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特幣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有人用「中本聰」的化名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比特幣的模式。

不少比特幣玩家是被比特幣的不能隨意增發所吸引的。和比特幣玩家的態度截然相反,經濟學家們對比特幣2100萬固定總量的態度兩極分化。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調控貨幣總量,用貨幣政策的松緊來為經濟適時的加油或者剎車。因此,他們認為比特幣固定總量貨幣犧牲了可調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通貨緊縮,進而傷害整體經濟。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們的觀點卻截然相反,他們認為政府對貨幣的干預越少越好,貨幣總量的固定導致的通縮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每筆賞金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賞金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賞金再減半為12.5個。
首先,根據其設計原理,比特幣的總量會持續增長,直至100多年後達到2100萬的那一天。但比特幣貨幣總量後期增長的速度會非常緩慢。事實上,87.5%的比特幣都將在頭12年內被「挖」出來。所以從貨幣總量上看,比特幣並不會達到固定量,其貨幣總量實質上是會不斷膨脹的,盡管速度越來越慢。因此看起來比特幣似乎是通脹貨幣才對。
然而判斷處於通貨緊縮還是膨脹,並不依據貨幣總量是減少還是增多,而是看整體物價水平是下跌還是上漲。整體物價上升即為通貨膨脹,反之則為通貨緊縮。長期看來,比特幣的發行機制決定了它的貨幣總量增長速度將遠低於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物價持續下跌會讓人們傾向於推遲消費,因為同樣一塊錢明天就能買到更多的東西。消費意願的降低又進一步導致了需求萎縮、商品滯銷,使物價變得更低,步入「通縮螺旋」的惡性循環。同樣,通縮貨幣哪怕不存入銀行本身也能升值(購買力越來越強),人們的投資意願也會升高,社會生產也會陷入低迷。[5] 因此比特幣是一種具備通縮傾向的貨幣。比特幣經濟體中,以比特幣定價的商品價格將會持續下跌。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數量有限,但是可以用來套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你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的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2. 比特幣大漲對經濟的影響
比特幣大漲對經濟的影響很大,可能是全球經濟危機的標志。
比特幣的高價格可能是美國經濟將迎來通貨膨脹的跡象,這樣對全球的經濟都是有影響的。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美聯儲將國家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數萬億美元,這是導致價格全面上漲的主要因素。
3. 比特幣一度突破4萬美元,比特幣為何如此瘋狂
在數以千計的虛擬貨幣當中,比特幣無疑是最令人著迷的一種,因為它的價值最大。雖說今年比特幣的市值很不穩定,但在陷入低谷時卻總能再次暴漲,一度突破4萬美元大關。這顯然是十分瘋狂的。一種虛擬貨幣炒作到4萬美元,很多人都為之震驚,一些不了解它的人更是覺得天方夜譚。雖然比特幣被炒至4萬美元,但它的價值配得上。它有許多的優點,安全性高、流通性強等使得人們為之瘋狂。下面來談一下我對此事的看法。
一、數量少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任何東西數量少時價值便高。一些對比特幣不了解的人認為虛擬貨幣就是電腦編幾個代碼所造出來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比特幣是通過特定挖礦機所挖出來的,並且挖出比特幣的概率十分小。在挖取的過程中伴隨的是高額的消耗,電腦配件的損耗和耗電量十分巨大。所以比特幣價值這么高並不是沒有原因。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4. 為什麼2001年就有比特幣了
比特幣的誕生有兩個原因:
第一,2008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美國人為了自救,實行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由於布雷森體系以後,美國成為全球貨幣,並在尼克松當總統期間解除了美元與黃金掛鉤,所以美元實際上變成了理論上只開動印鈔機就能購買全球資產的貨幣,美國也因此在經濟危機後進行大量的貨幣超發,結果導致通貨膨脹。
第二,是密碼朋克的出現,使人們對於去私密性和中心化的認知在提升,並且在密碼朋克的社區里很多極客做過發行數字貨幣的實驗,為比特幣的問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這個時候,我們的大神中本聰大叔(也許是大媽)出現了,他創建了一種,人人都可以參與記賬,並且將賬本公開透明,而且一旦記上不可更改的一套程序來幫大家記錄資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比特幣,這也是比特幣誕生的歷史背景。
由於比特幣是一套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系統,它解決了在沒有中心化機構的情況下,總量恆定貨幣(2100萬枚)發行和流通的問題。通過比特幣系統轉賬,信息公開透明,可以放心地將比特幣轉給地球另一端的人,每一筆轉賬信息都會被全網記錄,並且不可篡改,實現點到點的轉賬,這樣就解決了我們現實生活中需要中心化的銀行給我們負責記賬的問題。
5. 比特幣是怎麼起源的有什麼屬性
比特幣最開始起源於互聯網的一篇文章《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貨幣體系》。在2008年正值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刻,美國的次貸危機席捲全球,導致全球的經濟衰退。在同年11月,在互聯網上一個匿名為中本聰的人發表了他對於電子貨幣的構想,並首次提出比特幣這個概念,試圖通過藉助於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支付網路,以期實現支付去中心化的功能。基於中本聰的理念,在2009 年 1 月 3 日,比特幣創世區塊正式誕生。

6. 加密貨幣全線崩盤,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加密貨幣全線崩盤,是由於他這種數字加密貨幣本身的特性和近來炒作超高價格的回落導致的。

比特幣作為一種交換媒介,其渠道稀缺。原因有很多:首先,與傳統貨幣相比,比特幣的每日交易量很小。其次,獲取和消費比特幣的過程使得很難將比特幣用作支付資源。獲取比特幣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計算機工作。同時,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第三,比特幣的高波動性及其供應的逐漸減少可能會鼓勵積累而不是交換;最後,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意味著它與金融系統缺乏聯系以確保其交易,這意味著比特幣將不會被用作信貸交易或合同交易市場中的支付資源。所有這些因素都阻止了比特幣成為穩定的交換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