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比特幣要破滅了嗎

比特幣要破滅了嗎

發布時間: 2025-04-12 15:33:44

1. 摩根大通CEO直指比特幣是場騙局嗎

正處在風口浪尖上的代幣近日再迎連環重擊。多國監管部門先後表態加強監管,業內專家也頻頻發聲,提示風險的嚴重性值得引發投資者高度重視。

北京時間13日,JP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在巴克萊銀行的一個會議上直言,「比特幣將最終破滅,它就是一場騙局。」戴蒙對比特幣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並將其迅速升值比作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他預計這種去中心化貨幣的投資者將面臨同樣悲慘的下場。

互聯網金融協會呼籲:各會員單位應履行行業自律公約的承諾,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主動抵制任何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

2. 馬雲首談比特幣,比特幣會是最大的騙局嗎

不管誰講,只要比特幣的交易不被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就存在交易風險的泡冒,如果出現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歐洲一些國家取消交易?那麼絕對就是泡末破滅。目前的形勢其實是世界大的經濟體在為未來的虛擬貨幣話語權爭奪展開的角力,但比特幣的原設計上存在許多缺少貨幣屬性的缺點,相信未來虛擬貨幣的發展開發是必然趨勢,能夠適合給個經濟體的,不同國家的,具備貨幣屬性和投資性質的一定會產生。不管是哪一個。互聯網共享經濟金融的發展產物一定是有虛擬貨幣的。

3. 比特幣其實是一場騙局,央行一錘定音,中科院也早已發聲警告,你了解嗎

中信銀行根據國家政策要求,也開始「封殺」比特幣,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如發現,中信銀行有權採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注銷相關賬戶等措施。此外,中國科學院教授關表示,鑒於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有必要實施法規,以減少比特幣開采和未來新興產業的碳排放。因為經過研究發現,很多人因為痴迷比特幣而使用高能耗的電腦來挖掘比特幣。

據估計,中國比特幣區塊鏈的年能耗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約為296.59太瓦時。比特幣按1太瓦時計算,如果是10千瓦時,年耗電量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用電量的增加無疑會產生13.35億噸的碳排放,而這種能源消耗已經成為中國十大能源消耗之一。其實在中國,早在2017年,內蒙古就開始整頓虛擬貨幣礦業。今年2月,內蒙古明確表示,將在4月底前關閉所有虛擬貨幣開采項目。總之,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是沒有金銀支撐的。產品和服務雖然可以購買,但最終是沒有價值的。所以人一定要睜大眼睛,避免被剪。

4. 比特幣網創始人開始拋售所有比特幣,比特幣是不是要崩了

昨天,比特幣價格突然閃崩,暴跌10%,原因是比特幣的變種比特幣現金BBC前天晚上開始挖礦了。

比特幣現金BBC可以說是比特幣的變種,比特幣號稱數量有限,號稱只有2100萬個量,但真正數量有多少沒法核實,而目前這種現金BBC的裂變,更加讓人相信,比特幣其實上是可以無限裂變的。

貨幣的本質是國家實力、信用的綜合體,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沒有任何國家為之擔保背書,又沒有法律上來保障。

而一個國家的貨幣,如果沒有足夠的國家實力來作為信用擔保,那隻能依靠古老的硬通貨:黃金。

黃金即信用

當時比特幣的出現,部分人認為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因而把比特幣的產生比喻成挖礦,殊不知,全世界只有一種東西叫黃金,而比特幣身邊馬上出現了N多的以太幣、萊特幣等等,諸如此類虛擬貨幣,可以發明無數個品種。

可以想像,一旦這種虛擬貨幣的破滅,真正的貨幣黃金將引來長期的利好。

1、目前,黃金的利好最大關系戶就是美元,最近美元的持續走低,讓黃金形成了一個W雙底。

2、黃金的第二關系戶就是國際地緣政治,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使黃金作為避險資金暴漲。

3、黃金的第三關系戶就是世界硬通貨,當某一國家貨幣崩潰的時候,除非你擁有美元等世界霸權貨幣,否則只有黃金能讓你躲過這種超級風險。

而我國,目前黃金儲備已經悄悄的排名國際第二,從2009年1000噸,到目前的4000多噸儲備,有人預計,三年後,我國的黃金儲備將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首位。

中國黃金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中國金條消費量同比上漲51.09%至158.40噸,全國黃金消費量同比上漲9.89%至545.23噸

而據有分析師稱,中國實際黃金儲備或超2萬噸!因為民間有超過1600多噸黃金儲備。

13年,就有專家指出,中國的國家黃金儲備只有在5000噸以上,一旦貨幣戰爭爆發,才能占於有利的位置。

人民幣的國際化,一方面有國家的綜合實力做保障,一方面也有大量的黃金儲備做底氣。

黃金集貨幣、金融、商品於一體,千百年來已經成為一種天然貨幣的信仰,未來的黃金非常值得期待。

謝謝大家!

5.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對比特幣看法如何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知名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最近接受了CNBC旗下Trading Nation欄目的采訪,並發表了對比特幣(BTC)的看法。他認為,比特幣可能是一個泡沫,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將會破滅或永遠消失。

最近,矽谷知名投資人Tim Draper預測到2022年比特幣價格可能達到25萬美元。

6. 戰爭中的比特幣:「避險工具」的泡沫正在破滅

文劉遠舉

在市場預期制裁或推動俄羅斯資金流向加密貨幣的影響下,比特幣在大跌之後此前一度站上45000美元,然而當有報道傳出烏克蘭核電站被攻擊後,比特幣重新回落至41000美元附近。事實上,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後,加密貨幣行情全線下跌,BTC跌破35000美元,日內跌幅10%左右,7天跌幅為20.4%。在過去24小時內,有15.1萬人爆倉損失5.1億美金。不僅比特幣的「崩盤」,其他加密貨幣也遭遇「血洗」,跌幅都多達10%-20%。其中,以太坊一度跌至2300美元,狗狗幣、柴犬幣等知名小眾幣種跌幅也達15%左右。

比特幣一向被視為避險工具,但戰爭來臨,卻表現低迷。相比「數字黃金」比特幣的低迷表現,真正的黃金,卻牛氣沖天,現貨黃金在資金避險行為推動下,24日一度站上1950美元/盎司,刷新去年1月以來新高。黃金相對比特幣,顯示了真正的避險功能。

俄烏戰爭對比特幣的技術性影響很小。

烏克蘭、俄羅斯境內的比特幣算力、交易量在全球總量中佔比都很小。算力方面,有傳言烏克蘭最大比特幣礦場被俄制導彈擊中,目前礦場離線,算力下降33%。但根據歐科雲鏈鏈上大師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並無太大變化,為197.18EH/s,24小時內只下降了1.6%。從交易量看,根據Coinhills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全球比特幣交易總量達530561.39 BTC。俄羅斯盧布的比特幣交易量以526.89 BTC排名第九,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的比特幣交易量為170.29 BTC,位列第13。

中國最嚴監管令出台前,比特幣的挖礦活動,中國佔全網算力的65%以上;第二名美國佔7.24%,第三名俄羅斯佔6.90%;第四名哈薩克佔6.17%;第五名馬來西亞佔4.33%;第六名伊朗佔3.82%。其它國家佔全網算力均不超過1%。

所以,俄烏戰爭本身不足以從技術上,造成比特幣行情的巨大波動,更多的因素還是在於市場本身。

比特幣一向被幣圈人士看作「數字黃金」「避險資產」,比特幣的確具有黃金的一些屬性:它是基於共識形成的,這種共識跨越了國界;它是分散的去中心的,沒有一個發行機構。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徵,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具有超越國家的避險特徵,將其視為一種可以作為對沖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價格上漲的金融避險資產。在全球疫情期間比特幣的上漲,似乎也顯示了自己的這一特徵,從而進一步確認了這種觀點。

但真的如此嗎?

在疫情期間,各國為了對抗疫情,拯救本國經濟,大量注入流動性,導致全球資產牛市。2020年,美國機構資金大量進入加密貨幣,幣價走勢和美國金融市場、 科技 股出現了高度相關性。從這個角度,比特幣的疫情牛市,並不是因為市場對疫情的避險,恰好相反,是因為其投機性迎合了疫情期間流動性泛濫。

價格虛高,自然會回調,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從疫情走出,各國開始收縮流動性,比特幣也出現了頹勢。2022年開年,比特幣延續了上年末的頹勢,一片低迷。進入2022年2月後,比特幣緩慢回升至46000美元,隨後連續下行,月內震幅超過30%。所以,從這一段時期看,比特幣仍然處於回調階段。

就在比特幣回調的時間段上,烏克蘭危機越演愈烈,地緣政治的緊張狀態,戰爭的爆發,產生了恐慌情緒。這種恐慌情緒不但推動比特幣、股市等市場持續走跌,同時,也推動傳統避險資產的黃金一路飆升,突破2021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原油、穀物等板塊同樣處於上漲中。可見,市場恐慌情緒並未將比特幣視為避險資產。

情緒雖然是主觀的,但自有其客觀事實邏輯基礎。

比特幣並不那麼適合風險中的交易。在區塊鏈中,區塊會對這段時間的交易數據進行打包並廣播。如果是每十分鍾產生一個 1MB 大小的區塊,每筆交易需要 250B 來存儲數據,那麼,1MB 只能存放 4194 個交易數據(Transaction),也就是說,10分鍾處理4194個交易,一秒鍾最多處理 7 筆交易。顯然,這個速度是無法滿足全球的正常交易需求。當整個比特幣網路交易數量過多,區塊容量接近上限,比特幣網路擁堵,比特幣的交易就會變慢。這種緩慢的交易,實際上推高了交易成本——時間。過長的交易時間,使得它無法進行小額交易——在逃命中,你無法為了加油等待1小時;也無法為了兌換貨幣等待一小時。但黃金的分割性更強,簡單的計量工具就可以支持從數百元到數萬元的交易,這一點古人都做得很好,已經被人類 歷史 所證明。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避險性源於它的去中心化特性,能夠阻礙監管,使之更加強壯,所以,具有超越國家的性質,所以具有避險性。但是,某種程度上,比特幣仍然是中心化的。

社交媒體是免費的、具有高度移動性、非常便捷,速度快、幾乎可以在任何有屏幕和網路連接的設備上收取和閱讀。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是受眾與傳播者,其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去組織化的傳播途徑。這種方式也的確給全球政治帶來新情況。但是,社交媒體的去中心化、去組織化卻是建立互聯網硬體線路的基礎上的。由於互聯網基礎線路投資巨大,往往掌握在大公司或政府手裡,是以中心化、組織化的形態運行與管理的,是可控的硬體網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社交媒體,仍然是可控的。

比特幣同樣如此,雖然它看起來是去中心化的,但當監管影響中心化的互聯網時,比特幣必然受到影響。在真正風險到來時,這種特性降低了比特幣的魯棒性。所謂魯棒性,是健壯和強壯的意思,指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系統生存的能力。比如說,計算機系統在遭遇磁碟故障、撞擊、網路過載、攻擊情況下,能否運行,就是該系統的魯棒性。

相比之下,黃金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也具有更強的魯棒性。黃金的儲存、交易,不需要任何的電力、網路、也不需要交易平台。雖然黃金也有檢驗問題,但通過簡單易獲得的化學試劑與設備就能很好的完成這項工作。想像一個電力中斷、網路崩潰、沒有法律的末日,黃金具備抗末日風險能力,仍然可以用來交易,而比特幣會早在末日真正降臨之前就更早崩潰了。

即便沒有到這個程度,在戰爭中,通訊設施會受到攻擊、管制,這必然會影響到比特幣。或者,在強力監管能影響到金融、電力、通訊系統時,比特幣都是脆弱的。在這些情況下,黃金都更強。比如,政府在阻止毒販交易的時候,即便不確定位置,但只要關閉整個街區的網路,就能阻止交易的順利進行,但基於黃金的交易仍然可以偷偷的進行。所以,僅僅在低風險時,在地區金融系統、電力系統、通訊系統完備的情況下,且沒有強力監管的情況下,比特幣或許能成為一種「避險」工具。但這個時候所謂避險,不如說是投機。

經過此次沖擊,一些關於比特幣的認識誤區將逐漸呈現出來。被長期宣揚的「數字黃金」避險工具「「去中心化」等特性,將被重新認識。此消彼長之下,比特幣高投機、高波動、高風險的特性會凸顯出來,最終,成為一項高風險、高波動的投機標的。

不過,隨著新型技術的出現,去中心化的、完全不受控制、無法關閉的硬體網路已經不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比如,手機不在僅僅是鏈接到路由器、運營商的一個終端,而是整個網路中的一個節點,這個時候,區塊鏈就真正從硬體上實現了去中心化。

當然,可以想像的是,交易速度仍然會很慢,但起碼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了,這個時候,區塊鏈貨幣將重新定位。不過,這樣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硬體通訊網路,不僅會改變加密幣,也會改變整個世界。

(作者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7. 比特幣跌破47000美元關口,它的神話破滅了嗎

多家機構認為比特幣後市風險大


加密貨幣礦工Riot區塊鏈上周五上漲14%,創下10年來最高周漲幅110%,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大周漲幅。數字資產技術公司馬拉松專利集團(Marathon Patent Group)的周漲幅超過70%。

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員William認為,從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比特幣定位正在轉變,上輪比特幣價格暴漲的直接原因,是高凈值和機構投資者的入場。傳統機構大量買入比特幣,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復甦減緩,另一方面,多國央行推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高金融市場的通脹預期。

對於比特幣後市走向,William表示,機構投資者在乎的是利潤。在疫情得到逐漸緩解後,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貨幣政策也將逐漸由寬松轉為適度緊縮。屆時,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拋售比特幣。在這之前,比特幣總體上仍會保持上漲趨勢,當然隨著比特幣價格越來越高,市場的波動也會逐漸放大,不建議投資者加過高的杠桿。

熱點內容
比特幣要破滅了嗎 發布:2025-04-12 15:33:44 瀏覽:638
cexusdt盒eth 發布:2025-04-12 15:23:23 瀏覽:583
比特幣詐騙案現在有破案的嗎 發布:2025-04-12 15:21:54 瀏覽:908
柬埔寨區塊鏈大會6 發布:2025-04-12 15:21:08 瀏覽:23
eth發送pending 發布:2025-04-12 15:15:38 瀏覽:699
以太坊交易要多久 發布:2025-04-12 15:15:29 瀏覽:248
eth最新分叉 發布:2025-04-12 15:09:06 瀏覽:409
去疾控中心辦健康證需要帶什麼 發布:2025-04-12 15:07:19 瀏覽:780
數據區塊鏈機房 發布:2025-04-12 14:22:11 瀏覽:295
冷錢包一般多少錢一個 發布:2025-04-12 14:18:14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