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擴容技術研究
㈠ 比特幣是什麼屬於什麼資產為什麼
比特幣,英文名BitCoin,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由一串串計算機生成的復雜代碼組成。和人民幣的¥、美元的$一樣,比特幣也有自己的符號,下圖的那個「B」。
比特幣的發明人,是中本聰。中本聰(英語:Satoshi Nakamoto),是比特幣協議及其相關軟體Bitcoin-Qt的創造者。他於200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演算法。
2009年,他發布了首個比特幣軟體,並正式啟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
2010年,他逐漸淡出並將項目移交給比特幣社區的其他成員。
中本聰據信持有約一百萬個比特幣。如果按每個比特幣2W美元,其身價一度達到200億美元。到現在為止,他的真實身份仍然不為外界所知,也就是說,沒有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
比特幣的出現時間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其實,在此之前,很多人已經進行了電子貨幣、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的嘗試,但都沒有成功,既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和經濟背景方面的原因。而某種程度上說,正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催生了比特幣。
㈡ 潘志彪:比特幣區塊鏈擴容為什麼選擇2MB
雖然大家對於擴容提出來各種方案,但基本可以劃分為兩類:長期規則派與短期擱置派。長期派偏理想、規則型,一口氣敲定便不再折騰,典型代表BIP101/103,設定一個增長規則,便不再調整。短期派則認為未來不可預測,固定的規則過於簡單暴力的解決問題,希望設置一個短期數年方案暫時先避開,擱置至未來解決,代表為BIP100,但由於投票過程復雜,後簡化為BIP102/109等,而BIP248則一口推遲至2020年,近幾年就簡單採取翻番增長。
自2015年06月以來,經過了大半年來的大范圍的反復討論,目前長期規則派基本完敗。2015 年12月比特幣香港擴容會議由Pieter Wuille提出了隔離見證(Segregated Witness)之後,擴容問題甚至已經簡化為僅升級至2MB,但陷入了關於實施時間點的爭論之中。
一個看似簡單的擴容技術問題,卻引發比特幣社區花了大半年時間,開了數次全球技術會議、私下打無數口水仗,卻依然未有明確定論。其背後深刻原因是,區塊限制值上調是無法真正解決比特幣擴容問題的。
不過,有一些項目確實自建區塊鏈,例如以太坊、DECENT。
㈢ 什麼是比特幣的擴容為什麼要擴容
每個區塊大小是一兆,大概能容納一千多條交易的信息,如果你上一個比特幣區塊鏈瀏覽器上去觀看的話,你會查到現在每一個區塊大概都是一兆左右,已經達到了區塊容量的上限,如果比特幣的網路的轉賬越來越多,很多交易就不會在交易發生後第一個發生的區塊被打包和確認。可能要等好幾個區塊或者時間更長,在比特幣的歷史上曾經遭遇過幾次粉塵攻擊,其中就有很多交易者在交易所(幣匯)製造大量的小額轉賬,粉塵攻擊就是有人製造出大量的小額轉賬,使得網路中有大量的待確認的交易,導致正常的轉賬不能夠被確認,確認時間被延遲,影響網路的正常運轉。
很多交易者的交易等待兩天或者是更久才得到確認,雖然粉塵攻擊是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是看現在的比特幣的網路,正常的轉賬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他能夠承受的最大的容量,每個區塊大小現在都是一兆,所以擴大比特幣區塊容量,突破現有一兆大小的限制,這個過程叫做擴容。
㈣ 比特幣擴容問題:隔離見證究竟是什麼
比特幣隔離驗證簡單來說就是多了一條側鏈,主鏈和側鏈互相補充,是互相支撐。隔離驗證是為了解決比特幣擁堵的問題,在2013年年底,比特幣就已經出現了擁堵的問題,擴容成為了社區的共識,但如何去擴容卻沒有達成共識。
在2016年的時候,社區就擴容問題在香港舉辦了一次會議,會上中國曠工和Bitcoin Core達成了共識,提出了一種折中的方案,硬分叉+隔離認證。這是一種雙方妥協的結果,但是後來core反悔了,強制要求曠工接受隔離方案,但不進行擴容,中國對隔離驗證大數多是反對排斥的。
㈤ 比特幣是如何完成升級和迭代的
如今這個互聯網時代,很多軟體採取的都是先開發一個簡化版,然後經過不停的迭代,數據多了就增加存儲器,性能不夠了就升級伺服器。總之就是一切跟著需求來,總能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你可曾想過,當這些問題進入到區塊鏈的場景,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閃電網路實際通過微支付的通道,將交易剝離出比特幣區塊鏈來進行,而且剝離主鏈的交易次數是無限的,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大量交易都放在比特幣主鏈上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多鏈: 區塊鏈應用的擴展交互
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區塊鏈基礎技術構架都是單鏈的形態。但在現實社會各個產業價值網路中,多鏈結構的技術才更符合復雜價值邏輯的實際應用,各行各業或者說各個領域都用可能針對不同的業務來構造一條鏈,這些平行的鏈之間就會存在數據交互的需求,即便實在同一個業務場景下,也有可能構建一組共同配合工作的鏈來完成復雜的業務邏輯。此時就會需要通過一個專門的介面來實現互聯,大家共同遵循同一個規則,各種不同的鏈只要針對介面規范來進行開發,就可以進行互聯,從而為自身的發展實現了更多可能。
㈥ 比特幣在擴容方面CORE團隊起到什麼作用
core團隊在比特幣擴容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的。core團隊一直都是負責比特幣系統的開發和維護,在早期為比特幣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群技術員已經變得不那麼單純,功利化變得更強。
現在,core團隊的三個核心成員有兩個是bs員工,這也是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尤其是core團隊拒絕主鏈擴容,把主鏈區塊大小設置為1m,通過側鏈閃電網路承擔主鏈的功能來解決比特幣交易擁堵的問題。這種方案在比特幣社區是遭到抵制,側不能鏈閃電網路只能作為主鏈的一個補充,取代主鏈是不能讓人接受的。
㈦ 你知道什麼是比特幣無限擴容(BU)嗎
比特幣無限相應(BU)是一種比特幣擴容解決方案,不對區塊大小進行限制,根據發展的需要進行的擴容,堅持了中本聰制定的發展路線。這是一種硬分叉解決方案,受到了礦工的熱捧。
相比core團隊的sw方案更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core團隊堅持的路線是通過閃電網路來解決比特幣擁堵的問題,堅持主鏈1M不變。
㈧ 比特幣為什麼要擴容
目前比特幣區塊大小為1M,每秒大約只能處理7個交易。隨著比特幣交易量不斷增長,比特幣網路已經難以迅速地進行轉賬交易確認,比特幣網路出現擁堵。
比特幣區塊鏈上最高時有上萬筆交易積壓,比特幣轉賬交易費高達幾十美元,網路擁堵時,比特幣交易甚至需要花費好幾天才能被打包。大家開始討論如何擴容。
自2013年起,人們提出了很多關於比特幣擴容的方案,有人說要提高區塊大小上限、有人說要拿出區塊內部分無用信息…但是這些方案都沒有獲得廣泛認可。因此,比特幣擴容一直爭論不休。
㈨ 比特幣為什麼需要擴容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直線飆升,整個市場的用戶數量也得到了持續的上升,因此交易容量就顯得明顯不足,網路擁堵情況也時常發生。
我還聽盈富財經學院的人說。目前,在比特幣區塊鏈出現了一條8MB區塊的鏈,但隨著技術和市場的不斷發展,擴容將成為整個數字市場的大勢所趨。
㈩ 什麼是區塊鏈擴容
擴容,是當某個容器或承載物不足以支撐或承載現有事物需求時,我們通過擴大容器的容量或承載物的體積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緩解當前容器或承載物所受壓力的一種手段。
在比特幣誕生之初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並沒有特意限制區塊的大小,區塊最大可以達到32MB,當時平均每個區塊大小為1~2KB。
時比特幣用戶少,交易量也沒有那麼大,並不會造成區塊擁堵,然而2013年至今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直線上升,用戶越來越多因此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用戶交易費用上升的問題逐漸涌現出來。
到現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最高時有幾十萬筆交易積壓,比特幣的平均交易費用比 2010 年 9 月上漲了 376 倍,每秒 7 筆交易的處理速度已經明顯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比特幣社區開始探索如何給比特幣「擴容」。
通過修改比特幣底層代碼,從而達到提高交易處理能力的目的。
比特幣擴容本身發展和設計方案有兩種,即第一層和第二層擴容技術。
· 第一層擴容技術即改進區塊鏈自身,把區塊鏈自身變得更快、容量變得更大,總的來說就是改變區塊鏈共識部分的內容。
· 第二層擴容技術目的是把計算移到鏈下,即通過側鏈的技術加以解決問題。
擴容協議及結局
擴容協議一般需要礦工們的支持,大致可以分為修改區塊大小、軟分叉、硬分叉、隔離見證等方式。
以比特幣舉例:
比特幣現在分裂成為大區塊Bitcoin Cash(BCH)和隔離見證。隔離見證現在是市場上公認的比特幣,而大區塊幣被冠名為比特現金。可以預見的往後的發展方向,比特幣將會以鏈下交易為主。包括閃電網路、側鏈。這兩個新東西目前不成熟,但是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
比特幣將會大量發展隔離見證交易,並在隔離見證的基礎上做更多的衍生技術。最有可能是以技術推動比特幣往前發展。
比特現金將會以鏈上交易為主,重點發展貨幣功能,以降低交易摩擦為主要方式,以獲利更廣泛的鏈上用戶量為主要發展方向。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