。
亦來雲通過主鏈產生的ELA就屬於這個虛擬世界的貨幣。ELA與比特幣實行聯合挖礦,與比特幣共享龐大的算力,在不浪費額外資源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數據安全。而比特幣一直被人詬病的缺陷,就是其POW(工作量證明機制)每年消耗幾十億美元的電力,造成巨大的浪費。而比特幣已誕生10年,它強大的算力至今還沒有得到任何大規模應用。 如果大家去觀察比特幣,會發現其基本上被視為是數字黃金(一種價值儲存手段),而不是其他的。但是轉變一下思路,如果能利用比特幣的算力,不僅可以為整個虛擬世界的代幣賦能,還能繼承算力為成千上萬的dapp安全賦能。

構建虛擬世界之二,權益所屬的ID認證(ID鏈)
現實中個人的身份證,就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身份特徵的管理為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提供便利,而身份證本就是一種ID認證。進出多數場合都需要提供身份證。社會還存在為資產所屬權益,為服務做認證的,比如房產證,結婚證,產權證等。
而亦來雲是利用ID側鏈進行用戶ID確認,ID鏈是屬於整個系統側鏈(無幣的區塊鏈)。每個用戶可以生成自己DID,未來APP登陸入口可能也需要用戶提供DID,才能進入正常進入。但這個DID是通用的,無數APP應用可以使用同一DID登錄,不再像現在的網路一樣,每換一個服務公司,都要重新注冊登記。ID鏈不僅僅只面向用戶,也能對數字內容資產及物聯網設備服務進行確權。包括:數字資產的ID,或者是網路節點的身份,我們都可以通過這個DID確認ID數據的可信。

構建虛擬世界之三,建設基礎設施 (carrier,IPFS)
建設基礎設施三部曲
1.交通(carrier)
交通是實體世界經濟發展的動脈。交通網路的建設對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消費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要想富,先修路",沒有便利的交通,就難以形成大的市場。
而carrier是個P2P網路,便利的通訊需要一個強大的P2P網路支持,P2P網路是亦來雲建設基礎設施的基石,亦來雲的生態合作商IOEX也在布局,IOEX未來也將不斷壯大亦來雲整個的通訊網路。

2.物流體系(carrier)
交通網路的完成,也就促進了物流體系的發展,實體世界中物流的門店越多,運輸的范圍也就越廣,速度越快,此外物流還負責打包,運輸物品,保障物品安全。
P2P網路的完善,虛擬世界中carrier也是傳輸數據流的體系,運行carrier的中繼節點越多,傳輸數據的范圍也就越廣,速度越快,此外carrier還負責加解密數據,傳輸數據,保障數據不被泄露。

3.倉庫存儲(IPFS)
倉庫存儲是商家,家庭都需要的,也是物流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物流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效合理的倉儲可以幫助運營商加快物資流動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並可以實現對資源有效控制和管理。
數據存儲也是每個用戶都需要的,如果能把所有用戶的閑置存儲空間利用起來就能大大降低成本,IPFS協議剛好能解決這個問題,非常適合作為虛擬世界的數據存儲倉庫,能加快數據的流動,實現對閑置資源的利用和管理。亦來雲的生態合作商也在做類似的工作,例如快牙,為了滿足了區塊鏈所需的去中心化存儲,他們設計了DPFS,增強的IPFS,彌補了IPFS缺失的功能,例如NAT穿透。
補充一點,亦來雲落地第一槍,發布的電視盒子其實就正在走這三部曲,首先是組建網路利用carry網路實現P2P直連控制電視,後續電視盒子也能作為中繼節點,完善亦來雲的網路,未來也可以接硬碟,支持數據存儲,作為個人的私有雲,也可以利用閑置空間獲取收益。所有這些都是在完善這個虛擬世界的基礎設施。所以電視盒子的落地是很有必要也是重要的一環。

構建虛擬世界之四,讓每個公民擁有自己的房子 (runtime)
現實中的房子會與外界隔離開來,房子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能防風避雨,禦寒保溫,供人們在其中工作、生活、學習等社會活動,還有儲藏物資,保障個人資產的安全。
Runtime就類似於虛擬世界的房子,它是通過沙箱隔離機制與原生操作系統隔離,提供可信用的運行環境,」上網不計算,計算不上網」, Elastos Runtime不允許應用直接訪問網路,由系統自動創建和查找部署於本地、周邊、雲的微服務,自動生成遠程調用及事件回調。不必擔心Ddos攻擊、中間人攻擊、身份冒用。runtime就能給DAPP提供安全保障,防止個人數據,隱私泄露,存儲虛擬資產,保障虛擬資產的安全。

構建虛擬世界之五,讓每個公民資產私有化(dapp)
首先要明白什麼能稱之為資產。作為資產,至少需要可轉讓性與稀缺性。當資產物品產生後,伴隨著物品在特定位置集中交易,市場便隨之產生。私有資產需求與交易活動促生了市場。而私有資產物質層的保障就是房子,把私有資產與外界隔離開來。而另一方面就是精神層面的保障,這需要人民的共識與國家的信用擔保。
那什麼才能是虛擬資產,同樣一定要具備可轉讓性與稀缺性。虛擬資產生成後(比如電影,游戲,個人數據,各種軟體等等,虛擬資產的呈現形式可以是亦來雲的Dapp,也可以是Dapp裡面的某個服務)可以像比特幣一樣是限量的,具有所有權,同時可以交易轉讓。而亦來雲的去中心化虛擬市場生態,簡稱DMA(Decentralized Digital Marketing),就是基於亦來雲架構的去中心化的營銷平台。一方面Runtime提供的可信的運行環境(沙箱隔離),保障虛擬資產擁有不可復制的產權價值。另一方面利用亦來雲系統側鏈ID鏈為每個虛擬資產確權,並且依託比特幣的算力,讓整個網路的價值交互像比特幣網路一樣安全。

構建虛擬世界之六,共治政府(cyber republic)
政府是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訂法律、執行和貫徹法律,以及解釋和應用法律的公共權力機構。
政府是維護安全與主權、加強國防建設、消除社會隱患和內部腐敗、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國民生產能力、優化社會結構的特殊機構。而稅收就是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國家的良性發展與合理的稅收是互相促進的。
cyber republic相當於一個共治政府,未來亦來雲虛擬世界的新的規則的制定,生成的提案,提案的執行等都會在cyber republic上運行和公布。每個擁有ELA的公民都將擁有投票權, cyber republic的所有規則和消費都將像透明,向所有公民開放,受所有人的監管,cyber republic 保護用戶的安全,扶植ELA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環境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去支持。未來支撐它運行的應該是整個亦來雲世界的產生的GDP值(生態用戶產生的價值),相當於所有用戶為cyber republic納稅,每年增發4%的ELA幣當中的30%作為納稅額。

構建虛擬世界之七,社區共識,生態養成(側鏈 dapp)
現實世界中的社會不同層次不同身份都存在不同的共識,例如人力勞動工作者,對他們來說POW模式(比特幣工作量證明機制)才是最能提高生產效率,最公平的方式。那企業員工,就是用POS模式(權益證明機制),由擁有股權的人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用股權綁定激勵員工,POS模式與企業環境匹配,會帶來更快的效率。所以說沒有一種共識能解決所有問題,每個社區將擁有社區自己的共識,多種共識的碰撞與結合,將不斷促進社區發展。
亦來雲提供的運行環境,讓每個社區都可以生成的自己的側鏈,那側鏈的共識應該就由社區來決定,可以是任何共識機制,但是側鏈也可以獲取到主鏈算力的保障。就好比國家也會給內部社會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生態側鏈的社區不再以距離劃分,而是一種集體想像,這種「集體想像」便是共識,因項目制宜,發展側鏈,支持任何共識機制這才是大鏈應有的態度。側鏈可以支持智能合約,智能合約相當於契約與合同等文件。

Elastos SDK
Elastos SDK比較特殊,可以把它認為是聯通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橋梁,傳統意義的APP,可以通過包含亦來雲的SDK來擴展能力,獲得身份鑒權、可信記錄等區塊鏈典型能力,現實世界的交易支付也可以使用ELA。 同理亦來雲調用Elastos的carrier網路介面也不一定只服務亦來雲網路,也可以獨立運行,調用Carrier的介面進行數據傳輸。
區塊鏈技術只是亦來雲的一部分,因為區塊鏈還面臨很多問題,區塊鏈解決了幣雙花的問題,而亦來雲解決是虛擬資產的安全與雙花問題,目前所有的區塊鏈的項目也只有亦來雲正在解決虛擬資產雙花問題,區塊鏈讓虛擬世界代替現實世界就又向前邁了一大步,而亦來雲做的是搭建一個完整的虛擬世界。Elastos是設計框架最大,最富想像力的區塊鏈項目,值得大家期待。

感悟亦來雲一周年,以上是個人對亦來雲的部分理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理解亦來雲,後續也會以此文為基礎,再寫一些亦來雲與其他區塊鏈項目的對比,ELA幣的使用場景,暢想亦來雲未來等主題的文章。
感謝文亦!
未來亦來!
⑻ 一個深刻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個更深刻的真理
閱讀下文前請確認以下兩點:
本文並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並且你的一切投資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我個人持有一定數量的數字資產,請注意我的言辭可能有不適當的傾向性。
最近聽了一期《冬吳同學會》,內容主要就是通過以下幾點揭示比特幣的風險:
最後通過巴菲特的話告訴大家——比特幣不能代替貨幣
冬吳同學會鏈接:http://www.qingting.fm/channels/217812/programs/8301241
這些話有道理么?
我認為是有的,甚至可以說每一條都是在反應事實,甚至真的是在切切實實的發生的。
這里所謂的不安全其實就是說如果你丟了自己錢包的私鑰以及12個助記詞,那麼你錢包裡面的資產就沒了。
同樣,如果你發送虛擬貨幣時寫錯了對方的地址,那麼你的資產也沒了。
記住,這真的是沒了(概率幾乎為零),你不能像現實生活中銀行卡密碼丟失或者錯誤轉賬之後去求助銀行。
虛擬貨幣採用的是分布式記賬,不像一行一樣是中心化記賬。
人們經常說幣圈一天,股市一年。
就是強調的虛擬貨幣的波動性,它們往往可以一天走出股票一年的波動效果。
如果比特幣的波動如此之大,那麼又如何通過它去計價呢?
你今天賣的東西0.1個比特幣,明天就變成0.05個,漲了你覺得高興,可是人家萬一要是跌了呢?明天0.2個比特幣,你可怎麼辦?
並且至今比特幣也依然是通過USDT和BitCNY計價的,因為他們是穩定的。
幣圈有這樣一個說法,有40%的比特幣存在於1000個賬戶之中。
我們知道股票市場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幾位的大戶是要公示的,可是拿著40%比特幣的人是誰,至今尚未可知。
也就是說虛擬貨幣的價格是可能被惡意操縱的。
舉個極限的例子,你如果發行了某個貨幣10億個,你只那其中的一個去成交,剩下的999,999,999個都拿在手裡,那麼流通的那個幣買到1元就是是個10億富翁,買到10元就是百億富翁,買到1000元你就是世界首富。
市值也許那麼多,可是,你真的可以把這999,999,999個代幣賣出去么?
也就是市值真實性存疑,畢竟那些大戶,比如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50萬比特幣是至今沒有動過的。
人們經常說比特幣的價值來源於人們對於數學的信仰,對於密碼學以及新技術的信任。
雖然數學定理是完全沒有辦法被推翻的,可是技術的革新是在不斷演進的,未曾停止。
也許比特幣技術在5到10年前比較先進,可是現在來看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了。特別是其2M的貸款,已經被人們廣泛詬病。
這也就是為什麼IFO(比特幣分叉幣)層出不窮出現的原因。
就是新技術不斷的對老技術發起挑戰。
橡樹資本(通過長期穩定的高回報得到業內認可的公司)以為創始人的話說的很到位——財務小白,追求風險,痴心妄想。
最後,梁冬老師和吳伯凡老師通過巴菲特的話告訴大家,比特幣所謂的世界銀行的願景是根本就實現不了的。(比特幣現在更多的被當作儲值工具)
這個討論似乎是針對比特幣的,可是就像你談區塊鏈不能不提比特幣,同樣說比特幣也不能不提區塊鏈。也就是說如果你能通過證據證明今天的比特幣不能取代法幣,世界銀行是個謊言,那麼你就能慣性的推導出區塊鏈整個行業就是一個謊言。
這個邏輯顯然是存在誤區的。
互聯網發展初期也極其瘋狂,甚至出現了互聯網泡沫,泡沫的破裂帶走了大量的公司,即使那些早期的巨頭。
可是在那之後呢?卻迎來了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涌現了大量優質的公司。
區塊鏈行業也是一樣的,你不能因為比特幣本身的缺陷就去否認它的價值所在。畢加索的畫也想比特幣一樣,流動性低、大量擁有者不去出售、技術落後,可是這也並不影響它的拍賣價格不斷創造新高啊。
區塊鏈行業的巨大價值就是在以它降低了信用的成本,完成了現實世界無法實現的很多事情。
羅胖在2017年跨年演講是曾說到,2017是一個效率的一年,無論是快遞行業、送餐行業甚至公交車上的超市,都是想第一時間把有你需要的所有東西都送到你眼前。
那麼區塊鏈能否提高現實世界的效率呢?
答案是——必然的!
MediShares(MDS,第一個區塊鏈互助保障合約)可以降低保險的運營成本,所有的理賠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自動進行,你以前想在非洲這樣的國家建立互助互助保障業務,需要在那裡建立一套完整的像支付寶一樣的支付系統,現在有了區塊鏈,你就完全不用如此去做了;
Cybereits(CRE,第一個把房地產區塊鏈化的產品)可以降低房地產行業的運營成本,交易效率,使得房地產這個無效市場(不能及時反映出供需要求)更加有效;
Theta(RBC)可以發展中國家直播帶寬問題,降低CDN(內容分發網路)價格,解決低效視頻生態,增加廣告主、KOL(意見領袖)、用戶三方的透明性;
......
請記住,區塊鏈是真的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可以提高現實世界的效率的。
如果這個新技術真的可以提高效率,改變人類生活質量,那麼它的價值就是毋庸置疑的。
你不能因為一個即使是它當前最大的一個應用的實現渺茫、存在各種問題就質疑整個價值互聯網體系存在意義。
請記住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波爾說,「 一個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個更深刻的真理。 」
⑼ 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
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
區塊鏈技術起源於2008年由化名為 「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的學者在密碼學郵件組發表的奠基性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近兩年來,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移動/社交網路之後計算範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繼血親信用、貴金屬信用、央行紙幣信用之後的第四個里程碑。區塊鏈技術是下一代雲計算的雛形,有望像互聯網一樣徹底重塑人類社會活動形態,並實現從目前的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轉變。區塊鏈的技術特點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時序數據、集體維護、可編程和安全可信等特點。 去中心化:區塊鏈數據的驗證、記賬、存儲、維護和傳輸等過程均是基於分布式系統結構,採用純數學方法而不是中心機構來建立分布式節點間的信任關系,從而形成去中心化的可信任的分布式系統; 時序數據:區塊鏈採用帶有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存儲數據,從而為數據增加了時間維度,具有極強的可驗證性和可追溯性; 集體維護:區塊鏈系統採用特定的經濟激勵機制來保證分布式系統中所有節點均可參與數據區塊的驗證過程(如比特幣的「挖礦」過程),並通過共識演算法來選擇特定的節點將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 可編程:區塊鏈技術可提供靈活的腳本代碼系統,支持用戶創建高級的智能合約、貨幣或其它去中心化應用; 安全可信:區塊鏈技術採用非對稱密碼學原理對數據進行加密,同時藉助分布式系統各節點的工作量證明等共識演算法形成的強大算力來抵禦外部攻擊、保證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區塊鏈與比特幣 比特幣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區塊鏈應用場景,區塊鏈技術為比特幣系統解決了數字加密貨幣領域長期以來所必需面對的雙重支付問題和拜占庭將軍問題。與傳統中心機構(如中央銀行)的信用背書機制不同的是,比特幣區塊鏈形成的是軟體定義的信用,這標志著中心化的國家信用向去中心化的演算法信用的根本性變革。近年來,比特幣憑借其先發優勢,目前已經形成體系完備的涵蓋發行、流通和金融衍生市場的生態圈與產業鏈,這也是其長期占據絕大多數數字加密貨幣市場份額的主要原因。區塊鏈的發展脈絡與趨勢
區塊鏈技術是具有普適性的底層技術框架,可以為金融、經濟、科技甚至政治等各領域帶來深刻變革。按照目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脈絡,區塊鏈技術將會經歷以可編程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為主要特徵的區塊鏈1.0模式,以可編程金融系統為主要特徵的區塊鏈2.0模式和以可編程社會為主要特徵的區塊鏈3.0模式。然而,上述模式實際上是平行而非演進式發展的,區塊鏈1.0模式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仍然遠未成熟,距離其全球貨幣一體化的願景實際上更遠、更困難。目前,區塊鏈領域已經呈現出明顯的技術和產業創新驅動的發展態勢,相關學術研究嚴重滯後、亟待跟進。區塊鏈的基礎模型與關鍵技術
一般說來,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其中,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以及相關的數據加密和時間戳等技術;網路層則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共識層主要封裝網路節點的各類共識演算法;激勵層將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來,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合約層主要封裝各類腳本、演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應用層則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該模型中,基於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基於共識算力的經濟激勵和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最具代表性的創新點。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
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成功應用於數字加密貨幣領域,同時在經濟、金融和社會系統中也存在廣泛的應用場景。根據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現狀,本文將區塊鏈目前的主要應用籠統地歸納為數字貨幣、數據存儲、數據鑒證、金融交易、資產管理和選舉投票共六個場景:數字貨幣:以比特幣為代表,本質上是由分布式網路系統生成的數字貨幣,其發行過程不依賴特定的中心化機構。數據存儲:區塊鏈的高冗餘存儲、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和隱私保護等特點使其特別適合存儲和保護重要隱私數據,以避免因中心化機構遭受攻擊或許可權管理不當而造成的大規模數據丟失或泄露。數據鑒證:區塊鏈數據帶有時間戳、由共識節點共同驗證和記錄、不可篡改和偽造,這些特點使得區塊鏈可廣泛應用於各類數據公證和審計場景。例如,區塊鏈可以永久地安全存儲由政府機構核發的各類許可證、登記表、執照、證明、認證和記錄等。金融交易:區塊鏈技術與金融市場應用有非常高的契合度。區塊鏈可以在去中心化系統中自發地產生信用,能夠建立無中心機構信用背書的金融市場,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金融脫媒」;同時利用區塊鏈自動化智能合約和可編程的特點,能夠極大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資產管理:區塊鏈能夠實現有形和無形資產的確權、授權和實時監控。無形資產管理方面已經廣泛應用於知識產權保護、域名管理、積分管理等領域;有形資產管理方面則可結合物聯網技術形成「數字智能資產」,實現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授權與控制。選舉投票:區塊鏈可以低成本高效地實現政治選舉、企業股東投票等應用,同時基於投票可廣泛應用於博彩、預測市場和社會製造等領域。區塊鏈技術的現存問題
安全性威脅是區塊鏈迄今為止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其中,基於PoW共識過程的區塊鏈主要面臨的是51%攻擊問題,即節點通過掌握全網超過51%的算力就有能力成功篡改和偽造區塊鏈數據。其他問題包括新興計算技術破解非對稱加密機制的潛在威脅和隱私保護問題等。 區塊鏈效率也是制約其應用的重要因素。區塊鏈要求系統內每個節點保存一份數據備份,這對於日益增長的海量數據存儲來說是極為困難的。雖然輕量級節點可部分解決此問題,但適用於更大規模的工業級解決方案仍有待研發。比特幣區塊鏈目前每秒僅能處理7筆交易,且交易確認時間一般為10分鍾,這極大地限制了區塊鏈在大多數金融系統高頻交易場景中的應用。 PoW共識過程高度依賴區塊鏈網路節點貢獻的算力,這些算力主要用於解決SHA256哈希和隨機數搜索,除此之外並不產生任何實際社會價值,因而一般意義上認為這些算力資源是被「浪費」掉了,同時被浪費掉的還有大量的電力資源。如何能有效匯集分布式節點的網路算力來解決實際問題,是區塊鏈技術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區塊鏈網路作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統,其各節點在交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相互競爭與合作的博弈關系,例如比特幣礦池的區塊截留攻擊博弈等。區塊鏈共識過程本質上是眾包過程,如何設計激勵相容的共識機制,使得去中心化系統中的自利節點能夠自發地實施區塊數據的驗證和記賬工作,並提高系統內非理性行為的成本以抑制安全性攻擊和威脅,是區塊鏈有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智能合約與區塊鏈技術
智能合約是一組情景-應對型的程序化規則和邏輯,是部署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可信共享的程序代碼。通常情況下,智能合約經各方簽署後,以程序代碼的形式附著在區塊鏈數據(例如一筆比特幣交易)上,經P2P網路傳播和節點驗證後記入區塊鏈的特定區塊中。智能合約封裝了預定義的若干狀態及轉換規則、觸發合約執行的情景(如到達特定時間或發生特定事件等)、特定情景下的應對行動等。區塊鏈可實時監控智能合約的狀態,並通過核查外部數據源、確認滿足特定觸發條件後激活並執行合約。 智能合約對於區塊鏈技術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智能合約是區塊鏈的激活器,為靜態的底層區塊鏈數據賦予了靈活可編程的機制和演算法,並為構建區塊鏈2.0和3.0時代的可編程金融系統與社會系統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智能合約的自動化和可編程特性使其可封裝分布式區塊鏈系統中各節點的復雜行為,成為區塊鏈構成的虛擬世界中的軟體代理機器人,這有助於促進區塊鏈技術在各類分布式人工智慧系統中的應用,使得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各類去中心化應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Dapp)、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去中心化自治公司(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 DAC)甚至去中心化自治社會(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Society, DAS)成為可能。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是由自動化向智能化方向演化。現存的各類智能合約及其應用的本質邏輯大多仍是根據預定義場景的「 IF-THEN」類型的條件響應規則,能夠滿足目前自動化交易和數據處理的需求。未來的智能合約應具備根據未知場景的「 WHAT-IF」推演、計算實驗和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決策功能,從而實現由目前「自動化」合約向真正的「智能」合約的飛躍。區塊鏈驅動的平行社會
近年來,基於CPSS(Cyber-Physical-SocialSystems)的平行社會已現端倪,其核心和本質特徵是虛實互動與平行演化。區塊鏈是實現CPSS平行社會的基礎架構之一,其主要貢獻是為分布式社會系統和分布式人工智慧研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去中心化的數據結構、交互機制和計算模式,並為實現平行社會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和信用基礎。 就數據基礎而言,管理學家愛德華戴明曾說過:除了上帝,所有人必須以數據說話。然而在中心化社會系統中,數據通常掌握在政府和大型企業等「少數人」手中,為少數人「說話」,其公正性、權威性甚至安全性可能都無法保證。區塊鏈數據則通過高度冗餘的分布式節點存儲,掌握在「所有人」手中,能夠做到真正的「數據民主」。就信用基礎而言,中心化社會系統因其高度工程復雜性和社會復雜性而不可避免地會存在「默頓系統」的特性,即不確定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社會系統中的中心機構和規則制定者可能會因個體利益而出現失信行為;區塊鏈技術有助於實現軟體定義的社會系統,其基本理念就是剔除中心化機構、將不可預測的行為以智能合約的程序化代碼形式提前部署和固化在區塊鏈數據中,事後不可偽造和篡改並自動化執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默頓」社會系統轉化為可全面觀察、可主動控制、可精確預測的「牛頓」社會系統。 ACP(人工社會Artificial Societies、計算實驗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和平行執行ParallelExecution)方法是迄今為止平行社會管理領域唯一成體系化的、完整的研究框架,是復雜性科學在新時代平行社會環境下的邏輯延展和創新。 ACP方法可以自然地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實現區塊鏈驅動的平行社會管理。首先,區塊鏈的P2P 組網、分布式共識協作和基於貢獻的經濟激勵等機制本身就是分布式社會系統的自然建模,其中每個節點都將作為分布式系統中的一個自主和自治的智能體(agent)。隨著區塊鏈生態體系的完善,區塊鏈各共識節點和日益復雜與自治的智能合約將通過參與各種形式的Dapp,形成特定組織形式的DAC和DAO,最終形成DAS,即ACP中的人工社會。其次,智能合約的可編程特性使得區塊鏈可進行各種「 WHAT-IF」 類型的虛擬實驗設計、場景推演和結果評估,通過這種計算實驗過程獲得並自動或半自動地執行最優決策。最後,區塊鏈與物聯網等相結合形成的智能資產使得聯通現實物理世界和虛擬網路空間成為可能,並可通過真實和人工社會系統的虛實互動和平行調諧實現社會管理和決策的協同優化。不難預見,未來現實物理世界的實體資產都登記為鏈上智能資產的時候,就是區塊鏈驅動的平行社會到來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