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btc什麼時候大跌

btc什麼時候大跌

發布時間: 2024-12-08 04:23:52

A. 比特幣的發展歷程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B. 是否可以長期持有比特幣,當成避險資本

可以的,因為黃金一直以來都被當作儲值型資產,而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當然也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首先,比特幣供應量有限。黃金無法像貨幣一樣源源不斷地被製造出來,只能通過人力、物力在地下挖掘並進行處理。由於地球儲備有限,地下開采亦需要耗費時間成本,因此黃金的供應量亦有限。
同樣的,比特幣的總供應量同樣是固定的,比特幣的匿名創建者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將總供應量限制在2100萬個之內,只能通過「礦工」利用演算法進行挖掘,礦工根據其耗費的時間、計算能力以及付出的努力獲得相應的回報。
其二,與其他資產關聯性弱。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貨幣,和黃金一樣,兩者都並非由中央銀行或聯邦政府發行,不受集中化控制或管理,遵循各自的產生路徑。兩者與其他貨幣及股票指數關聯度較弱,自身價格的上漲與否更多取決於供需關系,以及人們的投資意願。
在具備相似性的同時,數字化的比特幣彌補了黃金的天然不足:
相比之下,比特幣具有更強的可移植性。黃金的生產需依靠完整的供應鏈,且成本較高,一旦黃金精煉廠、礦商和供應鏈中斷,黃金的供應將受到影響。但比特幣具備了能夠利用通信渠道轉移這一特殊屬性,其所依靠的核心協議受外界影響較小,只要具備網路便可實現正常運轉,可移植性更強。
同時,比特幣具備更強的國家權力抵抗力。黃金作為實物資產可操控性更強,而比特幣的虛擬性天然的具備抵抗外力入侵的能力。當國家獲得入侵性權利時,毫無疑問,比特幣的表現會更好。
而且在面對市場的流通性以及應付通貨膨脹,比特幣都有很好的適應性,所以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避險資產。
當然,已開始接觸比特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好的想法,以及有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但是新事物總是需要我們用時間來緩沖和適應。所以入門比特幣,基礎知識是首要,重要的還是選擇一個安全又可靠的交易所。如今交易所層出不窮,所以選擇交易所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如果實在不知道選哪一個好,可以考慮下土星交易所,多幣種交易,關鍵平台手續費還低,主推產品是比特幣合約,合適的可以去看看哦。

C. 比特幣凌晨突發大跳水,這種震盪算正常的嗎

最近比特幣突然暴跌,一度跌破5.5萬美,一天20萬人爆倉,112億資金化為烏有,有的人一夜暴富,有的人一夜破產。5月11日凌晨,比特幣在5.8萬美元上方波動,跌入持續下跌。

其中支付寶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對比特幣交易發布了禁令,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使用公司的各種支付服務充值和提現等交易資金,不得買賣相關交易充值代碼,不得轉移相關交易資金。

其實90%的比特幣掌握在不到1%的人手中,這些人可以操控比特幣的漲與跌。有些人通過投機取巧獲得了所謂的財富增長,但更多的時候是以目前的價格高位和極端行情之下進行的,這里提醒投資者在投資前需要審慎考慮。



D.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比特幣大跌原因就是資本流出資本收割,回首一下看看2017年的時候,當時ETH的智能合約這個概念剛出來,資金不斷湧入,2017年年頭到將近年末一直是個慢牛的狀態,資本的流入為牛市作了充分的准備,到了2017年11月-12月比特幣一波漲到2萬美金,每日早上起床都會看到創新高。

2017年各種發行新幣,各種收集資金,比特幣的牛市的必然的,隨後2018年第一個星期後,牛市開始轉熊市了,比特幣的牛市來得慢走得快,2018年整個幣圈資本跌去90%以上,各種資本的收割,開始熊市漫長的調整,2018年雖然中間有小小的波動升幅,例如EOS的節點選舉,HT平台首創的交易挖礦等都只是熊市中的曇花一現,沒有能阻擋熊市下跌的趨勢。

今年的下跌讓投資者回歸理性,其實有利於讓幣圈向規范化發展的,現在先不管數字貨幣真的有實用價值,這次的資本收割讓投資者進一步明白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除了今年的幣圈,還有P2P,投資者看到有利可圖,就不用思考地投機進去,吃虧的最終是自己,這個熊市能否讓投資者認清幣圈的本質還是未知數。不過幣圈日後發展還是需要政府規范,還有平台和項目的正規運行,當然這個都有有資本的支持才可以讓幣圈有系統良性的發展下去。

所以說,資本流出是比特幣大跌的最大原因。

大跌的原因是莊家操盤。有過投資經驗會看K線數據的人都知道,現在加密貨幣這個市場已經被大機構大莊家所控制,常常會有莫名其妙的拉盤,也有莫名其妙的砸盤。多空爭奪毫無預兆。即便偶爾有利好利空消息,也都是莊家開始運作的借口。

因為沒有監管,所以這個市場人為操縱的痕跡很明顯,只能通過交易所來進行一些限制。但假如交易所也和莊家一起加入收割韭菜的行列,那誰進來都不管用,除非有實力和莊家打對台。

去年比特幣不應該漲至2萬美元的高度,但是藉助著去年各種山寨幣的狂發吸引了大批的資金湧入了幣圈,各種空氣幣傳銷幣在發行之初就是利用比特幣和以太坊來眾籌的,無形之中拉高了這兩個幣的價格。此後大量的山寨幣迎來牛市獲利盤最終湧入了比特幣也成就了比特幣的 歷史 巔峰價格接近2萬美元的高度。

此後大量獲利盤開始逃離,從今年2月非常明顯的拋壓2萬美元直接下跌至6000美元,後來在超跌反彈9700美元此後又是無盡的熊市漫漫征途。僅僅從最近11月15號開啟的這波下跌加速,就需要比特幣2到3個月的時間來修復,並且3100美元還並不是最終的大底。

所以說比特幣大跌本身就是牛市的結束熊市的開啟,資金盤沒有資金運作之後就得用自身的空間來換取時間,這就是最大的原因。

本輪熊市,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大跌,其本質原因是市場泡沫過多,幣價的下跌是真實價值的修復過程。

上一次牛市形成的原因,跟1C0有很大的關系。1C0讓發幣、募資變得容易,幾乎不需要付出什麼成本,加上市場缺乏監管,導致騙子橫行,空氣項目泛濫。行業的「火熱」帶動了幣價飛漲。同時,行業的混亂也引來了各國的監管,監管之下,1C0走向了死亡,發幣和募資逐漸變得艱難,炒幣的熱度也慢慢消退。

泡沫被監管這把利刃戳破,而大量項目又沒法落地應用,整個行業自然難以支撐起那麼高的價格,幣價大跌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從短期看,幣價大跌讓整個行業步入了寒冬,但從長期看,行業逐漸回歸理性,將更有利於行業的良性發展,只有把區塊鏈技術真正的用起來,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牛市」!

比特幣,一種用區塊鏈演算法算出來的東西。有人叫它虛擬貨幣,但是請注意,這個東西和貨幣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一,一定是有國家強制力,沒有這個基礎,是不可能稱為貨幣的,這是國家信用。

二,一定是與現有經濟體系相配套的證明,也就是必須要有參照物,一般來說是金子,外匯。並不是隨便印刷,需要有等價物去對沖。

比特幣挖礦得來的一直虛擬幣,沒有哪個國家賦予它強制力,賦予它信用。也沒有一個等價物標識它的價值。所以,不能叫做貨幣。隨隨便便一個區塊鏈演算法就可以虛擬一個xx幣。

再比如Q幣,Q幣是貨幣嗎?肯定不是,它只是貨幣購買來的一種虛擬商品,這種商品可以在騰訊的虛幻世界購買虛擬物資。

既然不是貨幣,那麼為什麼還有市場,有人氣呢?

一是,人們對新事物的陌生,不知道根源。二是,演算法復雜,所謂挖礦困難,需要消耗很多能源,這是產生了成本。三是,有人喜歡,也有人貪婪,想佔有更多。

主要是四個原因:

1. BCH分叉導致BCH價格過山車,帶壞了整個比特幣系列的走勢。而且大量的算力被從BTC移到BCH,導致BTC交易變慢,加劇了持有人的不安全感。

2. USDT遭遇擠兌提現,造成市場穩定幣嚴重不足。

3. STO等二級市場衍生品開發,降低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戰略意義。

4. 目前是技術性熊市,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暴跌。

有人說是bch分叉導致。

有人說是期貨市場所致。

有人說是。。。。!

我不以為然!

我覺得牛的是bitfinex的操盤手,牛的是usdt的控制力。

為什麼這么說?

先從幣圈資金進場渠道說起,法幣進場最大途徑是場外,usdt,或者一些法幣交易所。

而usdt是規模最大的穩定幣。從流通市值28億迅速回購到17億。

USDT流通市值變化圖

現在來理一理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在10月15日,江湖傳言USDT崩盤。usdt價格最低跌到0.86美金。然後bitfinex就回購了10億美金的usdt。平均回購價格在0.9美金左右。姑且不考慮usdt是不是有真的增發現象。單這一點錯配的利潤就是1億美金。接下來一個月時間市場趨向平穩。錨定usdt交易平台與錨定usd交易平台,BTC價格從最初價格相差百分之10以上,逐步回歸到百分之1之內。BTC的價格區間在6400左右USD/USDT。長達半個多月的橫盤。交易量急劇萎縮。市場一片低迷。

是不是有一種可能回購了10億usdt的bitfinex,會不會將這10億美金放在錨定usd的市場等待機會。bitfinex出來新的提現政策,這一切都太巧了。讓我不得不去聯想。

Effective immediately, Bitfinex will charge a 3.0% fee on all external wire withdrawal requests exceeding the following frequency and/or size limits:

1. more than 2 fiat withdrawals in any thirty day period; and/or,

2. more than $1M in aggregate in fiat withdrawals in any thirty day period.

Regular withdrawals, currently representing the requests of more than 99% of our customers, are unaffected by this change.

現在來復盤下昨天晚上的交易,11點左右開始砸盤,因為交易市場的體量不一樣,深度不一樣。usdt市場和usd市場,跌的速度明顯差異。最大差距達到百分之14。usdt報價6000 ,usd市場報價5280。這時候之前提到的10億美金已經放在usd市場的獵手機會來了。從usd市場買幣,usdt市場賣幣。誰可以干這個事情?掌握著usdt和usd無障礙兌換的bitfinex。你可能說那是usdt貶值,或者市場低迷造成。但是場外瘋狂溢價又怎麼解釋呢?

這一切太巧了,不得不和bitfinex聯系起來。然後在其他資金進場受阻的情況下,bitfinex可以從usd市場買幣usdt市場賣幣。逐步把這個差價磨平。截止發文時間。usdt市場和usd市場差價百分之三。場外usdt暫時報價1.01美金,溢價百分之1。

控制了穩定幣資金池的人才是最大的庄。單單一個流動性限制。就足以殺死一大堆機構。

有人問,不破不立,是牛要來了么。

我也不以為然。我們想一想,幣圈最大問題不是共識,而是法幣資金進場渠道。而usdt現在一家獨大摁住大家的咽喉。

隨著其他穩定幣的崛起,進場渠道的多樣化,或許牛就來了。

突然意識到缺的不是資金而是,資金進場渠道。

主要是四個原因:

1. BCH分叉導致BCH價格過山車,帶壞了整個比特幣系列的走勢。而且大量的算力被從BTC移到BCH,導致BTC交易變慢,加劇了持有人的不安全感。

2. USDT遭遇擠兌提現,造成市場穩定幣嚴重不足。

3. STO等二級市場衍生品開發,降低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戰略意義。

4. 目前是技術性熊市,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暴跌。

美元一開始是美金,美國政府和黃金作保證。

比特幣誰保證?

挖礦?

挖礦?

挖礦?

偷換概念。

黃金,通過挖金礦,提煉得到黃金。黃金。

比特幣挖挖挖得到什麼?

我家小孫子,在家計算半天,爺爺獎勵他十元錢。

你搞一大堆計算機,算什麼?

荒唐。

區塊鏈是什麼?

應該是,例如,煙廠的某一款香煙,對應一枚硬幣,這枚硬幣隨時可以換這款香煙,你持有這枚硬幣可以到超市買東西,超市可以用它換香煙。農民可以用它換化肥。

扯蛋,要這干嗎?

有,鈔票就行了。

想過幾天付錢,不是有承兌嗎?

想提前用錢,不是有信用卡嗎?

扯蛋的比特幣。

毫無用處。

比特幣暴跌三大原因:

1、備受爭議的比特幣現金(BCH)硬叉

2、各國監管機構對比特幣及數字貨幣的從嚴監管

3、持續下跌導致全球投資者的恐慌情緒

E. btc首次到100美金是什麼時間

北京時間2008年11月1日(美國時間10月31日),一位名叫中本聰的密碼朋克成員在密碼學討論組發布了一篇論文——《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時光流轉,歲月荏苒,距離白皮書發布至今已經整整過了十年。而今時今日,也正好是BTC白皮書十周年紀念日。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比特幣這跌宕起伏的十年:

TEN YEARS AGO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貼出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數字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比薩優惠券。由於比特幣漲價速度過快,Laszlo Hanyecz說:比薩真的好吃,就是有點貴。
2010年7月11日,BTC被著名新聞網站Slashdot報道比特幣用戶數量急速增長;5天後7月16日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價格上漲了10倍,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

2011年2月9日,BTC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4月16日,美國《時代周刊》發表了關於比特幣的文章,《福布斯》的「加密貨幣」報導問世。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3月28日,BTC總市值超過10億美元,比肩獨角獸企業。

2013年4月1日,BTC價格超過100美元,9天後BTC價格達到266美元。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比特幣交易所門頭溝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次超過黃金。

2013年12月5日,中國央行聯合五部委下發通知監管比特幣,比特幣快速大跌至1000美元附近,隨後一段時間比特幣繼續大跌,一度跌至500美元以下。

2015年1月中旬,BTC價格跌至152美元的低點。經過長時間持續的大幅調整之後,價格開始台階式攀升。

2016年1月14日,閃電網路白皮書面世。

F. 比特幣為什麼暴跌

原因1:BCH分叉引發踩踏。梳理比特幣價格時間線不難發現,此次幣價下跌始於BCH分叉前夜。BCH(比特幣現金)是市值排名第四的數字貨幣,由控制著比特幣大量算力的礦機巨頭公司比特大陸於2017年8月從比特幣原鏈分叉而來(可以理解為復制了一個「山寨」的比特幣)。最近,控制著BCH大量算力的Craig Steven Wright(簡稱CSW)想再次分裂BCH,CSW陣營與比特大陸陣營自11月16日開始打起了算力戰,爭奪BCH的主導權。這場對決也被看成是CSW與吳忌寒(比特大陸創始人)之間的對決,而CSW是個自稱「中本聰」的澳洲人,所以被戲稱為「澳本聰」。為了贏下算力戰,澳本聰和吳忌寒動用自己的財力把很多原本用於挖BTC(比特幣)的算力切換到了BCH之上,這直接導致了BTC整體算力的減少,也間接導致了比特幣價格的下跌。「此次下跌的根源是熊市信心喪失,導火索是BCH分叉中BSV一方不顧經濟利益,燒錢攻擊BCH主鏈,使人對去中心化密碼貨幣的抗攻擊能力產生懷疑。」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對區塊鏈Truth(ID:chaintruth)表示。奇點咨詢創始人鄭迪在11月15日分析稱,算力戰導致BTC網路最近10天的算力下降了10%左右,挖1個BTC的完全成本也相應下降10%至5000美元(4毛電費)~4000美元(3毛電費)左右。在這樣的成本基礎上,大礦工們完有動力在期貨市場上提前把BTC拋掉鎖定利潤。這可能是為什麼期貨市場的BTC一度跌到4900美元的原因,如果沒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比特幣的供應商(礦工)也不會有意願以低於現貨市場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提前拋出(未來的)比特幣。在整個算力戰期間,BTC挖礦算力在持續下降。「高峰時期,整個比特幣網路有60EH算力,大跌以前也有52EH,然後快速下降到45~47EH,現在只有40EH左右。」鄭迪對區塊鏈Truth表示。在鄭迪看來,後面的算力下降是因為幣價持續下降,部分礦工無法覆蓋成本導致邊際算力退出,而算力的退出導致幣價繼續下跌,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很多人認為成本決定價格,比特幣成本跌了10%,價格跟隨下跌是應該的。」鄭迪分析道。這樣看來,幣價下跌和算力戰脫不開關系。11月19日和11月20日,幣信創始人星空接連在朋友圈發文,直指BTC此輪暴跌和BCH分叉有關。星空在朋友圈發表狀態泛城控股董事長陳偉星也堅定地認為BCH分叉是比特幣大跌的主要原因,他對區塊鏈Truth表示:「小寒(指吳忌寒)和澳本聰瞎搞,引起了市場的擔心。很多人不理解比特幣,算力就成了大家都看得懂的指標,BCH算力戰導致BTC算力變少,就會引起恐慌和拋售。」區塊鏈專家洪蜀寧則告訴區塊鏈Truth,比特幣價格大跌是因為算力戰雙方有人為了籌資大量拋售比特幣,另外縮小BTC和BCH的價格差有利於算力戰雙方控制算力流動。這可真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不過,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反駁道:「本次 『和平挖礦競賽』中,雙方截止目前(11月20日晚),累計共燒掉3000萬元,不足1000個BTC。」他認為,CSW聲稱的 「算力戰燒錢賣BTC導致價格下跌」 站不住腳,總共耗資不到1000個BTC,就把盤面砸穿了?(註:據火幣Pro顯示比特幣現流通量為1673.82萬個)
原因2:OKEx期貨火上澆油在江卓爾看來,本次比特幣下跌直接原因是交易所OKEx的期貨系統出錯,導致大量自動量化程序砸盤現貨,引爆一直存在的熊市恐慌情緒。11月14日下午5點,OKEx平台上BCH期貨合約提前交割,交易價格並不是按照現貨價格執行,而是按照每個合約的最後一筆成交價來算。當時BCH現貨指數500美金,而期貨是408美金。OKEx在公眾號解釋提前交割的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傳統商品期貨,交割時候基本不存在折價,因為可以拿多頭倉位進行實物交割,如果有折價也會被磨平,而上交易所的估值期貨,到交割時候會按照編制的一攬子股票指數的收盤價加權平均,基本交割時候不會出現折價和溢價,期貨市場沒有說是按照最後一筆成交價結算交割的。OKEx的決定直接導致不少投資人虧損。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11月14日晚上以太坊、萊特幣、EOS等主流幣期貨出現了流動性買盤枯竭,全是恐慌賣單,以太坊最深跌到了141美元,而當時現貨還在180美元。同時,江卓爾表示根本原因則是熊市橫久必跌。他堅持認為,以BTC的體量,被一個不足BTC市值7%的幣(BCH)造成這么大的影響是說不過去的。幾天前,五家數字加密貨幣投資基金因在OKEx期貨交易中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而共同聲討OKEx,其中一家已經向香港證監會提交了投訴。有報道稱,在OKEx異常期間,市場累計爆倉單超過了4億美金。
原因3:監管形勢嚴峻。在礦場主大頭(化名)看來,這次幣價下跌,算力戰不是主要原因。「你想想,吳忌寒的機器咋賣?砸到底了,礦工收不回成本,機器也賣不出去了。」大頭對區塊鏈Truth表示。幣印聯合創始人兼COO朱砝認為大跌和算力戰根本沒關系。「原本根本就沒必要打什麼算力戰,社區有分歧,硬分叉就行了。所謂算力戰只是雙方感情用事非要分個場面上的高下,或者只是市場宣傳的噱頭罷了。」朱砝對區塊鏈Truth表示。他告訴區塊鏈Truth,大跌的很大一個原因是美國要打擊ICO。據《華爾街日報》11月16日報道,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在官網上發布一則公告,表示對與CarrierEQ Inc. (Airfox) 和Paragon Coin Inc.兩家ICO項目方進行民事處分。內容包括:一、必須按購買時的代幣估值,以美元形式退回給投資者;二、代幣須以合法證券注冊;三、向委員會每年至少報告一次;四、25萬美元的罰款。同一天,SEC同時發布了《關於數字資產證券發行與交易的聲明》,具體定義了「數字資產」、「交易所」、「經營實體」等概念。在該聲明中,ICO代幣被視為未注冊的證券。反規定的加密貨幣創始人進行民事處罰。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為典型的判例法國家,首次判決將影響此後相關案件的判罰方向和尺度,本次判決結果明顯、態度明確,影響了投資者對於加密貨幣的信心。而華盛頓律師事務所Stepehn Palley認為,本次判決中涉及的相關測試可能適用於過去兩年中95%的ICO項目。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告訴區塊鏈Truth:嚴格來講不能說民事判決的出現,就代表了監管機構對某種行為進行了更嚴格的監管;只能說判例與未來的「集團訴訟」,可能會影響到監管機構的政策制定,比如說州或聯邦的立法。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認為,這樣的民事訴訟判決,會使得加密貨幣的項目方因為判例的約束會更加謹慎。另有報道顯示,美國監管機構正在調查,去年比特幣創紀錄的上漲是否是市場操縱的結果。這次調查的焦點是——交易員是否使用了一種存在爭議的加密貨幣Tether來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Tether的創始人稱,這種加密貨幣(USDT)由美元以1:1的比例提供支持。今年6月,德克薩斯大學金融學教授約翰?格里芬(John Griffin)和研究生阿明?沙姆斯(Amin Shams)發表了一項研究,稱比特幣漲幅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於共謀的價格操縱。在這篇66頁的論文中,作者解釋說,在比特幣價格下跌的關鍵時刻,有人用Tether來大量購買比特幣,這有助於「穩定和操縱」比特幣的價格。種種跡象表明,主流國家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正越來越嚴格,這或許也是人們短期看衰比特幣的原因之一。

G. 比特幣為什麼會下跌

比特幣是日本開發(實為美國開發),美國炒作,澳大利亞新加坡站台的騙局。90%的比特幣由日本比特幣終端一鍵獲得,10%的比特幣由日本控制下的挖礦獲得。日本控制比特幣的一切,所謂的挖礦就是日本監控礦機(礦機實際上就是游戲機)的耗電量及耗時發放的比特幣(實際就是游戲幣),從而控制比特幣的價格。挖礦只是騙局的道具。所謂的塊鏈接,去中心化只是騙局的號頭。在日本的比特幣終端控制著比特幣的一切,並非挖礦所得。
在中國宣傳比特幣不是日本人就是漢奸,中國應徹底查處比特幣是如何進入中國的!比特幣是國家級騙局,危害極大。凡是將比特幣引入中國的中國人都是漢奸,賣國賊!

熱點內容
移動輕合約怎麼預定 發布:2025-02-23 01:03:57 瀏覽:605
doge新年圖 發布:2025-02-23 00:55:11 瀏覽:140
bvs幣挖礦多久可以交易 發布:2025-02-23 00:53:32 瀏覽:456
萊特幣搬磚要手續費嗎 發布:2025-02-23 00:36:13 瀏覽:492
合約卡欠費了不交會怎麼樣移動 發布:2025-02-23 00:35:23 瀏覽:233
電腦不用礦機可以挖礦嗎 發布:2025-02-23 00:29:19 瀏覽:731
區塊鏈ai晶元 發布:2025-02-23 00:29:14 瀏覽:391
區塊鏈都用在哪些平台了 發布:2025-02-23 00:23:21 瀏覽:574
ios上和挖礦類似的游戲 發布:2025-02-23 00:20:35 瀏覽:182
zec礦池難度 發布:2025-02-23 00:20:34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