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趙東身價
1. 一萬個以上的BTC的人,圈內尊稱「大佬」
這是一個17年資產翻萬倍的神人。幣一代中典型技術咖。
張博士(化名)北京人。北京某學科研究所負責人,典型的高級****。不過張博士的薪資卻高不起來,2015年還是一個月5000左右的薪資,做項目研究的年終獎還沒有互聯網行業一個普通產品經理的月薪多。
機緣巧合下,張博士在技術網站論壇知道了以太坊,然後開始研究代碼繼而一發不可收拾。憑借著對技術的分辨能力,他用2015年的2萬塊年終獎,投資了一些自己看好的項目。和所有一開始進入幣圈的人一樣,他也就是想湊個熱鬧,賺點零花錢。
不過,張博士最後自己也沒想到幣圈對他的影響如此之大。2016年,他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轉而專職投資區塊鏈項目。和其他人投資者不同,張博士投資項目有自己的准則:不做短線,只做長線;不看站台人,只看技術代碼和團隊進展。
幾十年理工思維的自我養成,讓他的投資也格外理智、縝密。他不僅看白皮書,還要看技術代碼,見項目負責人。投資之後還會定期了解項目進展,還會審核團隊對外發布的進展是否屬實。是一個深入型的理性投資人。從學術界精英到投資人的身份,張博士轉換的非常完美。
而幣一代中,還有另外一群嗅覺敏銳、行動力極強的人群——互聯網老兵。
「墨跡天氣」創始人趙東,如今已是幣圈歐洲場外交易大佬。他在幣圈幾經起伏的投資經歷幾乎就是這個圈子投資者的縮影。2012年, 「墨跡天氣」上升最快的時候,賣掉自己的股份變現。隨後很短的時間內,他在「車庫咖啡」認識了中國最早玩幣的那一票風雲人物,並開始了自己的幣一代成長之路。
趙東第一次試水是一萬塊人民幣,買了10個比特幣。兩周後翻翻,他買了人生中第一部蘋果手機。那一年是2013年。
第一次真正投資是同年3月,100萬人民幣購入2000枚比特幣。到12月,他就已經是身價千萬了。那一年年底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天的時間國內比特幣價格暴跌38%。趙東竟在最低點進入,當幣價很快回升至100美元的時候,瞬間身價過億。他也憑此在圈內一戰成名。
大起之後是大跌,他踹著一顆膨脹的心,讓自己全部身家在比特世界裡打了水漂。從身家過億到負債6千萬,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很快,憑借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僅僅用了2年時間就又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並在歐洲場外交易市場做成了大佬級人物。
如今,他每每被問到投資經驗,都會說:你的精力可以all in,但你的資產不要all in。
幣一代們,在這個圈層里快速積累財富。同時,也有人迅速身無分文。只有少數人可以笑傲江湖。
幣一代們,碰上了風口,也造就了風口。
在互聯網圈,一個「故事」一個月內融資幾百萬,一個火爆的app一兩年時間融資一兩個億已經讓圈外人咋舌。而在幣圈,個人身份的投資者就動輒身價幾個億、幾十個億。幣一代們很輕松的就可以通過個人代幣資產幫助項目迅速建立、啟動、運營、起勢。EOS當年就在李笑來的幫助下,5天時間融資1.85億美元。
風口裡的世界風雲變幻,真正進入圈層才發現,憑借著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對高收益的嚮往、對革新式技術項目看好,摸著石頭過河的「幣一代」,並不是是簡單的投機者。
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對項目的判斷力以及掌控金錢而不被金錢控制的能力。超高的利益吸引著各個領域的精英分子,迅速的壯大這這個圈層。短短幾年時間,由幣一代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在大交易市場上線的就有2000多個。
新的圈層,新的階層。你手握百萬,卻可能是個貧民……
這就是幣圈的世界。法定傳統貨幣已經不是衡量一個人階層的唯一方法。也許你身價幾百萬,而在幣圈的世界裡,你卻還是個「貧民階層」。即便你曾是互聯網久經沙場的大佬,在幣圈也僅僅是個「新人」。
一千個比特幣以上的人才算真正入場;
一萬個以上比特幣的人,圈內人尊稱「大佬」;
那些手握幾個ETH喊著自己是投資人的,並不被這個圈子內的人認可。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18年1月之後的一個月時間陸續購入1萬個比特幣,正式踏進了幣圈。在采訪時他還感嘆自己入場太晚。
這就是幣一代的世界。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