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科普圖
❶ NFT是什麼
簡單來說,不可替代的代幣又稱NFT是專有的數字資產。因此,沒有 不可替代的令牌是相同的。讓我們這樣解釋一下,當我們向用戶發送1個BTC並收到1個BTC時,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任何變化。那是因為每個硬幣都是相同的,這使其成為可替代的數字資產。NFT就像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蒙娜麗莎》(Mona Lisa)。它是獨特的,這就是使其變得有價值的原因。全世界沒有其他畫作。
每個徽章基本上都是一個ERC-721令牌,可以將其存儲在Enjin錢包中,並且可以像任何數字資產一樣進行交易。每個徽章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擁有所有權,並定義了它的未來價值。
要獲得徽章(ERC721)令牌,需要提交其候選人身份並為Azure平台做出寶貴的貢獻。微軟團隊審核完「做好的工作」後,成員將收到數字badge。然後可以通過掃描QR碼進行聲明。
這只是獲得NFT的一種方式。其他NFT平台(例如CryptoKitties,WAX和Qtum)使用不同的方法。
結論
可替代的加密貨幣已經證明了其在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不可替代的代幣則是潛在的機會,可以對擁有獨特血統的有形資產進行代幣化。總而言之,NFT將擴大現實世界中區塊鏈的范圍。
❷ 3分鍾科普:「比特幣」是什麼東西
比特幣究竟是什麼東西?在網路上有什麼用?12日晚間,名為「永恆之藍」的電腦勒索蠕蟲病毒在全球大規模爆發。據稱,「永恆之藍」已經擴散到100多個國家,包括歐洲、美國、中國等,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100多萬台電腦中招,其中以高校、科研機構的區域網居多。據估計,在過去的24小時里,大概有15萬人通過比特幣交易平台向黑客支付了贖金,如果這個估計靠譜的話,黑客目前已經得到的比特幣摺合人民幣大概是6個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後續會有更多的人支付贖金,黑客這次勒索的金額估計在十幾個億以上!首先,比特幣不屬於任何國家、個人或組織,是一個無人控制的,去中心化運行的貨幣。坤鵬論搜索了一下,用比特幣做為贖金其實早些年一直就有,手法基本沒什麼變化,都是加密勒索,網路安全公司F-Secure的負責人曾說,加密的勒索軟體已經成了他們最頭疼的問題,一旦計算機被感染,不僅硬碟驅動器被加密,就連每一個文件都會被入侵。雖然以前此類事件層出不窮,但只是以前影響沒有這次大,再說人們最喜歡遺忘,所以不太被人所知,也很正常。比如:從2013年左右,黑客就開始通過非法加密用戶PC數據和個人信息來勒索比特幣。2014年澳大利亞一位高管迫於網上黑客壓力支付了惡意軟體1.4萬美元價值的比特幣贖金後,自此一直受到黑客的騷擾。2015年黑客向希臘的三家銀行發起第3次網路攻擊,並向這三家銀行分別索要20,000個比特幣(價值700萬歐元)作為贖金。201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圖克斯伯里警察局遭到黑客襲擊,造成計算機無法登錄。為防止重要數據資料丟失,該警局最終按黑客要求支付500比特幣「贖金」。2016年,一位黑客通過軟體挾持了好萊塢長老會紀念醫療中心的網路,令這家醫院的運營處於癱瘓狀態,醫院決定向黑客支付40個比特幣,約等於1.7 萬美元作為「贖金」。......坤鵬論認為,黑客選擇比特幣,主要是因為它和互聯網一樣具有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等特性。向地球另一端轉賬比特幣,就像發送電子郵件一樣簡單,低成本,無任何限制。比特幣因此被用於跨境貿易、支付、匯款等領域。而且,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比特幣投資者普遍認為,黑客之所以選擇比特幣支付贖金,是因為比特幣不僅相對於其他傳統支付工具有優勢,在其他虛擬貨幣中也是最佳選擇。首先,比特幣有一定的匿名性,便於黑客隱藏身份;其次它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全球范圍收款;同時比特幣還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可以讓黑客通過程序自動處理受害者贖金。通過網路的技術支持,比特幣的製造和發行都不以對中央發行機構的信任為基礎,轉賬和其他交易等操作甚至不需要姓名。也就是說,用比特幣收款,不需要去金融機構實名開設賬戶,也不需要經過任何第三方機構,比如目前大家使用最多的第三方支付等,統統不需要,只需要下載注冊一個獨立的比特幣錢包就可以了。如果這次犯罪分子勒索的不是比特幣,是美元或其他貨幣,犯罪分子給出的不是一個比特幣錢包地址,而是一個某銀行的收款賬戶,可能黑客在收到錢之前,就已經被鎖定或抓捕歸案了。這下您就知道了吧,反正我用不著比特幣,請大家多多注意
❸ 比特幣與Q幣有什麼區別
自從小鹿入圈之後,經常有人問小鹿,Q幣和比特幣有什麼區別。Emmm,這個問題雖然答案很簡單,但是解釋起來就有點麻煩了,所以乾脆小鹿今天寫篇文章好好的來解釋解釋把。
不知道小鹿這么說大家明白了么?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留言和小鹿交流喲。
❹ 科普:什麼是比特幣
1.比特幣是一種P2P方式的加密貨幣
2.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產
3.比特幣經過挖礦取得
4.比特幣是中本聰創立
5.比特幣是經過記賬保證資產平安
6.關於挖礦
7.各個國度比照特幣的態度
8.比特幣的缺陷
自己接觸數字貨幣也有幾年了,比照特幣的理解也不能說有多麼的深化。我將盡我所能把什麼是比特幣寫分明,用小白能明白的文字來表述比特幣。
假如有錯的中央還望不吝賜教
1.比特幣的由來
比特幣的由來這里就必需要提到一個人:中本聰。中本聰是比特幣的開創人,但是關於誰是中本聰直到我寫這邊文章的時分,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倒是有很多自稱是中本聰的人,但是一個個都禁不起琢磨。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一個人是"澳本聰",由於人在澳大利亞,所以大家給他取了一個略帶
挖苦意味的名字。
先借用一下網路上面的引見: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降生 。依據中本聰的思緒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方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一切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託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根據特定演算法,經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運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散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載一切的買賣行為,並運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平安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自身能夠確保無法經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能夠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具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一切權與流通買賣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十分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我對上面的文字解釋一下:
【P2P】網路是點對點,再文言一點是個人對個人的意義。
中心化:普通的像支付寶這樣的系統是中心化系統,一切信息都控制在支付寶公司的效勞器中。
去中心化:就是沒有一個中心化的系統。網路中的一切個體都對這個賬本都有完好的記載。這里有個關鍵詞【賬本】。
什麼是賬本?比特幣的一切轉賬挖礦信息加起來是一個賬本。賬本就是數據的意義。比特幣網路中的每一台效勞器都有完成的比特幣轉賬記載【賬本】。
什麼是轉賬?假如你有一個比特幣錢包,並且有比特幣資產,那麼你就能夠轉賬到另一個地址。每個地址都是特有的不反復的。就像支付寶賬號,但是地址並不記載個人信息,所以轉賬是匿名的不可查的。但是轉賬記載【賬本】是公開的可查。
什麼是錢包?你能夠了解是一個軟體。目前用的做多的是imtoken,用imtoken你能夠生成本人的比特幣賬號【地址】。然後他人就能夠給你轉賬。錢包並不是中心化的東西。錢包生成的私鑰才是最重要的數據。你能夠用私鑰導入到其他錢包。留意密碼,密碼遺忘就不可找回。就無法轉賬。目前比特幣總量1800多萬。但是有可能比特幣丟失了,比方私鑰沒有了。所以一定要保管好你的私鑰。
2.如何取得比特幣
獲取比特幣的辦法目前有2種
1.用電腦挖礦
比特幣的產生就是挖礦而來,挖礦文言文就是:用電腦運轉特定軟體來運算數據,算對了就給你比特幣獎勵。挖礦需求高端顯卡,挖礦設備首先就是根絕NV顯卡。挖礦肯定是用顯卡挖礦。挖礦設備的整體構造和普通PC機器不一樣的中央就是顯卡數量。當然你也能夠用家用的電腦來挖礦感受一下。詳細的挖礦教程這里不做引見。
2.購置
購置相對就簡單不少。但是目前市面上買賣所成百上千家,優劣不齊。選擇的時分要謹慎。要選排名靠前的買賣所。這里引見幾個大型買賣所:火幣,幣安。這兩個曾經能夠滿足你的一切需求。
3.比特幣寄存在哪
比特幣能夠寄存在恣意一個數據存儲介質里,包括手機、U盤、挪動硬碟、電腦等。比特幣在停止買賣的時分,只需求運用比特幣買賣軟體發送比特幣地址即可。比特幣軟體能夠自動生成地址,同時在生成地址時不需求聯網。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呈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是用來記載你在該地址上有幾比特
4.比特幣的價值所在
比特幣的價值十分大。說幾點適用的價值。
1.去中心化的貨幣,沒人能夠隨意凍結你。不用擔憂哪個國度凍結你的資產
2.隱秘的買賣 購置東西只需轉賬比特幣,沒人能夠查到你。其中的美好能夠自行想像
3.升值潛力 總量2100W,假如成世界貨幣。價值難以估量。目前比特幣價值:6700美圓 (2020年3月25日數據)
主要價值在上面幾點,曾經是充溢無限想像
5.如何買賣比特幣
能夠在買賣平台買賣,比方上面提到的買賣所。
買賣所分為中心化買賣所,和去中心化買賣所。比照來說中心化買賣所便當很多。事實也是這樣,去中心化買賣所的買賣量很少。
6.關於挖礦
比特幣是由挖礦產生的。但是目前個人電腦想挖礦的話難度真的不是普通的大。由於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時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路上獲取到比特幣網路提供的區塊獎勵。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水平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所以不是說你挖就能挖到的。就比方個人電腦你挖個十天半個月收獲的數量極極大約率還是0.
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礦池】
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能夠將少量算力兼並結合運作的辦法,運用這種方式樹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 Pool)。
在此機制中,不管個人礦工所能運用的運算力多寡,只需是透過參加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無論能否有勝利發掘出有效材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奉獻來取得少量比特幣獎勵,亦即多人協作挖礦,取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按照奉獻度分享。
所以說過你個人想體驗挖礦的話,參加一個大型礦池是一個十分不錯的主見。
7.各個國度比照特幣的態度
友好的國度: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
日本是第一個使比特幣合法化的國度,並賦予了其法定貨幣位置。
澳大利亞是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個比照特幣友好的國度,在2017年宣布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為法定貨幣。
韓國買賣所也佔比特幣總買賣量的10%以上,世界上吸收比特幣買賣量最大的一些買賣來自韓國,這一事實自身就闡明了該國比照特幣的友好態度。
新加坡的比特幣不被視為貨幣,但被視為商品。因而,需求支付商品及效勞稅。
不友好的國度:中國,孟加拉,卡達等
中國在94的時分取消了一切境內買賣所,並明文制止買賣比特幣行為。
在孟加拉買賣比擬幣的話有可能會被拘捕
卡達,阿富汗這樣是神權國度在宗教上被以為是非法的
8.比特幣的缺陷
1.比特幣系統目前來看曾經相當的強健平安。但是並不是不可竄改的。有數據標明,破費幾十萬美圓購置算力,就可能使比特幣網路的買賣發作竄改。由於比特幣買賣的正確性
是有算力來決議的。假如攻擊方的算力佔領超越50%那麼就有可能竄改相關的轉賬信息。 歷史 上也發作了這樣的事情,固然不是攻擊的比特幣。攻擊的是ETC,但是這也證明了
BTC並不是無懈可擊的系統。
2.比特幣轉賬很慢,假如運用人數少的話能夠很快的轉賬,但是轉賬用戶多了之後會形成網路的阻塞。目前轉賬比特幣的時間是以小時來計算。
3.比特幣的算力如今由少局部人控制。這背叛了中本聰的初衷,少局部控制也就意味著中心化,而中本聰的初衷是去中心化系統。
❺ 入門科普:我可以用電腦挖礦嗎
以比特幣為例,挖礦就是將一段時間內比特幣系統中發生的交易進行確認,並記錄在區塊鏈上形成新區塊的過程。早在 入門科普04: 比特幣挖礦 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就已經向大家詳細地介紹了什麼是挖礦,有點遺忘的同學可以點藍字,去重新回顧一下。
既然,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挖礦以及挖礦的好處,那麼就有人會問,我可以用自己的電腦挖礦嗎?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01
比特幣「挖礦」原理
在比特幣的系統里,每一次記賬權的獲得,都需要解出與之對應的難題。 這道題就像是一把需要解開的密碼鎖,而解鎖的鑰匙是一個隨機的數字。第一個找到正確數字的人,就將獲得這次記賬的權利以及相應的比特幣獎勵。
所以 比特幣的「挖礦」過程其實就是尋找這把「鑰匙」,也就是尋找隨機數字的過程。
02
家用電腦可以挖礦嗎?
比特幣系統會讓大家求解一個數學題,誰最先求解出來,那麼他所記錄的區塊就會被認同,獎勵就歸他所有,而求解速度就要看誰的電腦性能更高。
正是如此,所以現在每個人都在增強自己的電腦、挖礦機的運算性能,提高解題速度,誰的算力更高,挖到礦的幾率就越高,賺到的錢也就越多。
要知道比特幣剛問世那會兒,也並沒有什麼專業的礦機。 大部分比特幣都是通過普通電腦挖出來的。 比如那位用1萬枚比特幣購買了兩塊披薩的程序員。
所以 准確來講,沒有人規定挖礦必須是專業礦機。那麼我們的普通家用電腦,自然也可以拿來進行挖礦。
03
礦機挖礦
挖幣確實比炒幣靠譜,所以為了更高效、低成本地挖比特幣,有人就研發出了專門用來挖比特幣的礦機。
與之相比,家用電腦只有一塊普通晶元、一塊普通顯卡而已。 而一台專業的礦機,晶元是專門為挖礦優化過的,還集成了好幾塊高端顯卡,所以其挖礦的算力不是普通電腦所能相提並論的。
04
礦機挖礦
答案當然是不劃算的。
在之前有這么一則新聞,兩校長在學校安裝了7台大功率電腦用來挖礦,導致學校嘈雜聲不斷,並且網路癱瘓、電費翻倍,還差點著火。
其實比特幣挖礦本身就是一個 超級費電、超級摧殘GPU 的技術活。所以現在用個人電腦挖礦的人是極少數的存在了。
拿普通家用電腦來挖幣的話, 不僅效率十分低下,且與之相對應的能源消耗也會非常高。 而且從另一方面講,家用電腦挖礦,消耗的電力按照市價計費。而專業挖礦的礦工,專門挑選電費便宜的地區,建立大型的礦場,降低電費成本。
所以,現在用普通的家用電腦去挖比特幣,雖然可以挖,但基本挖不到。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很可能連電費都掙不回來。
❻ 漫畫圖解 什麼是區塊鏈
漫畫圖解:什麼是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英文 Blockchain,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資料庫。任何人只要架設自己的伺服器,接入區塊鏈網路,都可以成為這個龐大網路的一個節點。
區塊鏈既然本質是資料庫,裡面究竟存儲了什麼東西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區塊鏈的基本單元:區塊(Block)。
一個區塊分為兩大部分:
1.區塊頭
區塊頭裡面存儲著區塊的頭信息,包含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PreHash),本區塊體的哈希值(Hash),以及時間戳(TimeStamp)等等。
2.區塊體
區塊體存儲著這個區塊的詳細數據(Data),這個數據包含若干行記錄,可以是交易信息,也可以是其他某種信息。
剛才提及的哈希值又是什麼意思呢?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MD5,MD5就是典型的哈希演算法,可以把一串任意長度的明文轉化成一串固定長度(128bit)的字元串,這個字元串就是哈希值。
而在我們的區塊鏈中,採用的是一種更為復雜的哈希演算法,叫做SHA256。最新的數據信息(比如交易記錄)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最終會通過這個哈希演算法轉化成了長度為256bit的哈希值字元串,也就是區塊頭當中的Hash,格式如下:
區塊與Hash是一一對應的,Hash可以當做是區塊的唯一標識。
不同的區塊之間是如何進行關聯的呢?依靠Hash和PreHash來關聯。每一個區塊的PreHash和前一個區塊的Hash值是相等的。
為什麼要計算區塊的哈希值呢?
既然區塊鏈是一個鏈狀結構,就必然存在鏈條的頭節點(第一個區塊)和尾節點(最後一個區塊)。一旦有人計算出區塊鏈最新數據信息的哈希值,相當於對最新的交易記錄進行打包,新的區塊會被創建出來,銜接在區塊鏈的末尾。
新區塊頭的Hash就是剛剛計算出的哈希值,PreHash等於上一個區塊的Hash。區塊體的Data存儲的是打包前的交易記錄,這部分數據信息已經變得不可修改。
這個計算Hash值,創建新區塊的過程就叫做挖礦。
用於進行海量計算的伺服器,叫做礦機。
操作計算的工作人員,叫做礦工。
計算哈希值究竟難在哪裡?咱們來做一個最粗淺的解釋,哈希值計算的公式如下:
Hash = SHA-256(最後一個區塊的Hash + 新區塊基本信息 + 交易記錄信息 + 隨機數)
其中,交易記錄信息也是一串哈希值,它的計算涉及到一個數據結構 Merkle Tree。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我們暫時不做展開介紹。
這里關鍵的計算難點在於隨機數的生成。猥瑣的區塊鏈發明者為了增大Hash的計算難度,要求Hash結果的前72bit必須都是0,這個幾率實在是太小太小。
由於(最後一個區塊的Hash + 新區塊基本信息 + 交易記錄信息)是固定的,所以能否獲得符合要求的Hash,完全取決於隨機數的值。挖礦者必須經過海量計算,反復生成隨機數進行「撞大運」一般的嘗試,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的Hash,從而挖礦成功。
同時,區塊頭內還包含著一個動態的難度系數,當全世界的硬體計算能力越來越快的時候,區塊鏈的難度系數也會水漲船高,使得全網平均每10分鍾才能產生出一個新區塊。
小夥伴們明白挖礦有多麼難了吧?需要補充的是,不同的區塊鏈應用在細節上是不同的,這里所描述的挖礦規則是以比特幣為例。
區塊鏈的應用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於2008年提出,而後根據這一思路設計發布了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什麼是P2P網路呢?
傳統的貨幣都是由中央銀行統一發行,所有的個人儲蓄也是由銀行統一管理,這是典型的中心化系統。
而比特幣則是部署在一個全世界眾多對等節點組成的去中心化網路之上。每一個節點都有資格對這種數字貨幣進行記錄和發行。
至於比特幣底層的數據存儲,正是基於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的每一筆交易,都對應了區塊體數據中的一行,簡單的示意如下:
交易記錄的每一行都包含時間戳、交易明細、數字簽名。
表格中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實際存儲的交易明細是匿名的,只會記錄支付方和收款方的錢包地址。
至於數字簽名呢,可以理解為每一條單筆交易的防偽標識,由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所生成。
接下來說一說比特幣礦工的獎勵:
比特幣協議規定,挖到新區塊的礦工將獲得獎勵,從2008年起是50個比特幣,然後每4年減半,目前2018年是12.5個比特幣。流通中新增的比特幣都是這樣誕生的,也難怪大家對挖掘比特幣的工作如此趨之若鶩!
區塊鏈的優勢和劣勢
區塊鏈的優勢:
1.去中心化
區塊鏈不依賴於某個中心節點,整個系統的數據由全網所有對等節點共同維護,都可以進行數據的存儲和檢驗。這樣一來,除非攻擊者黑掉全網半數以上的節點,否則整個系統是不會遭到破壞的。
2.信息不可篡改
區塊內的數據是無法被篡改的。一旦數據遭到篡改哪怕一丁點,整個區塊對應的哈希值就會隨之改變,不再是一個有效的哈希值,後面鏈接的區塊也會隨之斷裂。
區塊鏈的劣勢:
1.過度消耗能源
想要生成一個新的區塊,必須要大量伺服器資源進行大量無謂的嘗試性計算,嚴重耗費電能。
2.信息的網路延遲
以比特幣為例,任何一筆交易數據都需要同步到其他所有節點,同步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網路傳輸延遲的影響,帶來較長的耗時。
幾點補充:
1.本漫畫部分內容參考了阮一峰的博文《區塊鏈入門教程》,感謝這位大神的科普。
2.由於篇幅有限,關於Merkle Tree 和 非對稱加密 的知識暫時沒有展開細講,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查閱資料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
❼ 認識比特幣
什麼是比特幣
大眾了解(什麼是比特幣?)
大多數人了解:比特幣就是一種貨幣,您可以在其中存入/轉換您的錢,並在短時間內增加或者是消耗他,並且類似於股票可以快速增值與貶值。我一開始也是這樣了解的,後來讓老大科普了一下才明白。
我們應該了解(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實際上是一種加密貨幣,加密貨幣是指一種「數字貨幣」,其工作方式和功能與真實貨幣一樣,但沒有任何實際存在,並且是完全數字化的。它不涉及紙張,墨水或任何傳統貨幣需求,而是「開采」或使用電力軟體創建的,任何擁有足夠強大計算機的人和所有人都可以為比特幣的開采做出貢獻並從中獲利。盡管使比特幣具有革命性和面向未來的原因是,與傳統貨幣不同,它不受任何人,組織或基本上任何人的控制。此外,它是透明的但匿名的,這意味著您可以驗證在區塊鏈上完成的每筆交易(這是記錄每筆比特幣交易的分類帳),費用,確認書以及其他所有內容都是透明的。
但是,比特幣是匿名的,因為你可以發送接收或者是使用比特幣而不必透漏自己的身份.比特幣僅在「錢包地址」上起作用,不需要名稱,電子郵件或其他任何使用比特幣的要求,因此不能征稅或與你本人有任何連接。簡而言之,這是一種貨幣,任何人和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而無需任何特殊要求或不浪費實際的原始產品,並且可以同時保持匿名。
簡約的說:比特幣就是純數字化的虛擬匿名流通貨幣,比特幣首次公映市場交易是在(暗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