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比特幣250倍杠桿

比特幣250倍杠桿

發布時間: 2025-02-05 07:00:18

① 狗狗幣6個月上漲近250倍,誰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狗狗幣6個月上漲近250倍,誰將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個問題最讓人首先想到的還是馬斯克,畢竟這個東西他是最主要的發起者和參與者米面也有許多人的相關投資,但是馬斯克無疑是獲益最大的。其次,在比特幣現在全面遭遇之前的升值反彈的時候,狗狗幣顯得更加穩定。但是現在目前來看,數字貨幣在沒有信譽的加持下,只能是少數的富人游戲。

馬斯克

比特幣價格波動

數字貨幣的前景

一,21世紀企業家代表馬斯克

把馬斯克列為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絲毫不為過,這個人實在是非常厲害。不管是特斯拉,還是人類的太空旅行計劃,還是狗狗幣,你會發現,他的業務都是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這個人的思維不是局限於眼前的既得利益,目光看得更加的長遠。

以上,歡迎大家補充評論,寫作不易還有點贊關注。

② 6個月上漲近250倍,狗狗幣的未來會更好嗎

6個月上漲近250倍,狗狗幣的未來並不會更好,這種貨幣沒有國家支持,註定是走不遠的。比特幣的出現對現有的貨幣體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盡管它屬於廣義虛擬貨幣,但它與網路企業發行的虛擬貨幣本質上有所不同,因此被稱為數字貨幣。狗狗幣也和比特幣大同小異,進來被炒作的非常火。

這些電子貨幣具有高交易風險。比特幣,狗狗幣等有些數字貨幣的交易量很小,晶元很少,因此製造商很容易控制比特幣的市場價格,導致價格急劇上漲和下跌。同時,比特幣交易平台是24小時無限制開放的,因此很難把握最佳時機進入市場,交易風險高於證券交易風險。

③ 國內為什麼很多人黑數字貨幣

主要對這個數字貨幣的價值不了解,有些人被騙子騙怕了,過於相信國家宣傳,從過右走向過左,眼光短淺,沒有看到世界形勢,歸根結底這些人頭腦簡單,沒有科學知識,對於事物好壞分辯不清,

有幾個原因:

1、數字貨幣領域確實有點亂。主要是ico。

比特幣橫空出世,經過十年的時間大家認識到數字資產的重要性,最主要的是大家意識到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有很大的應用價值,於是很多公司開始鑽研區塊鏈技術,像萬向這樣的公司是布局很早的。每個區塊鏈項目都有自己的資產體現,數字貨幣,很多人就願意把數字貨幣拿出來發售,這有點像股票首次發行,對應ipo,起名ico,ico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不久,開始是只是極客社區里玩具一樣的東東,但是在很多聰明人和基金看來,這是一個掙錢的好機會,於是拿ico去做天使,去做私募,到交易所去交易,而他的項目其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有可能出來,有很多甚至出不來,以前是先創業再上市,現在是先上市再創業。

2、所以在這種荒原上第一波來的騙子居多,說現在的ico項目有95%全是騙子也是正常的,像2000年前後的互聯網,誰也不知道能發展成什麼樣子,局面跟現在的區塊鏈有點像。

3、關於區塊鏈的前景,是一定要關注的,基本大的公司都在這方面有布局或者開始布局,而產遇到這個大潮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炒幣的,2016、17年依靠炒幣掙到大錢的人比比皆是,他們的傳說開始流傳,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進而成為很多人的信仰。

4、黑數字貨幣的,說他是鬱金香、龐氏騙局的,有幾類人:

1)極度的風險厭惡者,覺得保險是騙人的,理財是騙人的,數字貨幣當然是騙人的,這些人一般學歷較低,收入不高,觀念陳舊;

2)有些人做了一些粗淺的了解,認為風險極高而歸勸別人的;

3)有些人受了身邊人報復的刺激產生嫉妒心理而摒棄的;

5、總體來說,數字貨幣目前有極高的風險,建議如果不是非常了解或者看好的項目,少做多看。

不要全部投入;不要貸款投入,不要做期貨,不要賣房。

你玩幣正好又有很多人黑它,那麼我先恭喜你,至少目前為止幣是能抗住被黑的。如果你看好玩幣,你應該覺得它有價值,現在被黑也可以相對的低價進入。但是我認為數字貨幣更像一種商品,目前只是用來滿足匿名交易的需要,它不具有稀缺性(比特幣限量,但網路中可以隨時創造其他貨幣),也沒有對應任何資產。我有一個問題請你思考「數字貨幣的價值在哪裡?為什麼比特幣和其他貨幣本質相同,因為比特幣出名價格就可以遠超其他數字貨幣,真的反映內在價值嗎?」

正心在這里詳細分析一下國內許多人 黑數字貨幣的心理 以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看完之後如果仍然有意願投資幣圈,文中還提供了一些 實用小技巧助力你的投資之路

每個人的眼界、精力有限,沒有實際調查數據的支撐很難說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幾個網路噴子、鍵盤俠,可能是莊家或者媒體造勢,可能是虧錢玩家的吐槽,可能是出於某種利益的精準推送,這些都會造成一個 虛假印象

拋開那些虛假的、刻意的信息。我們來看那些真的在黑數字貨幣的一些人到底在黑些什麼。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虧錢 。幣圈的投資基本都是 一盈二平七虧損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是虧錢的。試想一下,十個人裡面,九個人都在黑,剩下的一個再怎麼鼓吹也沒用。這里還有一個 倖存者偏差 的概念,應用到幣圈就是虧錢的人更傾向於跳出來貶低這種投資方式發泄不滿,而真正賺錢的人則是悶聲發大財,不希望別人來分一杯羹。

另一方面,很多玩傳統投資的例如股票、基金、黃金,他們 看不起也看不懂 虛擬貨幣。因為傳統投資業是基於實體的,股票是公司業績、經營狀況、未來發展的反饋,黃金、房產抄的更是實體。而數字貨幣門檻較高,普通人比較難理解它的價值所在,不知道它是怎麼運作的,好一點的可能也只知道區塊鏈加密技術這種虛無縹緲的名次,更別說投資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這不是一個靠譜的投資方式。

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為什麼黑以及如何避坑實現穩定盈利 ,全文大綱如下: 一、為什麼黑:套路多

1. 玩合約被套路
2. 玩山寨幣被套路
3. 玩主流幣現貨看不懂技術指標被套路

二、如何避坑、盈利

1. 必須遵守的原則
2. 洗盤模式揭秘

一、為什麼黑:因為套路多

1. 玩合約被套路

合約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合約能讓你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資金(也就是 杠桿 )去交易。舉個例子,比特幣一萬美金一個,你現在花100美金(100倍杠桿)就能買一個,如果它漲到10100,那就相當於你只花了100美金的成本,賺到了100美金,反之,如果虧到9900,你賬戶里的100美金就沒了。這里還有一個保證金的機制,如果你合約賬戶里的錢不夠虧損了,那麼就爆倉了,所有的錢都沒了(具體細節就不多說了)。

這是比特幣2020年9月9日的小時線,低點到了9882,最高到了10235,就一個小時波動了350個點,是不是很刺激。

2. 玩山寨幣被套路

有的山寨幣、新幣就是為了騙錢、割韭菜誕生的,號稱百倍幣。初期通過客服拉人進群,一個群100人左右,一半都是客服,天天曬收益,製造氛圍,你觀望了一天兩天能熬得住,看了一個星期還能經得住誘惑嗎,等你大倉位干進去,一買就買在了最高點,然後莊家一賣卷錢跑路,欲哭無淚。有些甚至忽悠你進他們的小交易所,錢都提不出來。如2019年的KHT,一月發行兩個傳銷幣,每個斂財數億,最後歸零,創始人則在國外逍遙自在。所以,一定要記住,天 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兒,即使有,如果超出了認知范圍,最終也是拿不住的。

3. 玩主流幣現貨看不懂技術指標被套路

玩主流幣現貨比前面兩種要靠譜很多,但是 看不懂指標瞎玩跟賭博也沒有差異 。比如趨勢線跌破了MA60你還會買嗎,看不出來買了那就做好長期被套的准備吧。

我們來看下面steem這個幣,9月初跌破了這個ma60的趨勢線,要抄底買嗎,肯定不行,你根本不知道底在哪裡,大概率還會持續下跌,直到下一個支撐位。

二、如何避坑、盈利

1. 必須遵守的原則

前面講了那麼多坑,這里就來講講玩幣圈的原則,能幫助你避免80%的坑

第一、不玩合約

合約所需要的技術能力,心理素質都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如果是學生、上班族靠投資數字貨幣賺點零花錢就更沒有必要花大量的時間和莊家鬥了,基本沒戲,還影響工作學業

第二、不玩小幣、山寨幣, 歷史 數據不足不玩

前面也說過了,不靠譜的幣不碰,不管炒得多火熱,我們投資非小號排行前10的幣種就夠吃利潤了,多了也沒有精力玩。

第三、不玩小交易所,防止跑路

這里只推薦火幣、幣安、OKEX三大平台,這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三大平台,成立時間長、用戶多、交易量大。

第四、短線設置止盈止損

人畢竟不是機器,看到 盈利了,捨不得賣 ,總想賺更多,看著看著,一夜回到解放前,虧損也捨不得放手,總想著回本,結果本金都沒了,這樣很難生存,不僅人累,需要一直盯盤,而且很難賺錢。人難做的決策就交給機器強制執行,雖然沒有賣在最高點,畢竟是落袋為安了,即使虧損,也不會虧太多,加上技術指標的學習,完全有資本重新買入,通過不斷修正自己的投資體系、策略,之後的正確率會越來越高,實現穩定盈利。而且能 空出大量的時間去做其他喜歡的事 ,不香嗎?

2. 洗盤模式的揭秘

首先講講為什麼要洗盤,洗盤是莊家積累低價籌碼的一種方式。等到積累到一定程度,拉升,散戶看到盤面好,紛紛追高被套,此時莊家已經出貨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看懂莊家模式,穩住心態,知道這是什麼階段,什麼時候買入賣出,不被套路。這里就先介紹兩種常見的洗盤模式。

第一、假陰式洗盤

行情一直萎靡,沒有什麼波動,甚至穩步下跌 ,此時應該還有不少散戶抗著,期待看到後面的上漲,然後來一根中陰線,散戶這時候就開始慌了,害怕持續下跌及時止損,很多人開始拋售手中的低價籌碼。

我們來看一下neo的例子,前兩個月是一個穩步下跌+橫盤的狀態,然後來了一根大陰線,在這里應該不少散戶都賣了,接著震盪、吸籌,然後三根陽線,如果抄底能吃到90%的利潤,即使不抄底,在前期陰跌的時候能扛著,最後也能吃到40%的利潤。

橫盤的時候 基本沒有什麼大波動 ,有漲有跌,無法靠這些小波動吃到利潤,也看不清未來趨勢。此時大家都比較謹慎,不願意買入。橫盤的時間長了,比如一兩個月,之前已經買了的也開始沉不住氣,可能就會賣了這個幣去追熱點幣。此時莊家就能順利拿到這些低價幣。

典型的例子有ltc,整整橫盤了三個月,顯然大部分人都熬不住。 最後一個月拉盤,漲幅85%

最後,總結一下:

跳出來黑數字貨幣的基本都是虧損嚴重或者看不懂又不願意承認的,虧損的原因無外乎不懂技術瞎玩以及陷入各種騙局。所以我們需要遵守一些原則去最大限度避坑,另一方面就是看懂莊家的模式、套路,逆向操作,再加上技術指標的學習,跟著喝酒吃肉並不是什麼難事。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一起學習交流,順便賺個零花錢哈。

祝大家日進斗金,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誠如題主所說,很多人黑這個數字貨幣,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因素

第一,不懂,就像我當時一樣,不懂,自然在別人說到甚至給到你的時候還一臉懵逼!

第二,媒體報道,媒體報道的大部分是吸引眼球的東西,比如這個幣出問題了,那個是幣傳銷了,讓大家談之色變,聽到就怕。

第三,種類名目繁多,魚龍混雜,沒有統一的發行機構,大家心裡不安全感提升。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央行是否承認,政策是否允許,比如央行在之前發出澄清公告:我行尚未發行數字貨幣,也沒有推廣團隊,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和企業發行,目前市場上數字貨幣均為非法定(記著,不是非法)貨幣。

但是,在2017年5月27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開始運行,這有說明了什麼,也就是說,正規的數字貨幣肯定有他的發展前景,所以,我們拭目以待吧,不過,你想當第一個或者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風險和收益,自己好好衡量,望安好

投資中的人有兩個弱點:貪婪和恐懼。因為不了解,所以更加恐懼,因為恐懼,所以不敢出手。


1、復雜


數字貨幣比起股票、房地產和黃金等其他投資品要復雜得多,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所涉及的知識面十分廣泛 ,包括密碼學、貨幣學和計算機科學等等。普通的投資者不會為了投資數字貨幣而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其背後繁雜的原理。


2、思想固守


我們可以看見世界的模樣,但大多數人都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


目前,由國家背書的法定貨幣無疑占據了主導地位,每天的交易量約為5.1萬億美元,相當於每天250億美元的數字貨幣交易量的200倍左右。要讓投資者改變固有想法,看到數字貨幣的可取之處,並接受「新」貨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3、事不關己



相比起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房價、油價等信息,非必需品的數字貨幣在比特幣崛起之前並未引起關注,但即使是在比特幣崛起之後,也仍有大部分人不知道數字貨幣是何物,更別說投資或使用數字貨幣。


在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中,「 覺得沒必要或不感興趣 」是市民選擇不持有加密貨幣的首要原因。


4、波動性太高


很多人不願意投資加密貨幣是因為他們認為加密貨幣的波動性太高,風險太大。很多投行也對波動性嗤之以鼻,固執地認為波動性等於且只等於風險。然而,他們卻忽視了一點, 新生資產出現之初,往往都伴隨著較高的波動性,但這並不能作為否定其價值的唯一標准。


而且,即便是用一種固定的匯率來衡量各種資產或者通過設定利率來監管其流動 ,所有貨幣、所有外匯儲備的「價值」都是在不斷變動的。



反對加密貨幣以及支撐這些貨幣的區塊鏈技術的普遍觀點,都無一例外地沒有考慮到普通貨幣的暫時性和脆弱性。通常來說,當你擁有一美元的時候,你可以買到價格為一美元的礦泉水,但是在自然災害降臨,水資源嚴重不足時,你還能用一美元買到那一瓶礦泉水嗎?


5、虛擬等於危險


顯然,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數字貨幣讓很多投資者認為這是海市蜃樓,是儲存在網路空間的一種「幻覺」。



但是,其實大部分的美元也是以數字的形式流通使用的。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元供應量中,只有10%是以紙幣和硬幣的形式存在。


所以,認為貨幣是「真實的」那一部分群體常常難以理解加密貨幣。


……


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不相信數字貨幣的理由,但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已知信息太少,難免落入一葉障目的困局。

因為區塊鏈這個底層技術的存在,涌現了許多數字貨幣。那麼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黑數字貨幣呢?此時的區塊鏈,就好比當初互聯網的出現,所有人都不知道,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是如何的,同樣的道理,區塊鏈也是如此。

當然,有一些數字貨幣是不靠譜,但是不排除一些數字貨幣是靠譜的,比如玩客雲的玩客幣,星光雲智能設備的STA等數字貨幣。

當然不是建議大家隨便的投資數字貨幣,在投資時,應該注意選擇一些靠譜的,仔細研究一下,重點是,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放在一種數字貨幣上面,可以分散投資,比如我現在手頭上有一些玩客幣,但是我還在關注點點星光推出的星光雲智能設備上的STA。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不要盲目投,要適當。

④ 比特幣合約對沖:理性與貪婪

有客戶總是問:你們交易網站的合約是什麼啊?

一句話:用相關的虛擬幣種作為保證金做空(買跌)做多(買漲)。現貨只能買漲,不能買跌。而合約可以買跌,覺得未來走勢不太好,可以做空,並且還可以放大本金,放大收益。當然,有好就有壞,一旦爆倉血本無歸,什麼都沒有了。

在杠桿這條道路上,無數多的先烈從古至今都在告訴著世人,是魔鬼,是地獄,是殺人不眨眼的死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依然還是選擇使用,是沒有理性,不。什麼樣的說法都有,有好的,有壞的,最後的結果依舊沒有什麼起到任何作用,因為一切都沒有在自己身上發生,

聽見有人爆倉跳樓、自殺,哪有怎樣,是他們太貪了,我不會。

當然,不好的後果建立在太貪婪之上嗎?也是,更多的是沒有正確的合理的價值觀,價值觀的扭曲,帶來的行為的不可控,最終再加上人性的恐懼,就會產生連鎖反應,最終讓一切的繁華在一瞬間猶如瀑布一樣傾瀉,任何救援,任何防護措施都無效,最後是哀鴻遍野。

稍微波動,就是幾倍收益,或者爆倉被強制平倉一無所獲,這是比特幣合約或者期貨的常態。特別最近幾天,比特幣大漲,更是讓許多人哭著,讓許多人笑著,我自己也如此,因為運氣也有少許收獲。

提及我自己,以前也做過股票配資,不過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輕輕鬆鬆就被爆倉了,後來就沒有配資過。在前幾個月體驗公司的產品,也做過一次萊特幣合約,一覺醒來,空空如也。加上平常看了許多書,還學過很多關於價值投資的課程,為什麼這次又開始進行杠桿呢。

合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對沖風險,不管比特幣是漲是跌都可以保持開倉是的價格。當然,對沖也是可以賺錢,使用好了,盈利豐盛,看看國際上知名的對沖基金就知道了,索羅斯量子對沖基金,在世界上赫赫有名。

所以,我自己開始小小的實驗對沖,從對沖中尋找盈利的機會,從自己的構造的思想實驗中,會發現盈利的幾率非常大,反正一周過去了,除了偶爾沒有嚴格遵守規則和貪婪之外,還沒有虧損過。

一、簡單方法:

1、假如一個比特幣開倉10倍杠杠1000張,現價250張多倉(如果整體看好市場的行情走勢,可以多開點多倉,300張-350張沒問題),250張空倉,形成對沖狀態。

2、然後尋找機會,尋找波動的空間,比如有200美金的波動,就可以開倉了,漲了200-300美金左右,就可以陸續開空倉,一般50-100張左右。如果下跌200美金-300美金左右,就可以陸續開多倉,同時陸續平空倉。

3、因為,多空倉的張數沒有太多的差距,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爆倉;即使市場大跌,大漲也不會。手中永遠還有空餘的倉位,所以大跌開多倉,大漲開空倉。

4.如果不想看盤,就設置好平多空倉或者開多空倉,比如漲300-500美金可以開空倉同時平掉一些多倉,如果跌300-500美金可以開多倉同時平掉一些空倉,嚴格控制倉位。

二、原則:

1、一定要看好宏觀局勢,整體的大行情,不要錯過大機會。

2、嚴格控制倉位,不要貪婪,因為合約本身就是放大而風險。

3、嚴格對沖是不會爆倉的,除非這個產品沒有價值了。再加上多餘的保證金前提下,還可以開多倉賺取利潤。

4、絕對只是小部分的資金來加杠杠。(即使爆倉沒有影響,只是用小資金博取收益,體驗人性的掙扎)

三、我的收獲:

1、10月29號用0.2個幣開始,當現在是0.35個幣。

2、本來有0.4個幣,因為沒有嚴格按照自己的步驟去操作,所以回去了一點,不過這一部分都是倉位,只要價格有200美金波動,就可以回來了。(手賤,文章發後看了合約,哈哈,0.42個幣了)

3、因為11月分叉的原因,以及最近停止人民幣直接交易去中國化,並且開通了很多的場外交易,以及USDT的兌換交易,判斷比特幣最近上漲的幾率大於下跌的幾率。

四、反思:

1、嚴格的按照規則去操作,就是程序,就是機器人,可是自己還是人,沒有修行到絕對理性的地步。所以,有時候還是貪婪,不過幸運的人,給了我無數次的機會。

2、玩這個太花費時間了,前兩天晚上看書的時間都用來看盤了,今天還好,設置好後,就看書了。

3、最近在其他資金投資上,還是沒有控制好自己,反復的去操作,結果錯過翻倍的收益啊。

4、學習還是不夠,缺少自律,也沒有形成自己的投資原則。

五、總結:

1、投資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通過投資打磨自己的人性的漏斗,讓自己成長。

2、形成自己的投資原則後,還是在行動中去迭代,形成更好的方法。

3、動手,買賣進之後,沒有特殊情況,在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後就堅決不能動。

4、和貪婪掙扎,修煉自己。

六、思考

1、如果長期看書數字資產市場,看好eth、bcc或者其他的,考慮可以用合約進行2-3倍杠桿。

2、合理使用杠桿,就是從死神走向天使,讓自己更快的變好。

⑤ 狗狗幣6個月上漲近250倍,炒狗狗幣到底違不違法

最近虛擬貨幣是非常火的投資產品,許多人擔心購買虛擬貨幣,會不會違反國家法律。首先在我們國家只有一個合法貨幣那就是人民幣,國家對於虛擬貨幣的態度是不支持不鼓勵,也不禁止投資者進行交易。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法條規定是否可以買賣虛擬貨幣,因此只要不進行違法犯罪行為,那麼炒狗狗幣並不違法。

雖然我們國家是這樣的態度,但是在有些國家比如說印度和韓國。他們已經將虛擬貨幣列入法條,嚴禁國內進行虛擬貨幣的買賣。如果發現就觸犯國家法律,並且會受到懲罰。因此大家在投資虛擬貨幣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選擇正規平台,如果在交易虛擬貨幣時發生糾紛。國家法律是不會保護這樣的交易。無法通過法律渠道取得相應的救助。

狗狗幣為什麼上漲幅度這么大?

其實虛擬貨幣最開始上漲是由特斯拉的總裁馬斯克炒起來的。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公然宣布,虛擬貨幣才是未來。並且讓自己的公司特斯拉接入虛擬貨幣購買渠道。用比特幣就可以購買特斯拉的汽車,因此比特幣價格飆升。而狗狗幣也是因為他的支持,網路上馬斯克被稱為狗狗幣教父。不斷在各種渠道宣傳狗狗幣,從而引導市場發展使狗狗幣的市值達到960億美元。

⑥ bitoffer期權怎麼與合約對沖套利

舉個例子,比特幣現價為10000美金

1、假設你用10000元開20倍杠桿做多
2、同時在BitOffer開5張(4小時)看跌期權對沖(250美金成本)

第一種,當比特幣上漲500美金,即漲幅為5%

1、20倍杠桿做多,合約翻倍,也就是賺10000元
2、看跌期權損失本金,即250美金(1750元)
3、10000-1750=8250元(凈利潤)

第二種,當比特幣下跌500美金,即跌幅為5%

1、20倍杠桿做多,合約爆倉,虧損10000元
2、5張看跌期權盈利2500美金,也就是17500元
3、17500-10000-1750=5750元(凈利潤)

⑦ 江卓爾的投資之道

江卓爾,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獲得了計算機和工商管理學雙學位。畢業後在上海移動做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分析工作。江卓爾第一次聽到比特幣是在2011年,和很多人一樣,最初聽到並沒有把它當回事,等再次聽到的時候基本都是比特幣下一次快速上漲的時候。比特幣再一次進入江卓爾的視野是在2013年,那時候他還在上海活動,帶領十幾個人的團隊做大數據分析。這一次,他沒有再錯過機會,而是認准了比特幣是未來的一個趨勢。2013年10月,江卓爾毅然辭職,從兩台顯卡礦機起步,從挖萊特幣等山寨幣開始,經過4—5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礦業巨頭。

對自己在區塊鏈行業做的事情,總結為兩點:第一就是科普,江卓爾在知乎上寫的科普長文《比特幣是什麼》,是中文社區中最廣為流傳的比特幣科普文章,瀏覽量近600萬次,是很多人入門區塊鏈的必讀文章,甚至還有不少區塊鏈公司拿它作為新員工入職培訓教材。

除了科普,江卓爾的另一個標簽就是礦工,挖礦是江卓爾在區塊鏈行業的最大業務。江卓爾創辦的萊比特幣礦池是全球頭部比特幣礦池之一,而這一切起源於2013年底的兩台顯卡礦機。2013年牛市過後,在整個漫長的2014—2015熊市中,江卓爾堅定地長期看好比特幣,並通過挖山寨幣然後換成比特幣的方式,把所有利潤都轉換為比特幣囤積起來。在2015年10月,一是在漫長無聊的熊市中,江卓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知乎上寫完了長達6萬字的著名科普《比特幣是什麼》,並預言隨著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持續增加,牛市即將到來。二是比特幣的擴容之爭,從比特幣開發人員內部,擴散到整個社區都參與爭論,這讓江卓爾意識到「想要保護自己的比特幣必須要有比特幣算力」。於是,在2016年初,江卓爾建立了自己的比特幣礦池——BTC.TOP。在2017年牛市末期,BTC.TOP還一度成為全網算力最大的礦池。2017年「九四」期間和2018年底的礦難期間,很多礦場關停,礦機論斤賣,恐慌情緒在整個挖礦行業蔓延。出人意料的是,江卓爾卻在這個時間點大量抄底市場上被賤賣的礦機。 江卓爾在業內還有個礦機黑洞"的外號,因為他從來只大量買礦機,而沒有賣出哪怕是一台礦機。 江卓爾的邏輯是:"對區塊鏈和比特幣長期看好,買了礦機就老老實實挖到報廢,把長期的超額回報從魚頭吃到魚尾,沒必要做短線的折騰」。 而比特幣每一次,超過市場預期的長期持續上漲,也讓長持礦機的人賺得盆滿缽滿,讓短線玩波段的人後悔不迭。

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不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都是通過買幣,而江卓爾的做法是買礦機挖礦。為什麼江卓爾要選擇挖礦的方式呢?我們分析,相對於炒幣,挖礦對於長期的價值投資,優勢是多方面的。

1、從成本上,挖礦是成本更低、也是更穩定地獲得比特幣的方法。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從二級市場購入和挖礦獲得。通過二級市場購入的比特幣,也就是常說的炒幣,帶著市場情緒溢價。這個溢價可能是正溢價,也可能是負溢價。最近幣價瀑布式下跌,就是因為這裡面含有市場情緒的負溢價。

有了礦機成本、電費、其他固定運營費用及全網算力等數據,可以大致計算出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在行業發展早期,很多有信仰的礦工,獲得了巨量的財富積累。

隨著行業迅速發展,挖礦難度、全網算力都顯著提升,礦機關機價越來越高,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優勢正在逐漸降低甚至消失。但同時,這也促進了行業的專業化和集中化,大型礦場、礦池逐漸出現,這大幅度降低了挖礦的邊際成本,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挖礦仍然有利可圖。

2、挖礦是良好的風險對沖手段。區塊鏈行業跌宕起伏,這幾天的市場行情就是很好的印證。幣價漲跌的波動性巨大,大部分人面對暴漲暴跌的行情,很難平靜面對。在比特幣的發展過程中,多次上演過幣價下跌 75% 甚至 90% 的極端行情,極端行情引發的恐慌情緒導致很多人賣幣清倉,心態的變化導致這批人從此失去了上車的機會。當幣價達到漲跌近 30% 的震盪幅度時,任何短線操作尤其是杠桿交易,都是有巨大風險的。持續產出幣的挖礦,就成了一種降低平均獲幣成本的風險對沖手段。

3、盈利模式清晰,挖礦獲得大量傳統資本的青睞。對於傳統行業的投資者而言,比特幣的劇烈波動幅度,雖能帶來投機交易大量獲利的可能,但其風險也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同時,很多傳統資本並不理解比特幣的價值,因此不願意貿然投入炒幣。挖礦的經濟模型相對來說更容易理解。礦場規模會給人一種很壯觀和踏實的感覺:礦機巨大的轟鳴聲、一眼望不到頭的廠房,都會給人一種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沖擊力。挖礦的回本周期,基本也在一年左右,回本周期和利潤率都可以量化預估出來。通過挖礦這種方式,更容易融到錢,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加杠桿也更安全。因此,沒錢買幣很好的解決方案是借錢挖礦!所以,挖礦本質上是一種金融行為。

4、挖礦可以構建以幣為核心的業務體系。幣價的巨大波動和周期性變化的過往歷史,讓圈內的老用戶都有逃頂抄底的想法。無奈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如果按照之前的「數據規律」進行抄底和逃頂,都可能因為幣價沒有按照預設的劇本上演,而做出錯誤的操作。一旦在錯誤的地方下車,心態很可能就崩了,就難再有機會上車了。挖礦每天都有幣本位的現金流,可以讓自己一直在車上。從這個角度看,挖礦可以規避下車的風險。

當然,挖礦並不是進入幣圈的唯一選擇或必經之路。

江卓爾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獲得數千倍的收益,直接原因是多次成功的逃頂和抄底,江卓爾對大趨勢的判斷有自己的方法論,而且敢於為自己的判斷下注。 他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以前奏效不代表未來也奏效,任何人都需要獨立思考。就那最近的這一波2017年的行情來說,江卓爾成功在2017年末逃頂,還成功預測了比特幣這波的底部在3000美金左右。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就是跟他的三個泡沫指數有關。

我們先說,第一個泡沫指數是「用戶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總市值」除以「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根號二次方。 這個指數的底層邏輯是梅特卡夫定律,即網路的價值和聯網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在這個模型中,如果幣價持續上漲,而用戶數卻長期沒有跟上,根據梅特卡夫定律,這樣的網路價值是沒有實際用戶支撐的,泡沫就出現了。藍色是比特幣的總市值,單位是100億;橙色線是比特幣的活躍地址,以10萬為單位。 泡沫指數就是把總市值除以活躍地址的根號二次方。

第二個泡沫指數是「漲幅泡沫指數」,方法是計算比特幣60日累計漲幅,把最近60天每一天的漲幅相加得到(不是用第60日的價格除以第一天的價格)。 第一天的漲幅加上第二天的漲幅,累計+60天。 幅度越高越接近頂部。這個指標的邏輯是:熊市是牛市製造的,幣價上漲需要持續的新人、新入場資金來支撐,新進資金一般是隨著新聞和牛市致富效應的擴散而穩定流入,但如果市場狂熱到一定程度,市場存量用戶窮盡一切資金、甚至大幅加入杠桿投入,那價格短期大幅上漲,速度就超過了新資金的入場速度。 新進資金無法撐住過快上漲的價格,幣價最終會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帶著巨大的勢能崩下來,結束牛市、開啟熊市。

從圖里我們可以看到,在2011年和2013年牛市結束之前,都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300%~200%的情況。2017年底崩盤前,也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120%的巔峰。

第三個泡沫指數是"礦機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礦機的靜態回本天數(礦機價格除以每天凈收益)。如果多數主流礦機的回本天數大幅下降,就是見頂信號。 這個指標的邏輯是如果工業化生產礦機的速度都遠遠趕不上幣價上漲的速度,那麼說明幣價上漲太快,難以為繼。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16~2017年牛市期間,S9的靜態回本周期穩定在200~250天,每天利潤穩定在5元。 但在2017年12月,S9的回本周期快速下降到100天附近,每天的利潤從5元飆升到20元,這就是出現了明顯的礦機泡沫指數。

需要說明的是,這三個泡沫指數需要綜合參考,並結合市場情緒做判斷,而且即使綜合參考了這些情況,依然很難做到准確逃頂,這些指標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我們知道現在大概處於大周期的哪一個階段。

⑧ 什麼是比特幣合約

比特幣合約指的是無需實際擁有比特幣也可進行交易的合約。它和必須實際持有數字貨幣才可進行的幣幣交易有有所不同。比特幣合約使你能夠預測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和對沖風險。 這種交易方式,意味著你投資的是價格趨勢,並非資產本身。在交易比特幣合約時,你可以決定做空或者做多。選擇做多的話表明你預計比特幣價格將會上漲。另一方面來說,選擇做空說明你預計價格將會下跌。合約交易和現貨交易在實際操作中的區別:現貨交易如果用戶A投資20萬(成本)購買比特幣,購買價格是2000元,那麼現貨可以購買100個BTC,如果漲到3000元的話,則盈利10萬。盈利率:(10萬/20萬)*100%=50%。合約交易:可以開多建倉100個倉位(全倉模式),按照5倍杠桿的話只需要保證金20個BTC,約等於4萬元(成本),即可獲得100個比特幣的利潤。同樣在價格漲至3000元時賣出,也可盈利10萬。盈利率:(10萬/4萬)*100%=250%。當然,合約交易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如果盈利是5倍,虧損也會5倍,如果虧損超過押金的話,那麼就會被強制全部賣出,就是所謂「爆倉」。所以要設置止盈和止損,並且要及時補充保證金,以防止爆倉。
我們通過以上關於什麼是比特幣合約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什麼是比特幣合約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⑨ 詳解比特幣挖礦原理

可以將區塊鏈看作一本記錄所有交易的公開總帳簿(列表),比特幣網路中的每個參與者都把它看作一本所有權的權威記錄。

比特幣沒有中心機構,幾乎所有的完整節點都有一份公共總帳的備份,這份總帳可以被視為認證過的記錄。

至今為止,在主幹區塊鏈上,沒有發生一起成功的攻擊,一次都沒有。

通過創造出新區塊,比特幣以一個確定的但不斷減慢的速率被鑄造出來。大約每十分鍾產生一個新區塊,每一個新區塊都伴隨著一定數量從無到有的全新比特幣。每開采210,000個塊,大約耗時4年,貨幣發行速率降低50%。

在2016年的某個時刻,在第420,000個區塊被「挖掘」出來之後降低到12.5比特幣/區塊。在第13,230,000個區塊(大概在2137年被挖出)之前,新幣的發行速度會以指數形式進行64次「二等分」。到那時每區塊發行比特幣數量變為比特幣的最小貨幣單位——1聰。最終,在經過1,344萬個區塊之後,所有的共20,999,999.9769億聰比特幣將全部發行完畢。換句話說, 到2140年左右,會存在接近2,100萬比特幣。在那之後,新的區塊不再包含比特幣獎勵,礦工的收益全部來自交易費。

在收到交易後,每一個節點都會在全網廣播前對這些交易進行校驗,並以接收時的相應順序,為有效的新交易建立一個池(交易池)。

每一個節點在校驗每一筆交易時,都需要對照一個長長的標准列表:

交易的語法和數據結構必須正確。

輸入與輸出列表都不能為空。

交易的位元組大小是小於MAX_BLOCK_SIZE的。

每一個輸出值,以及總量,必須在規定值的范圍內 (小於2,100萬個幣,大於0)。

沒有哈希等於0,N等於-1的輸入(coinbase交易不應當被中繼)。

nLockTime是小於或等於INT_MAX的。

交易的位元組大小是大於或等於100的。

交易中的簽名數量應小於簽名操作數量上限。

解鎖腳本(Sig)只能夠將數字壓入棧中,並且鎖定腳本(Pubkey)必須要符合isStandard的格式 (該格式將會拒絕非標准交易)。

池中或位於主分支區塊中的一個匹配交易必須是存在的。

對於每一個輸入,如果引用的輸出存在於池中任何的交易,該交易將被拒絕。

對於每一個輸入,在主分支和交易池中尋找引用的輸出交易。如果輸出交易缺少任何一個輸入,該交易將成為一個孤立的交易。如果與其匹配的交易還沒有出現在池中,那麼將被加入到孤立交易池中。

對於每一個輸入,如果引用的輸出交易是一個coinbase輸出,該輸入必須至少獲得COINBASE_MATURITY (100)個確認。

對於每一個輸入,引用的輸出是必須存在的,並且沒有被花費。

使用引用的輸出交易獲得輸入值,並檢查每一個輸入值和總值是否在規定值的范圍內 (小於2100萬個幣,大於0)。

如果輸入值的總和小於輸出值的總和,交易將被中止。

如果交易費用太低以至於無法進入一個空的區塊,交易將被拒絕。

每一個輸入的解鎖腳本必須依據相應輸出的鎖定腳本來驗證。

以下挖礦節點取名為 A挖礦節點

挖礦節點時刻監聽著傳播到比特幣網路的新區塊。而這些新加入的區塊對挖礦節點有著特殊的意義。礦工間的競爭以新區塊的傳播而結束,如同宣布誰是最後的贏家。對於礦工們來說,獲得一個新區塊意味著某個參與者贏了,而他們則輸了這場競爭。然而,一輪競爭的結束也代表著下一輪競爭的開始。

驗證交易後,比特幣節點會將這些交易添加到自己的內存池中。內存池也稱作交易池,用來暫存尚未被加入到區塊的交易記錄。

A節點需要為內存池中的每筆交易分配一個優先順序,並選擇較高優先順序的交易記錄來構建候選區塊。

一個交易想要成為「較高優先順序」,需滿足的條件:優先值大於57,600,000,這個值的生成依賴於3個參數:一個比特幣(即1億聰),年齡為一天(144個區塊),交易的大小為250個位元組:

High Priority > 100,000,000 satoshis * 144 blocks / 250 bytes = 57,600,000

區塊中用來存儲交易的前50K位元組是保留給較高優先順序交易的。 節點在填充這50K位元組的時候,會優先考慮這些最高優先順序的交易,不管它們是否包含了礦工費。這種機制使得高優先順序交易即便是零礦工費,也可以優先被處理。

然後,A挖礦節點會選出那些包含最小礦工費的交易,並按照「每千位元組礦工費」進行排序,優先選擇礦工費高的交易來填充剩下的區塊。

如區塊中仍有剩餘空間,A挖礦節點可以選擇那些不含礦工費的交易。有些礦工會竭盡全力將那些不含礦工費的交易整合到區塊中,而其他礦工也許會選擇忽略這些交易。

在區塊被填滿後,內存池中的剩餘交易會成為下一個區塊的候選交易。因為這些交易還留在內存池中,所以隨著新的區塊被加到鏈上,這些交易輸入時所引用UTXO的深度(即交易「塊齡」)也會隨著變大。由於交易的優先值取決於它交易輸入的「塊齡」,所以這個交易的優先值也就隨之增長了。最後,一個零礦工費交易的優先值就有可能會滿足高優先順序的門檻,被免費地打包進區塊。

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 : 每筆交易都有若干交易輸入,也就是資金來源,也都有若干筆交易輸出,也就是資金去向。一般來說,每一筆交易都要花費(spend)一筆輸入,產生一筆輸出,而其所產生的輸出,就是「未花費過的交易輸出」,也就是 UTXO。

塊齡:UTXO的「塊齡」是自該UTXO被記錄到區塊鏈為止所經歷過的區塊數,即這個UTXO在區塊鏈中的深度。

區塊中的第一筆交易是筆特殊交易,稱為創幣交易或者coinbase交易。這個交易是由挖礦節點構造並用來獎勵礦工們所做的貢獻的。假設此時一個區塊的獎勵是25比特幣,A挖礦的節點會創建「向A的地址支付25.1個比特幣(包含礦工費0.1個比特幣)」這樣一個交易,把生成交易的獎勵發送到自己的錢包。A挖出區塊獲得的獎勵金額是coinbase獎勵(25個全新的比特幣)和區塊中全部交易礦工費的總和。

A節點已經構建了一個候選區塊,那麼就輪到A的礦機對這個新區塊進行「挖掘」,求解工作量證明演算法以使這個區塊有效。比特幣挖礦過程使用的是SHA256哈希函數。

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 挖礦節點不斷重復進行嘗試,直到它找到的隨機調整數使得產生的哈希值低於某個特定的目標。 哈希函數的結果無法提前得知,也沒有能得到一個特定哈希值的模式。舉個例子,你一個人在屋裡打檯球,白球從A點到達B點,但是一個人推門進來看到白球在B點,卻無論如何是不知道如何從A到B的。哈希函數的這個特性意味著:得到哈希值的唯一方法是不斷的嘗試,每次隨機修改輸入,直到出現適當的哈希值。

需要以下參數

• block的版本 version

• 上一個block的hash值: prev_hash

• 需要寫入的交易記錄的hash樹的值: merkle_root

• 更新時間: ntime

• 當前難度: nbits

挖礦的過程就是找到x使得

SHA256(SHA256(version + prev_hash + merkle_root + ntime + nbits + x )) < TARGET

上式的x的范圍是0~2^32, TARGET可以根據當前難度求出的。

簡單打個比方,想像人們不斷扔一對色子以得到小於一個特定點數的游戲。第一局,目標是12。只要你不扔出兩個6,你就會贏。然後下一局目標為11。玩家只能扔10或更小的點數才能贏,不過也很簡單。假如幾局之後目標降低為了5。現在有一半機率以上扔出來的色子加起來點數會超過5,因此無效。隨著目標越來越小,要想贏的話,扔色子的次數會指數級的上升。最終當目標為2時(最小可能點數),只有一個人平均扔36次或2%扔的次數中,他才能贏。

如前所述,目標決定了難度,進而影響求解工作量證明演算法所需要的時間。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個難度值是可調整的?由誰來調整?如何調整?

比特幣的區塊平均每10分鍾生成一個。這就是比特幣的心跳,是貨幣發行速率和交易達成速度的基礎。不僅是在短期內,而是在幾十年內它都必須要保持恆定。在此期間,計算機性能將飛速提升。此外,參與挖礦的人和計算機也會不斷變化。為了能讓新區塊的保持10分鍾一個的產生速率,挖礦的難度必須根據這些變化進行調整。事實上,難度是一個動態的參數,會定期調整以達到每10分鍾一個新區塊的目標。簡單地說,難度被設定在,無論挖礦能力如何,新區塊產生速率都保持在10分鍾一個。

那麼,在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網路中,這樣的調整是如何做到的呢?難度的調整是在每個完整節點中獨立自動發生的。每2,016個區塊(2周產生的區塊)中的所有節點都會調整難度。難度的調整公式是由最新2,016個區塊的花費時長與20,160分鍾(兩周,即這些區塊以10分鍾一個速率所期望花費的時長)比較得出的。難度是根據實際時長與期望時長的比值進行相應調整的(或變難或變易)。簡單來說,如果網路發現區塊產生速率比10分鍾要快時會增加難度。如果發現比10分鍾慢時則降低難度。

為了防止難度的變化過快,每個周期的調整幅度必須小於一個因子(值為4)。如果要調整的幅度大於4倍,則按4倍調整。由於在下一個2,016區塊的周期不平衡的情況會繼續存在,所以進一步的難度調整會在下一周期進行。因此平衡哈希計算能力和難度的巨大差異有可能需要花費幾個2,016區塊周期才會完成。

舉個例子,當前A節點在挖277,316個區塊,A挖礦節點一旦完成計算,立刻將這個區塊發給它的所有相鄰節點。這些節點在接收並驗證這個新區塊後,也會繼續傳播此區塊。當這個新區塊在網路中擴散時,每個節點都會將它作為第277,316個區塊(父區塊為277,315)加到自身節點的區塊鏈副本中。當挖礦節點收到並驗證了這個新區塊後,它們會放棄之前對構建這個相同高度區塊的計算,並立即開始計算區塊鏈中下一個區塊的工作。

比特幣共識機制的第三步是通過網路中的每個節點獨立校驗每個新區塊。當新區塊在網路中傳播時,每一個節點在將它轉發到其節點之前,會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去驗證它。這確保了只有有效的區塊會在網路中傳播。

每一個節點對每一個新區塊的獨立校驗,確保了礦工無法欺詐。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看到了礦工們如何去記錄一筆交易,以獲得在此區塊中創造的新比特幣和交易費。為什麼礦工不為他們自己記錄一筆交易去獲得數以千計的比特幣?這是因為每一個節點根據相同的規則對區塊進行校驗。一個無效的coinbase交易將使整個區塊無效,這將導致該區塊被拒絕,因此,該交易就不會成為總賬的一部分。

比特幣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的最後一步是將區塊集合至有最大工作量證明的鏈中。一旦一個節點驗證了一個新的區塊,它將嘗試將新的區塊連接到到現存的區塊鏈,將它們組裝起來。

節點維護三種區塊:

· 第一種是連接到主鏈上的,

· 第二種是從主鏈上產生分支的(備用鏈),

· 第三種是在已知鏈中沒有找到已知父區塊的。

有時候,新區塊所延長的區塊鏈並不是主鏈,這一點我們將在下面「 區塊鏈分叉」中看到。

如果節點收到了一個有效的區塊,而在現有的區塊鏈中卻未找到它的父區塊,那麼這個區塊被認為是「孤塊」。孤塊會被保存在孤塊池中,直到它們的父區塊被節點收到。一旦收到了父區塊並且將其連接到現有區塊鏈上,節點就會將孤塊從孤塊池中取出,並且連接到它的父區塊,讓它作為區塊鏈的一部分。當兩個區塊在很短的時間間隔內被挖出來,節點有可能會以相反的順序接收到它們,這個時候孤塊現象就會出現。

選擇了最大難度的區塊鏈後,所有的節點最終在全網范圍內達成共識。隨著更多的工作量證明被添加到鏈中,鏈的暫時性差異最終會得到解決。挖礦節點通過「投票」來選擇它們想要延長的區塊鏈,當它們挖出一個新塊並且延長了一個鏈,新塊本身就代表它們的投票。

因為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數據結構,所以不同副本之間不能總是保持一致。區塊有可能在不同時間到達不同節點,導致節點有不同的區塊鏈視角。解決的辦法是, 每一個節點總是選擇並嘗試延長代表累計了最大工作量證明的區塊鏈,也就是最長的或最大累計難度的鏈。

當有兩個候選區塊同時想要延長最長區塊鏈時,分叉事件就會發生。正常情況下,分叉發生在兩名礦工在較短的時間內,各自都算得了工作量證明解的時候。兩個礦工在各自的候選區塊一發現解,便立即傳播自己的「獲勝」區塊到網路中,先是傳播給鄰近的節點而後傳播到整個網路。每個收到有效區塊的節點都會將其並入並延長區塊鏈。如果該節點在隨後又收到了另一個候選區塊,而這個區塊又擁有同樣父區塊,那麼節點會將這個區塊連接到候選鏈上。其結果是,一些節點收到了一個候選區塊,而另一些節點收到了另一個候選區塊,這時兩個不同版本的區塊鏈就出現了。

分叉之前

分叉開始

我們看到兩個礦工幾乎同時挖到了兩個不同的區塊。為了便於跟蹤這個分叉事件,我們設定有一個被標記為紅色的、來自加拿大的區塊,還有一個被標記為綠色的、來自澳大利亞的區塊。

假設有這樣一種情況,一個在加拿大的礦工發現了「紅色」區塊的工作量證明解,在「藍色」的父區塊上延長了塊鏈。幾乎同一時刻,一個澳大利亞的礦工找到了「綠色」區塊的解,也延長了「藍色」區塊。那麼現在我們就有了兩個區塊:一個是源於加拿大的「紅色」區塊;另一個是源於澳大利亞的「綠色」。這兩個區塊都是有效的,均包含有效的工作量證明解並延長同一個父區塊。這個兩個區塊可能包含了幾乎相同的交易,只是在交易的排序上有些許不同。

比特幣網路中鄰近(網路拓撲上的鄰近,而非地理上的)加拿大的節點會首先收到「紅色」區塊,並建立一個最大累計難度的區塊,「紅色」區塊為這個鏈的最後一個區塊(藍色-紅色),同時忽略晚一些到達的「綠色」區塊。相比之下,離澳大利亞更近的節點會判定「綠色」區塊勝出,並以它為最後一個區塊來延長區塊鏈(藍色-綠色),忽略晚幾秒到達的「紅色」區塊。那些首先收到「紅色」區塊的節點,會即刻以這個區塊為父區塊來產生新的候選區塊,並嘗試尋找這個候選區塊的工作量證明解。同樣地,接受「綠色」區塊的節點會以這個區塊為鏈的頂點開始生成新塊,延長這個鏈。

分叉問題幾乎總是在一個區塊內就被解決了。網路中的一部分算力專注於「紅色」區塊為父區塊,在其之上建立新的區塊;另一部分算力則專注在「綠色」區塊上。即便算力在這兩個陣營中平均分配,也總有一個陣營搶在另一個陣營前發現工作量證明解並將其傳播出去。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假如工作在「綠色」區塊上的礦工找到了一個「粉色」區塊延長了區塊鏈(藍色-綠色-粉色),他們會立刻傳播這個新區塊,整個網路會都會認為這個區塊是有效的,如上圖所示。

所有在上一輪選擇「綠色」區塊為勝出者的節點會直接將這條鏈延長一個區塊。然而,那些選擇「紅色」區塊為勝出者的節點現在會看到兩個鏈: 「藍色-綠色-粉色」和「藍色-紅色」。 如上圖所示,這些節點會根據結果將 「藍色-綠色-粉色」 這條鏈設置為主鏈,將 「藍色-紅色」 這條鏈設置為備用鏈。 這些節點接納了新的更長的鏈,被迫改變了原有對區塊鏈的觀點,這就叫做鏈的重新共識 。因為「紅」區塊做為父區塊已經不在最長鏈上,導致了他們的候選區塊已經成為了「孤塊」,所以現在任何原本想要在「藍色-紅色」鏈上延長區塊鏈的礦工都會停下來。全網將 「藍色-綠色-粉色」 這條鏈識別為主鏈,「粉色」區塊為這條鏈的最後一個區塊。全部礦工立刻將他們產生的候選區塊的父區塊切換為「粉色」,來延長「藍色-綠色-粉色」這條鏈。

從理論上來說,兩個區塊的分叉是有可能的,這種情況發生在因先前分叉而相互對立起來的礦工,又幾乎同時發現了兩個不同區塊的解。然而,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是很低的。單區塊分叉每周都會發生,而雙塊分叉則非常罕見。

比特幣將區塊間隔設計為10分鍾,是在更快速的交易確認和更低的分叉概率間作出的妥協。更短的區塊產生間隔會讓交易清算更快地完成,也會導致更加頻繁地區塊鏈分叉。與之相對地,更長的間隔會減少分叉數量,卻會導致更長的清算時間。

熱點內容
eth和tum對比 發布:2025-02-05 09:33:51 瀏覽:892
電腦版的挖礦游戲 發布:2025-02-05 09:09:09 瀏覽:437
eth錢包怎麼用 發布:2025-02-05 09:05:54 瀏覽:319
聯通非合約卡怎麼注銷 發布:2025-02-05 08:28:14 瀏覽:362
2017年9月25比特幣 發布:2025-02-05 08:23:41 瀏覽:17
哪裡可以交易doge幣 發布:2025-02-05 08:17:39 瀏覽:539
比特幣是什麼時候發行 發布:2025-02-05 08:03:33 瀏覽:673
國內李俊山做區塊鏈啥公司 發布:2025-02-05 08:01:50 瀏覽:842
3900挖礦算力 發布:2025-02-05 08:00:30 瀏覽:520
eth暴跌對挖礦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5 08:00:17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