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不是無價值
Ⅰ 比特幣是無形的,那它是不是也沒什麼用
我的知識面少先從黃金來說,黃金不僅是一個奢侈品,還可以做各種商業零部件,無形中它擁有了自己的價值。
價值是人們給它的,說明生活中就目前而言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就像食鹽一樣,那麼理所當然它擁有著自己的趨勢,擁有自己的市場空間,同時擁有價格方面的安全邊際。
就像現在人們用的手機,你如果沒有手機那麼你的世界就是封閉式的,大腦的思想是原始的。
生活中我並沒有發現比特幣能成為商品,或者商業零部件,或者讓人們不可或缺,或者讓人們的思維方式更開闊,又或者取暖。
總之人們一生都在為生活忙碌,無非是為了衣食住行,如果比特幣能成為這些的一部分那它就有價值。
還有一個價值就是古玩字畫,人們都知道那是出於名人用畢生的心血。有今生沒來世,用錢去購買名人用一生奉獻的物品,那是值得的。貌似比特幣也不具備這一點。
Ⅱ 比特幣有什麼用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這是馬克思針對貨幣說過的一句話。
怎麼理解呢?其實很簡單,貨幣是人類生活發展的必然產物,在最早階段,金銀只是作為一種金屬或是一種普通商品,以物換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金銀的易分割、易保存、便於攜帶等優點,於是金銀作為貨幣的適宜性就體現了出來,自然而然的演變成為貨幣。
那麼比特幣呢?
Ⅲ 專家為什麼說比特幣毫無價值但確有價格
毫無價值原因是,1,沒有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貨幣價值認可,就是沒有資本投資價值。2,因為原設計上只是從發行量進行了限-定,沒有從世界法定流通貨幣的屬性去考慮電子貨幣的發行,獲取,流通,兌換,結算等功能,可行性。3,隨著挖礦技術的提高,原定的設計總量,變為每區塊連數量越來越少,獲取只是拚技術,拚能耗,作為稀有物品應該有價值,有價格,但就作為貨幣的屬性已無價值可言,作為少數國家的允許交易就存在價格的。
Ⅳ 都說比特幣無價值,漲得不合理;但你知道比特幣最大的用途嗎
有人把B特幣稱為數字黃金。其實比特幣是虛擬世界玩的傳銷工具。傳的人越多,它就越玄。一旦上線卡了脖,下線的幣就不值錢了。所謂"挖礦"即引你入迷。
另外B幣可以用來犯毒洗錢。因為它不受國家銀行的監管。洗而無痕。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以虛炒虛。炒多高都可以,但大資本一撒,散戶全泡湯。
B特幣在中國不受法律和央行保護,贏虧自負。是一種賭博行為。無說理的地方。
B特幣對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也有阻礙。是一根攪屎棍。應該受到中國政府的關切和抵制。不能讓毒草在中國泛濫。
洗錢專用幣
Ⅳ 什麼是比特幣有什麼用途
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比特幣在我國只能算是一種電子商品,比特幣在德國已經成為合法的貨幣了。比特幣可以看做一個收藏品,收藏者將比特幣視作無價之寶,非收藏者將比特幣視為無價值的字元。
Ⅵ 比特幣有什麼用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幣、數字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資產。比特幣也被意譯為「比特金」。
概括來說,比特幣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復雜演算法產生,這一規則不受任何個人或組織干擾,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運行比特幣客戶端而參與製造比特幣;比特幣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通過P2P分布式網路來核查重復消費。每一塊比特幣的產生、消費都會通過P2P分布式網路記錄並告知全網,不存在偽造的可能。
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通過特定演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了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
比特幣之所以匿名是因為它們是建立在一個分散化的系統之上的,比特幣是完全獨立存在的,外界無法通過某種核心基礎設施來關閉它。
「匿名」對於那些不想讓自己的名字和所購置的商品或服務聯系在一起的人來說是非常受用的,外人所看到的無非是你的比特幣錢包地址和一串隨機的文字和數字等信息,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能夠辨認個人身份的信息。對於相對偏執的用戶來說,還可以免費創建多個新錢包。
比特幣被設計為允許匿名的所有權與使用權,比特幣既可以被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wallet)保存在個人電腦中,也可以儲存在第三方託管服務。不管以何種形式保存,比特幣都可以通過比特幣地址發送給互聯網上的任意一個人。P2P的分布式特性與不存在中央管理機制的設計確保了任何機構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價值,或者製造通貨膨脹。
其主要特點有:
1、去中心化
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2、全世界流通
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3、專屬所有權
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4、低交易費用
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5、無隱藏成本
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
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望採納
Ⅶ 什麼是比特幣它有什麼用
比特幣(Bitcoin:比特金)最早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跟騰訊公司的Q幣類似,但是已經可以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它的特點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也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當做洗錢工具。2013年,美國政府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幣價格大漲。而在中國,2013年11月19日,一個比特幣就相當於6,989元人民幣。
要挖掘比特幣可以下載專用的比特幣運算工具,然後注冊各種合作網站,把注冊來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再點擊運算就正式開始。完成Bitcoin客戶端安裝後,可以直接獲得一個Bitcoin地址,當別人付錢的時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貼給別人,就能通過同樣的客戶端進行付款。在安裝好比特幣客戶端後,它將會分配一個私有密鑰和一個公開密鑰。需要備份你包含私有密鑰的錢包數據,才能保證財產不丟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碟,個人的比特幣將會完全丟失。
Ⅷ 比特幣能做什麼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Ⅸ 請問比特幣是干什麼用的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數字貨幣。[1]也有人將比特幣意譯為「比特金」。[2]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2009年提出,比特幣也用於指稱bitcoin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與大多數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不依賴於特定的中央發行機構,而是使用遍布整個P2P網路節點的分布式資料庫來記錄貨幣的交易,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例如,比特幣只能被它的真實擁有者使用,而且僅僅一次,支付完成之後原主人即失去對該份額比特幣的所有權
真正讓比特幣聲名鵲起的,是一個叫作絲綢之路的秘密購物網站。
這個秘密網站創建於2011年2月,是一個類似於eBAY或者淘寶的B2B電子商務網站,在這里可以買到各種葯物,當然也包括毒品。要去往絲綢之路十分復雜,靠URL是行不通的,瀏覽器並不能直接把你帶到那兒。必須經過一系列技術配置,你才能通過一個叫作TOR的匿名網路工具到達。
信用卡、貝寶或者其他網上支付方式,基本都是通過實名認證,可追蹤或屏蔽的。它們都被排除在絲綢之路的支付之外,這里唯一受歡迎的是比特幣。因為它是匿名支付,追蹤起來不是那麼簡單。
絲綢之路很好地展現了比特幣的應用場景之一,也帶來了外界對比特幣的不好印象,與毒品沾邊之後,更是讓人產生了政府可能圍剿比特幣的擔憂。
如今,比特幣在網路上的用途已經越來越廣泛,並不僅僅局限於絲綢之路網站。比特幣項目的另一名核心成員尼爾斯·施耐德表示,他用比特幣來支付大部分在線購買物品(如程序員工資、伺服器租賃、域名費等),同時還會兌換成貨幣用來支付食品等等。
作為新生事物,比特幣尚未納入任何法律規范范疇,不少人對此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