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鬱金香泡沫和比特幣
1. 比特幣與「鬱金香泡沫」有關系嗎
有關系,
再者都是沒多少實際價值的,暴漲暴跌的炒作品。
2. 比特幣是荷蘭鬱金香泡沫嗎
1.比特幣可能壓根不算泡沫,因為他沒有價值
已美元舉例,美元之所以值錢是因為美國政府以未來稅收作為抵押 而發行的
美國的未來稅收抵押80%是美國國債
而比特幣 並沒有以某些稅收、某些專利產權科技、黃金外匯作為抵押。
3. 比特幣瘋漲的背後,會不會又是一場「鬱金香泡沫」呢
而如今的的比特幣市場如此火爆,價格上漲如此之快也是比特幣的投資者和持有者通過高頻交易做大業務量,實際上並沒有體現市場真實的需求。所以如果繼續下去總有一天大家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是在創造價值而是在轉移資金,屆時市場將全面決堤。
所以眾多投資者還是謹慎選擇,比特幣畢竟是虛擬貨幣,如果哪一天國家出手干預加強監管力度那麼投資者很可能需付出較大代價,在投資前要仔細考量,認清風險和自身承受能力,理性投資。
4. 比特幣與荷蘭鬱金香有什麼區別
不會。主要看供需和市場投機熱度。但是本質來說要看其稀缺性。
5. 比特幣真的是鬱金香泡沫嗎
鬱金香的消費群體起初是高階層,一種傲慢的奢侈品!所謂物以稀為貴,受到推崇,後來俗人也加入進來。高階層失去了興趣消費能力斷崖!比特幣呢??據說華爾街要把它關進籠子引起的必然是通脹,而區塊鏈防偽技術是目前為止證信的或許最好途徑盡管它有原罪。所以比特幣會被稀釋,總量持續減少跟鬱金香不像。
6. 1637年荷蘭的「鬱金香泡沫」為什麼會破滅
商品必須同時具備兩種屬性才能成為商品,一種是價值,一種是使用價值,而只有生產商品的人才能夠獲得財富,這是最基本的道理,然而很多人忘記了,他們收貪欲的影響幹了一件有一件蠢事,把好運說成自己能力,把厄運說成國家不好,世界不好,為自己的無知無能愚蠢而找理由,1634年到1637年的荷蘭人就是愚蠢的案例。
傳銷的最大特點就是騙子喜歡造夢,讓人用欺騙下家的方式獲取財富,荷蘭就不幸成為這樣的案例。當時的人們都有一種信念,就是鬱金香能夠保值增值,實際上,生產鬱金香的人會富裕,富裕的人不是儲藏鬱金香的,而是面向市場種植鬱金香的人。
鬱金香成為傳銷的工具,有一個酒鬼因為吃了鬱金香被關到監獄里三個月。
於是鬱金香出現了泡沫經濟,最終,最後一個接盤鬱金香的人破產自殺,鬱金香泡沫的破裂也將荷蘭帶入了地獄之門,荷蘭走向衰落。
7. 龐氏騙局和鬱金香泡沫是什麼東西
在行會的控制和操縱之下,鬱金香的價格被迅速抬了起來。買賣鬱金香使得一些人獲得了暴利。鬱金香價格暴漲吸引了許多人從歐洲各地趕到荷蘭,他們帶來了大量資金。外國資本大量流入荷蘭,給鬱金香交易火上澆油。在1636年12月到1637年1月之間,所有品種的鬱金香價格全線上升。以一種稀有品種Gouda為例,其價格在1634年底僅為每盎司1.5基爾德(荷蘭盾),到1636年底也只不過上升到每盎司2基爾德。隨著鬱金香投機市場的形成,Gouda的價格大起大落。在1636年11月價格猛升到7基爾德,隨後回跌到1.5基爾德,在12月12日其價格再度強烈反彈,直上11基爾德。過了新年之後,再猛跌到5.5基爾德。由於新投機者的加入,價格再次急劇上升,到1月29日已經突破了14基爾德大關。這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的振盪幅度都超過400%。拿12月9日最低點(1.5基爾德)與12月12日的最高點(11基爾德)相比,3天之內價格上升將近10倍。超額利潤招來了四面八方的投機客。也許有人早就懷疑到鬱金香的價格已經完全背離了作為一種花卉的常規,但是倒買倒賣所獲取的暴利使得許多投機客們喪失了理智。到了1637年1月連普通品種的鬱金香價格也被抬高了25倍多。例如,Switsers的價格在1637年1月上旬尚且低於1基爾德,到月底就被炒到14基爾德,到2月5日上漲為30基爾德,在30天內漲幅超過了29倍。在這段時間內幾乎每一個投機者都沉浸在突然發了一筆橫財的美夢之中。1637年新年前後,鬱金香的期貨合同在荷蘭小酒店中被炒得熱火朝天。到了1637年2月,倒買倒賣的人逐漸意識到鬱金香交貨的時間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鬱金香的球莖種到地里,也就很難再轉手買賣了。人們開始懷疑,花這么大的價錢買來的鬱金香球莖就是開出花來到底能值多少錢?前不久還奇貨可居的鬱金香合同一下子就變成了燙手的山芋。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寧可少要點價錢也要拋給別人。在人們信心動搖之後,鬱金香價格立刻就開始下降。價格下降導致人們進一步喪失對鬱金香市場的信心。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迫不及待地要脫手,可是,在這個關頭很難找到「傻瓜」。惡性循環的結果導致鬱金香市場全線崩潰。鬱金香泡沫的高峰期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月。由於許多鬱金香合同在短時間內已經多次轉手買賣且尚未交割完畢,最後一個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開始向前面一個賣主追討貨款。這個人又向前面的人索債。荷蘭的鬱金香市場從昔日的景氣場面頓時間變成了凄風苦雨和逼債逃債的地獄。在1637年2月24日花商們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開會決定,在1636年12月以前簽訂的鬱金香合同必須交貨,而在此之後簽訂的合同,買主有權少付10%的貨款。這個決定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鬱金香市場的混亂。買主和賣主的關系糾纏不清。荷蘭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預,拒絕批准這個提議。在1637年4月27日,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的合同。一年之後,荷蘭政府通過一項規定,允許鬱金香的最終買主在支付合同價格的3.5%之後中止合同。按照這一規定,如果鬱金香的最終持有者已經付清了貨款,那麼他的損失可能要超過當初投資數量的96.5%。如果還沒有支付貨款的話,他很僥幸,只需支付合同貨款的3.5%,那麼賣給他這個合同的人就要遭受非常嚴重的損失了。在這個打擊之下,荷蘭的鬱金香投機市場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過元氣來。
8. 比特幣是鬱金香泡沫經濟還是前途無量
泡沫。絕對的泡沫。你也不想想,整個經濟體系要這個玩意幹嘛,政府想搞電子貨幣缺這點技術嗎?這是華爾街的陰謀,你就別瞎幾把參合了
9. 經濟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瘋案分別是:南海泡沫、荷蘭鬱金香和密西西比狂的具體情況介紹一下可以嗎謝謝
英國南海泡沫:
16世紀,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擁有強大的船隊,一度控制並壟斷了世界貿易的40%,還是股份制公司的發源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也在荷蘭成立,同時成立了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是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堪稱現在的美國。
1593年,第一朵鬱金香引進荷蘭,沒過多久,就成為時尚、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早期的鬱金香商人轉到錢之後,更多人加入,最後老百姓也加入,鬱金香不僅僅是奢侈品,也徹底變成了投機品。
鬱金香從下種到開花,需要7年時間,非常難養,因此鬱金香是很稀缺的東西(和大牛股非常類似:稀缺,獨一無二,具有的故事也獨一無二)。但是全民參與的後果就是,鬱金香交易非常火爆,鬱金香火爆到什麼程度呢?連還沒有開花的球莖也拿出來交易了,也就是鬱金香期貨市場出現了(所以應該說,第一個期貨交易市場也是在荷蘭誕生),因此,鬱金香的價格暴漲再暴漲。
在鬱金香最瘋狂的時候,貴族們最華麗的嫁妝是一支鬱金香,如今讓眾多屌絲痛恨不已:一朵花就可以娶一個老婆,該是多好的年代呀。
當時,有一場著名的拍賣會叫做阿爾克馬爾城的拍賣會,說的是99朵鬱金香拍賣總價格為9萬荷蘭盾,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300年的總收入,做一個粗略類比,目前中國一個4口之家一年各種灰不灰色收入約20萬人民幣,300年相當於6000萬人民幣。沒錯,6000萬!看來當時荷蘭人真的瘋了,賭徒的腦子都是豆腐做的。
法國密西西比泡沫:
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國的南海泡沫比較類似,在發生時間上也比較靠近。
法國政府當時債台高築,著名的蘇格蘭人約翰·勞提出紙幣供應計劃,具體來說就是我成立個大銀行,可以發行貨幣,有錢了,自然就可以解決政府的債務危機了,但是如何保證這個銀行的信用呢?
和南海公司一樣的套路,要保證信用那就得講一個大故事,——沒有比火爆的美洲殖民地概念更好的了。1717年8月,他買下密西西比公司,與密西西比河廣闊流域和河西岸的路易斯安那進行貿易,法國政府承諾給他25年的壟斷經營權。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由500里弗爾漲到15000里弗爾,漲幅超過了20倍。
但後來路易斯安那州傳來未發現金礦的消息,加上貨幣已經嚴重超發,公眾信心動搖,密西西比股價連續下跌,又跌到了只有500里弗爾,跌幅95%。
荷蘭鬱金香狂熱、南海泡沫事件、法國密西西比泡沫,是西方歷史早期爆發的三大的泡沫經濟事件。
(9)荷蘭鬱金香泡沫和比特幣擴展閱讀
此後幾百年裡,股市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泡沫,比如19世紀30年代美國股市泡沫、1980 年代的科威特股瘋(聽說總市值從 50 億美元膨脹到 1000 億美元)、1987年大股災、1990年前後的日本股市樓市泡沫、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互聯網泡沫、2007年的金融危機、2015年中國股市泡沫(當然,中國股市泡沫時間多了去了)等。
當然,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泡沫,這些「變種」泡沫其實發生的基本原理和三大泡沫都是一樣的:標的物一定要稀缺,故事一定要大,一定要有賺錢效應,媒體等使勁鼓吹、人人奔向轉告,所有人都知道能賺錢,最後人類的羊群效應會瘋狂到讓你目瞪口呆。破滅的時候也非常類似,有巨大的外力作用,比如政策力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