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中國還能交易
① 比特幣可以在國內交易嗎為什麼
比特幣可以在國內交易,2017年9月,中國政府關閉了交易平台的充值和提現功能,禁止比特幣交易,但比特幣交易的方式仍然存在。許多國家已經將比特幣合法化,所以交易自然是允許的。他們自然有一些交易平台,所以像幣安這樣的交易平台在爬牆後仍然可以交易。這些都是比較大的知名的交易平台,還有很多其他的平台可以交易。
國家對待普通民眾參與比特幣交易的態度通俗的解釋如下:這件事風險很大,每個人都要謹慎參與。如果你做了,你應該自己承擔損失。國家對於普通人能否參與比特幣交易的態度是:不鼓勵,不禁止,風險自負。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普通人買賣比特幣是合法的,只要它不是用於非法活動,就是合法的,當然買賣比特幣本身不是一個傳銷騙局。
② 比特幣在中國湖北宜昌能用嗎
不能。
因為比特幣在中國不合法。比特幣不是國家法定貨幣,而是一種虛擬貨幣,不能和人民幣一樣交易使用。所以在中國湖北宜昌也不能用。
比特幣是一種特殊的數字貨幣,與傳統貨幣最大的不同:它總量是固定的且不是以國家形式發行的,所以沒有任何國家在法律上認可比特幣。本質上比特幣只是一種商品貨幣,之所以有人利用比特幣交易是因為外人無法獲得用戶信息,且沒有中間機構賺取服務費。
③ 在國內比特幣交易違法嗎
法律分析: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禁止比特幣,但它的交易不是完全合法。比特幣不是我國法定貨幣而是一種虛擬貨幣,不能和人民幣一樣交易使用。我國范圍內有比特幣存在,單純持有比特幣是不違法的,只是我國已經限制了比特幣的交易,一般只能在個體之間交易轉讓,不允許公開向公眾發售,因為它存在比較大的投資管理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④ 比特幣在中國內地可以交易使用嗎在哪裡可以交易是否合法
很不幸,比特幣在中國內地已經交易不了了。比特幣中國宣布,將於2017年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拓展資料:
繼上海、深圳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微比特分別宣布將於2017年9月30日關閉交易業務後,9月15日晚,總部位於北京的國內另外兩家大型比特幣交易平台火幣網和OKCoin幣行雙雙發布公告稱,從2017年9月15日21:30起,暫停注冊、人民幣充值業務;將於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戶即將停止交易,並將於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交易業務。
據worldcoindex數據,自9月1日以來,比特幣從4800美元跌至3655美元,跌幅達24%,市值縮水近200億美元。
同期,國際市場上以太幣跌幅為37.5%,萊特幣跌幅為31%。兩周以來,萊特幣在國內三大交易平台上的跌幅均超過了40%。
⑤ 比特幣在中國能提現嗎
可以的。網路安全專家說,隨著首次代幣發行的數量增加,黑客黑入交易所,比如Coinbase或個人錢包等事件也反映了此類情況。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安全咨詢公司AsTech,它的首席安全策略師Nathan Wenzler表示,數字代幣對罪犯來說是非常有利可圖的,幾乎所有情況下,一個常見的應用程序漏洞被惡意軟體利用。這樣,攻擊者就能獲取用戶信息,黑客接下來就可以欺詐購買更多的加密貨幣,或者使用用戶存儲在帳戶中的信用卡信息。
拓展資料:如果你的幣是在平台的話,可以直接在平台查看是否有兌換提現這個功能,如果有就可以直接兌換提現,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先提現到你的錢包;如果比特幣是在你的錢包里,可以直接找外場機構,類似於Btccas這種交易平台,可以直接申請兌換成為人民幣。
比特幣是一種電子加密貨幣,它以區塊鏈為支付技術基礎,採用去中心化、全球性、無需第三方機構或個人等特點。以無國界對等網路為基礎,並以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軟體發明而創建的比特幣(化名),是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始祖,也是當前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比特幣活動,並且可以通過稱為「挖掘」的計算機操作進行分發。為了避免通貨膨脹,比特幣協議的數量上限是2100萬。利用比特幣作為數字簽名的私鑰,允許個人直接向他人付款,無需經過第三方機構,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等,從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程序和監管問題。
今年以來,比特幣的價格像坐上了火箭一樣急速躥升。比特幣在5月的價格最高突破2700美元,這與2017年第一天收盤價997,57美元相比,相當於在五個月的時間里的漲幅已超過100%。 在歷時4個月的整頓後,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正在恢復提現業務。不過,三大交易平台均對提現額度設置了上限。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恢復提現或將刺激國內比特幣價格進一步上漲。
⑥ 比特幣在中國合法嗎
法律分析:不合法。比特幣不是我國法定貨幣,而是一種虛擬貨幣,不能和人民幣一樣交易使用。單純持有比特幣是不違法的,只是國家已經限制了比特幣的交易,一般只能在個體之間交易轉讓,不允許公開向公眾發售,因為它存在比較大的投資管理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