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問比特幣的男生
A. 江卓爾的投資之道
江卓爾,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獲得了計算機和工商管理學雙學位。畢業後在上海移動做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分析工作。江卓爾第一次聽到比特幣是在2011年,和很多人一樣,最初聽到並沒有把它當回事,等再次聽到的時候基本都是比特幣下一次快速上漲的時候。比特幣再一次進入江卓爾的視野是在2013年,那時候他還在上海活動,帶領十幾個人的團隊做大數據分析。這一次,他沒有再錯過機會,而是認准了比特幣是未來的一個趨勢。2013年10月,江卓爾毅然辭職,從兩台顯卡礦機起步,從挖萊特幣等山寨幣開始,經過4—5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礦業巨頭。
對自己在區塊鏈行業做的事情,總結為兩點:第一就是科普,江卓爾在知乎上寫的科普長文《比特幣是什麼》,是中文社區中最廣為流傳的比特幣科普文章,瀏覽量近600萬次,是很多人入門區塊鏈的必讀文章,甚至還有不少區塊鏈公司拿它作為新員工入職培訓教材。
除了科普,江卓爾的另一個標簽就是礦工,挖礦是江卓爾在區塊鏈行業的最大業務。江卓爾創辦的萊比特幣礦池是全球頭部比特幣礦池之一,而這一切起源於2013年底的兩台顯卡礦機。2013年牛市過後,在整個漫長的2014—2015熊市中,江卓爾堅定地長期看好比特幣,並通過挖山寨幣然後換成比特幣的方式,把所有利潤都轉換為比特幣囤積起來。在2015年10月,一是在漫長無聊的熊市中,江卓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知乎上寫完了長達6萬字的著名科普《比特幣是什麼》,並預言隨著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持續增加,牛市即將到來。二是比特幣的擴容之爭,從比特幣開發人員內部,擴散到整個社區都參與爭論,這讓江卓爾意識到「想要保護自己的比特幣必須要有比特幣算力」。於是,在2016年初,江卓爾建立了自己的比特幣礦池——BTC.TOP。在2017年牛市末期,BTC.TOP還一度成為全網算力最大的礦池。2017年「九四」期間和2018年底的礦難期間,很多礦場關停,礦機論斤賣,恐慌情緒在整個挖礦行業蔓延。出人意料的是,江卓爾卻在這個時間點大量抄底市場上被賤賣的礦機。 江卓爾在業內還有個礦機黑洞"的外號,因為他從來只大量買礦機,而沒有賣出哪怕是一台礦機。 江卓爾的邏輯是:"對區塊鏈和比特幣長期看好,買了礦機就老老實實挖到報廢,把長期的超額回報從魚頭吃到魚尾,沒必要做短線的折騰」。 而比特幣每一次,超過市場預期的長期持續上漲,也讓長持礦機的人賺得盆滿缽滿,讓短線玩波段的人後悔不迭。
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不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都是通過買幣,而江卓爾的做法是買礦機挖礦。為什麼江卓爾要選擇挖礦的方式呢?我們分析,相對於炒幣,挖礦對於長期的價值投資,優勢是多方面的。
1、從成本上,挖礦是成本更低、也是更穩定地獲得比特幣的方法。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從二級市場購入和挖礦獲得。通過二級市場購入的比特幣,也就是常說的炒幣,帶著市場情緒溢價。這個溢價可能是正溢價,也可能是負溢價。最近幣價瀑布式下跌,就是因為這裡面含有市場情緒的負溢價。
有了礦機成本、電費、其他固定運營費用及全網算力等數據,可以大致計算出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在行業發展早期,很多有信仰的礦工,獲得了巨量的財富積累。
隨著行業迅速發展,挖礦難度、全網算力都顯著提升,礦機關機價越來越高,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優勢正在逐漸降低甚至消失。但同時,這也促進了行業的專業化和集中化,大型礦場、礦池逐漸出現,這大幅度降低了挖礦的邊際成本,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挖礦仍然有利可圖。
2、挖礦是良好的風險對沖手段。區塊鏈行業跌宕起伏,這幾天的市場行情就是很好的印證。幣價漲跌的波動性巨大,大部分人面對暴漲暴跌的行情,很難平靜面對。在比特幣的發展過程中,多次上演過幣價下跌 75% 甚至 90% 的極端行情,極端行情引發的恐慌情緒導致很多人賣幣清倉,心態的變化導致這批人從此失去了上車的機會。當幣價達到漲跌近 30% 的震盪幅度時,任何短線操作尤其是杠桿交易,都是有巨大風險的。持續產出幣的挖礦,就成了一種降低平均獲幣成本的風險對沖手段。
3、盈利模式清晰,挖礦獲得大量傳統資本的青睞。對於傳統行業的投資者而言,比特幣的劇烈波動幅度,雖能帶來投機交易大量獲利的可能,但其風險也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同時,很多傳統資本並不理解比特幣的價值,因此不願意貿然投入炒幣。挖礦的經濟模型相對來說更容易理解。礦場規模會給人一種很壯觀和踏實的感覺:礦機巨大的轟鳴聲、一眼望不到頭的廠房,都會給人一種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沖擊力。挖礦的回本周期,基本也在一年左右,回本周期和利潤率都可以量化預估出來。通過挖礦這種方式,更容易融到錢,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加杠桿也更安全。因此,沒錢買幣很好的解決方案是借錢挖礦!所以,挖礦本質上是一種金融行為。
4、挖礦可以構建以幣為核心的業務體系。幣價的巨大波動和周期性變化的過往歷史,讓圈內的老用戶都有逃頂抄底的想法。無奈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如果按照之前的「數據規律」進行抄底和逃頂,都可能因為幣價沒有按照預設的劇本上演,而做出錯誤的操作。一旦在錯誤的地方下車,心態很可能就崩了,就難再有機會上車了。挖礦每天都有幣本位的現金流,可以讓自己一直在車上。從這個角度看,挖礦可以規避下車的風險。
當然,挖礦並不是進入幣圈的唯一選擇或必經之路。
江卓爾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獲得數千倍的收益,直接原因是多次成功的逃頂和抄底,江卓爾對大趨勢的判斷有自己的方法論,而且敢於為自己的判斷下注。 他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以前奏效不代表未來也奏效,任何人都需要獨立思考。就那最近的這一波2017年的行情來說,江卓爾成功在2017年末逃頂,還成功預測了比特幣這波的底部在3000美金左右。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就是跟他的三個泡沫指數有關。
我們先說,第一個泡沫指數是「用戶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總市值」除以「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根號二次方。 這個指數的底層邏輯是梅特卡夫定律,即網路的價值和聯網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在這個模型中,如果幣價持續上漲,而用戶數卻長期沒有跟上,根據梅特卡夫定律,這樣的網路價值是沒有實際用戶支撐的,泡沫就出現了。藍色是比特幣的總市值,單位是100億;橙色線是比特幣的活躍地址,以10萬為單位。 泡沫指數就是把總市值除以活躍地址的根號二次方。
第二個泡沫指數是「漲幅泡沫指數」,方法是計算比特幣60日累計漲幅,把最近60天每一天的漲幅相加得到(不是用第60日的價格除以第一天的價格)。 第一天的漲幅加上第二天的漲幅,累計+60天。 幅度越高越接近頂部。這個指標的邏輯是:熊市是牛市製造的,幣價上漲需要持續的新人、新入場資金來支撐,新進資金一般是隨著新聞和牛市致富效應的擴散而穩定流入,但如果市場狂熱到一定程度,市場存量用戶窮盡一切資金、甚至大幅加入杠桿投入,那價格短期大幅上漲,速度就超過了新資金的入場速度。 新進資金無法撐住過快上漲的價格,幣價最終會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帶著巨大的勢能崩下來,結束牛市、開啟熊市。
從圖里我們可以看到,在2011年和2013年牛市結束之前,都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300%~200%的情況。2017年底崩盤前,也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120%的巔峰。
第三個泡沫指數是"礦機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礦機的靜態回本天數(礦機價格除以每天凈收益)。如果多數主流礦機的回本天數大幅下降,就是見頂信號。 這個指標的邏輯是如果工業化生產礦機的速度都遠遠趕不上幣價上漲的速度,那麼說明幣價上漲太快,難以為繼。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16~2017年牛市期間,S9的靜態回本周期穩定在200~250天,每天利潤穩定在5元。 但在2017年12月,S9的回本周期快速下降到100天附近,每天的利潤從5元飆升到20元,這就是出現了明顯的礦機泡沫指數。
需要說明的是,這三個泡沫指數需要綜合參考,並結合市場情緒做判斷,而且即使綜合參考了這些情況,依然很難做到准確逃頂,這些指標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我們知道現在大概處於大周期的哪一個階段。
B. 當年知乎上那個被勸買比特幣的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2011年12月21日,一位知乎用戶提出了一個問題:「大三學生手頭有 6000 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得到的回答是:「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後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後再看看。」
從2011年到2024年,比特幣從3美元飆升至最高點的7.4萬美元。如果那個大三學生全部購買比特幣,其財富早已達到千萬級別。錯過比特幣投資的知乎用戶表示後悔,而回答者長鋏也表示後悔。他說:「如果再給她一個建議,我肯定不會建議比特幣投資。」
長鋏的後悔並非全因比特幣投資的後果,而是他意識到投資的暴富神話讓許多人只看到比特幣的投機效應,而非其背後的區塊鏈與去中心化理念。這與他的初衷相悖。自此之後,長鋏再也沒有在知乎上推薦別人購買比特幣。
長鋏的志向並不在地質行業,他有其他愛好,如寫小說和研究加密貨幣。他的作品在讀者中受到一定歡迎,甚至可能超過了他的知乎回答的點贊量。16歲時,長鋏就在《科幻大王》上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2004年以「長鋏」為筆名在《科幻世界》發表小說。他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並與劉慈欣、郝雨芳等獲得者一起被提及。
長鋏通過關注比特幣,創作出《屠龍之技》這樣的科幻小說,書中「計算即權力」的理念與比特幣思想相呼應。當讀到比特幣白皮書時,他有一種「未來已來」的感覺。盡管當時比特幣經歷了崩盤,媒體報道驚悚,但在長鋏看來,這是成功概率很大的機會。2010年,他通過淘寶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比特幣。
在廣西國土廳工作期間,長鋏關注著比特幣動態,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區塊鏈論壇巴比特。當時,國內缺少類似網站,長鋏孜孜不倦地翻譯英文網站資訊。一天,有人留言稱長鋏的網站很好,願意捐贈比特幣,這讓長鋏非常欣喜。
從2011年到2014年,長鋏一邊工作,一邊運營巴比特,一邊在社交媒體上傳播比特幣知識。盡管他與科幻小說的距離漸行漸遠,與比特幣的距離卻越來越近。
長鋏的一位好友回憶,2011年左右,他頻繁在人人網上談論比特幣的前途,令人不解。長鋏後悔之前回答了關於比特幣投資的問題,他認為關注比特幣投機效應而非其理念與初衷不符。他建議人們投資自己的大腦,而非盲從他人的建議。長鋏認為,自己的回答可能誤導了用戶,而真正的幸福不應寄託於他人的建議,而應來自自我成長與思考。
C. 炒幣的都是哪一類人 - 知乎
炒幣者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投資者,也被稱為「老韭菜」,他們通常具有一定的財務能力和投資經驗。經歷過幣圈的多次牛熊轉換,他們深知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方式,堅信其具有潛力,可能帶來高額回報。這類人傾向於長期持有加密貨幣,期待未來的升值。
技術人員,即所謂的「鏈圈人」。他們深入理解區塊鏈技術,相信加密貨幣代表了革命性的創新,並可能重塑現有金融體系,為未來的經濟發展開辟新機遇。他們投資那些他們認為有前景的加密貨幣,並積極參與社區建設與技術創新。
交易員擁有豐富的交易經驗,擅長捕捉市場波動。他們通過技術分析和市場趨勢制定策略,期望在短期內獲得高額收益。這部分人在牛市時表現活躍,在熊市時可能遭受損失。
網路愛好者,通常指的是新入場者,對互聯網和新技術充滿熱情。他們通過網路接觸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信息,起初可能持懷疑態度,但隨著市場的上漲,他們開始參與炒幣活動。這部分人參與市場主要是出於對區塊鏈技術的好奇和興趣,喜歡參與社區討論,了解市場動態和技術發展。然而,他們也容易成為「韭菜」,在社群中長時間活躍後,更容易被市場「割韭菜」。
D. 7年前給大學生的建議,6000塊變成1600萬的神秘大佬
在知乎上,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講述了一位大學生在2011年向平台提問,探討如何用手中6000元進行合理投資。答案揭示了比特幣的驚人潛力,如果當時購買比特幣,這筆初始資金將演變成今天價值1600萬人民幣的財富。然而,該大學生並未採納這一建議,而是將資金存入銀行。輔導員對此表示惋惜,因為比特幣的價值在這幾年中呈現了爆炸式增長。
這位未投資比特幣的大學生,後來在輔導員的指引下了解到區塊鏈領域的重要人物——長鋏。長鋏不僅是一位區塊鏈理論研究者,還是巴比特網站的創始人和CEO,同時也是一位備受贊譽的科幻作家。他的著作涉及區塊鏈和計算能力的主題,預見到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
長鋏對區塊鏈的深入研究和獨特見解,使他能夠堅持持有比特幣並熬過兩次幣價寒冬。在2011年至2014年間,比特幣價格經歷了大幅下跌,然而長鋏並未放棄,甚至通過自己的工資不斷加倉,盡管這期間他面臨了巨大的虧損。他通過巴比特網站分享了關於區塊鏈的資訊,並在2013年與合作夥伴共同出版了國內首本關於比特幣的專著。
盡管在2014年和2015年比特幣行業經歷了兩次寒冬,長鋏的巴比特公司仍然堅持下來,並逐漸轉型為一個提供咨詢、社區服務和數據服務的綜合性平台。面對2015年的重大安全事件,巴比特經歷了挑戰,但最終在2016年9月獲得了啟賦資本、創新谷和梅花天使的融資,實現了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2017年8月,比特幣終於迎來了回暖,價格突破30000人民幣大關,盡管政府再次出台政策,但整體趨勢向好。長鋏作為行業內的領軍人物,不僅在行業內發表了關於區塊鏈思維的演講,還被視為區塊鏈領域的先驅者。他的巴比特公司成為了中國區塊鏈行業的領頭羊。
對於區塊鏈行業的未來,長鋏表示,有利潤和營收的公司首先會在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涌現,隨後隨著技術普及,垂直領域如區塊鏈+資產上鏈、區塊鏈+物聯網等也將逐漸成熟。盡管無法預測區塊鏈的未來,但可以觀察到區塊鏈技術已經在政府、銀行、零售、餐廳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並吸引了財經、運營等媒體的廣泛關注。
E. 玩數字貨幣的都是一群什麼人 - 知乎
玩數字貨幣的人群,並非特指某個特定社會階層,而是涵蓋了廣泛的普通人群。
隨著電子克朗的正式發布,比特幣炒家不再能單獨作為數字貨幣用戶代表。央行數字貨幣作為數字貨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推出使得用戶畫像更為多元。
隨著我國DCEP數字貨幣的推廣,數字貨幣玩家將與普通快捷支付用戶並肩,界限不再分明。這表明數字貨幣已逐漸滲透至日常生活,成為大眾消費的一部分。
玩數字貨幣的群體中,不僅有尋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也包括對新技術感興趣的普通人。他們可能是對加密貨幣有深入了解的專業人士,也可能是對新鮮事物保持開放態度的普通用戶。
隨著數字貨幣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接觸並使用這一新型支付方式。他們可能是希望通過數字貨幣獲取更高收益,也可能是出於對便捷性、安全性的考慮,或是對創新科技的興趣。
數字貨幣的用戶群體正在不斷擴大,涵蓋了從專業投資者到普通用戶的廣泛人群。這一變化體現了數字貨幣在社會經濟中的角色正在逐步深化,成為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經濟的重要橋梁。
F. 幣圈半神李笑來的發家之路
2014年以前,沒有幾個知道知道他是誰,在通過財富自由的道路上,李笑來無疑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所有的光環都是始於「比特幣之父」這個名頭開始的,有了這個面大旗,近些年來幣圈的每一次大的動作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關於他的爭議向來不斷,有人公開詛罵他是騙子,不擇手段為自己造勢然後利用虛名炒概念,忽悠年輕人上當,是個十足的詐騙犯。也有人說他是天才,有著神一般的預測力,尤其是少部分人跟著他的步伐成功收割了韭菜的小群體,更是毫不掩飾對他的崇拜。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我們要警惕代發貨幣被狂熱追捧後可能走偏的傾向。防止掉入詐騙和被傳銷的陷阱。
李笑來去年推出的EOS代幣被媒體戲稱為昂貴的空氣幣,很多網民都被突如其來的暴跌收刮正憤憤不平時,EOS官方出面澄清與李笑來斷絕關系,李笑來通過巧妙的雙簧戲來一個金蟬脫殼,成功套取了巨額資金,後來他利用業界的影響力成功推出多種代幣,邀請圈內多位知名投資人為其站台,用財務自由的幌子騙取追求財富捷徑的網名,被宰的用戶居然還被嘲笑智商低,活該。
從李天王的致富道路上,作為羊群的一員要擦亮眼睛謹防被騙。也有精明的商家,會利用李的大旗為自己造勢,比如,楊翟瑞就伴上他迅速擴大挖礦機的銷量,行情居然火爆到供不應求,最後乾脆跑路。楊跑路後後,居然也跟李天王撇清關系,認栽的只能是消費者。
李笑來的成名史,也是典型的傍名人、炒熱點套路,因為跟羅永浩、羅振宇等牛人攀上關系,通過名人效應連哄帶騙聚聚財富。不可否認,李天王在利用專長、造聲勢方面確實有過人之處,作為新東方集團曾經的名嘴,英語水平過硬,以至於後來推出的代幣和在海外注冊空殼公司都得心應手。
從教育行業起步,在比特幣暴漲之前,他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角色,盡管曾把《時間的朋友》稿費捐給北大為自己造勢,在08年地震後用比特幣捐款等,都收效甚微,真正的起飛是自稱有6位數的比特幣存量之後的事情。比特幣暴漲後,網民驚奇地發現李天王很早就成立的比特幣基金,而且一直持有大量的比特幣,這樣的超前眼光讓很多人膜拜。一鳴驚人後的李天王頻繁走穴,但凡是幣圈、鏈圈的大場面,幾乎都少不了他的出現。積累原始資本後他專注資本運作賺快錢,成為幣圈收割專業戶。
老羅的邏輯思維火了後,李笑來有傍上他在APP上開專欄撈錢,在知乎上講座、賣書,還開發問答APP,他用自身並不光彩甚至來路不明的造富神話,忽悠起一群狂熱的年輕人對他崇拜不已。近兩年來,他通過各種造勢,參與各數十種代幣項目經營,幾乎壟斷了數字貨幣交易市場近三成的收益,收割的手段不甚高明但簡單粗暴,利用眾籌來的 就是利用眾籌來的以太坊重復操縱代幣價格,跟股市裡控盤一個性質。不同的是在幣市的操盤暫時沒有被納入監管范疇,或者說監管層還沒反應過來。李天王的發財路再次顯示了通過聚集人氣的造富速度,有個唬人的名號可以把空氣變得昂貴,但人心的貪婪終究會讓僥幸無法逃脫。
G. 大佬怎麼樣看比特幣知
大佬怎麼看比特幣知乎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是由SatoshiNakamoto在200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的,目的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交易,從而擺脫傳統金融機構和政府的監管,實現更加自由和隱私的交易。
大佬們對於比特幣的看法各有不同。一些人認為比特幣是未來數字貨幣的代表,具有潛在的巨大價值,可以成為一種避險資產,同時也可以成為一種支付方式;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比特幣只是一種投機品種,沒有實際的價值支撐,是一種泡沫。
總的來說,比特幣作為一種數字貨幣,具有其獨特的優缺點。其優點包括去中心化、匿名性、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流通性等等,這些優點使得比特幣在一些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虛擬貨幣交易、跨境支付、追蹤和管理財產等等。然而,比特幣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價格波動大、難以應用於大規模交易、易受黑客攻擊等等。
總的來說,大佬們對於比特幣的看法並不完全一致,但是無論如何,比特幣都是一種新型的數字貨幣,其應用場景和前景仍然有待觀察。
H. 我就是你們要找的中本聰,那個有100萬比特幣的人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個設計出比特幣的人,名字叫中本聰。卻鮮有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圍繞我真實身份的探討和猜測已經持續了很久,到今天仍在繼續。而今天,我想在這里公開,我就是你們要找的中本聰,那個有100萬比特幣的人。
設計比特幣的想法最早產生於2007年,那一年美聯儲降息救市,蘇格蘭銀河吞並荷蘭銀行,默多克拿下道瓊斯,微軟向歐盟低頭,而我,正在北美某地區做一名教員。世界的中心化浪潮愈演愈烈,而我,則在浪潮之巔目睹著世界經濟危機的加劇。那時的我開始思考,一定有一種方法,可以實現不需要藉助任何可信任的第三方來實現信息的傳遞。正如Lazlo在10年6月18號那天問我的那樣,我也用同樣的答案回答了他。
秉持著這樣的原則,我開始著手進行創造一種不藉助可信第三方的電子現金解決方案,那時這個方案還沒有名字,後來我們叫他比特幣(bitcoin)。
這是個宏大的項目,打從一開始我就很清楚一旦項目問世,註定改寫 歷史 ,但正因為項目太過宏大復雜,僅僅只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我的數學不算太好,在函數匯集的領域頗不擅長。但盡管如此,我仍然希望他在問世的那一天可以盡善盡美,所以帶著近乎偏執的狂熱與執著優化和完善著代碼,整理思路和邏輯,同時尋求更多人的幫助。
2008年是11月1號是值得記錄的一天,我將我成果的精髓整理成一份pdf,發布在「metzdowd」網站的密碼學郵件列表中,題目是《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現在你們的你們或許更願意叫他比特幣白皮書,而在這之後,我開始頻繁的活躍在Cryptography郵件列表、Sorceforge開發平台、P2P Foundation和Bitcointalk論壇,我希望更多的人使用,理解它,並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我一起將它完善的更好。
那時,我第一次留下了自己的身份信息,1975年4月5日出生,日本人,男性,雖然是捏造的。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簽署法令,規定公民持有黃金合法。而42年前的4月5日,總統羅斯福的6102號法令,卻規定公民持有黃金非法,黃金的價格應聲而漲。所以這一次,我想告訴你們,你們同樣可以合法地持有數字黃金,黃金的價格同樣會漲,還有。
總統是靠不住的。
2009年1月3號,比特幣POW演算法的客戶端開發完成了,沒人知道,也沒人會用,我很清楚,但我堅信假以時日,這個客戶端一定會發出讓世界震顫的力量。客戶端運行,挖礦開始了,難度為1,CPU開始發熱,風扇的聲音更響了,嗡嗡嗡,像是蜜蜂的蜂鳴,採集屬於數字世界的蜂蜜,50個比特幣在無聲中誕生了,這是屬於創世區塊的第一筆數字黃金。我拿起當天的泰晤士報,頭版上寫著,「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很好,銀行不再需要援助,財政大臣也不必為之頭疼了,不是嗎。我將這些話留在了比特幣創世區塊的下面,希望世界可以永遠記住今天。
但這份殊榮並不只屬於我,在這前後,我從薩博,戴維跟哈爾·芬尼那裡獲得了巨大的幫助,感謝你們的付出和指導,沒有你們,就不會有現在的比特幣。
這之後我們開始了漫長的優化和完善之路,越來越多的有志有識之士加入到完善這個項目的工作中來,我們交換意見,分工,取長補短。畢竟人無完人,我在開發第一個windows版本的比特幣客戶端上就出現了重大的失誤,是很嚴重的安全漏洞,而哈爾·芬尼聯系了我並指出這些,然後又花掉兩個星期的時間跟我一起完善,才讓這第一個windows版本的比特幣客戶端不再報錯。
我曾在論壇里告訴很多人,如果20年後比特幣沒有消失的話,那一定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為這是一個很多人一起貢獻的傑出項目,是世界級的,而很多論壇里做出貢獻的人卻說這是中本聰想到的,是中本聰做的,我不喜歡這樣,我感謝每個人做出的貢獻,而過強的個人主義色彩也一定會影響他的發展,同時,這個剛剛誕生的系統太過脆弱,一點點的外力都足以摧毀他,全世界的人又對他知之甚少,所以我小心再小心,不希望在任何方面出現差錯。
名字是假的,資料是假的,挖礦是匿名的,郵件是PGP加密的,上網使用tor橋接,最後,在合適的時間退出,不再回來。這樣所有的人都會知道是個叫做中本聰的神秘人發明了他,而他卻早已消失,所以你們可以放心使用,公平的參與,沒有私心地推廣,幫助這個系統越來越強大。在這一點上我每天都很注意,語言甚至也會混用英式英語跟美國俚語,我確信自己做的足夠好。
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盡管這個機會並不是我選擇的。10年12月5日,維基解密泄露了美國外交電報,整個社區開始呼籲維基解密接受比特幣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鎖,這不是個好現象,而且我也並不欣賞阿桑奇的任何做法,因為這個新生的系統太過脆弱了,我不希望比特幣過早地牽涉到這些事件當中,這會影響他對公眾的第一印象。同時,深網交易,投機市場「絲綢之路」的出現都讓我倍感挫敗,我也無法否認比特幣本身確實對這些事件具備很好的適性,可這和我的初衷幾乎背道而馳,這些使用者們不是罪犯就是惡棍,並非真正的自由主義者。但同時,這些事情的出現讓我開始有些明白,比特幣的發展開始有些失控了,社群中支持我主張的人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我知道,差不多應該離開了,這里有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和密碼學精英,他們可以幫助比特幣越來越強大,盡管事情的結果已不可控,但我仍然相信他會越來越好。所以我開始有意降低活躍的次數,教員的工作也已近尾聲,這是個最合適的機會離開這里,在回答了幾個優化方面的小問題之後,我決定要回中國了。
盡管不再參與,回國後我仍一直關注著比特幣的進展,賬戶里也一直躺著最早期默默參與挖礦時挖到的100萬比特幣,他們分散在很多個賬戶里,我一一將他們保存好,因為一定會有用到他們的一天。比特幣也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期間有很多人冒充我,你們也一直在試圖尋找我,我不得已曾去賬號上發過消息,沒什麼特別的意義其實,只是想告訴你們,別再找了。
時至今日,比特幣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我也仍然對深網和「絲綢之路」的事情深感遺憾,沒有他們,比特幣可能會發展的更好,會有更多的人沒有成見的接受並使用它。但今天的一切仍讓我感到自豪,希望曾付出過努力的每個人也都是一樣,謝謝你們每個以此為業並不斷耕耘的人,而我這100萬比特幣則像是一個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你們頭上,所以在如此糟糕的市場環境下,我依然願意站出來告訴你們世界屬於你們。
所以我想,把我100萬比特幣的資產全部拿出來分給你們,讓你們相信這個系統是真正公開透明屬於全人類的。當我寫下這些的時候,比特幣已經挖出超過56萬個區塊,當第70萬個區塊被挖出時,我會將這些比特幣轉給挖出這個區塊的礦工,說到做到。
最後,增發真的是個蠢到家的想法,你們在毀掉未來數字世界的價值錨定物,增發會有其他幣種去做的,輪得著你們操心嗎,做好側鏈一切都好。但這沒關系,這不會毀掉比特幣,僅僅是多了一個有些可笑的分叉而已,不是嗎?
為了驗證上面我所說的一切,我會留下我的ECDSA數字簽名供任何人校驗,指向比特幣高度為0的創世區塊:
我,曾是那個中本聰。
感謝哈希派《中本聰,我找到你了》和Twitter @CSW提供的部分信息
感謝知乎《中本聰有能力用一句話毀滅比特幣嗎?》匿名高贊答案
感謝Albacore labs提供的驗證簽名生成工具,It』s not real.
致敬中本聰,那個改變世界的陌生人。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