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英國生命保險
Ⅰ 國家對比特幣的態度
法律分析:我國目前對比特幣的管制態度,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比特幣不是法定貨幣;
2.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商品;
3. 國家禁止代幣融資交易平台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等活動。
法律依據:《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
一、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要對照《通知》要求,加強對比特幣相關業務的管理,全面清理本機構所開展的與比特幣相關的產品或服務,不得繼續開展該類業務,並穩妥做好該類業務的市場退出工作。
二、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要按照《通知》要求,將在轄區內依法設立並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等服務的機構納入反洗錢監管,督促其加強反洗錢監測,切實防範比特幣可能產生的洗錢風險。
三、電信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比特幣互聯網站的管理,根據相關管理部門的認定和處罰意見,依法關閉違法比特幣互聯網站。
Ⅱ 買比特幣違法嗎
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禁止比特幣,但其交易不是完全合法。我國范圍內有比特幣存在,單純持有比特幣是不違法的,只是我國已經限制了比特幣的交易,一般只能在個體之間交易轉讓,不允許公開向公眾發售,因為其存在比較大的投資管理風險,如果消費者購買比特幣必須自行承擔風險。
比特幣的特點如下:
1、去中心化;
2、全球流通;
3、專屬所有權;
4、交易費用低;
5、稀缺性;
6、成本透明性。
比特幣不能兌換成人民幣的原因如下:
1、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
2、不得承保與比特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比特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
總而言之,在我國,沒有法律規定購買比特幣合法,也沒有規定購買比特幣違法,因此,根據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可以購買比特幣,通過正規的渠道和平台購買即可。
法律依據:《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Ⅲ 比特幣在國內合法嗎
比特幣在中國不合法。對於虛擬貨幣交易所,我國自2017年9月4日之後已經表明了反對態度。市面上,規模較大的交易所都逐漸淡出國內市場,一部分東渡日本,一部分下了南洋,當然,隨著11月初香港地區新規的鎮叢發布,我們相信,未來虛擬幣交易所可能會在香港地區取得合法牌照,為當地機構投資者等進行服務。中國尚無法律保護比特幣交易。比特幣不是中國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它屬於虛擬粗胡數字貨幣,雖然中國沒有明確法律依據:證明比特幣合法或非法,但是中國法律法規不支持比特幣公開交易。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根據中國央行2013年12月5日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的規定:雖然比特幣被稱為「貨幣」,但由於其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現階段,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不得承保與比特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比特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御凳櫻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
《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 第二條 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
現階段,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不得承保與比特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比特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包括:為客戶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接受比特幣或以比特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開展比特幣的儲存、託管、抵押等業務行與比特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將比特幣作為信託、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Ⅳ 我投資了天津藍天格銳比特幣,還有英國愛生保險合同,現兩年多了沒有消息怎樣才能要回自己的錢
因為這都是騙子公司搞的,可能你拿不回錢了。
Ⅳ 美國萬通保險買入1億美元比特幣,6000億美金將流入市場
美國萬通人壽保險公司(MassMutual)通過紐約數字投資集團(NYDIG)為其普通保險賬戶購買了價值1億美元的比特幣,並投資500萬美元於NYDIG。這標志著保險行業對加密貨幣的進一步關注。比特幣投資基於萬通公司旨在利用新機遇、保持資產多元化並適應數字化世界的戰略。NYDIG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羅斯·史蒂文斯指出,其他保險公司也通過NYDIG為普通賬戶購買比特幣,因為當前利率低,美元貶值,比特幣因此顯得更具吸引力。比特幣作為投資市場的焦點,尤其是自2020年以來,其價格上漲超過176%,與股市和黃金相比,表現更為穩健,凸顯了其作為避險資產的潛力,吸引著投資者將其作為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工具。比特幣的供應總量有限,與黃金具有相似的性質,使其成為傳統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投資選擇。這標志著比特幣在獲得傳統金融市場接納方面的一個里程碑。
萬通的布局不僅對比特幣進行了一次大肆宣傳,還進一步推動了比特幣的發展勢頭。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日益增長,包括MicroStrategy、Square等公司的大規模購買,以及高盛前對沖基金經理拉烏爾·帕爾(Raoul Pal)宣稱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具有從傳統市場吸收「數萬億美元」的潛力。摩根大通策略師尼古拉斯·潘尼吉爾佐格洛(Nikolaos Panigirtzoglou)預測,在未來幾年,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對比特幣的需求可能會增加。萬通保險公司1億美元的投資表明,對比特幣的接納正從家族辦公室和富有的投資者向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蔓延。盡管保險和養老基金機構不太可能大舉配置比特幣,但即便是一小部分轉向比特幣,也可能帶來重大影響。如果美國、英國和日本的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僅將其資金的1%轉移到比特幣中,這將導致有6000億美元的機構資金分配到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基金Adamant Capital創始人Tuur Demeester指出,如果整個壽險行業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將其資產的0.1%配置到比特幣上,他們將在市場上用45億美元購買251400枚比特幣,這一數值相當於BTC流通供應量的1.35%。
然而,策略師們也指出,保險公司和養老金投資組合等傳統投資者在投資比特幣時面臨的監管障礙可能限制了他們對這種加密貨幣的投資。盡管如此,壽險行業的大量資金加入比特幣投資的行列,預示著比特幣市場的未來將更加成熟和穩健。
Ⅵ 愛生保險是傳銷嗎
評論不一,有的評價就是假借虛擬貨幣之名搞傳銷的。有的說可靠,在英國愛生保險投資了比特幣,風險很小,值得購買。具體看個人意願,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