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比特幣
Ⅰ 神秘黑客盜走一萬比特幣一夜暴富,傳說中的黑客到底有多牛!
2017年以來,區塊鏈和比特幣成為最熱門的技術話題。幣安在三月七日遭遇黑客釣魚攻擊,引發了對神秘黑客的關注。盡管現實與文學中對黑客生活都有著豐富的描繪,但他們的真正能力仍然充滿神秘。本文將帶你探索一些關於黑客的經典網路小說,揭示黑客的神秘面紗。
首先,"指尖的黑客"由"黑色鍵盤"創作,講述楊天為尋兄弟而展開的黑客冒險,展現黑客技術與對抗權力的勇氣。其次,"天擎"的撒冷筆下的段天狼,以其非凡的計算能力,勾勒出一個黑客與政府間緊張的沖突畫面。而"瘋狂的程序員"則通過絕影的真實經歷,講述了編程生涯的成長和挑戰。
"黑客"以青幕山的筆觸,描繪了石磊這位重生的黑客如何改變命運;"心靈黑客"則探討了人心與電腦的相似性,引人深思。"位面攔截者"的隱身斗篷通過奇特道具,展現了一個奇特的黑客世界;"超級電腦分身"的葉素則讓主人公在虛擬世界中崛起。
對於重生題材,"重生之王牌黑客"展現了一個黑客的重生之路;"瘋狂的硬碟"的胡一飛以撿到硬碟為契機,踏上黑客之旅。"燕歸來熙"是一部結合黑客與愛情的小說,"低調是一種腔調"則通過黑客生涯的戀情講述低調的智慧。
"神級天才"和"九階駭客"講述了天才黑客的傳奇故事,而"超級智能"則描繪了一個未來黑客與人工智慧的碰撞。這些小說揭示了黑客不僅擁有技術力量,更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和獨特的價值觀。
Ⅱ 我存有1個比特幣的U盤丟了,高手支支招,怎樣確保自己的比特幣安全啊
放在線錢包吧,傻瓜才會自己存著,別說U盤丟了,萬一硬碟壞了,格式化了呢?都是錢啊。。。。
Ⅲ 銀行賬戶可以被凍結,為啥比特幣不可以
如果我們在銀行存一筆錢,肯定是要拿身份證去開戶的。取錢的時候需要用銀行卡,然後驗證密碼,如果密碼忘記了,也可以通過銀行找回來。但是比特幣完全就是一串字元,別看網上有比特幣的圖片,有點像一元硬幣,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埋到火星上的一筆寶藏,而挖礦的過程就是找藏寶圖,大家承認了你的藏寶圖是真的,就表示你擁有了這筆財富。
藏寶圖是沒辦法也不需要實名的,誰撿到就是誰的,那麼任何機構都不可能知道你有沒有比特幣,更不用說凍結了。
而分布式記賬其實用的是公共賬本,只要你配個電腦,連上網路就可以參與記賬,每個人手裡都會有一個小賬本,這種記賬的行為就叫挖礦。簡單來說,就是將數據分散存儲到各個地方,而且存儲的數據可在多個參與者之間共享,就是大家可以任意翻看別人的小賬本。
有人可能說了,既然人人都可以參與記賬,那麼我也偷偷給自己多記可以嗎?
記賬是可以記的,但是無法得到大家的承認。
假如你給自己記了1萬個比特幣,但是這筆賬在別人的賬上卻沒有記錄,當你想把這1萬個比特幣轉出去的時候,系統就會翻看大家的賬本,結果肯定是拒絕你的轉賬請求。
那到底有沒有可能記錯賬呢?
原則上講是有可能的,只需要你改動全世界超過51%的賬本,但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參與記賬的人 成千上萬,而且,分布在全球的各個角落。
其實有些礦霸的算力是有能力超過51%的,但是他們也不敢更不會去修改大家的賬本,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非常清楚,比特幣的價值就在於去中心化的理念,如果這個理念被他們破壞了,比特幣的價值就會灰飛煙滅,最先遭殃的就是他們本身。
我們今天主要講了區塊鏈的兩個技術運用,一個是隱蔽性,一個是分布式記賬,大家一塊來記賬,靠大多數的原則來保證賬本的正確性。
也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多數原則就一定能保證賬本不會出錯嗎?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另外,每一筆賬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記,究竟以哪個人為准呢?這些問題我們放到下一期來解答。
Ⅳ 實行數字貨幣後如手機丟了,手機里的錢沒了,是不是比較好破案
實行數字貨幣後如手機丟了,手機里的錢沒了,是比較好破案的。當然如果錢較少,沒有達到立案標准,或者對方僅使用手機錢包匿名支付時就比較難了。
1、央行數字貨幣其功能和屬性與紙幣相似,只不過形態是數字化的。存在手機里的是DCEP的數字錢包,只要手機有電,哪怕沒有網路,兩個手機一碰觸就可以使一個人電子錢包里的數字貨幣轉給另外一個人。也就是說,數字貨幣在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的,不像現在用微信和支付寶都需要綁定銀行卡,DCEP不需要綁定銀行賬戶,除了要往DCEP里充錢或者要從DCEP里取錢進行理財等用處時,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轉賬不需要進行賬戶綁定。但是央行的數字貨幣還是中心化管理,也就是央行為中心的,有中國主權的貨幣。因此沒有網路時進行的轉賬、支付等信息,在有網路時依然會進行更新信息。
2、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滿足匿名支付的需求,但出於反洗錢的考慮,央行對數字錢包也設置了分級和限額安排。比如,用手機號碼注冊的錢包級別是最低的,只能滿足日常小額支付需求。如果上傳身份證和銀行卡,就可以獲得更高級別的數字錢包;如果去銀行面簽,可能支付就沒有限額。只要進行正常交易,想進行一些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消費,這種隱私是有保護的。也就是說,公眾有匿名支付的需求,基於現在的支付工具,例如說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支付都是跟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緊緊綁定的,滿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鈔的支付,也就是紙鈔支付。所以,央行數字貨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它既能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的價值特徵,又能滿足便攜和匿名的要求。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沒有採用區塊鏈技術,它只是一種數字支付工具,當然具體下層用不用區塊鏈技術就取決於各個銀行的的決策了。
數字錢幣很多人都說的很復雜,很專業,大部分人看完依舊是一頭霧水,不知道數字貨幣是啥?我們通俗一些的來講,數字貨幣其實就是紙幣的數字化。
發行數字貨幣後,每個人都會有DCEP賬戶,也就是數字錢包,這個錢包目前最大的可能是內嵌於手機(也只有手機基本是每個人的必要件),當然它還有可能是一個小的晶元液晶卡,你可以掛鉤與鑰匙之上(目前以何種形式存在,央行並未明說)。而這之後,我們的工資或者其他的收入是直接發到每個人的DCEP賬戶。
你持有這個DCEP錢包,可以直接用於購買產品或者轉賬,比如你去菜市場買菜,花費了10元錢,可以直接從你的DCEP錢包付款10元給商戶,就像你直接從口袋裡取出10元錢給商戶,不在需要支付寶或者微信或者銀行卡,而且這個支付行為是支持無網路進行的,也就是即使手機或者存放DCEP的媒介沒有網路,這個錢依舊可以支付出去,這相對依賴於網路的支付寶或者微信更進了一步。
DCEP賬戶就相當於你的口袋,如果說你要理財、購買基金股票等等,你的錢依舊要轉到銀行賬戶中;如果你要網購,你的錢要嘛轉入支付寶或者微信中,要嘛直接把DCEP賬戶綁定在支付寶中,這樣才可以網購支付。
DCEP賬戶,只是可以監測資金的流向,但是它並不知道是誰操作的,就好比現金丟了,它最大的好處就是知道了資金的流向,這確實有助於破案,畢竟通過流向容易查詢到這筆資金的最終受益人是誰?
不過其實你大可不必太過於擔心,數字貨幣支付容易,但肯定也會有相對應的保障措施,比如說支付需要指紋驗證或者掃臉驗證或者密碼驗證等等,以確保資金的安全,故而就算手機或者存儲媒介丟失,也不代表著資金就會丟了,本身推行數字貨幣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便捷與安全性的,而不是降低安全性,所以無需多慮。
俗話說:「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有人認為推行數字貨幣後,手機丟了,手機里的錢被盜,這樣破案應該會很容易,其實未必是這樣。
先說貨幣,所謂數字貨幣就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型貨幣,既然是貨幣,就要有貨幣的基本功能,它和現行的人民幣、美元、英鎊在功能上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的紙幣是有形印刷的紙張,而數字貨幣是電子生成的數字碼。
另一個是支付,以往任何貨幣都可以直接用現金支付,數字貨幣能不能直接支付呢?現在還不好說,估計應該具備這個基礎的功能,也就是說把它固化到一個存儲器上,就可以在人和人之間交換,而且很可能是匿名的,如果這樣的話和紙幣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現在用的移動支付也是一種支付方式,無論什麼貨幣都可以用支移動支付進行交易,因此數字貨幣也可以通過移動支付進行。
從現在的技術看,如果 我們的手機丟失了,手機里的錢被盜,要想追查資金,主要是通過支付流水進行跟蹤,和貨幣沒有關系,無論你是人民幣,還是美元或者英鎊。
將來發行數字貨幣後,同樣會存在類似的情況,我們只可以追蹤交易流水,但是很難對貨幣進行干預,因為貨幣和個人並不直接關聯。
比如別人拿你的手機用數字貨幣購買了國外的產品,只能查到這些錢交易到某個賬戶,但是並不能判定是誰盜竊了你的錢財,這和現在的電子化貨幣是相同的道理。
所以,現在還無法確定數字貨幣被盜是不是更容易被追查。
另外,作為一個新興事物,數字貨幣還在試驗階段,有很多場景我們還不熟悉,有很多技術我們還沒掌握,這種情況下的技術漏洞可能會更多,而且一旦出現問題,追查起來會更麻煩。
比如現在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行卡都有被盜的現象,但是追查起來並不見得比現金被盜更容易,將來數字貨幣如果被盜,肯定是一種更高技術的作弊,理論上追查起來可能更麻煩一些。
央行數字貨幣(DCEP)只會讓支付更安全。
DCEP是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的結合體,我們暫且把他成為「錢包」 ,DCEP推廣之後我們每個人就可以把「錢包」帶在身上(類似於微信錢包和支付寶余額),同時我們在我們需要消費支付或者轉賬時,我們可以用「錢包」里的「數字化了的人民幣」來完成。
但是,「錢包」採取分級管理制度,這也就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該管理制度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小結:從上文介紹我們知道,大額轉賬和消費至少要求「錢包」是實名認證的,這樣就避免了「洗錢」「詐騙交易」「非法收入轉移」等諸多問題。
舉個例子: 假設A的手機丟了,密碼等信息都已泄露,撿到手機的人(B)通過操作A的「錢包」把大額資金轉到自己的「錢包」里了,而B的錢包又沒有實名,那麼如何找到B?找到B容易嗎?
從已知的一些數字貨幣的特性來說,確實如此,不管手機里的錢被人偷了,還是被人詐騙了,相比於傳統貨幣,數字貨幣是更容易破案的。當然了,如果太小額度,比如三塊五塊的,警察可能也沒空去破案。
我國自從2014年開始就進行了數字貨幣的設計,目前基礎上已經接近成熟,但是很多細節並沒有向外界公布。從現有已知的一些信息來看我們的賬戶會分為兩個一個是小額賬戶,一個是大額賬戶。
小額賬戶類似於我們的零錢包,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買個菜,買個早飯之類的場景可能用的到。但手機轉賬支付一定會用大額賬戶。
題主所說的場景,如果是小額證賬戶可能是免密的,也許有人撿到了,你的手機能打開,恰好你的錢包也是開著的,那麼也許他能夠轉走。但是涉及大額賬戶,我認為沒那麼容易轉走,肯定要有一系列的驗證,比如身份、密碼之類的一些驗證。
如果真的運氣特別差,被壞人把大額賬戶里的錢轉走了。這個時候由於數字貨幣的可追溯性,不管你的錢轉到誰的賬戶里了,在央行的系統里都可以查到。如果公安機關想破案的話,這個時候是比較簡單的,直接跟央行合作,把你的錢在誰的賬戶里查到就可以了。
和以前相比,我們查的是你的錢在誰的賬戶里,而不是你的錢流進誰的賬戶里。在以往的犯罪操作中,有些詐騙等違法收入是被轉來轉去,轉很多個賬戶操作,最後查不到源頭。但是使用數字貨幣之後我們可以先不查錢轉到哪去了,而是直接查錢最後在誰的賬戶里,然後再往前查路徑。這樣就更容易找到你的錢被誰轉走了。
央行發行了數字貨幣,支付方式不一定是手機,有可能是其他的媒介,不管什麼樣的支付媒介,數字貨幣是有唯一性,數字貨幣的支付來龍去脈一目瞭然。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家單位工作,單位每個月發放我們薪資,薪資是使用數字貨幣發放,一個月是1萬塊錢,1萬塊錢都是有記錄的,沒有花出去前,數字貨幣的區塊鏈上會記錄現在的錢屬於我我,當然這筆錢也有來源,比如說上游是銀行支付給我公司或者是公司通過其他的方式的收入,所以這個資金的來龍去脈非常清楚,上下游可以追溯,我們不小心手機掉了,壞人拿著我們的手機把這筆錢花出去了,首先這筆錢能不能花出去不一定,因為區塊鏈的技術需要所有的節點都同意,也就是說我同意才能支付。
即使這筆錢能花費出去,區塊鏈會記錄這個錢下一個主人是誰,同時也會記錄這個這筆錢上一個主人是誰,這時候如果是被壞人花費出去了,報警立馬就可以追溯的誰花的,所以破案非常容易。
不是好不好破案,而是你的錢根本上丟不了。數字貨幣雖然是等同於現在央行發行的低幣,但是和紙巾相比還有更多的功能和優勢。
如果你的手機丟了,手機里的錢也不見了(雖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人的數字錢包都有自己獨特的密匙,別說是普通人,就是國家級專業人員也不可能破解,從而轉移你的錢。
雖然國家會加強個人數字貨幣的保密,但是央行授權,國家法律授予許可權等機構還是很容易追綜到貨幣的路徑和帳戶的,其實實行數字貨幣後,錢被盜被搶可能性基本為零了。
個人數字貨幣不是銀行卡,支付寶和微信上的數字,這些數字之所以能支付是因為你銀行里存的錢作為保證的,而數字貨幣它就是錢,是你實實在在的錢,它後面的保證人是央行,任何商家和個人必須接受其支付,這是國家法律強制接受的,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總的來說,上面講的只是基本功能的一小部分,還有基於國家信用的國際流通,儲備功能,貨幣穩定,通貨膨脹管控功能等,數字貨幣在央行哪裡是全透明的,央行時刻都掌握著國家貨幣分布的動態,可以做出准確的政策調佩等等,反正好處是大大的多。
實行數字貨幣後如果手機丟了,手機里的錢沒了,是不是比較好破案?
首先肯定的說,實行數字貨幣後,你的錢就丟不了。手機丟了也不意味著錢會丟,退一萬步講,你手機丟了,並且泄露了支付密碼,根據數字貨幣的特點,也是很容易追蹤到,破案當然更不費吹灰之力。
最近數字貨幣的話題很熱。對數字貨幣大家了解多少呢?
很多人把數字貨幣等同於虛擬貨幣,其實這兩個完全是不同的東西,我國數字貨幣是法定的,而虛擬貨幣就目前來說在我國還是違法的。最典型的虛擬貨幣是比特幣,其他剩下的各種虛擬貨幣,基本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那麼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到底有哪些區別呢?主要有兩點:
這兩個差別就決定了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根本不是一回事兒,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不要混為一談。
簡單地說,數字貨幣實際上就是數字化的人民幣,或者叫「電子版人民幣」,它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稱之為法定數字貨幣,它同紙幣一樣,具有法償性,任何人不能拒絕接受。
我們上面說了,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是兩回事兒。那麼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是不是一回事呢?答案當然不是。
有的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我們現在存在銀行里邊的錢,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用來支付的不就是數字貨幣嗎?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我們現在存在銀行裡面的錢它只是一堆數字,一個余額而已,只是一隻電子儲存方式。
而數字貨幣是把紙幣完全數字化了,像紙幣一樣,有發行時間和編號,而我們現在銀行卡和存單里的錢是沒有這些的,它只是一條電子記錄。
數字貨幣之後,我們每一筆收入和每一筆支出都有一個類似於紙幣編號。這是數字貨幣的核心所在,這個編號就表明人們流通的每一筆錢都可追溯。
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表示: 央行將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和紙幣的功能及屬性是一樣的,區別在於:數字貨幣的形態是數字化的 。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說白了,數字貨幣其實和紙幣沒有什麼差別。 比如你去買東西,需要100元,你付給他100元紙幣。
如果你沒有紙幣,而是用數字貨幣來支付的話,你只需要拿出手機,點開APP,點擊支付即可,這樣支付出去也是100塊,非常方便。光從體驗上來看,其實和我們現在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數字貨幣支付時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只要手機上有DC或者EP數字錢包,可以在不連接網路的情況下進行支付,只要手機有電即可。
數字貨幣支付對消費者來說,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渠道,也將深刻影響我們的支付習慣,但對銀行卡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數字貨幣當前正處於測試階段,還並沒有真正的推廣使用,所以大家對它還很陌生,也就有了很多的疑問和擔心。數字貨幣安全嗎?這是大家首先考慮到的;其次如果手機丟失之後,裡面的錢被盜刷,能夠快速的找到犯罪分子嗎?
對於任何一種新生事物,在推出之初,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不足為怪。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數字貨幣都有一個編碼,就是用來跟蹤資金流向的。這樣你就不用擔心錢被騙、被盜付或是丟了,既使被騙了也可以追蹤的到。
數字貨幣本身是有加密密碼的,便於資金流向追蹤,只要你不要乾洗錢等犯法的事情,你這個錢是不會丟的,是可以追蹤到的。
數字貨幣的推行,將會使我們生活更加便捷,支付渠道更加多元化,也更加安全。
從監管層面來說,可以更有效的進行金融管理,是一項進步的舉措,它是一個先進的系統,所以我們需要推動它。
確實是比較好破案的。數字貨幣具有唯一性,而且誰花出去的也有印記,這樣的話,只要數字貨幣花出去或者轉走,可能就會生成很多有效信息,這些信息將會讓丟錢更容易破案。
如果實行數字貨幣以後手機丟了,一般來說風險也不大的。首先數字貨幣具有唯一性編碼,只要使用就是可以追溯的。還有一個是現在手機都會設有開機密碼,即使是開機密碼破解了,支付軟體還有支付密碼,起碼是大額資金轉不出去的。
現在使用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寶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二次驗證的,而微信要進入微信支付界面也是可以設置手勢密碼的。因此,相對來說,可能微信支付更安全一些。
如果是數字錢包的話,可能打開錢包的話,也會實行二次手勢密碼等驗證,或者是指紋密碼驗證,這樣的話,可能就會更加的安全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設置了更多的指紋密碼和手勢密碼驗證,那麼你手機丟了可能也不會再損失其他錢財的。
當然了,如果你沒有設置密碼,或者是讓人猜出來了密碼,如果用小額免密支付,可能會損失一些小錢,但是大額的數字貨幣可能要經過支付密碼驗證,應該是轉不出去的。
因此,可以看出來,使用數字貨幣會更加的安全。
數字貨幣具有唯一性編碼,而且肯定是沒有辦法偽造。而且數字貨幣進入誰的錢包可能又會生成可追溯的信息編碼,包括錢包主人的身份信息等,這樣的話,只要是數字貨幣花出去或者是轉賬出去,都是非常容易追溯的。
甚至未來,如果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進一步升級,可能你在哪裡把數字貨幣花出去都是可以追溯的,包括花了幾塊錢等等,這些都是能夠比較輕松的知道,並且能夠追溯。
如果這樣的話,你的手機丟了,撿到手機的人也是很難破解手機上面的很多密碼的。
如果撿到的人費了很多功夫破解了密碼,那麼如果想把錢花掉,或者是轉賬,那麼也是可追溯的。
如果花掉三五元的小錢可能不好破案,但是如果是轉出去一兩萬塊錢,那麼轉到什麼賬戶一查就會清清楚楚的,肯定是非常容易鎖定轉賬人的,也就是非常容易破案。
綜上所述,確實是比較好破案的。數字貨幣具有唯一性,而且誰花出去的也有印記,這樣的話,只要數字貨幣花出去或者轉走,可能就會生成很多有效信息,這些信息將會讓丟錢更容易破案。
雖然還不知道央行數字貨幣如何使用手機這個媒介進行使用,但是基本上可以比較肯定的說,即使手機丟了,手機的開機密碼也被人知道了,但是手機中的數字貨幣應該也丟不掉。同時即使手機中的數字貨幣不慎被詐騙了,那麼,也很有可能詐騙分子花不了,很快被追回。
1.央行數字貨幣的原理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使用多節點的分布儲存技術,將信息儲存在多個節點之上。這樣央行數字貨幣的儲存、流通、轉讓和買賣就不發生任何的風險了。這種節點的可追溯和數字化的唯一性,讓每個人自己的錢再也不用擔心盜用或詐騙後追不回來。
2.如果央行的數字貨幣儲存在手機錢包之內,我想未來可能會採用刷臉支付的模式,密碼支付可能會被淘汰。因為刷臉支付,除了具有密碼唯一性還具備實名認證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手機丟失,被人破譯了開機密碼。但是它無法實現數字錢包的轉賬功能,因為刷臉認證過不去啊。我們想想,央行的數字發貨幣都開始流通了,那麼手機的刷臉認證功能不就變成了標准配置了嗎?
3.再往後退一步,即使騙子用各種手段,通過手機錢包將央行的數字化貨幣轉走了,或者誘騙主人將自己手機錢包中的數字化貨幣給轉出去了。但是因為是區塊鏈技術在其中,那麼轉賬和消費的每一項記錄都被記錄在各個節點上,在共識機制下是無法抹掉和改寫以及隱藏的。那麼,被騙者只要向央行提出申訴,要求追查和討回自己的錢財。那麼通過央行和公安部門偵查,是可以最終按區塊鏈技術,將騙子小偷都抓住的,且還能將數字化貨幣全部追回來。
4.其實我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央行發行的數字化貨幣,其實使用的是區塊鏈中的聯盟鏈技術。也就是說在此,其中有一個超級中心,那就是我們的央行,他擁有著超級管理員的許可權和能力。所以在受騙之後,可以通過央行來去將所有事情查清楚,並追討到自己的數字化貨幣。這是不同於現在的最知名的那個某特幣。假如是後者,如果被非法轉走了,是可以通過鏈上技術將其找尋,但是討要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這就是央行數字化貨幣未來的重大意義。同時反洗錢工作通過央行數字化貨幣,可疑交易將無所遁形,而且也不需要現在全金融系統共同參與,央行數字化貨幣系統自動會甄別和匯報,將大大節省人力資源投入以及提升反洗錢效率,並且是鐵證如山,無法抵賴。
Ⅳ 比特幣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你有懷疑比特幣的安全性嗎
近期,比特幣突破新高,一枚比特幣價值近26萬人民幣,一枚比特幣換一輛特斯拉。對於剛入圈的新人來說,你肯定很關心比特幣的安全問題。
那麼,比特幣安全嗎?換句話說, 錢包里的比特幣,容易被黑客盜走嗎?
01
私鑰、公鑰、地址
就像銀行取款、網銀轉賬需要輸入密碼一樣, 動用錢包里的比特幣也需要密碼,這個密碼被稱之為「私鑰」。
與「私鑰」對應的是「公鑰」,「公鑰」就像你的銀行賬戶。 每個銀行賬戶都有唯一的賬戶編號,也就是銀行卡號。 在比特幣網路中,這個銀行卡號就是「地址」。 別人只要知道你的「銀行卡號」(即地址),就可以給你轉比特幣了。
在銀行,開戶流程基本是「開設銀行賬戶——給銀行卡號——設置銀行卡密碼——開戶成功」。但在區塊鏈世界裡,是先設置「密碼」(私鑰),再開設「銀行賬戶」(公鑰),最後給「銀行卡號」(地址)。
如果你路上撿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只寫著銀行卡密碼,但沒寫銀行卡號,即便這個銀行卡密碼是真的,你也無法取走相關賬戶里的錢。
但在區塊鏈世界,你只要知道了別人的「銀行卡密碼」(私鑰),就可以知道別人的「銀行賬戶」(公鑰)和「銀行卡號」(地址),可以取走裡面的幣。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在區塊鏈中,私鑰通過加密生成公鑰,公鑰轉換一下格式生成地址。也就是說, 私鑰可以推導出公鑰,公鑰可以推導出地址。
02
反向推導?沒門!
既然「私鑰可以推導出公鑰,公鑰可以推導出地址」,動用賬戶里的比特幣又必須輸入「密碼(私鑰)」, 那黑客要竊取你錢包里的比特幣,必須、也只需拿到「私鑰」即可。
理論上,黑客有2種方法竊取你的私鑰:
第一種方法並不可行,因為比特幣採用的加密演算法,「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輸入的內容,稍稍變動哪怕一丁點的東西,加密後輸出的結果和之前輸出的結果也有 天壤之別 ,而且這些結果沒有規律可循。
所以,這種加密演算法是「單向的」、「不可逆的」,黑客無法通過輸出(地址/公鑰)推導出輸入(私鑰)。
03
暴力破解比特幣私鑰有多難?
既然第一種方法不可行,那第二種方法如何?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下私鑰是怎麼產生的。
假設你拋硬幣,正面朝上為1,反面朝上為0,連續拋256次,把每次拋的結果記錄下來,再轉換成十六進制數,就是一個比特幣私鑰。
What? 這么簡單?這么任性?
沒錯,比特幣的私鑰就是通過程序「拋256次硬幣」,隨機生成的。所以, 比特幣私鑰的本質是256位二進制數 。
每次拋硬幣,都有正反2面,所以拋256次,一共可以出現「2 x 2 x2 x 2……2 x 2x2」,即256個2相乘,也就是「2的256次方」種結果。 所以,比特幣的私鑰總數,理論上有「2的256次方」個。
註: 私鑰總數的實際值比上面的理論值略低,因為有一小部分私鑰不可用,但對總數影響微乎其微。
「2的256次方」是多大呢?它約等於「10的77次方」。那「10的77次方」又是多大呢?
如果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海洋、岩石、地底下的岩漿全部用沙子來填充的話,整個地球的沙子數量大概是「10的30次方」。也就是說, 一個和地球一樣大,全部由沙子組成的星球,需要用到「10的30次方」粒沙子。
「10的77次方」比「10的30次方」大「10的47次方」倍,整整47個0。在比一個地球的沙子數量還要多「10的47次方」倍的比特幣私鑰集里,一個一個地試,破解出某個地址對應的私鑰,簡直比大海撈針還難。
所以,即便黑客有超級計算機,都無法暴力破解比特幣私鑰。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 , 「比特幣第一次通過技術手段,保證了個人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04
如果比超級計算機還要厲害?
雖然未來的 科技 如何發展誰都無法准確預測,但如果有一天,人類發明了比超級計算機、量子計算機還要厲害的計算機,比特幣私鑰不就不安全了嗎?
確實,很多人想知道量子計算機到底對比特幣的安全性有沒有威脅,如果有威脅,比特幣有哪些措施可以應對。
鑒於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後面我們會單獨開一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敬請期待。
05
結語
當然,安全問題不僅僅牽涉到技術問題,也牽涉到私鑰的保存問題。 如果是因為自己私鑰保存不當,或是電腦中了病毒,或是使用的錢包軟體有漏洞或是有後門,導致私鑰被黑客竊走,那錢包里的比特幣安全性就無從談起了。
但是,因為自己的失誤導致私鑰被盜,這鍋不能讓比特幣背,不是嗎?
所以,如果有人拿比特幣被盜事件來質疑比特幣的安全性,你會怎麼回答他呢?
Ⅵ 街上撿到一台小米手機,內有21個比特幣,要怎麼辦
怎麼辦,趕緊醒過來。
比特幣是需要密碼的,沒有密碼都白搭
哦!有這等好事!
你把手機扔地上,裡面裝有21個比行特幣,然後你問我怎麼辦?怎樣辦?
我想用一句名人名言回答你:玩兒呢!!!
交給警察叔叔吧。
首先去眼科醫院,檢查眼睛,確保視力正常。
其次去精神病院,檢查是神經迴路是否正常。
最後基金檢測一下吧,萬一是超人呢,是不是有火辣辣的透視眼。
如果都沒問題,那天亮了,該醒了!
要掐臉,告訴自己醒醒。
有你也轉不走,好幾層密碼呢。從手機本身到交易完成好幾道
取出來,存銀行,掙利息。每天啥都不做,做夢就行
把比特幣倒出來,把手機留在原地[呲牙]
算好多少錢,記好判多少年?
小米給你多少錢,我大華為出雙倍[吃瓜群眾][吃瓜群眾][吃瓜群眾]
喝酒吃花生米了嗎
Ⅶ 比特幣「造富運動」:我500元入場、2小時成百萬富翁
比特幣,這個產生不過12年的幣種,正變得讓人越來越瘋狂。
它是第一個加密的數字貨幣,2008年,極客中本聰提出了這一概念,2009年1月3日正式發行。
它具備貨幣的基本屬性:能交易,能儲蓄,同時能作為一種價值尺度而存在。
但與各國法定貨幣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依靠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而是基於演算法產生。
交易也不是經由一個中心化機構總控,而是運用密碼學的方式加密交易信息,將信息嵌入到一個又一個的區塊鏈中。
它和現行法幣的形態、使用和交易方式都不同,且數量有限,具有稀缺性,這使得很多人在購入比特幣時,不僅考慮它的貨幣屬性,同時考慮它的投資屬性。
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比特幣迎來了一波快速上漲,1月9日,比特幣上漲到近4.1萬美元,市值超過了,市值超過了7654億美元的Facebook。這和它最開始被當作貨幣來使用相比,價格已經累計上漲1200多萬倍。
但比特幣也並不會一直持續地上漲上去,在本次稿件成稿發布的前夕,比特幣暴跌,24小時爆倉接近100億,18萬人成為爆倉受害者。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購入比特幣的人,他們之中:
有人購入比特幣是覺得物以稀為貴,看著別人買就跟風,沒想到因為比特幣多掙了5年的工資;
有人因為看美劇而對 科技 革新感興趣,願意為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進行價值投資,她以一種早期股權投資人的眼光看比特幣,認為它未來可期;
有人用估值模型估值比特幣,認為它是一種完美投資,手裡除了一輛車和生活費外,99%的資產都投入了比特幣;
有人被老闆拉上車,用10萬人民幣買幣,開了10倍杠桿,2個月時間,10萬變成了200萬……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小北
編輯 | 卓然
2個月,10萬變成200萬
買幣讓我買車買房改善生活
Key 某數字貨幣交易所從業者
2018年,我入職了國內某數字貨幣交易所。當時為了熟悉整個交易所的流程,我開始炒幣,不過並沒指望靠幣賺多少錢。
早期我玩的最多的是空氣幣(一種沒有實體項目支撐的虛擬幣)。
很多熱門的空氣幣,在上所時,價格都會被一些人炒到很高,可能是烏龍指(股票交易員、操盤手、股民等在交易時,不小心敲錯價格、數量、買賣方向等信息),也可能是市場上的買方熱情太過高漲。
當時我基本上隨便拿 1~2千美元 ,都能賺到 3~4千美元 ,甚至更多。
賺得最多時,我曾在一次私募大戶烏龍指中用 7塊錢的成本 ,撿到了 30多萬人民幣 的籌碼。不過,項目方跑路了,最後只賺了一兩萬。
2019年4月,我開始重倉玩比特幣。當時我們交易所老闆知道後,還特意跑到我工位,激動地說, 「你一定要試試合約交易。」
出於對老闆的信任,我在比特幣價格4000美元時, 出了10萬元人民幣、開10倍杠桿做多 ,到了季度末,也就是2019年6月底, 10萬變成了200萬 。
這一次合約讓我積累了本金,後來我又陸續通過合約、現金買入,積累了一定量的比特幣。
但投資比特幣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2019年3月份,我經歷了一次比特幣的合約爆倉。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從1萬美元左右直接跌到3000多美元,爆倉點是在4000多美元,我止損了40萬,占整個倉位的10%。
那段時間,我連續幾天精神狀態都很不好,整個人處於差點被爆全倉的危險中,現在想想都很後怕。
當時比特幣價格跌到谷底,但我出於穩妥的考慮,沒敢抄底,當然也沒賣。
我之前也做過一些波段,在2020年10月時,比特幣的價格基本橫盤,在1~1.1萬美元之間來回調整,本來想做點波段賺點小錢,但沒想到踏空了,後來又買了回來, 損失了幾萬 。
這都是之前的投資嘗試。現在資金量比較大了,不想承擔太高的風險,所以現貨拿著不動,小資金合約開倉賺生活費,享受比特幣帶來的紅利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 我經歷過很多人的爆倉,也見證過很多人的暴富。
比如某交易所大佬,宣布關閉交易所,用戶可以提走資金。因為他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想再為公司操勞。
還有人500人民幣,一兩個小時變成了不到100萬,然後瞬間被爆倉。
比如某大佬,被定向扎針,爆倉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
比如交易所被連鍋端,連實習生都配合調查去喝茶。
在我看來,合約交易其實和賭博沒有太大的區別,沒錢的時候還可以想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有錢了,就不想冒那麼大的風險了。
我還是長期看好比特幣的價格、價值,准備跌破的時候加倉,加倉現貨就不怕。其實現在看來,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覺得不太會再看到跌破2萬美元以下了。
大家的共識增強了,再加上現在做空的資金遠低於做多。在不出現大的黑天鵝事件下,很難跌破。
我現在不太在意每天的漲跌幅,漲了,開心開心;跌了,做點別的事忘記它,過一會兒再看,應該又回來了。
賺了一些錢以後,心態確實會變化,找工作不會再因為薪資的問題考慮去不去了,因為現在不靠工資改善生活,工資只用於日常的吃喝。
買東西也不大會看價格了,車厘子草莓之類的東西,十斤十斤的買也沒有肉痛的感受。現在手邊有一輛車,是通過合約賺錢買的,房子雖然不是靠比特幣買的,但也有了。
在經歷了之前比特幣的快漲快跌後,我現在的投資策略越來越謹慎,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小孩,所以整體會訴求穩妥。
但是我不會再賣掉了。
自己挖礦,自己買幣,對比特幣進行價值投資
我不會賣,直到我感受到成就感
卡卡 一級市場基金從業者
2017年,我在一級市場做融資顧問,身邊有同事做區塊鏈項目,那是我第一次聽說比特幣。
2018年,經濟環境下行,我發現市場里的錢在變少、此外很多創業項目開始拿錢困難,我開始反思行業的問題,學習金融和貨幣知識、了解經濟周期,這才意識到,區塊鏈是個顛覆性的技術。
於是我在2018年下半年試水,買了100塊錢的比特幣,外每個月進行一次定投,縫低買入。同時,我也開始挖礦。
2017年左右,比特幣價格升高,很多人投資做了礦場主。但隨後比特幣價格下跌,礦場主難以回本,就做了一個決定:出租算力。
當時出了一個180天的算力包,告訴你可以挖到幾個, 我當時買到的算力包,每天可以挖到3、4塊人民幣的比特幣, 挖出之後它會配置到我的錢包里。
但現在比特幣大漲,這種算力包就被搶完了。
疫情期間,比特幣有段時間跌得特別厲害,當時沒有礦廠能回本,但買算力、買比特幣卻特別劃算。 可惜我當時膽子小,只購入了5000元的比特幣,現在覺得真是虧大了。
投資里有一句話: 「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這在比特幣上也是共通的。
當你沒有認知到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或沒有認知到比特幣的價值時,你沒有辦法賺這部分錢。
我覺得比特幣是一個新的經濟體系,或遲或早,大家最終都會融入其中。
比特幣有兩個風險:
一是監管上的風險;
數字貨幣出現的早的國家,如德國或美國,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經驗和流程,想方設法地把數字貨幣納入監管流程,但目前中國還沒有相關政策,國家會怎麼做,會成為一個風險點。
第二個風險是 學術理論一直在討論的:量子計算機;
比特幣的整個運作流程,都是基於數學運算的,但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很強,這將顛覆區塊鏈技術的整個底層邏輯。但這部分的討論目前還停留在理論界,真要造出很成熟的量子計算機,得一百年以後。
所以我覺得 在20年內,產業技術革命都不能顛覆它。
短期內的波動很正常,因為現在華爾街開始入局,莊家會上下拉動這個盤,把小股東甩下去自己賺錢。
一個聰明的方法是: 買著不動,幾年後再看,肯定是漲的。
目前我通過比特幣賺得了90%的回報。
以後即使比特幣漲了,我也不會賣,我看好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技術,希望看著它一步步壯大,等到我覺得有成就感後再出手。
99%的資產投入比特幣
一個完美的投資,貨幣越貶值,比特幣的價格越高
小A 某比特幣基金從業者
2018年,我和朋友吃飯聊起比特幣,當時它的價格已經從幾百美元漲到2萬美元,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隨著認知升級,我開始加倉比特幣,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只要有閑錢,我就買一些比特幣。
比特幣及其背後整個系統運作的邏輯非常完美。
我們業內有一個估值模型, S/F模型 ,可以簡單理解為存量與流量相比的一個模型。
圖 | S2FX跨資產估值模型
當我們把比特幣的價格與其稀缺性做對比時,我們會發現二者存在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正相關系數非常接近1。
也就是說, 稀缺性波動一個單位,價格也會波動一個單位,且取值時間為10年。
比特幣總共只有2100萬個,它的稀缺性是確定的, 且時間越長稀缺性越高,它未來的價格會不斷螺旋上升。 從過往10年的數據來看,也確實如此。
圖 | 第三次減半後價格運行通道
疫情以後,我和同事們有個判斷,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國央行都會進行一輪大幅度的寬松,寬松的貨幣政策執行後會向市場投放大量的流動性。
2020年,美國的M1增長了50%以上,當時美聯儲向市場分發了全世界存量美元的21%, 即全世界的美元里有21%的美元是在2020年這一年印出來的, 這多可怕!
美元和歐元都在放水,放出來的這些流動性很大一部分進入金融系統,讓給金融資產膨脹。
比特幣抗通脹屬性非常強,甚至高於黃金。
黃金的稀缺性是基於物理層面的稀缺性,而黃金的開采會使黃金總量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但比特幣是基於數學層面的絕對稀缺,且隨著減半的推進,未來比特幣會更加稀缺。
現在這一階段,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持有現金的風險,法幣購買力在縮水,而固定數量的比特幣能很好地對沖貨幣超發。
法幣越超發,法幣購買力越貶值,而我持有的比特幣的購買力就會相應升值。
基於這個考慮,我身邊除了一輛車,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費之外, 其餘的錢全部投入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大概在七、八千美元。
因為我入場晚,早期入場的人,投入成本比我低的大有人在。但未來我希望通過比特幣的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提出S/F模型的分析師後來又提出了一個跨資產模型,通過這一模型觀察比特幣的主要幾個階段:第一次減半、第二次減半、在過去的2020年5月12日的減半,以此對比黃金、房地產的市值和稀缺性。
分析後,我們發現他們相關性很高,未來單個比特幣的估值應該接近30萬美元。 花旗銀行也出過一份研報,認為比特幣會到達31.8萬美元。
但我們認為,長期來看,比特幣的價格遠不止30萬美元。和中本聰一起開發系統的哈爾·芬尼,在去世前曾預估比特幣對標的價值是全世界所有家庭財富的當量,大概在100萬億美元左右。
按這個預估,單個比特幣的價格在1000萬美元以上。況且因為央行的持續放水, 比特幣的價格還會增加,它的價格上限天花板就能非常高。
不過我不建議你馬上急著買,資本市場永遠都有賺錢的機會,但你的本金是有限的,建議想要入手的人還是多看看書,等認知到位了才好賺錢。
買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坑,比如在出入金環節,資金粘連到某些不幹凈的錢,你可能會被凍結銀行卡。
再比如保管風險,私鑰是比特幣資產的最高控制許可權,如果私鑰丟失,你的比特幣也就沒了。
現在國內大部分人的私鑰由交易所掌握,這就相當於別人在保管你的銀行卡密碼,非常危險。
還比如期貨的風險。很多交易所有關於比特幣合約產品的衍生品,杠桿倍數非常高,高達100倍甚至1000倍,這種危險性極高。
2020年3月12日,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動,很多機構首先補充流動性資產,加密貨幣市場成為第一個被砍的對象。
我們有一個客戶,幫別人管理了2000多萬的比特幣期貨,當天下午6點,他吃完飯去洗澡,洗澡前還好好的, 洗澡出來後2000多萬爆倉,價格一下子砸了下去,平倉都來不及。
他開了20倍的杠桿,損失非常驚人。
比特幣市場本身波動很高,在一個很大波動性的市場再加幾十倍的杠桿,盈利肯定賺的多,但跌下來後虧得特別快,也一定要注意。
短期內我不會賣出手裡的比特幣,跌破2萬美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賣出很難再找到低價期購回。
除非遇到家裡急需用錢的緊急情況,那我可能會變現一些,但也不會全部拋掉,現在比特幣實在是一個不錯的資產。
我靠比特幣賺了5年工資
買了的都在漲,它的價格來自大家對它的共識
廷友 互聯網員工
早在七年前,我就知道比特幣了,但一開始不怎麼感興趣,只覺得是個詐騙的東西。
2017年,我太太開始從事數字貨幣相關工作。正巧當時比特幣也迎來一波牛市,我太太公司的人都跟風在買,我也跟風投了幾萬塊錢買比特幣。
我和我太太都非常怕風險,沒碰合約和杠桿,只敢拿比特幣的現貨。在那波牛市,尤其是12月底靠近頂峰的時候,比特幣一天就能漲10~20%。
我還記得,有一天我下班路上順手刷了刷幣價,漲到了10萬人民幣一個,我高興得不得了, 感覺自己的口袋裡已經躺著自己賺的1萬塊!
不過到達頂點之後,比特幣很快下跌到3000美元。因為不確定它能不能漲回去,我們沒賣、也沒繼續再買,現在算來是踩空了。
我太太的好幾位同事在那段時間看好比特幣的漲勢,又買入很多。在後來幾個月,比特幣漲到13900美元,他們也因此賺了不少。
有一位剛畢業一兩年的同學,一直做合約,就在那一年的幾個月內賺了上千萬。
有了這些人的成功案例,我開始樂意琢磨比特幣了。它為什麼會漲起來呢?
我曾覺得比特幣就是「空氣」。人們平時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公司業績掛鉤的,但比特幣沒有一個可以評估的實體。
它的價格是一種共識, 我們認為它有價值,它的價格就會逐漸增加。
有些人認為比特幣不像法幣那樣被不停地發行,數量恆定,有價值;有些人覺得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有價值,有些人覺得加密數字貨幣這個概念有價值……
大家有自己對比特幣的一套解釋,並因為相信這套解釋而購買比特幣。
這些解釋不斷強化,更多人知道比特幣,想買比特幣,再加上通脹,比特幣的價格越來越高,這些解釋也就更進一步地自我強化。
按現在的趨勢看來, 這些解釋不能被證偽,這是它上漲的核心。
比特幣很像之前風靡的荷蘭鬱金香,正是因為玩的人有共識,價格才會炒起來。
但區別在於:鬱金香是可以持續和大量生產的,當供應變多,鬱金香就會越來越不值錢。
比特幣新增數量卻是越來越少的。
中本聰在創造比特幣時,就考慮到了數量問題,每4年比特幣被挖出來的數量會減半。可能最開始10分鍾可以挖50個比特幣,但4年之後,10分鍾就只能挖25個比特幣,再4年,12.5個,依次減下去。
整個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且確定的,只有2100萬個左右。這是供給端,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的。
需求端上則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買入比特幣。現在有了交易所、電子錢包,大家購買比特幣越來越容易,購買需求就能進一步被激發。
比如美國有一些信託基金拿著散戶的錢幫買比特幣,每年能坐收5億美元的傭金。
他們不需要做任何研究,每年就能有5億美元的進賬,這錢多好賺!
所以美國大量的機構湧入進來,成立比特幣的基金,幫散戶購買。場外的機構、散戶源源不斷地進入,也讓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上漲。
比特幣價格上漲之後,大家會更看好比特幣的未來,堅定持有它的決心,這樣共識就會越來越凝聚,而且凝聚得越來越快。
2020年3月份,因為疫情的原因,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下跌。
當時我們沒有太多猶豫馬上入手,平均算下來,當時購入比特幣的均價不到4000美元,但賺的錢相當於我5年的工資收入。
未來我也依然看好比特幣,一般情況下我也不會放棄持有,除非是家庭需要大額支出,比如買房,可能會賣掉一部分。
比特幣現在的漲幅和價格已經有些風險了。如果讓我現在花20萬以上人民幣去買一個比特幣,我還是比較心虛的。
但我認為,如果家庭有餘錢的話,可以配置一個或多個比特幣,作為家庭投資。以後比特幣的價格我認為會越來越高,上車只會越來越難。
Ⅷ 撿到比特幣能變成自己的嗎
通過注冊賬戶轉移。
首先注冊一個帳戶,就相當於銀行開戶。注冊成功以後就可以通過Sign In(登錄)進來進行帳戶操作了。可以選擇Account Settings/Bitcoin Addresses中Create New Address來每一筆收款的地址。點擊新創建的帳戶右邊的Details,可以修改Label來標記這個地址的目的,Save Changes確定修改,這樣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某筆收款是做什麼的了。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Ⅸ 某人的比特幣丟了之後(比如硬碟里的比特幣,把硬碟丟了),比特幣總量是不是就少了
其他回答的都是什麼垃圾玩意兒。。丟失的部分,在總量裡面還是存在的。。未來的總量是死的。丟失的也包含在內,並不會被清理出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