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創始人惠軼
⑴ 炒幣大佬中年隕落,你還在幻想一夜暴富
梁靜茹唱了多年《慢慢來比較快》,真心聽進去的人都有福了。
最近一則消息稱,比特易創始人惠軼於2019年6月5日逝世,42歲。
這在我大學同學群里引起了騷動。
其實,群里並沒人聽說過「比特易」,更不知「惠軼」是何方神聖。
我們吃驚的是,消息稱,這哥們挪用客戶的比特幣,放大到100倍杠桿做空,導致爆倉,巨虧1.13億元。
OMG!1.13億元?啥概念?
拿到三四線城市,一口氣狂買100套房子!
逝者為尊,姑且不去妄議事件本身,願這位70後同齡人安息。
但一夜暴富這件事,總叫人柔腸糾結。
1
暴富神話聽太多
這些年,一夜暴富神話太多了,誰的心裡不癢癢?
炒房,炒匯,炒礦,炒幣,P2P……幾年一個熱點,一群又一群人暴富,而且,富得莫名其妙,一口就吃成大胖子。
特別是,某位遠不如你的阿貓阿狗,讀初中時還每天勤抄你的數學作業,卻指不定哪天蹦躂成個暴發戶。
你能挺過這場內心刺激戲嗎?
情何以堪?
其實,一群人搶著往坑裡跳的時候,大多數人註定被坑,被活埋,被割韭菜。
然而,坑就在那裡,不管你跳不跳,只要有人暴富出坑,形成示範效應,你最終都會被打臉。
我們作為70後的被打臉分子,早被光鮮暴富的80後死死捺在沙灘上。
更不消說,90後生猛哪吒似的,已腳踩風火輪趕將上來,背後又是一通劈頭蓋臉。
於是,就像《末路狂花》,那些曾經老老實實的70後,也會燃起「最後瘋狂一把」的熊熊躁動。
擱不住面子,更安撫不住內心,說穿了就是一個不服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有種乎?
有種,你就上吧。
於是,擼起袖子,真的有人去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這,彷彿是宿命。
2
暴富是小概率事件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可得性偏差」。
什麼意思?
原來,我們的大腦易犯迷糊,對於那些見得多的事物,就誤以為其發生的概率比較大。
而新聞學又有一種說法,「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這兩門學問合在一起,就會鬧出個毛病。
一方面,那些離奇罕見的暴富神話,具有顯著的新聞價值,會被鋪天蓋地的報道,「可得性」極高。
另一方面,人們對暴富神話的新聞看多了之後,卻會誤以為這類暴富神話很普遍,餡餅也很容易砸到自己頭上。
瞧,一個天大的誤會,就是這么鬧出來的。
以股市為例,國內有個說法是,散戶投資者大致上「一賺二平七虧」。
十個人之中,才有一個人能賺錢。
所有賺錢的人擱一起,又有幾個能暴富呢?
少之又少。
投機這事兒,不管炒的是什麼,都在玩「零和游戲」,有你的就沒我的。
大家一起賺錢?那是絕對不可能!
「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就看得很透徹,直言自己就是割韭菜。這話雖然引發一波眾怒,但確實是私底下說出了大實話。
雪球上有些散戶,整天抱怨莊家這莊家那,也不用腦子想想:莊家不割你韭菜,難不成還伸頭給你割韭菜?
真相扎心,大佬就是靠收割你,才能實現一夜暴富,怎會帶你「共同富裕」?
更何況,大佬也有失足時,還會被更大的大佬收割,又去找誰說理?
所謂小概率事件,說白了就是:暴富這件事兒,基本上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
所以,少想它為妙。
3
來得快去得也快
梁靜茹在歌中唱到:「 來得快去得也快,煙火痛快到頭來卻空白」。
一部投機史,就是一部血淚史,不知多少人葬身其中,像一場煙火般消散。
利弗莫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作者,號稱華爾街「投機之王」,卻最終以一顆子彈結束自己生命。
這顆子彈,彷彿為整個投機事業做了一個悲情注腳。
我認識一位老闆,辦廠做塑料製品,辛苦二十多年,慢慢把生意做大,產值早就破億,十年前日子很好過。
然而,房地產最火爆的那幾年,他按捺不住,跟人合夥操盤, 幾年下來竟賺了七八億。
他後來反思說,那會兒該收手就好了,還是太貪心,自信心過於膨脹,只想撈更多快錢。
最後結果是,他倒在房地產調控上,不但賺的錢都吐回去,還欠銀行兩億多,一輩子掙的資產都沒了。
可惜,可嘆。
其實,許多倒掉的大中型民營企業,往往都是老闆賭性太重,要麼是直接賭博輸錢太多,要麼就是跨界亂搞投資,最終把辛苦半生的錢打了水漂。
大老闆們尚且如此,普通如你我又如何?
比如說,比特幣。
許多投資比特幣的人,只怕玩了多年也沒鬧明白,所謂區塊鏈技術雲雲,到底是個什麼名堂?
只不過,看見比特幣瘋漲,人家都賺到錢了,眼紅之下只管殺入,根本不管邏輯怎樣。
這種盲入的「紅眼錢」,恐怕多半有去無回。
同樣的,P2P。
P2P最火爆的時候,很多人同樣搞不懂其本質,究竟是什麼底層技術、什麼商業模式,只管一頭扎進去,簡直是學雷鋒,故意去踩地雷。
下一次投機潮,又會是什麼?
誰知道呢?
4
老實搬磚才踏實
人到中年,經不起太多折騰。
20歲出頭,血氣方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隨便怎麼折騰都無所謂。
但到了三四十以後,上有老下有小,再去胡亂瞎折騰,實在不是那回事兒了。
最起碼,不該再錯把投機當投資,總是腦子滾燙,幻想一夜暴富,卻閉著眼一個猛子跳坑裡,被活埋,被割韭菜。
摸摸小心口兒,假如沒有更好的選擇,還是老實搬磚才踏實。
你說呢?
⑵ 幣圈中的獨行者——丁洋
摘要:韌性是持續下去的砝碼。
「我之所以堅定地立足於數字貨幣行業,是因為它是一個全新的增量市場。」這是他經常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丁洋,有很多身份,onetop評級合夥人,可信樹基金創始人,區塊鏈早期投資人。
01.初入幣圈
幾年前,他還是一個在股票幻海中沖浪的一員,也曾歷經了A股的高光時刻,當然高光之後股市成為了一片殘酷得血海。可能他天生對金融敏感,急流勇退避開了股市的血洗收割,望著身邊不少朋友被股市套牢或是輸得傾家盪產,除了心有餘悸外,他還在反思著:以後的路當如何走?
2017年3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區塊鏈行業,「哈希加密」、「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圍繞著區塊鏈這門技術,但他更關注著是「去中心化」,如果金融與「去中心化」碰撞在一起,那麼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金融體系。
想到這里,他覺得區塊鏈是未來的趨勢,也是顛覆傳統行業的一次革新,便踏上了區塊鏈的「征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當他踏入區塊鏈這個行業,他才知道這個行業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光鮮亮麗,由於行業亂象環生,不少項目魚目混珠,攪渾了這片澄清的藍海,但凡與區塊鏈相關的項目均與傳銷「沾親帶故」,風評極差。身邊的人紛紛勸他退出幣圈,他報以微笑,眼神充滿著堅定,依舊選擇固守,也許因為信仰,也許因為不甘心。
02.幣圈往事
2017年9月4日,這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天,一場「暴風雨」正以萬鈞之勢向區塊鏈行業襲來。「九四」政策既出,ICO被叫停,項目開始退幣,火幣、OK 和比特幣中國相繼宣布停止交易業務。那時他感受到行業真正的黑暗,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出現暴跌。他心中有了一絲動搖:這條路是不是選錯了?
沒多久,比特幣和以太坊卻轉而開始了馬不停蹄的瘋漲,頻頻破新高,終於在12月漲到至高點:分別在兩萬美元與1400美元。
狂歡的背後,有人在哭泣。有人在這場變革中完成了階層的跳躍,也有人在這次狂歡中損失慘重,但更多的人只是充當旁觀者的角色,如今想來,懊悔不已!
2017的9月4日,是幣圈的黑暗,然而對於丁洋來說,六個月後才是他進入行業的低谷。
潮起潮落,盛衰交替,自是天道,亦是常理。
03.百折不撓
2018年3月,才是他入行中最灰暗的時刻,幣圈下的熊市,沒有多少人能夠全身而退,他的投資似如覆水難收,第一桶金也在那段時間盡數吐回。那時的他,毅然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從投資轉去做區塊鏈服務創業。
他成為了onetop評級合夥人,因為這個行業太亂了,亂得讓人分不清哪個是好項目,哪個是壞項目。這個行業是需要一個權威中立的媒體機構去評判,就像法官一樣去審批著正義與邪惡。
2018年,9月4日,又是一次「9,4」,先前的「風聲鶴唳」在幣圈媒體得到了應驗,不少頭部媒體相繼封號,幣圈又提前進入了寒冬,區塊鏈服務行業並不好做,一如當年的互聯網。
對於他來說,區塊鏈行業是一艘滿是金礦的開往外太空的飛船!
這是丁洋對於區塊鏈的信心。2019年,他成立可信樹,其初衷是希望用專業的團隊為身邊擁有大量區塊鏈資產的人去做專業化的資產管理,讓他們在牛市賺得更多,熊市虧得更少。
此時的他距離第一次接觸數字貨幣已經過去3年。對於「幣圈一天,人間十年」的這個行業來說,他已經算是老人了。
商場如戰場,更何況是在瞬息萬變的幣圈,稍不留意便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對於投資,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投資行業向來是一個充滿風險的行業,每個人都像是蹣跚學步的小孩,大步流星的走註定是要吃虧的。有時,走的慢,走得穩,反而成了快。
憑借著多年的投資經驗,他自製了11期數字貨幣分析投資直播課程,從投資的基礎理論,到K線入門,再到高勝率的MACD交易系統,完美將系統的交易理論與交易實際操作經驗進行投機融合,課程一經上線,好評如潮。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光明前景及自身在行業的積累,促使著他繼續前行。
04.邂逅合約
歷經了行業的風霜雨雪,看慣了幣圈的大起大落。他選擇了差價合約的賽道,因緣際會之下,他與ASPMEX菠蘿合約結緣。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眾所周知,現貨行情低迷,多空雙向收益高的合約戰場成為了不少玩家的聖地,他也未能免俗。當然,收益高的合約往往也伴隨著高風險,盡管如此依舊阻擋不住人性的貪婪,「惠軼期貨合約爆倉」的結局令人唏噓。
如果說,憑運氣/實力輸掉了合約那是再正常不過了。可是,不少平台屢次出現插針、拔網線、宕機等致使用戶爆倉,這就是作惡!
因為他本人從事多年量化基金,自然而然對滑點和深度比較敏感,所以對平台這些行為嗤之以鼻,甚至一度曾拒絕玩合約。直到ASPMEX菠蘿合約的出現,以正向差價合約的打法沖擊著這個行業,正如一位武林新秀向火幣、BitMEX、OKEX、幣安發起新的挑戰。他重新踏上了合約的征程,甚至戰績不俗。
2020年3月12日,幣圈再一次迎來了「大行情」,一場史無前例的黑天鵝事件血洗了整個加密資產市場。比特幣幣價單日減半,市值蒸發千億美金。他身邊不少玩合約的用戶紛紛爆倉,損失一片慘重,原本想做空合約的用戶卻因為一些平台問題無法做空,錯過了一次財富增值的機會。
然而,他在ASPMEX菠蘿合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他聲稱道:「因為ASPMEX菠蘿合約的正向差價合約自帶「無滑點、無限深度」的天然屬性,使得他的合約交易平穩如常,極速平倉。當然這也歸功於其強大的交易平台,即便遭遇著極端行情,交易依舊流暢無阻,並沒有像其他交易所出現宕機、插針、拔網線的問題。」
鏖戰極端行情,是對ASPMEX菠蘿合約一次考驗,也是他本人對ASPMEX菠蘿合約這個平台一次考核,他認為它已經交了一份很完美的答卷。更令他欣喜的是,在這次極端行情中,他和另外兩個好友在菠蘿合約頻繁短線交易獲得了大量的利潤。並且,他還說道,身邊有朋友一個早晨的利潤率超過100倍,收益之高都讓他有點眼紅。
顯然而然,這在正常的交割合約中幾乎不可能做得到。
言及ASPMEX菠蘿合約,他似乎在合約行業中看到了一絲希望。他這樣說道:「一般而言,玩合約的人要麼浸淫這個行業已久,或者是從事傳統金融等相關行業,也就說玩合約的門檻很高,學習成本也不低。所以這對很多小白極為不友好。然而,在這個平台中卻推出一鍵跟單,打破了傳統合約的桎梏,極大降低了用戶的門檻。」當然,對於他本人而言,更多憑借自己對行情的把握,進行做多做空合約策略。
最後,他看了一下手機上的合約收益,會心一笑:看著數字金融與區塊鏈融合愈發成熟,也期待真正有價值的商業級公鏈能夠不斷落地,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