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無線寬頻挖比特幣

無線寬頻挖比特幣

發布時間: 2025-04-13 03:31:11

A. 2014美國黑帽大會有哪些精彩的議題

加密類:
48 Dirty Little Secrets Cryptographers Don't Want You To Know
介紹Matasano公司的加密挑戰賽中——Matasano crypto challenges(http://www.matasano.com/articles/crypto-challenges/),48個攻擊場景,攻擊方式。
演講者:Thomas Ptacek & Alex Balcci
無線類:
802.1x and Beyond!
介紹IEEE 802.1x以及其RADIUS/EAP協議漏洞,證明在用戶授權接入網路前,通過802.11的WPA Enterprise在RADIUS伺服器遠程執行代碼。
演講者:Brad Antoniewicz
ATTACKING MOBILE BROADBAND MODEMS LIKE A CRIMINAL WOULD
有關移動寬頻modems的安全問題。議題會展示如何盈利,竊取敏感信息和持久的控制著這些設備。
演講者: Andreas Lindh
Bringing Software Defined Radio to the Penetration Testing Community
作者研製了一種簡單易用的工具來進行無線監聽和植入。工具是使用GUN radio和scapy基於Software Defined Radio製作的。議題介紹可以用這個工具來方便進行無線安全評估。
演講者:Jean-Michel Picod & Jonathan-Christofer Demay & Arnaud Lebrun
Hacking the Wireless World with Software Defined Radio – 2.0
我們身邊的無線信號無處不在,想餐廳服務員的對講機,建築物門禁,汽車無線鑰匙,消費者的,企業的,政府的,業余愛好者的。這個議題就是教你怎樣「盲目」的收集任何RF(Radio Frequency)然後從物理層逆向出來。而且只需要用一些開源軟體和廉價的無線電硬體。作者會你逆向出衛星通信,用mode S追蹤到飛機,並3D可視化的展示出來。
演講者:Balint Seeber
Point of Sal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Security
本議題向觀眾展示POS機的組件如何操作,支付的流程如何以及哪些環節是有漏洞的。
演講者:Lucas Zaichkowsky
銀行:
A Journey to Protect Points-of-Sale
介紹PoS(points-of-sale)機是如何被攻陷的。議題介紹比較常見的威脅——memory scraping,介紹這是怎麼實現的以及如何減少這種威脅。
演講者:Nir Valtman
SAP, Credit Cards, and the Bird that Talks Too Much
本議題講述 從被廣泛運用在世界各大機構的SAP中提錢、支付信息和信用卡信息。
演講者:Ertunga Arsal
移動方向:
A Practical Attack Against VDI Solutions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被認為是目前炒作得厲害的BYOD安全解決方案之一。本議題通過一個PoC證明在VDI平台應用場景下,惡意移動應用通過「截屏」竊取數據。通過模擬用戶的交互行為,證明這種攻擊方式不但可行而且有效。
演講者:Daniel Brodie & Michael Shaulov
Android FakeID Vulnerability Walkthrough
2013年帶來 MasterKey漏洞的團隊,今天帶來一個新的Android應用漏洞,允許惡意應用逃脫正常應用的sandbox,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得特定的安全特權。從而惡意應用可以竊取用戶數據,恢復密碼,在特定場景下甚至完全控制Android設備。這個漏洞影響所有2010年1月以後的Android( Android Eclair 2.1 )。
演講者:Jeff Forristal
Cellular Exploitation on a Global Scal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ntrol Protocol
該議題展示了服務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s)可以通過隱藏的被動的層面去控制你的設備( Android, iOS, Blackberry),議題將曝光如何通過 Over-the-Air對主流的蜂窩平台網路(GSM/CDMA/LTE)進行遠程執行代碼。
演講者:Mathew Solnik & Marc Blanchou
Exploiting Unpatched iOS Vulnerabilities for Fun and Profit
該議題曝光作者對最新版iOS(version 7.1.1), 的越獄過程。
演講者: Yeongjin Jang & Tielei Wang & Byoungyoung Lee & Billy Lau
It Just (Net)works: The Truth About iOS 7's Multipeer Connectivity Framework
利用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iOS設備之間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通過藍牙和點對點的Wi-Fi連接進行通訊。本議題主要探討這種新型的通信方式存在的漏洞和威脅。
演講者:Alban Diquet
Mobile Device Mismanagement
本議題聚焦於「移動設備管理」MDM產品本身的漏洞。展示如何通過這些產品的漏洞竊取到敏感的信息。
演講者:Stephen Breen
"Nobody is Listening to Your Phone Calls." Really? A Debate and Discussion on the NSA's Activities
本議題主要講述有關NSA監聽的話題的爭論。
演講者:Mark Jaycox & J. Michael Allen
Researching Android Device Security with the Help of a Droid Army
本議題講述利用heterogeneous cluster來挖掘android的漏洞
演講者: Joshua Drake
Sidewinder Targeted Attack Against Android in the Golden Age of Ad Libs
本議題將使用從Google Play下載的Android程序演示「Sidewinder 針對性攻擊」。
演講者:Tao Wei & Yulong Zhang
Static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Exploitation of Intent Message Vulnerabilities in Android Applications
本議題中演講者將介紹一系列可能出現在一般Android應用編程過程中的漏洞,和開發的針對這些漏洞的靜態分析程序。
演講者:Daniele Gallingani
Understanding IMSI Privacy
本議題中演講者將展示一款低成本且易用的基於Android系統的隱私框架以保護用戶隱私。
演講者:Ravishankar Borgaonkar & Swapnil Udar
Unwrapping the Truth: Analysis of Mobile Application Wrapping Solutions
本議題將分析一些大公司提供的應用打包解決方案,研究為何這些打包方案能同時使用在iOS和Android設備中,並研究其安全性。
演講者:Ron Gutierrez & Stephen Komal
VoIP Wars: Attack of the Cisco Phones
本議題中演講者將現場演示使用他所編寫的Viproy滲透測試工具包攻擊基於思科VoIP解決方案的VoIP服務。
演講者:Fatih Ozavci
惡意軟體:
A Scalable, Ensemble Approach for Building and Visualizing Deep Code-Sharing Networks Over Millions of Malicious Binaries
如果可以重現惡意軟體的Code-Sharing網路,那麼我們就可以更多的了解惡意軟體的上下文和更深入了解新出現的惡意軟體。這個議題就是通過一個還原混淆而又簡單全面的分析方法,對地址多態,打包技術,混淆技術進行分析評估(an obfuscation-resilient ensemble similarity analysis approach that addresses polymorphism, packing, and obfuscation by estimating code-sharing in multiple static and dynamic technical domains at once)這個議題會詳細介紹這套演算法。
演講者:Joshua Saxe
basb-on-accessories-that-turn-evil
這個議題討論一種新的USB惡意軟體,它通過USB設備內的「控制晶元」來進行操作。例如可以通過重新編程來欺騙各種其他設備,以達到控制計算機,竊取數據或者監聽用戶。
演講者:Karsten Nohl & Jakob Lell
Bitcoin Transaction Malleability Theory in Practice
關於比特幣的「 Transaction Malleability 」漏洞
演講者:Daniel Chechik & Ben Hayak
Dissecting Snake – A Federal Espionage Toolkit
本議題介紹分析惡意軟體Snake(也稱Turla或Uroburos)的幾個重要方面,例如usermode-centric和kernel-centric架構,rootki能力,認證的C&C流量,encrypted virtual volumes。
演講者:Sergei Shevchenko
One Packer to Rule Them All: Empirical Identification, Comparison, and Circumvention of Current Antivirus Detection Techniques
如今很多防病毒解決方案都號稱可以最有效的對方未知的和混淆的惡意軟體,但是都沒有具體能說清楚是怎麼做到的。以至於作為掏錢買的付費者不知道如何選擇。本議題通過「經驗」來對這些方案的效果做一個展示。從而揭示新的檢測方法是如何實現的。
演講者:Alaeddine Mesbahi & Arne Swinnen
Prevalent Characteristics in Modern Malware
本議題講述作者對當前流行的惡意軟體逃避技術的研究。
演講者:Rodrigo Branco & Gabriel Negreira Barbosa
The New Scourge of Ransomware: A Study of CryptoLocker and Its Friends
本議題將研究CryptoLocker和其他類似的勒索軟體,研究我們能從這樣的新威脅中學到什麼。

演講者:Lance James & John Bambenek
第 1 頁:無線類 第 2 頁:移動方向
第 3 頁:惡意軟體 第 4 頁:物聯網
第 5 頁:windows相關 第 6 頁:APT方向
第 7 頁:web安全 第 8 頁:反匯編
你可以去51cto 看看

B. 幣看是正規的公司么

幣看是正規的公司。Bitkan(Kan幣)是2013年成立的比特幣交易平台,2016年,bitwatch獲得由bitland領投的一輪160萬美元投資。 Bitkan 提供基於網路的交易所、比特幣交易應用程序、OTC 交易和其他比特幣服務。 Bitkan(Kan幣)在國內享有盛譽,尤其是在安卓應用領域。 此應用程序提供全面的交易服務。 此外,它還具有錢包的功能。 比特看的大部分管理團隊來自中國電子巨頭華為。 創始人於2013年推出了bitkan。
拓展資料:
1.華為(Huawei Technology Co., Ltd.)泛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1]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領域構建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終端和雲計算,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具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致力於實現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世界連接。 2013年,華為超越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愛立信,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50強運營商中的45家和1 / 3 世界人口。
2.經營范圍:SPC交換機、傳輸設備、數據通信設備、寬頻多媒體設備、電源、無線通信設備、微電子產品、軟體、系統集成工程、計算機及配套設備、終端設備及相關通信信息產品數據中心機房基礎設施及配套產品(包括供配電、空調製冷設備、智能管理與監控等)的開發、生產、銷售、技術服務、工程安裝、維修、咨詢、代理、租賃;信息系統設計、集成、運維;集成電路設計與研發;統一通信與協作產品、伺服器及配套軟硬體產品、存儲設備及相關軟體的研發與生產。銷售量;無線數據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不包括限制項);通信站機房基礎設施及通信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包括通信站、通信機房、通信電源、機櫃、天線、通信電纜、配電、智能管理與監控、鋰電池和儲能系統等);能源科技研究及能源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大數據產品、物聯網及通信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汽車零部件智能化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建築工程;各類廣告的設計、製作、發布、代理;通信設備租賃(不包括限制項目);培訓服務;技術認證服務;信息咨詢(不包括限制項目);企業管理咨詢(不包括限制項目);進出口業務;國內貿易、物資供銷業務(不包括專營、專控、專營產品);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房屋租賃業務(有執照);其他法律法規不禁止的經營活動(依法必須經批準的項目,經有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特許經營項目為:增值電信業務經營。

C. 路由器跟路由寶有區別嗎!為什麼我的家信號沒那麼好

路由寶其實就是路由器的一種,但是裡面會加入一些其他的東西,如虛頭比較大的自己發行的虛擬貨幣,效仿比特幣模式等,反正吧啦吧啦說很多,很簡單就是買回去插上網有的需要再買硬碟,可以掛著獲得收益的一種軟體挖礦加路由器一種結合體。

這種路由器因為大部分精力在於幫你計算收益(其實這種對發行商也有益處),所以會一直佔用路由器硬體性能,用戶上網部分反正就是你能用就行,信號差或者網路不穩定是很正常的。

正規的路由器大廠是不會在路由器裡面加入這種花里胡哨的東西,路由器就簡簡單單做好路由器的功能就行,還是剛才說的其他的多餘的東西只會去吃路由器的硬體性能,可以參考路由器大廠華碩,TP-LINK,華為,騰達等等,界面很簡單,雖然智能,但是相比國內一些小廠,界面簡單,沒有多餘的那種花里胡哨的東西。

所以想信號好,就去買一個簡簡單單的路由器,牌子的話上面的話可以去看下,至於其他的品牌也可以,只是上面品牌路由器好用的型號比較多。

再者說下買路由器經常遇到的問題;

  1. 現在路由器都標注的幾千幾千兆,我家裡的帶寬是50兆的,我該如何選擇?

    答:現在標注一千多兆,和兩千多兆的,這個數指的是路由器無線信號的帶寬,現在路由器基本都是雙頻也就是2.4GHz和5GHz信號兩個信號帶寬加起來一共一千多兆或者兩千多兆。這個基本不用看,因為我們家裡的帶寬肯定沒這么大,現在國內普及家庭帶寬基本都在100Mbps,所以家庭帶寬如果是100Mbps以下的,可以去買百兆埠的,也就是路由WAN口和LAN口都是百兆的。100Mbps或以上的網路帶寬,最好是能去選擇千兆埠的路由器,如果200Mbps的帶寬用百兆埠的路由器,那麼網速只有100Mbps。所以到底去選擇百兆埠的路由器還是千兆埠的路由器,根據自己家的寬頻帶寬大小選擇。(注意:千兆埠指的是路由器WAN口和LAN口為千兆,不是剛開始說的無線帶寬,注意區分,正常千兆埠路由器WAN口和LAN口裡面有8根觸腳,百兆的WAN口和LAN口裡面只有4個觸腳,很好區分)

  2. 是不是天線越多,路由器信號越好啊?

    答:並不是,天線的數量和發射的無線信號強弱關閉不大,天線越多可以保證無線網數據傳輸更穩定。而路由器信號強弱由路由器功率大小決定,功率越大,路由器即使兩根天線,信號依舊很強。但是因為國家無線電標准很嚴格,所以造就現在市面上多天線的路由器很大信號很強,其實這些路由器功率相對之前使用的小路由器就有所提升,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

D.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互聯網行業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分析如下:
1、物聯網: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互聯網產業市場發展趨勢與行業投資研究報告獲悉,從電腦開始,進而發展到筆記本、平板電腦和手機。接著,電視、車、眼鏡還有手錶也搭上了聯網的順風車。下一樣增加聯網功能的會是什麼呢?也許我們的房子、鑰匙、空調、吸塵器也會加入聯網的大軍。
2、可穿戴設備:從運動手環到智能頭盔,從智能衣物到谷歌眼鏡,我們將被這些由互聯網驅動的智能設備全副武裝起來。智能手錶已經登陸市場,新興技術還會融入服裝。
3、增強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連接現實和虛擬世界——也許在過去聽起來非常科幻,但很快就會變成現實。這種技術將為用戶參與度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4、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演算法:機器學習演算法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過濾垃圾郵件到提升搜索效率都有它的身影。面對指數倍增長的數據,簡單的數據分析將不再具備價值。真正的價值將體現在針對數據的預測和建議。機器學習演算法將會使你的搜索更便捷,比如,在你淘寶購物時自動送上那些你可能感興趣的店家。
5、移動健康科技:手機逐漸變成了我們的私人助手。移動健康科技有著改進億萬人醫療保健的潛力,能夠讓它們更有效率且個性化。專業分析人士預計,全球移動醫療市場將在2018年價值118億美元。
6、3D列印:3D列印技術的普及對於製造業來說也是一個福音。零件無需再被儲存在大型倉庫中或者經歷千山萬水的運輸,在有需要的時候列印出來即可。不過,這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一些行業也許會大大受益,其他行業卻也可能會隨之崩潰。
7、當天速遞:電子商務將會進一步威脅實體商務。過去採用物流外包策略逐漸開始無法滿足那些電商巨頭。電商自己的當天送達服務將會對傳統物流行業造成破壞,例如亞馬遜已經開始嘗試使用無人機進行派送。這種當天速遞模式將會給我們的未來生活帶來重要的影響。
8、移動支付和虛擬貨幣:具備NFC功能的設備、電子錢包,正在逐步進入大眾市場,使得消費者可以進行電子支付。谷歌的谷歌錢包app和蘋果的iBaecon技術都將進一步推動移動支付的發展。虛擬貨幣,例如比特幣,盡管還有一些問題尚待解決,仍將會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9、電動汽車:今年,許多供應商,甚至那些傳統汽車製造商也開始推出全電動模式的汽車。不同於過去的汽車,未來的電動汽車將會配備電腦、感測器和無線連接,使得汽車更了解司機的使用習慣——這些數據對於製造商來說可能會非常有用。現在仍然存在電池和供電的問題也將在以後得到更好的改進和適應,
10、雲學堂:不少在線學習平台和門戶網站已經開始影響傳統教育模式。因此,課堂已經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教育引導空間,現在更是一個鼓舞激勵學生的互動式的學習環境。在線學習模式的易於訪問和資格認證是其使得知識更容易被大眾獲取的關鍵。

E. 不發幣、不碰ICO,螞蟻鏈靠什麼引發最大規模產業上鏈潮

本文授權轉載自品玩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區塊鏈變成了一系列龐大數字的集合體。動輒數萬億美元的資產,數以十億計的節點和數億的用戶,讓這個誕生十餘年的新型技術,儼然成為了全球IT業和媒體眼中的龐然大物。

一個沒有參與過DeFi,沒有研究過DAO,沒有在咖啡館聊幾句web3,都似乎成為了互聯網人職業生涯的一種罪過。就好像一個20世紀的英國士兵,沒有踏上過大陸;或者19世紀的西班牙水手,沒有登上過美洲一樣,沒有接住上帝給予這份職業的慷慨。

在即將過去的六月里,區塊鏈世界裡發生三件有意思的事情。也許很多年後再回顧,區塊鏈技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就暗含在其中:

美聯儲加息,帶崩了一眾加密貨幣,尤其既5月中旬被看做是穩定幣的Luna被幾乎價值清零之後,比特幣價格在6月加速下跌,整體跌去了超過75%;

6月23日,全球勢頭最盛的區塊鏈Solana,在社交媒體上官宣,表示要推出web3的智能手機「Saga」及定製的web3手機操作系統、Dapp應用商店;

這兩件web3世界的大事,被認為是在「熊市」來臨之時,軟體與硬體、應用泡沫與底層設計之間的一次勢力切換。遭遇重創的web3們,要「洗心革面」向更務實的消費者應用出發,去獲得更多真實的、有價值的客戶。而這種由虛向實、持續向實體要價值的行為,或許將成為區塊鏈度過潛在「熊市」的出路之一。

在上述區塊鏈世界的背景下,第三個事件就顯得頗具深意:

6月24日,中國最大的區塊鏈技術平台,螞蟻集團旗下的螞蟻鏈宣布,其「物理設備」的上鏈規模已經突破了500萬台。

這是全球范圍內,產業區塊鏈中「物理資產」「首次」實現如此大規模的上鏈,也是「物理資產」規模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能做到物理設備如此大規模的在鏈運轉。

沒錯,500萬。

你已經有多久沒有在web3世界的技術新聞里,聽到500萬這樣級別的數字了?回顧web3的發展 歷史 ,上一次比特幣用戶突破500萬還是在2017年;而如今,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億。其中像韓國這樣的國家,加密貨幣在年輕人總人口中的用戶比例也超過了20%。甚至一些大DAO組織、Dapp應用,都已經接近甚至超過這個數字了。

但區塊鏈技術在產業端的發展,與在消費者端不同。後者因為加密貨幣的加持,「其興也勃焉」,而前者需要了解產業的痛點、需要一個場景一個場景的推進,要下苦功夫,進入大規模商用難度更大。

這次這個產業區塊鏈的第一個500萬,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數字。這意味著物理資產上鏈通過了規模化驗證——區塊鏈的一扇新門打開了。

孤獨的產業區塊鏈

首先,產業對於細分場景的要求是很高的,這意味著服務商就很難以同一套標准化的技術手段去滿足各行各業的所有需求。而無論是DeFI、DAO(註: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都可以用一個通用型的技術模型來應付足夠大的需求場景。

但對於產業區塊鏈來說,有些時候一個專門的行業場景定製化,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以螞蟻鏈與奇瑞的合作為例,由於設備內存和帶寬的需求,螞蟻鏈需要將代碼的內存資源,從300KB壓縮到1.5KB,才能符合「車鏈」的要求。

這種「將大象塞進冰箱」級別的「變態」代碼優化需求,對於區塊鏈貨幣等開發者來說,是難以想像的。這也從側面可以說明,在產業區塊鏈中,跨鏈、跨設備的通用交互難度會有多大。

其次,產業對於鏈條的安全、穩定、經濟的要求都是極高的。這在過去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三角」。

以比特幣為例,全球各大礦場為了維護比特幣世界的連續穩定可靠,每年要為這套2100萬個貨幣的加密系統,耗費超過149太瓦時的電。如果比特幣是一個國家的話,它的耗電量與越南相當,大概在全球排名第25位,相當於1.5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如果按照我國8毛錢一度的 社會 電價均攤,一年需要1200億人民幣成本。

對於比特幣來說,只要有人埋單, 游戲 就可以繼續。但對於產業區塊鏈來說,絕不可能找到任何一個市場主體為這么瘋狂的運維成本埋單,即便有也不符合產業減碳的 社會 責任。剛性的成本收益,就是橫在產業區塊鏈頭上的一道紅線。

此外,產業對於加密的要求也非常謹慎。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信任,因為區塊鏈背後意味著去中心化的計數方式,一旦系統被心懷不軌的黑客攻破,將帶來復雜的損失。公司以此建立的經濟模型可能會出現漏洞。

這就意味著,不同於區塊鏈貨幣分散在不同終端設備上的錢包,平台更多隻用專注於演算法。產業區塊鏈公司除了在演算法方面需要加強加密能力,還需要在信息採集&建模、終端的計算設備、信息傳輸等全套設備做好加密服務。而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又都是一個不小的、定製化的工程。

涉及到復雜的硬體場景本身就是個麻煩事兒。還是以 汽車 為例,車機內部有復雜的電子元器件帶來的干擾,同時還要兼顧車輛部件在行駛過程中的溫控條件。

總之,區塊鏈產業無論是實際落地難度,還是前期的技術投入成本,都與區塊鏈貨幣不在同一個等級上;但對於平台的收益來說,卻只有一個後者的一個零頭。大家都知道,將區塊鏈技術用在產業的數字化升級上是「 科技 向實」,是一件正確的事,但大家更清楚,這也是一件艱難的事。

區塊鏈中的「孤勇者」

「產業區塊鏈」難做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很多頂尖人才都流向web3了。有數據統計,2021年大約有3.4萬名開發者加入到DeFi中,其中不乏有谷歌、蘋果、臉書等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員工全職加入。

相比於web3的百花齊放,產業區塊鏈的動態顯然是有點冷清了。一方面很多大型 科技 公司看不上這些不賺錢的「臟活累活」,另一方面初創團隊又難以支撐起巨大的沉沒成本和昂貴的市場教育費用。在全球范圍的產業區塊鏈領域,至今也沒有什麼像樣的獨角獸。

然而產業區塊鏈雖然困難重重,但是產業端問題卻不會因為開發者的逃離而消失。

在很多產業場景中,區塊鏈依然是被視作打通產業中數據壁壘的最佳解決方案。

以商品的物流體系為例,我國幾乎兼有著全球最細分的製造業基地與全球最復雜的商品流通市場。這種「復雜性」一方面當然是零售業態的多樣性的結果,另一方面也要歸咎於流通信息的不透明。一件產品從原材料、廠家、經銷商、物流商、銷售終端,其全鏈路的數據是斷開的,在各個節點形成了細碎的信息孤島。每年大的消費品牌商都要花費上千萬的咨詢費,去獲取由笨重人工成本所獲得的顆粒度很粗的中國零售數據。

畢竟任何一個中心化的數據中心,都沒有辦法解決如此復雜的數據流通問題,但產業區塊鏈可以做到。

又或者以我國大能源產業網路為例,電網本身就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分布式計算系統,尤其是近年來我國著重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以來,這種分布式的趨勢會更加增強;另一方面,在使用端,新能源 汽車 、換電站、超充樁、電池所形成的新興消費網路也天然是一個分布式的形態。

這其中的參與主體、數據類型都紛繁復雜,最好的方式自然是用分布式的計算網路去應對分布式的算力需求。

從商業常識的角度來說,大問題與大機會常常是劃等號的。又或者源自一個中國IT人很樸素的理念,畢竟問題擺在那裡,總要有人去做的。盡管這種堅守,相比於web3的大潮洶涌,顯得有點孤獨,這可能是一個逃不掉的必然。大概就像某位商業大佬流傳甚廣的一句名言:

「孤獨有些時候價值連城」。

所以依然有很多中國的產業區塊鏈公司在堅守,洗去了估值神話的光環,他們在共同等一個明天。

這次被披露的「螞蟻鏈」超過500萬物理設備上鏈的里程碑,其實就是專注在新能源產業中的「上鏈」,覆蓋新能源車、太陽能光伏、新能源電池等多個產業。在頂級產業鏈上,建立頂級的產業區塊鏈,這或許是未來中國區塊鏈產業的重要趨勢。

顯然,「螞蟻鏈們」正在嘗試接下了時代交給自己的這一棒。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時候,去美洲最多的人是試圖殖民和淘金;但哥倫布自己,卻執著地去 探索 了中美洲、又在第三次航行中發現了南美洲。

哥倫布可能不是那個時代最富有的人,但卻是世界會記住的名字。

為什麼是「螞蟻鏈」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螞蟻集團已經連續多年是全球區塊鏈行業最大的專利輸出者。一方面,螞蟻確實在區塊鏈上有很堅定的投入;另一方面,這也和螞蟻鏈要做的事情確實很多不無關系。

如果你仔細了解「螞蟻鏈」,你可能會驚嘆於這家公司的全方位、無死角的投入,幾乎以一己之力在「產業區塊鏈」的低谷時期,在行業中孤身種植了一片大森林。這大概就像劉瑜所說的,「把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螞蟻鏈之所以能夠率先完成500萬物理設備的上線,就離不開這種全方位的技術布局能力。

比如物理設備上鏈,中間會涉及到很多IOT技術的通信協同。

而早在2021年6月,螞蟻鏈推出首批無線通信模組AntChain MaaS,通過基於設備唯一特徵的可信根,讓終端設備自動連接區塊鏈,並進行全流程加密。7月,螞蟻鏈方面又接著發布了高速通信網路BTN(Blockchain Transmission Network),成為一種高吞吐量、低帶寬成本的區塊鏈「高速公路」。

這種數據可信上鏈的技術、大寬頻條件下的吞吐能力,基本為後來大規模的物理設備上線做好了前期的通信准備。

不過這只是螞蟻鏈眾多技術儲備中的一個小試牛刀。

而這些成就和創新技術,都是在「產業區塊鏈」被大眾忽視的2021年中達成的。這些在底層技術上的投入,一方面幫助了螞蟻鏈在全球范圍達成第一個「物理設備」500萬上鏈的成績;另一方面,也預示著500萬也只是一個開始,就像2017年的比特幣一樣。

所以,當人們還在討論Solana等新公鏈,相比於比特幣和以太坊有什麼帶寬和延展性優勢的時候,螞蟻鏈已經做到了雙十億級別的上鏈能力——支持10億賬戶規模、支持每日10億交易量、實現每秒10萬筆跨鏈信息處理能力(PPS)

而當黑客在攻擊普通用戶的比特幣錢包,而web3至今沒有硬體方案,而對此無能為力的時候。螞蟻鏈已經從系統架構、終端、再到晶元,重新設計了一整套的產業互聯網的加密系統。

而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全球最大的區塊鏈專利輸出者,沒有支持過一個ICO、沒有發過一個幣。他們站著就把產業區塊鏈給做了。

其實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基於信任而產生效率的事情,正如螞蟻鏈負責人蔣國飛反復對媒體說的,「區塊鏈是一種深層次的信任連接技術,(它的使命)是各行各業更好的鏈接與全新的價值流轉。」

這是區塊鏈的第一個500萬,卻是一個完全不同於過去認知的500萬,它是一群孤獨的中國IT人打開未來產業的一扇門。

熱點內容
無線寬頻挖比特幣 發布:2025-04-13 03:31:11 瀏覽:104
比特幣蘋果手機挖礦App 發布:2025-04-13 03:28:52 瀏覽:404
eth小時k線圖 發布:2025-04-13 03:27:30 瀏覽:131
元宇宙涉及到哪些技術 發布:2025-04-13 03:17:10 瀏覽:196
虛擬礦機不投資有風險嗎 發布:2025-04-13 03:14:44 瀏覽:365
區塊鏈革命書的照片 發布:2025-04-13 03:12:32 瀏覽:739
怎麼擴展智能合約功能 發布:2025-04-13 03:07:49 瀏覽:274
挖比特幣要求配置 發布:2025-04-13 02:39:59 瀏覽:383
以太坊前年是什麼價格 發布:2025-04-13 02:30:44 瀏覽:295
國內比特幣屬於什麼資產 發布:2025-04-13 02:29:15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