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炮轟比特幣視頻
㈠ 如何看待《財經郎眼》中郎咸平對於比特幣的觀點
作為比特幣玩家,看了這一期的財經郎眼,感覺有必要糾正郎教授一些並不專業的比特幣知識:
1.比特幣的分配機制:
比特幣的挖礦分配機制,不是10000個人(也就是礦工)中的50個人分50個比特幣,而是10000個人中只有1個人能拿到50個比特幣。
聽上去不公平,但是礦池的存在相當於礦工組團挖比特幣,假如10000個人組成一個團隊,這10000個人中的任何一個人拿到了50個比特幣,根據團隊協議,大家根據貢獻均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貢獻多的所得大於0.005個幣,貢獻少的所得小於0.005個幣,而只要有貢獻,再爛的電腦都有所得(入不敷出而已),形成了相對公平的分配機制。
2.比特幣是不是貨幣
比特幣英文名BITCOIN,從來未聲稱自己是貨幣,而是類似於硬幣的支付系統或記賬單位,現在討論比特幣是不是貨幣其實沒有意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而比特幣的發展還在實踐過程中,還遠從商品中分離出來,成為固定的一般等價物,如果在固定的實驗過程中失敗了,比特幣就不是貨幣;如果成功了,比特幣才會是歷史上替代法幣的貨幣。可喜的是,實驗到目前階段來說,是有走向成功的趨勢的。
3.比特幣的內在價值
節目中比特幣中國的CEO無法回答比特幣的內在價值,而是用了一個模稜兩可的價格來反駁,甚至惱怒地反問給你100個比特幣你要不要,被郞教授擊潰。佩服郎教授的睿智,卻也遺憾郞教授沒有相關的計算機知識,沒有讀懂比特幣的內在價值。
回到正題,比特幣的內在價值是什麼。
比特幣本身毫無價值。它只是一串代碼,一個用來記賬的數字,沒有價值,卻價格高得離譜。
真正有價值的是比特幣的協議!而這份協議卻是全網公開的。
打個比方,就像互聯網的域名是有價格的,好的域名還很貴,但是域名只是一串字元,沒有什麼價值,而整個互聯網是任意使用的,全球的上網都使用著完全相同的互聯網協議,在協議之上才可以有大量的域名。但互聯網的協議卻成為人類信息社會的基石,協議之上才衍生了眾多高價格的服務。
很神奇吧,有價值的沒有價格,超高價格的卻沒有價值。
用一句話解釋比特幣協議的價值:將人與人之間支付的誠實性,託付給了數學,由全網來監督。
你可以不相信和你交易的人,他可能會騙你,但是你可以相信1+1永遠等於2。
表現在比特幣上也就擁有了去中心化、總量恆定、無法造假、手續簡化等法幣所沒有的特點。
4.比特幣的接盤問題
節目多次說到比特幣是比誰更傻,誰做最後一個接盤的游戲。
最初發明比特幣的時候,我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換取大家的財富,但是比特幣發展至今天,用法幣換取比特幣的人確實都是為了贏得更多的財富。前期擁有比特幣的人,掙得後期進場的人。現在進場的人,也是為了賺未來進場的人的錢。我們想像一下,最後一棒進場的人,擁有了比特幣,沒有了下家,它也賺不到錢了,而且比特幣的發展也已經像我前面講的大家都了解比特幣的特性了,但這個時候比特幣擁有者們有什麼選擇呢?
a.防通脹繼續持有——比特幣價格穩定在高位(因為沒有人接手)
b.逛拋比特幣——比特幣價格下跌
c.去和接受比特幣的商家兌換商品——比特幣的貨幣實現
針對這三種情況,我們再思考一下。
a.價格穩定在高位,說明沒有大規模拋售,比特幣價格穩定,無通貨膨脹現象,財富不被隱性掠奪,成為適合作為貨幣的一般等價物。法幣因為在貶值會被逐漸拋棄,比特幣完全勝利。
b.逛拋,價格暴跌,在暴跌中,會有無數人等著抄底,因為大家都已經知道比特幣的協議是抗通脹的,相比法幣來說是保值的,所以前期沒來得及在低位買幣的人會來繼續抄底比特幣,直到比特幣跌到底,抄底的人會一擁而上,最終使比特幣成為價格更高的商品,成為新的比特幣最後一棒接力者。而這個答案,也與我們之前最後一棒進場的人假設違背。
c.比特幣作為法幣的補充,充當了一般等價物。
綜上所述,比特幣如果有可能正常發展下去,會在漲跌之間,經歷成為法幣補充的過程,再取代法幣,成為貨幣。當然,這是一個極其漫長和艱難的過程,也有可能失敗。
5.中國大媽炒比特幣
中國大媽的概念,特指2013年金價大跌期間瘋狂搶購黃金的一群中國散戶,因為在中國,黃金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大媽們,她們一有資金實力,二沒有相關知識經驗,三有勇氣做瘋狂投資,因為有了這一稱謂。
而比特幣的暴漲暴跌期間,也流傳出了中國大媽炒比特幣這一概念。
比特幣的玩家,有過大量的統計,93.6%是男性,且為20-40歲,且本科以上學歷為絕大多數。當然,其中相當部分人,也是一有資金實力,二沒有比特幣相關知識經驗,三有勇氣做瘋狂投資,如果擁有這部分特質的人被稱為中國大媽,那他們確實也是,是個冷笑話。
按照這個概念,節目里與郎教授爭論的比特幣中國CEO,也屬於中國大媽的群體吧。
㈡ 比特幣是真正的貨幣嗎
一、比特幣是不是貨幣 比特幣是貨幣嗎
一般貨幣要具備三種功能:計價單位、交換媒介、價值儲藏。比特幣具有貨幣的三種功能,但是它還沒有被經常使用。所以,目前比特幣還不能算是貨幣。
BT幣是08年一位日本人提出構想,09年開始正式發行的一種虛擬貨幣。
BT幣好比是一座由總量為2100萬個金幣(它的總量上限被設計為2100萬個 )組成的金山,想要得到它,就需要玩家們利用電腦的運算能力,根據設計者的演算法計算出一組符合特定規律的數字,就像大家齊心合力或者單獨計算一道數學題一樣,每得出一組數字,那麼就會得到一個BT幣,每10分鍾全球最多隻能產出25個。這個計算過程就被形象地稱為 挖礦 。
當然,這些數學題是越來越難的,從09年到現在,BT幣的產量大約為1040萬個,現存量越多,產出就越難。比特幣有稀缺性,發行上限(2100萬個)已經定死了,越到後面獲得的難度成幾何級數增加,據估計需要上百年才能開采完。
說它是國際QB倒有點可笑,倒確實都是虛擬貨幣,但是BT幣的安全和通用性是QB無法比擬的。TX關門了,QB就跟著玩完了。但是要想BT幣倒台,除非全球斷電或者全球互聯網癱瘓。
關於使用問題,目前全球都開始接受BT幣的使用,德國首先承認BT幣合法,我國也有交易的網站BTchina,可以直接把BT幣換成絕大部分國家的各種現行貨幣,包括人民幣。在我國,淘寶上有很多接受BT幣的賣家,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也有不少開始接受BT幣的商店,超市等等。
比特幣
二、比特幣的特徵
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㈢ 如何看待《財經郎眼》中郎咸平對於比特幣的觀點
《財經郎眼》中郎咸平對於比特幣的觀點值得審視。
若全球貨幣皆轉為比特幣,假設每個比特幣價值52萬美元,且全部挖出並無損耗,比特幣總值為10.92萬億美元,此數值雖龐大,卻遠未達到全球年GDP總量的一半,因此,控制全球財富50%的說法無據可依。
郎咸平的數學能力引人質疑,一個連簡單數學題都算錯的「教授」提出如此觀點,實在讓人疑惑。且其言論邏輯亦存謬誤。
在比特幣市場,掛出高出市價的收購價格,旨在迅速吃掉低於該價格的賣單。若數量足夠多,市價會迅速接近收購價;反之,成交價將略高於市價。郎咸平所言的「瞬間撤單」誘使持續買入,導致市價接近收購價的說法,顯然不符合市場運作邏輯。
郎咸平言論中邏輯漏洞與數學錯誤,揭示了其觀點可能基於對金融市場運作的誤解。其言論似乎更像是為了吸引關注而製造的噱頭,而非基於嚴謹分析的論斷。對於比特幣及其在金融市場的作用,我們需要以更為客觀和深入的角度進行探討。
㈣ 個比特幣,你要不要」:你送給我我都不要的
這句話出自經濟學家郎咸平,在某電視節目中討論比特幣時,說比特幣沒有價值,送給他也不要。
後來,比特幣一路上漲到一萬多美元一個,所以很多人挖出舊的圖片來諷刺他。
㈤ 他說:比特幣是泡沫
區塊鏈行業伴隨著幣圈的發展,也慢慢地遍地開花,雖然這花有五彩,事有好壞。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伴隨著周遭五花八門的評價,有認可,有貶低,有人稱其將改變世界金融體系,有人稱其十年後滿地雞毛。
但是我們該怎麼評價這些新事物呢?顯然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是我們了解新事物的必須做的事情,但是光靠自己的了解,很多時候都會造成對事物了解過於膚淺,因為在做研究學習過程中,我們往往被自己短視束縛,所以我們常要藉助某些「成功人士」、「專家」的看法,做為參照,進而提升自己的了解深度。
因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幣圈及區塊鏈行業以外的那些大佬們對區塊鏈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看法是怎樣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 :「 我對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充滿信心,相信它會改變金融機構的運作方式,但是我懷疑比特幣,我不認為比特幣會取代貨幣。」
馬雲 : 區塊鏈是進入數據時代的隱私和安全的解決方案
比特幣是泡沫
巴菲特: 比特幣是一種賭博,就像貝殼毫無投資價值
美團創始人王興: 比特幣這個事情非常有意思。我認為就把它當成一個刺激的 游戲 ,要當成改變金融格局的 游戲 。各個政府都在宣布不承認,封殺,第三方支付都不支持,有的人懷疑有美日支持。我認為中國政府是最應該大力支持的,這是削弱美元霸權的最好機會。
比爾蓋茨: 我不看好比特幣,我的總體想法是,如果你沒有埃隆那麼多的錢,你還是應該小心點
愛德華.斯諾登: 比特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隱私
美圖秀秀蔡文勝: 我的目標是擁有10000個比特幣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 你送給我100個比特幣我是不會要的
埃隆.馬斯克: 我沒喝多,也沒情緒低落,心裡只有狗狗幣
見過如此多的國內外大佬討論比特幣及區塊鏈。大部分圈外人對此看法是比特幣可能是泡沫,但區塊鏈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技術。當然這只是少部分相關的大佬的言論,並不代表區塊鏈技術或者比特幣的未來。
技術的發展在長期來說,個人的看法無足輕重,真正的未來永遠不會因為某些領軍人物而改變,我們自身的態度也無需因此而激動或者沉默。唯一要做的就是信仰自己內心,尊重自己的態度,只有如此,才能獲得得償所願。
㈥ QBT虛擬幣現在入手好嗎成交量很低,這幣拉盤行不行
現在入手不好,拉盤不行的。
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暴漲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郎咸平比特幣真相,於是各種白皮書接連發布,說自己的幣都發展遠大,什麼樣的平台都可以發幣了。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種情況每次比特幣的牛市都會出現,然而只有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收益讓較多的投資者嘗到了收益。
這一點就說明虛擬貨幣的價值要看他們背後的鏈,或者說是背後的技術的價值,如果一個項目的基礎就是空氣,那麼空氣幣的市值是不會保持太久的。
判斷是否為騙人的幣的方式主要看首先幣是否已經上了交易所,代投的風險較大,所以最好不要代投,現在也不是參與ICO的好時機。
另一方面,即使上了交易所也要看他們的代幣所代表的技術是否真有投資價值,要體驗或者接觸體驗過的人,否則一樣沒有價值,買了也會被割韭菜,最後項目方放棄拉盤,無人接盤。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圈內流行"比特金、萊特銀、無限銅、便士鋁「的傳說。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的通知、公告,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2021年5月18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公告明確表示,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同時提醒消費者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和權益損失 。
㈦ 財經郎眼2015觀後感
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以前每期財經郎眼都要寫觀後感的文武雙全,竟然沒有寫2014年1月20號的那一集《民營銀行來了》的觀後感。原因是這樣的
話題,對我這樣的老百姓來說實在太無聊了。感覺這樣的節目,完全是欺騙粉絲的感情。所以看完以後,我沒有寫觀後感,以表達我對爛節目的鄙視。1月27號這
一集是節前播出的,剛好春節放假期間我的筆記本電腦壞了。回老家以後沒得電腦上網,於是一直耽擱到2014年2月8號下班回來才有時間上網看這一期的財經
郎眼。就在我對2013年底節目質量越來越差的財經郎眼幾乎要絕望的時刻,2014年1月27號的《財經郎眼之比特幣真相》確讓我眼前一亮。
難得好看的一集《財經郎眼》
這一期節目亮點很多,首先有郎咸平和比特幣網站CEO的激烈爭吵。大名鼎鼎的郎咸平竟然跟一個吊絲,潑婦罵街的在節目里吵架,看到這期節目的觀眾相
信已經大呼過癮了。郎咸平講了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樣全國播出的節目里有這樣的橋段。相信在台灣,這期節目已經變成綜藝節目了。
那兩個比特幣網站來的吊絲,也是有備而來啊。郎咸平顯然也是有準備的,對這兩個人都調查過了。時寒冰准備的也很充分,不像以前總感覺時寒冰來節目里講話總是感覺不到位不給力。
虛擬貨幣替代實物貨幣是人類發展的趨勢
大家只要想一想,自己家裡有多少現金,這些現金佔到家庭總資金的比值有多少。就可以明白,我們的財產其實已經數字化了。我們的存款,變成了儲蓄本和銀行卡上的數字。我們的財富都是以數字的形式存儲在硬碟上,以二進制編碼的形式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遞財富數據。
之所以在管理財富的時候,我們引進了計算機技術,就是因為這大大便利了我們管理個人和管家的財富。就像貨幣的不斷簡化一樣,虛擬貨幣最終將替代實物貨幣,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從任何角度來講,虛擬貨幣都超過了實物貨幣。
比特幣不是虛擬貨幣的趨勢
但是苦逼的是,比特幣確並不是虛擬貨幣的發展趨勢。原因就在於,比特幣不是任何政府發行的。如果比特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他就不會有任何爭論。
但是他是非政府機構瞎搗騰的,就註定他不會有好下場。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世界各大國的央行,隨時都有可能山寨一個比特幣出來,而不是讓比特幣具有貨幣
的功能。
比特幣再好,都不會有一個好結果。因為發行貨幣是政府的超級特權,他動了政府的乳酪,這豈是有關部門能忍的?雖然郎咸平講的並沒有太大的錯誤,我跟他的看法一致,但是他的講話確實有點讓人生氣。因為我感覺他又在拍有關部門的馬屁了,而不是他本身的觀點錯誤了。
除非你送我,否則我不會買比特幣
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承認,但是比特幣確實就是一個電腦游戲的產物。他不能產生任何價值,除非有比你更傻的人願意買他。所以,除非你送我,否則我肯定不會買比特幣。
就在前不久,我認識一個從北京大學出來的高材生。以前是學計算機軟體開發的,搞android的。這傢伙對比特幣非常感興趣,整天在我耳邊說比特幣
多麼牛逼。我那個時候,就對他講的東西不屑一顧,感覺這個人有點二。事實證明,他投資真的不行,比我還菜。比特幣也好景不長,很快就陽痿了。
郎咸平說比特幣送給他,他不要,我覺得他說假話了。在這里我嚴重聲明,誰要送我比特幣我還是要的。當然,前提是你不要我還禮。哈哈,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這是農歷2013年春節過後,文武雙全寫的第一篇日記啊。
㈧ 如何看待《財經郎眼》中郎咸平對於比特幣的觀點
郎咸平教授警告:比特幣是徹頭徹尾的金融騙局,老百姓要看好自己的錢包,珍愛生命,遠離比特幣!
每個人對待新事物都有自己的觀點,不能一言以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論依據,但比特幣是否是騙局仍舊需要實踐的檢驗。觀點無對錯之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比特幣目前還只是一個小范圍的社會化大實驗。不過,隨著比特幣的船漲水高,也衍生出了許多知名的山寨幣,例如萊特幣、狗狗幣、瑞泰幣、微盟幣等等。不過,打著數字貨幣的幌子進行傳銷詐騙的活動也在增多。
㈨ 郎咸平再次告誡年輕人:不要玩比特幣,只有殺人放火才用得上
郎咸平再三警示青年:比特幣並非財富良策,謹慎對待
財經界知名學者郎咸平,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鮮明的立場,始終對虛擬貨幣比特幣保持著嚴謹的態度。早在2014年,他在《財經郎眼》節目中,以一句「送我比特幣都不要」引發熱議。近日,他再次在「後浪時代的財富管理」座談會上,重申年輕人應慎之又慎地對待比特幣,他直言比特幣只在極端情況下如「殺人放火」才會發揮作用。
郎咸平堅持認為比特幣存在三大罪狀:首先,比特幣並非貨幣的堅實價值錨,其價值缺乏實際支撐,更多是市場操縱的結果。他指出,市場上的「機器人」操縱價格,莊家通過大量資金操縱市場,盡管這種行為確實存在,但市場波動並非單純莊家所能控制,還需考慮市場周期和資金動態。
其次,比特幣在中國市場的過度炒作使其淪為一種傳銷工具。由於中國交易量占據全球的大部分,礦商通過礦機銷售進行洗錢,聲稱比特幣總量有限是其保值的依據,但這與貨幣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相悖。
最後,郎咸平質疑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他認為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是偽需求,不如直接依賴國家背書的法定貨幣,且其交易速度緩慢,無法解決現實問題。
然而,郎咸平的立場並非一成不變。2017年比特幣牛市期間,他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在比特幣價值飆升後,他開始反思自己先前的言論。盡管仍然強調比特幣的局限性,但他開始認可其交換價值,並承認政府和正規金融機構的優勢。
在去年央行數字貨幣發布的背景下,郎咸平再次提及比特幣,指出它是真正的區塊鏈技術應用。這表明他對區塊鏈技術的理解雖有保留,但也不可忽視其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地位。
郎咸平的言論雖然在吸引眼球,但其觀點的轉變似乎反映出他對比特幣持有者身份的猜測。他提醒人們,任何公開言論都可能是出於製造話題的需要,而非其真實立場的反映。
盡管郎咸平的比特幣三宗罪看似有理,但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即便是傳統金融市場,也存在著監管漏洞和人為操控。比特幣價格的起伏,反映出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即使是風險較高的比特幣,長期來看也可能面臨價值大幅縮水的風險。
因此,對於比特幣,我們應保持理性,理解其作為新興資產的特性,謹慎評估其在投資組合中的角色。在當前市場波動頻繁的環境下,明智的投資者會選擇多元化策略,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㈩ 比特幣能做空嗎
目前提供做空的交易平台有:796交易所,火幣網;做空的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比特幣,但如果比特幣的增量不足以彌補價格下跌的損失,那麼總體還是不盈利的。比如,在1000元價位時持有100個比特幣,通過做空在價格下跌到100元時賺取了800個比特幣,總共900個,那麼做空前 賬面市值是10萬元,做空後的賬面市值是9萬元,總體還是虧損的。
2.先持有足夠多的比特幣和人民幣,在交易平台上開設不同的賬戶,通過兩個匿名賬戶同時操作、互相交易來任意抬高或者壓低比特幣的成交價格。比如,兩個賬戶設置好相同的數量和價格,在同一秒鍾同時按下買入和賣出操作,完成從左口袋轉移到右口袋的過程。當然,這個拋售的交易量要足夠大、足夠頻繁,才能引起市場的恐慌拋售情緒,才能帶動市場價格下跌。同時用其他賬戶,在高位建倉,通過做空來賺取更多的比特幣,實現盈利。
3.如果你能量足夠大,可以發動媒體不斷投放負面新聞和消息,也可以引起市場的恐慌和拋售。比如請一些有名氣的經濟學家,如陳志武、郎咸平等,發表一些唱空比特幣的評論,再加上微博的炒作,請一些大V多多轉發,形成市場恐慌情緒,自然價格就下跌了。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2102397/answer/203020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